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拓展练习(pdf,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3*马说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骈.(bìng)死于槽枥.(lì)之间
B.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shí)
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í)也
D.才美不外见.(jià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
D.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C.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为什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文:只是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虽有千里之.能
C.策之.不以其道
D.马之.千里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的抒怀之句。

B.文中描写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文中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

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文章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3.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韩愈在《马说》一文中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2019广东江门二中五月月考,6—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
(3)执策而临.之()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才之人。

B.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发现:人才只能等着伯乐来发现,否则就会被埋没。

C.作者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委婉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叹。

D.本文结构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再从反面展开议论。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2019湖南娄底中考,10—1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7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了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1.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是它永世的知音。

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

请你联系本课文意,给下面的上联对一个下联。

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
下联:
2.综合性学习。

(1)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至少三个带“马”字的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

请仔细观察,简要写出马的姿态。

(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B A.骈pián。

C.两个“食”都读sì。

D.见xiàn。

2.答案C道:正确方法。

3.答案C正确的翻译是: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提示作答。

易错字:祗、骈、枥。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C A.结构助词,的。

B.结构助词,的。

C.代词,它。

D.结构助词,的。

2.答案B“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答案C应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也”。

4.答案(示例)我同意“只要是千里马,总能显示出自己的才能”的观点。

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如公司员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

有才能不一定要等待被发现,也可以主动展露。

解析答案不唯一。

无论同意哪种观点,都要以理服人。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1)有时(2)才能、才干(3)面对
解析注意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如“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也许。

2.答案(1)(千里马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中,不以千里马而著称(人们并不知道)。

(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解析“骈”“槽枥”“鸣”“而”等词是关键词,要翻译准确。

3.答案B除了等待被发现之外,只要人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毛遂自荐,也不会被埋没。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C C.“才美不外见”的意思是“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部显现出来”,“才美”为主语,所以应在“才美”之后停顿。

2.答案B食:同“饲”,喂。

3.答案B文章开篇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再结合最后一段中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识马,即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

4.答案(1)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

(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实词,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1)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食:吃。

尽:完。

或:有时。

(2)该句为反问句,注意重点字词“常马”“等”等的意思。

5.答案(示例)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地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

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

客观因素:①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②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③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如千里马一般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解析此题考查结合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

可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主观因素,可从本身素质与如何展现自己来分析。

“千里马”首先要有才干,同时要大胆展现自己。

客观因素,可从机遇、环境等方面来分析,比如领导的品格、能力,社会环境,等等。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示例)贤才无辜逢昏君
解析可从上联内容得到启示,对下联时,符合对联特点即可。

2.答案(1)赤兔马,最终主人是关羽;的卢马,最终主人是刘备。

(2)(示例)马不停蹄、快马加鞭、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写出三个即可)
(3)(示例)骏马精神抖擞,四蹄张弛有力,马尾随风飘舞,鬃毛劲拔,如一阵风般向前奔跑。

解析(1)调动平时积累的知识,回忆《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作答即可。

(2)含有“马”字的成语非常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3)马的姿态体现在马首、四蹄、马鬃、马尾等几个方面,注意观察其特点。

仿写时用上一种修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