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出题人:辛丽霞 朱文荟 曹蔚凤 曾晶 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第I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
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
“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
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
“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
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
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
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
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
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
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
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
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
“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
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选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个民族相同的待人态度、方式的标准。
C.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D.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 “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曾出现过。
(3)《陈情表》中李密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17.近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请简析标识的寓意。
(5分)
答:
七.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因为姚明,美国人记住了上海;因为鲁迅,人们前往绍兴;因为海明威,人们知道了西班牙斗牛,乃至于提到巴尔扎克,人们便想到巴黎……名流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
材料二: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
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幸福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时光如流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对上述材料,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以“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 D解析 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这句话。
(A所说“道德黄金律”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
B、C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2、答案 A(“……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文意不符,正确意是“……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
3、答案 C解析 A依据“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B文中不涉及被动、主动之分D两者都涉及对己、对人 ,只不过道德标准不同。
)
4、答案C(“审”意思为“审慎”)
5.、答案A(根据句意划分即可,难度较易。
)
6、答案C(李治与李元昌确有交往,但这种交往并不“非法”。
)
7、 (1)陛下百年后,魏王占有天下之时,怎么愿杀掉自己的爱子,将皇位传给晋王呢! (给分点:万岁:百年、死;据:占有;安:怎么;肯:愿意;句意1分)
(2) 太宗十分高兴,这一天,李泰率领一百多骑兵到永安门;太宗敕令城门官员遣散李泰的护骑,带李泰进入肃章门,将其幽禁在北苑。
(给分点:从:率领;敕:敕令,命令;辟:遣散;补充主语太宗;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七年夏,四月初一,纥于承基上书告发太子李承乾谋反。
大宗敕令审问,李承乾谋反的事情已经昭彰。
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将如何处置承乾?”众位大臣不敢应答,通事舍人来济进言说:“陛下不失为慈父的形象,让太子享尽自然寿数,就很好了。
”大宗听从了这个意见。
初六,太宗下诏废黜太子李承乾为平民,幽禁在右领军府。
李承乾已经获罪幽禁,魏王李泰便每天进宫侍奉大宗,太宗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也劝说太宗立李泰;长孙无忌执意请求立晋王李治。
大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李泰投到我怀里对我说:‘我到今天才成为陛下最亲近的儿子,这是我再生之日。
我有一子,我死之日,当为陛下将他杀死,传位给晋王李治。
’人谁不爱惜自己的儿子,我听李泰这么说,内心十分怜悯他。
”谏议大夫褚遂良说:“陛下此言大为不妥。
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千万不要出现失误! 陛下百年后,魏王占有天下之时,哪有杀掉自己的爱子。
将皇位传给晋王的道理呢!从前陛下既立承乾为太子
,又宠爱魏王,对他的礼遇超过承乾,造成了今日的灾祸。
承乾谋反的事刚刚过去,足可作为今日的借鉴。
陛下如今要立魏王为太子,希望先安置好晋王,只有这样,政局才能稳定。
”太宗流着眼泪说:“朕不能这么做!”说完站起身
,回到宫中。
魏王李泰唯恐大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对李治说:“你与李元昌关系密切,元昌谋反不成已自尽,你能够一点儿不担心吗?”李治听到这番话满脸忧愁,太宗感到奇怪,多次问他是什么原因,李治便将李泰对他说过的话告诉太宗;大宗很失望,开始后悔说过立李泰为太子的话。
李承乾被废掉太子后,太宗亲御两仪殿,群臣都退朝,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劫、褚遂良四人,大宗对他们说:“我的三子一弟如此作为,我心里实在是苦闷而百无聊赖。
”于是将身体向床头撞去,长孙无忌等人争抢上前抱住他;大宗又抽出佩刀想要自杀,褚遂良夺下刀交给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等请求太宗告知有什么要求,大宗说:“我想要立晋王为太子。
”无忌说:“我等谨奉诏令;如有异议者,我请求将其斩首!”太宗对李治说:“你舅父许诺你为太子,你应当拜谢他。
”李治于是拜谢长孙无忌。
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你们已经与我的意见相同了。
但不知外朝议论如何?”长孙无忌答道:“晋王仁义孝敬。
天下百姓属心很久了,望陛下召见文武百官探问一下,如有不同意的,就是臣等有负陛下罪该万死。
”大宗于是亲临太极殿,召见六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对他们说:“李承乾大逆不道,李泰也居心险恶,都不能立为太子。
朕想要从诸子中选一人为继承人,谁可以立为大子?你们须当面明讲。
”众人都高声地说道:“晋王仁义孝敬,应当做大子。
”太宗十分高兴,这一天,李泰率领一百多骑兵到永安门;太宗敕令城门官员遣散李泰的护骑,带李泰进入肃章门,将其幽禁在北苑。
初七,太宗下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太宗亲临承天门楼,大赦天下,饮宴三天。
大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朕如果
立李泰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的位置可以靠苦心经营而得到。
自今往后,太子失德背道,或藩王企图谋取的,都要弃置不立,这一规定传给子孙,永为后代效法。
而且,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均难以保全;李治为太子,则李承乾和李泰均可安然无恙。
”
8、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这首诗四句表达的是三层意思,一二两句各一层,三四句表达一个意思。
“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一句是乘兴而往,二句是讲“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诗思清人骨”又“门对寒流雪满山”,三四句是表达诗人对王侍御的赞叹。
9、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10、 (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1、(1)(5分)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分析时,可从内容、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B项,“一旦有外来冲击,就立刻改变”理解错误,“改变”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E项,“夸张的描写”说法错误;A项,“现代商业化社会文化必然代替传统民间文化”说法错误。
所以选CD。
)
(2)(6分)①说书人张小赖这边观众的流失与城里来的流行小曲那边观众的增加形成对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张小赖绝望、疯狂的舞蹈埋下伏笔;②张小赖内心的期待与观众后来的实际反映形成对比,这使有“英雄”情结的张小赖十分痛苦,有助于表现主题。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此题考查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着小说中具体使用对比手法的内容,从对比手法的作用等角度分析作答。
小说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观众的多少的对比,小镇上过去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与现在对流行小曲的热爱的对比,人们过去对张小赖的崇敬和后来对他的抛弃的对比等。
无论作品采用哪一种表现手法,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旨服务。
(3)(6分)①张小赖坚守传统,是渐趋没落的民间艺术的坚持者;②他抗争奋力,对城里来的流行小曲的冲击感到痛苦,不惜以衰老之躯、绝望舞蹈来抗争;③他守旧自负,不能容忍生活中的任何变化,希望人们赏识他。
(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本题可从坚守传统、奋力抗争、守旧自负等角度分析作答。
(4)(8分)小说中 “英雄”的特定含义:①指的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传统,这种传统集中体现在中国民间的说书艺术之中;②说书人张小赖为了维护这种传统,绝望、疯狂的舞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是悲剧英雄;③表达了作者对张小赖这样的英雄的崇敬和对现实的失望。
(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3点给8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标题含义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应根据对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的理解,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
“英雄”既是张小赖说书的内容,也是对张小赖这类民间说书艺术者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人们对“英雄”由热崇到冷淡正是现实悲哀的反映。
阐述理由时,能观点鲜明的阐释英雄的内涵并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13、答案C,((1)纵横捭阖(hé): “捭阖”是开和合,字面上理解成“自如地横竖开合”(达到操纵控制对方的目的)。
不过,“纵横”有其特殊含义,是指战国时的“合纵”与“连横”的谋略。
战国时有七国争霸,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采取了联合对抗强秦的作法谓之“合纵”;秦国则执行分化六国,使其服从秦国而个个击破谓“连横”。
因此,这成语用“纵横”(合纵和连横)两大策略指称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
(2)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3)兵不厌诈,指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高中必学成语。
)
14答案、D,(语序混乱,“9月3日”作为时间状语应放在“不要参加”的后面。
考生必须看清设问“有语病
”,本题难度适中。
)
15、答案B,(本题作为一种新题型从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中首次出现,比起排序此题型难度较大。
首先考生必须明确本题题意,其次阅读材料时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各国领导人”“有些国家领导人”“中国、日本、美国”依次对应“地缘政治”“四处徘徊”,所以B项最佳。
)
16、①“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②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③另一方面,受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填写把握突破口。
如填写①时注意上下文“成果的取得”“一带一路”;②照应“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③注意上文“一方面”。
17、该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
(1分)数字“70”与时间 “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
(2分)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2分)飞翔的和平鸽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
(2分)(三点2分,考生答出2点即可,满分5分)
18、【解析】 试题分析:“以自己的方式”,指“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有的方式”,同时这种方式又是“积极的、能给人以启迪的、能鼓舞人的”。
“影响世界”,指效果。
伟人、名人“以自己的的方式影响世界”自不必说;小人物、平凡人也可“以自己的的方式影响世界”,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作用的都可算“影响世界”。
【范文】:
以自己的的方式影响世界
如果说,世界是一片汪洋,我们便是那一粒水珠, 虽小,聚之成海,落之成瀑。
就如上海人自发祭奠,老人的捐献,围堵劫匪,我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用爱心、耐心去感动世界。
八十多岁的袁淑妹老人,是香港大学的宿舍管理员。
四十多年来,她以自己的责任心及对同学们的爱心,日复一日的工作,被同学们看作“宿舍的灵魂人物”,被评为名誉院士。
或许,她的学识不够,但她却能在学生复习时主动送上食物,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的确,我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如老人,用自己的爱心对待学生,让他们即使离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我们可以用坚持为世界增色。
美国有一名摄影师,他从二十岁立志要拍摄一张闪电直击自由女神像的照片。
这一过程就经历了四十年,期间,他沉醉于这一情景,几乎没有其他作品,生活困窘;期间,他险些被雷电击中。
但他都没有放弃。
最终,在一场雷雨中,他苦等两个多小时,拍摄了夙愿中的效果。
这被称作“上帝之手”的图片,是摄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照片。
或许,以现代科技可以做成这一效果,但唯有这样的真实才会让我们震撼,感慨于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的坚持可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用学识促进世界的发展。
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以物理知识让我们全面认识世界;爱迪生为我们带来了光明;现代科学让我们可以预测灾难……知识的宝库时无穷的,我们可以探求其中的部分秘密,积少成多。
我们可以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改变世界。
一位司机在心脏病突发之际紧急停李,让乘客离开;曹雪芹“增删十载、批阅五次”,终成《红楼梦》的不朽巨作;印尼海啸时,一位小女孩用她的地理知识判断海啸来临,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或以真情打动他人、影响世界;或凭坚持取得成功,为世界增辉;或以学识不断奋进,促进世界进步。
一粒沙里,也有一个世界。
凭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也为世界。
就如材料中的点滴“小事”,汇成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