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
作者:燕梅
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8期
●TEXT/h燕梅
19世纪巴比松画派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外物的真实感受,“面对自然,对景写生”是他们的要求和口号,因此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描绘题材的
独立道路。

米勒的作品《春》创作于1873年,是以色彩深浅和素描关系变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内容,画面坚实,但仍具有古典主义的影子。

大家从卢梭的《水滩》仍然可以看见色彩还没有
成型。

而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新印象主义的绘画发展则革新了艺术色彩的发展。

一,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艺术色彩色彩
随着社会历史在不断的进展,艺术领域也必定随之更替变化——印象派应运而生。

周教授
继而对印象派及代表画家和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

大家知道印象派是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等。

印象派绘画是一场对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精神和写实语言的艺术变革。

而印象派绘画的这
种革新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绘画创作从室内走到室外,画家开始真正面对自然
作画。

二、由传统的较理性绘画内容的表现转为自主的个人情感的表达。

三、对艺术色彩和光
的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创新的表达。

印象派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开始了写生,对于这一行为,在绘画场所的变化的同时,更
深刻的是绘画方式和内容表现的变革。

这种有意识的行为,改变了西方人几百年在画室作画的
传统绘画方式,是现代各国画者出外写生很好的典范。

印象派这一变革性行为是为了在阳光下
对景写生,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和光影的微妙效果。

色彩在阳光下丰富多彩、稍
纵即逝、变幻多端。

印象派对色彩和光的认识更加深刻,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对外光不断的观察
和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印象主义对色彩的真正探索源于风景画的研究,正是周教授所说,从19
世纪中叶的巴比松画派,开始有意识的走出画室去表现自然外光下的物体,这只是一种习作而
非印象派那样的创作,也只是把传统的以人为主的描绘对象转向了以外在景物的描写;巴比松
画派的真正目的不是在自然中寻找光和色彩的艺术价值,没有形成独有的艺术体系,而是重视
画家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感受。

而印象派则是对画室外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光有了
新的探索,对色彩有了新的领悟和独创。

现代色彩的真正革是从印象派对光的认识开始的。

莫奈的《卢昂大教堂——午后》将原本黑暗沉闷的教堂描绘的色彩绚丽、光耀照人。

他那里,
明暗就是冷暖,高度注重色调。

至此,色彩的概念体现在莫奈的绘画里,不再像古典绘画注重
色彩的深浅。

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色彩是由于光而产生的。

这个时候色彩开始有非常自主的表现
和情节——有了自由的色光。

印象派科学的分析了光和色的物理现象,探究了色彩的对比色、
互补色、冷暖色灰色等一系列色彩规律,对光线作用于客观物像后所产生的变化原理作了理性、科学的分析,推动了人类对色彩的科学认识。

正是由于对自然光的追逐和研究,从印象派开始,色彩变的逐渐比造型更重要。

如莫奈的《日出·印象》,整幅画面呈现出谈紫色或橙黄色,天
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几只小船远处的工厂烟囱等在薄涂的色彩中模糊不清,印象派画
家重视印象、重视感觉、描写他们熟悉的人、事和自然,雷诺尔就是经常以自己熟悉的生活圈
子里的人为创作对象。

如他的《珍妮·萨玛丽》,珍妮·萨玛丽就是当时的法国人青睐的著名
演员,雷诺尔用浓郁的粉红色调和洒脱流动的笔触描绘出了其明澄碧绿的眼睛、鲜艳的嘴唇,
在蓝绿衣衫的对比中,形成了一个华美、明快、和谐的色调;那纵横交错的点、线、面,使光、
色、影交织在欢乐的旋律中游动!而毕沙罗在《红屋顶》中尽显原色对置之亮丽,在《艺术家
窗口的风景》中力显补色之绚烂,在《查邦瓦尔风光》中凸现了“光学调色法”之活力。

西斯
莱的《巴黎圣马丁运河》色彩并列重叠,水面波光粼粼。

印象派比较客观地表现着自己眼中的自然世界,探索了冷、暖色和灰色等一系列色彩规律,表现的是个人眼中看到的感受即直觉。

他们将光线和色彩凌驾于物体形态之上,抓住瞬间的印象。

二,法国后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艺术
后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末西方美术史上继印象派之后的美术现象。

赛尚、凡高和高更等艺术家,因他们未结成社团,各自形成艺术风格,此称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利用这种自然的外光
冲击着后人的视觉世界,强烈的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和酸甜苦辣。

后印象派不受自然光的束缚,色彩的表现主观豪放,他们画的是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
真切的体会。

首先,后印象派绘画摆脱了明暗和外光的控制,色彩纯度更高,可以根据互补色
调和各种自由色彩进行创作;其次,后印象主义绘画趋于平面化和装饰性,代替了以明暗关系
为支撑的内在结构。

梵高、高更和塞尚等都是以高纯度互补色彩和平面组织画面的大师。

高更
的《你好,高更先生》和《阿尔农场》就是在原始艺术倾向的色彩上显示了平面化特征,情感
世界挥洒流露,个性情感洋溢其中。

而相对印象派绘画,这时候的色彩只是带有微妙的冷暖变化。

梵高则是解放了艺术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情感色彩完美的运用于画布上,具有鲜明的绘
画色彩个性和绘画形式。

他将色彩看作是他精神世界的全部,大量的运用黄色,表达着内心强
烈的情感世界。

《向日葵》《星光灿烂》《麦田上的群鸦》是生命意义的象征,明快的色彩,
不受传统明暗的束缚,博大绚烂!后印象派对纯度色彩的运用,不是服务于视觉革命,而是渲
染或加强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情感热潮。

作为现代绘画鼻祖的塞尚,不再像印象派绘画凭直觉
和经验进行创作和追求光影,他的绘画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又增加了理性的因素。

赛尚的静物不
是一个透视,多个散点透视。

从他的作品《圣维克多山》中,我们可以看出色彩的冷暖并置的
立体表现——暖色在前、冷色在后,以此来暗示色彩的立体构成感。

这幅画是结构与色彩的综合。

我们可以看到,到了后印象派,绘画艺术追求和关注的是整幅画面的构架关系,色彩有了
立体的表现。

三.19世纪法国新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理念
如果说印象派是用直觉绘画,后印象派开始与情感相结合,而新印象主义则是真正科学理
性的研究色彩。

19世纪80年代后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

修拉和西
捏克作为后印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使用纯色直接点在画布上,摒弃了使用轮廓线描绘物体的
传统绘画技法,而用点状的小笔触,在科学的光色规律并置的指导下,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
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

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为20世纪几何性抽象艺术提供了经验。

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当时震动了欧洲画坛。

他把光色变得光点闪烁,五
彩缤纷。

修拉理性的分析处理了原色小原点,一笔笔画上去,他把原色直接并列在画布上,让
欣赏者去自动混合色彩。

点彩画的风格,真正是绘画与科学试验的完美结合,也是理性和感性
的融合。

结论
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发展清楚地让后人看到:艺术色彩从自
然物理的层面到心理情感层面的发展演变。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发展同时革新
了艺术色彩的理念——由对自然物像的具象表达过度到对色彩光影的情感渲染,通过色彩的精
神性化使色彩形成了超越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而后印象派侧是做到了对色彩技法的理性研究。

感受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光影的极致表达、激荡的色彩情感,无不对20世纪的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热抽象、冷抽象和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产生很大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色彩运用技巧和色彩的情感表达上的渗透,一直到现今,仍然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林欣.漫谈对法国印象主义的认识.美术大观,2008年第12期
【2】田盛子,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开封大学学报
【3】裴继刚,光与色的视觉艺术——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感悟2008年第8期
【4】王昌德,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与色彩写生教学.考试周刊2009年12期【卜燕梅,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