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弟溥任:平凡的“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代皇弟溥任:平凡的“怪人”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6期
2015 年4 月10 日,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任,因病在京城一座旧宅院悄然病逝,享年
97 岁。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 年9 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
1947 年
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 年退休。
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研
究馆馆员。
对于世人来说,在社会活动中罕见露面的皇弟溥任,多少有一种神秘感。
伴随末代皇弟溥
任的病逝,爱新觉罗宗谱明确记载的末代皇族的醇亲王载沣这一脉直系“溥”字辈,画上了最
后一个句号。
曾任40 载小学老师
溥任外形酷似大哥溥仪,年纪比溥仪整整小了一轮。
溥任作为溥仪的四弟,却并非与溥仪
一母所生,与溥仪、溥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溥仪和溥杰为载沣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所生,而溥
任则是侧福晋邓佳氏所生,邓佳氏总共生下了二子、四女。
新中国建立,溥任协助父亲载沣带头支持新中国建设,积极认购国债,还分数次将醇亲王
府中珍藏多年的文物以及多部珍贵古籍,譬如珍贵的钦定殿本《二十四史》《清实录》《大清
实录》《大清会典》《爱新觉罗宗谱》等上千册原版古籍善本,无偿捐献给北大图书馆等部门,又把珍藏多年的醇亲王金印,毅然献给国家历史博物馆。
溥任万万没想到,1951 年,当父亲载沣赴七弟载涛家吃完“菊花锅”之后,突然感冒发烧,随即诱发尿毒症,不久后便去世了。
然而,溥任并没有中辍教育事业,继续以校长的身份,接
办竞业小学。
1957 年公私合营时,溥任将竞业小学连同所有房地产上交给国家。
但他并没离开教育事业,相继在西板桥小学、厂桥小学教书,又曾一度兼任学校的财务人员,由此度过了近
40 年教书育人的普通教师生涯。
溥任以微薄的工资——每月58 元,养活着5 个子女。
直到年近70 岁,溥任才恋恋不舍地在厂桥小学的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
生活中一贯低调的皇弟溥任,向来闭口不谈皇家往事。
退休后,他痴迷于研读史书,尤其
遨游于晚清历史研究之中,且屡有心得问世。
历经数年考证,溥任精心整理了父亲载沣所著
《使德日记》,又先后在《燕都》等杂志发表了诸如《醇亲王府回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
偏见》《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等一系列颇有历史价值的文史资料。
皇弟也有怪癖好
沿袭前辈所好,溥任素喜欣赏古玩、字画,却从没参加过什么“拍卖”。
熟悉溥任之人,
都素知其山水绘画,落笔大有古风,书法尤工楷书。
暮年,他更勤于挥毫动笔,其书画先后在
日本、韩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过展览,颇受海外华侨欢迎。
有人评价他是个“怪人”——怪人难免自有怪癖。
外人鲜知,溥任确有两个“怪癖”。
一是,出门骑车一趟,必到书店浏览一遍,买书之后才肯归家,不然不算出门。
二是,大凡走出
街门遛弯儿,总低头留意脚下,每见路上有石头,都必弯腰拾起,揣在手里琢磨个没完。
见此,街坊有人开玩笑地说:“四爷,您是在练腰功吧?”也有人不解地询问:“四爷什么宝物没见过? 怎么迷上普通的破石头啦?”
走进溥任所居住的旧式小院,就能见到墙边搁着不少大小不一的普通石头。
如果走进他并
不宽敞的北房居室,还会看到充斥各类清史古籍的间隙居然也摆放着各式石头。
溥任丝毫不理
会各种非议,而他奇特的癖好也多年未改。
皇弟的书法成了绝版。
京西妙峰山的“金顶妙峰山”、天津望海寺大悲院以及什刹海畔
“会贤堂”等京津不少景点,都留下了溥任的墨宝,连古籍《古代圣贤教子篇》,也诚邀他题
写书名。
对于老北京的传统文化,他一向酷爱且支持。
譬如,一部记述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书籍——《胡同春秋》,由文史出版社出版之前,西城政协文史委的一位同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
到溥任,他看后,认为记述客观,便毫不犹豫地当场题写了书名,又亲自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
印章。
暮年的溥任用其书画作品所筹善款建立了“友之奖学金”,以资助少数民族学校的贫困子女。
每当有人询问起此类善事,溥任总是毫不掩饰内心的欣喜,点头称是。
普通居民“任四爷”
“任四爷”——这是附近街坊乃至京城人,对于溥任的一种亲切称呼。
多年来,溥任始终居住在京城一幢古老的旧宅,毗邻什刹海。
虽然小院分为两进院落,院
门的门楼却因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简陋,甚至迈进院内便会看到荒芜的衰草。
无论从衣着打扮还是日常生活,丝毫看不出溥任跟邻里街坊的任何区别。
他性格内敛,平
常跟附近居民交往不算太多,但同住一个胡同生活的百姓,见面短不了彼此打招呼,从没人把
他看做与众不同的“皇族”。
一个厚道的老实人——这是街道邻里公认的。
即使在夫妻关系上,溥任也十分礼让贤内助。
其妻金瑜庭是原清末内务府大臣世续的孙女,遗憾的是1971 年不幸病逝,这使溥任一度异常孤独。
1975 年,一位年过五旬却仍然独身的文
雅女子张茂滢,与他喜结良缘。
实际两家堪称世交——张茂滢之父乃天津著名收藏家张叔诚,
其祖父张翼是光绪年间工部侍郎,清末时曾随溥任之父载沣以参赞大臣身份出使德国。
婚后,
夫妻二人琴瑟和睦,共同度过了20 多年的恩爱时光。
毋庸讳言,溥任及其子女都成了新中国的普通劳动者。
他不止一次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说实话,甭看我们是皇族,可我这一家人从来不靠吃‘祖宗饭’,这是全家人感到最光荣的!”在父亲溥任多年教诲下,长子金毓嶂努力工作,先后被任命为北京市崇文区副区长、北京市民
委副主任。
暮年皇弟的简朴生活
说起来也许人们难以置信。
多年来,溥任陆续向国家博物馆、北京文史馆、承德博物馆等
部门捐献过清朝历代画像、康熙皇帝御题古砚以及溥仪书法作品等珍贵文物,累计至少在上千
件以上,倘若挑出其中任何一件放到拍卖会上,都足以价值连城。
但他拿定主意,全部无偿捐
献国家。
溥任和二哥溥杰一样,生活极为简朴,每逢参加文史馆的活动时,他大多不坐汽车,短途
总是骑自行车,而远途则乘坐公共汽车。
在溥任看来,平平常常才是生活。
实际上,这对于一
位自幼钟鸣鼎食的皇弟来说,自是不同寻常的一种人生修炼。
年过九旬的溥任渐渐失聪,但他仍然坚持读报学习。
开始,他借助于妻子张茂滢充当临时“翻译”与来访者交流,到后来,妻子即使俯耳大声说话,他也听不清了,便索性用笔写纸条
跟前来的宾客交流。
笔谈之际,皇弟书写的楷书,依然是那么工整、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溥任的视力又差多了,想来想去,家人琢磨出一个办法,在屋内挂起一块不大的小黑板,或许
是当过教师喜欢使用粉笔的老习惯吧。
(摘编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