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第十一章第五节——机械效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第十一章第五节
机械效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五节《机械效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
1. 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3. 让学生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进行计算。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提高他们的
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
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农民使用锄头耕地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农民使用锄头耕地时,机械效率是如何体现的?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如摩擦力、重力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例,计算机械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机械效率
概念:
计算方法:
影响因素:
提高方法: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
实例一:一个提升重物的绞车,提升100kg的物体,提升高度为10m,绞车的绳索长度为100m,绞车的速度为10m/s。
实例二:一个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装置,提升100kg的物体,提升高度为10m,滑轮组的滑轮数为4个。
答案:
实例一的机械效率为:
实例二的机械效率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例分析和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
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判断一个机械装置的效率高低?如何优化机械装置,提高其效率?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
的比值。
换句话说,它描述了机械设备在进行工作时的能源利用效率。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总功
其中,有用功是指机械设备所做的对外界有用的功,总功则包括
有用功和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额外功(如摩擦力所做的功)。
补充说明:
1. 有用功:指机械设备对外界做的功,例如提升重物时,有用功
就是重物所获得的重力势能。
2. 总功: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做的所有功,包括有用功和
额外功。
额外功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摩擦、散热等)而损失的功。
3. 机械效率的取值范围:机械效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即
0 ≤ 机械效率≤ 1。
机械效率等于1表示机械设备没有任何能量损失,即理想状态下的完美效率。
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上述公式,但实际操作中,我们需
要测量的是力和位移,因此需要对公式进行变形。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
式可以变形为:
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输入能量) × 100%
输入能量 = 力× 位移
补充说明:
1. 力: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施加的力。
在实验中,可以通
过测力计测量。
2. 位移: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移动的距离。
在实验中,可
以通过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测量。
3. 输入能量: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即力与位
移的乘积。
4. 有用功:指机械设备对外界所做的有用功,可以通过计算力与
位移的乘积得到。
5. 计算机械效率:根据上述公式,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力和位移
数据,计算出有用功和输入能量,进而计算出机械效率。
通过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深入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
理解机械效率的本质,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从而在实际问题中
能够灵活运用。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教师应保持
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表达。
同时,适当运
用语调的变化,如升调、降调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讲解的
生动性。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和参与。
例如,在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时,可以提问:“有用功
和总功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实例分析环节,可以提问:“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4. 情景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
与机械效率相关的实际场景,如农民使用锄头耕地、工厂中的输送带等。
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举例说明:在讲解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
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如电梯的机械效率、汽车的机械效率等。
通过举
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6. 互动环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机械效
率的计算过程,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7. 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中,教师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图表、箭
头和文字,清晰地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过程和影响因素。
同时,注意
板书的布局,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程的重点内容。
8. 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
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效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可以让学生计算家庭电器(如洗衣机、空调等)的机械效率,并进行讨论。
通过运用上述教学技巧和窍门,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讲解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