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立体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内容:p34 - p35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具准备:
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
(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
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
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
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
(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
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形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指名汇报,如果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朋友能干!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呀?”教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
(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小组内再一次玩“瞎子摸鱼”的游戏)
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
(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里)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
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啊?(先指名说,在和小组小朋友说)
四、课中休息:
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高兴得唱起了《小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教师放歌,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
现在就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考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课题: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我会拼图
教学内容:p36-38
教学目标:
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
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
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
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
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
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
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
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
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
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课题:第五单元6、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39—40,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掌握6、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0 1 ()3 ()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
(教师板题: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
(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加一根是几?你用7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
再拨一颗珠子表示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
(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
(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练习七第2、3题。
课题:第五单元6、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练习九第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0 1 ()3 ()5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2 5○7 7○6 1○0 3○3
6○4 5○5 4○7 1○6 6○3
二、新授:
1、学习6的组成: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6 6 6 6 6
∧∧∧∧∧
5 1 4 2 3 3 2 4 1 5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① 6 6 6 6 6
∧∧∧∧∧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
1 5
2 4
3 3
5 1 4 2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
(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7 7 7 7 7 7 ∧∧∧∧∧∧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找好朋友: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
1和5组成6。
”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3 练习九第4题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题: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2,练习九第5-7题
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比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1+5= 6-3= 6+1= 6-1= 7-3=
3+4= 6-5= 4+3= 3+3= 7-4=
5+2= 6-3= 7-5= 2+5= 7-2=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
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题: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练习
总课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4-45练习九的第8-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教具准备:
1.7以内加减算式卡片0—7的数字卡片。
2.6、7的点子图
学具准备:0—7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7-3 6+1 7-1 6-3 3+4
2+2 1+6 4-3 7-4 5-4
2+5 2+4 3+3 2+3 7-7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九第8题,独体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1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九的第12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九的第9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四、创新练习
让学生自己用小方块摆一摆再填一填。
(教科书第52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练习
课题:第五单元用数学(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
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在采蘑菇,又来了有2只小兔。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课题:第五单元用数学(二)
教学内容:练习十第1-6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地口算6、7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6点子图、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五口人,我是一年级5班的学生) 师: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
(第6题图)
1、你看到了什么?图上有那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逐一提出问题逐一解答。
如:有7个向日葵,被一个哥哥摘了3个,还剩下几个?
师:要求还剩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自己的随堂作业本上。
3、让学生相互交流。
4、再找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
5、最后告诉同学们在解题时要先看清题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列式。
三、游戏。
1、让学生看大屏幕
老师问:看一看,我们这一次要玩什么游戏?(看点子说减法算式)。
多媒体课件出示点子卡片(7个点子)接着又盖住了几个点子,只露出3个点子。
问学生:看明白了吗?谁能看点子图说一个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说算式:7-3=4。
让同桌互相出示点子图,相互说说算式。
2、卡片游戏
拿出0-7八张数字卡片。
从八张卡片中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去小数。
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两人一组互相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集体交流。
四、口算比赛
完成练习十第5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五、抢答:练习十第2题:师用卡片出示算式,学生抢答。
六、课中训练
1、完成练习十第4题
引导学生先说图意,交流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2、投影出示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图意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解题时,要弄清题意,想想计算的方法,然后再列算式。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
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有关数据,计数器、直尺、数字卡片,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利用南宁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的进行亮化工程,力争把广西首府美丽的现代化花园城市,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自由说。
教师把学生凌乱、无序的数物体逐渐引导向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等)。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4人小组内向同伴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
最后全班同学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师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8和9,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教师巡视。
三、教学8、9的顺序
让学生到用计算器逐一拨出1、2……7,边拨边让其他学生一起数数。
当学生拨到7时,问:现在有7颗珠子,再添一颗是几颗?
当学生拨到8时,问:8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几颗?
拨珠练习让学生明白8、9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察直尺上的“8”和“9”在哪,并完成课本的填空。
填好后在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再数一遍。
最后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看着直尺上的数,互相提问题。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让学生从7、8、9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教师随意拿出0—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一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星星,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
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
二、新授
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解组成。
3、做游戏
1、猜数
2、拍巴掌
3、小猴跳
三、练习
1、P55做一做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2、P60 3 4 5 6
3 4 小黑板出示
6完成找朋友的游戏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
教学目标
1.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复习有关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
3、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二、新授。
㈠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
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㈡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
9-4=5
3、出示53页,“填一填”的题图,让学生先说出算式,再在课本上完成填空。
㈢出示想一想4+4=( ) 8-4=( )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1、53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先说哪两盆花的花朵数合起来是8或9的,并完成填空,
师:你能不能跟据你说的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或上来板书。
2、练习十一的第6、第9题。
第6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第9题。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