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见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见深度
议论文一直是作文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难关
占据着中高考作文考试的半壁江山
今天
和特级教师姜有荣来谈谈
如何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彰显深度
考生要想使自己的议论文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过硬的理性思辨能力。
它需要历练,也需要借力。
现选取2019年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精彩论段,探究其出彩奥秘,以期给考生一点启迪。
把握行文结构,展开三维思辨
议论文的行文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三个部分。
有些考生不仅在构思时能够从这三个维度全面展开思辨,在行文过程中还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有所侧重,重点展开。
如:
01
厘清内涵,思辨“是什么”
“切题是最大的文采。
”有些考生能够在吃透题意的基础上,厘清概念的内涵,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
如:
“我再看看你们。
”三年时光,老师看到了我们的成长过程,看到了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我们的风雨阴晴。
哪怕“千遍也不厌倦”,看不够,最后再看看,是要珍惜往昔和我们的相依相伴。
这一句“我再看看你们”饱含了多少温柔与深情、珍重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
”三年来老师们“要认真看书”“要多读点书”等话语最终汇成这句郑重之言。
这句话里,饱含着老师对我们的期许与勉励。
我们即将奔赴高考考场,再看看书,做临阵的最后准备,多准备一点,多一分把握,可能就多一点分数,这一点分数可能就会改变我们的前途。
我们即将走向新的人生征途,“再看看书”便是一句人生叮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因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持续前进的力量。
这一句“你们再看看书”饱含了多少期许与叮嘱!
(全国卷Ⅲ·四川考生《惜别,珍重,在路上》)
考生身为学生,能够调动其人生体验和认知储备,精准把握老师说的两句话的内涵。
既看到了其字面意思,又挖掘出了其背后的隐含情谊;既看到了其对眼前高考的意义,又体会到了其对人生的深远意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02
厘清逻辑,思辨“为什么”
中医用“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有的考生则用理性思辨的利器来探究事物发展背后的成因、运行规律和事理逻辑。
如:
《千里江山图》如此有魅力,原因非他,在于融多种工艺、丰富的元素为一炉……
如果有人以为《千里江山图》只是因为融合了名贵颜料而流传近千年,那就太肤浅了。
《千里江山图》更了不起的是融进了对贤才的渴求之意,画卷后隔水黄绫上蔡京的题跋充分说明了此意,蔡京写道:“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
“天下士在作之而已”的意思是:对于天下的高士、俊杰,关键在于如何去起复他,使其为国家所用。
这位有名的奸相这一次倒是完美地传达了皇帝的旨意。
画作里有很多打鱼的场景,各种鱼实际上就是各式贤才。
如此来看,宋徽宗还是渴望把江山治理好的。
(江苏考生《千里江山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千里江山图》何以能成为传世名画?作者不仅看出了门道——作画之法融众家之长,还看出了精明——作画之料集诸物之珍,更看出了玄机——作画之人特别是赐画之人在画中寄寓了“招贤纳士,为我(国)所用”之意。
艺术修养臻于此境,令人叹服!
03
探究路径,思辨“怎么办”
“一打宣言不如一个行动。
”分析问题是“知”,解决问题是“行”,有些考生能够将思辨的结果落地,从“知”走向“行”。
如:在文化领域,这种借由其他文化来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路径极具价值……而将这一种方法推及所有事物时,其就成了一种普通的认识事物的路径了,我将之称为“曲径”。
它是迂回的、曲折的、不直接的。
因为如果我们假定所有事物在它们某个确凿的近处有着相同的本
质时,那么认识事物的方式就不仅有单刀直入、直捣目的这一种方法了——从相似事物上着手,在相反事物上着眼,甚至从看似毫无关联的他者身上来认识事物。
这就是曲径。
而且,如果认识事物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这个世界,从而认识并确证自我,那么这条曲径甚至会成为更有价值的一条道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密网里我们才能真正不止于认识事物,而是体认把握世界的样貌,从而自立。
然而,走向“曲径”的路也是一条曲径。
要坚定……要宽容……要对抗功利……
(上海考生《曲径通幽处》)
作者不仅找到了“比较性认知”这一认识事物的普遍方式,还揭示了其曲折、漫长的特点,并提出了“坚定”“宽容”“对抗功利”的建议。
缘于思辨的通透,作者在诠释“比较性认知”时还提出了“曲径”这一思维模型,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颇有见地。
转换思维角度,提出个性见解
“角度改变观念。
”有些考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式,不去讲人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而是转换思维角度,提出属于“我的”个性化见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
01
向深处想,揭示本质
有些考生能够把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透过表象,揭示本质。
如: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每个人都得种田挖矿吗?”自然不是,劳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像我们学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
霍金在轮椅上度过了他近四分之三的人生,但我们能说他是一个不劳动的人吗?恰恰相反,他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对宇宙的探索,是另一种艰苦的劳动。
我们尊重劳动,并不是说我们要“弃笔从锄”,而是不懈奋斗,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
全国卷Ⅰ·山东考生《劳动,欣荣之源,固国之本》
衡量“劳动”的标准并不是有没有“干体力活”,“活”只是一
种表象和形式,“干”才是其本质。
作者由此提出了学习、思考、探索“是另一种艰苦的劳动”的见解,并向青年发出了“不懈奋斗”的呼吁。
02
向前面想,探明原因
有些考生能够探明事物呈现现状的“缘”和“故”,从而把握事物的生成脉络。
如:
古之圣贤谨守敬师爱师之礼,现当代的风流名士亦常怀师恩,留下许多佳话。
一如文学巨匠鲁迅,不管行程多么匆忙,也一定不忘探望对自己有启蒙之恩的寿老先生(寿镜吾)。
何也?皆因鲁迅深知自己笔下的累累巨著萌发于“三味书屋”的一个“早”字,源于寿老师的严格要求。
一如蜚声海内外的数学家华罗庚,功成名就后仍不忘第一个发现其数学才能的伯乐王老先生(王季梁),做报告必请老师上座。
何也?只因华罗庚深知若没有王老师的慧眼识珠,他将泯然众人。
若论名声成就,他们不知要高出老师多少,然而他们时刻铭记恩师对自己的教诲和提携。
有如此楷模在前,我们更应以他们为师,学其尊师重道之行,握好尊师重道的接力棒。
全国卷Ⅲ·广西考生《师恩情重莫相忘》
作者用两个“何也”引出了对“尊师重道”原因的探究,生之尊重源于师之恩重——没有师之严,何来生之高?没有师之慧眼,焉识生之珠光?
03
向后面想,预见发展
有些考生能够认识、把握并运用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给人启发。
如:
当南宋灭亡的局面难以挽回之时,南宋丞相文天祥依然率军抗击元军。
强大的元军将抗元军队打得屡屡败退,但文天祥并没有因此接
受敌人的劝降,即使兵败被俘之后被忽必烈许以元朝丞相之职,他也毫不动摇,一心想着他的大宋。
最终,在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后,文天祥从容就义。
但他凛然的气节,并未随着他的生命一起消逝,而是在历史的洪流中愈发明亮。
老百姓都记住了他,自他以后,从未有南宋朝士大夫降元而不被嘲讽的。
文天祥的死,令此后所有汉人士大夫的双腿不敢再弯曲。
有这样的志士,中华文明又怎会被世人遗忘?
北京考生《文明的韧性》
文天祥凛然的气节彪炳宋史,光照后世。
作者对其流风余韵的论述不仅与作文题中“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的意旨一脉贯通,而且能够链接史实,形成史观,显示出深远的历史眼光。
04
换角度想,提出新论
有些考生能够转换视角,以“第三只眼”审视事物,从而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如:
曾记否,那些调侃、“讽刺”的话虽当时听来深感不快,却道出了老师深情的叮咛。
回首求学路,老师总说“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你们的智商为负数”“你们吃的苦还不够”……这些话听时刺耳,然而确乎是对我们基于事实的深情鞭策。
成长路上,类似的“毒鸡汤”让我们有醍醐灌顶之感。
有人说老师总说这样的话会让学生丧失斗志。
但在我看来,这是老师别出心裁的智慧,这些话语是老师锤炼所得,是为“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
听得这些箴言,我们有了直面人生困难的勇气!
全国卷Ⅲ·贵州考生《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对老师的所谓“毒鸡汤”,众人看到的是负面刺激、打击作用,作者却慧眼独具,看到了其正面鞭策、历练作用。
“爱之深,责之切”,可谓情深意长;“‘师’之爱‘生’则为之计深远”,可谓用心良苦。
05
拆开来想,分清析透
有些考生能够对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事物进行切割、分解,逐一加以思辨,从而将其分析透彻。
如:
张衡曾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
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
”劳动是物质性的:劳动可以达到目的,勤劳不懈终将获得成果。
同时,它也是精神性的:主动地投身劳动,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
(全国卷Ⅰ·河北考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作者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分别阐释劳动,特别是主动劳动的“保障”和“教育”作用,前者侧重于生存、生活,后者侧重于洗礼、革新,分而析之,清晰透彻。
06
合起来想,综合考量
有些考生能够将从不同角度观照、思考后做出的判断加以整合,从而形成对事物较为全面、科学的判断。
如:
一人之力尚弱,需聚沙成塔,集思广益。
多家思维千差万别,需捋清甄别。
因此,在人生这部作品里,作为作者,我们的最佳选择非独自于荒原上驰骋,亦非完全交出掌控权,而应依莎士比亚之言,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我之判断。
他人意见支撑作品完成,自己掌控剧情走向,如此合力才能完成属于自己的佳作。
(浙江考生《听之不盲从,书笔下惊鸿》
作者从“自我(内)”和“他人(外)”两个角度分析了人生作品的完成条件,做出了“聆听他人之意见”“保留自我之判断”的判断,经过整合,作者界定了二者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他人意见支撑作品完成,自己掌控剧情走向”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