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朝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
“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
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
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
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
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
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
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
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
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
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
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
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
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
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
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
才有了世界万象。
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
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
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
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
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评价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
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从心理学“白日梦”的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梦的特征。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归去”。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
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乎,
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
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胧,创设了入梦的良好氛围。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里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忧患,心情得以平静,心境得以安宁。
梦醒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
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
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
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一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仕途的风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一切平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
用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让人生疑。
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
雨过天晴,应该是“已
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心思想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