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原文: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拂衣以归。
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浦,去县治二里所。
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
园有堂,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
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
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
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
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
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
夫子使二三子言志,乃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冠冕佩玉之间。
曾点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
盖以春者众人之所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渊明可以语此矣。
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
是岁,王文恪公为举首。
而曾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
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于乡者九年。
庚戌岁,同试南宫。
兵溪就官广平,甫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系六馆之籍。
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译文:
兵溪先生在山西漳河上游任县令,因为和监督州郡的御史合不来,
按例必须挪动职务,便愤怒地回到故乡。
他在昆山县西境的小虞浦购置了一块园田,离县城才两里左右。
吴淞江从太湖往东流,蜿蜒入海,江的南北,散布着许多连通江的河渠如同百足,其中的小虞浦离县城最近,坐船往来,一天可以走几十回。
园中有个大屋子,向北开了窗户,由此往外看,那马鞍山就如同在屋檐边一样。
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园外河流、田野如画,所以先生给这座堂取名容春。
他认为,春存在于天地之间,虽然阴山雪岭、幽岩寒谷,无处不到,唯独像这样的堂才可以容纳它。
实际上四时的景物,山水的名胜,必定存在于广大而少人烟的地方,那金马玉堂、紫门黄阁的地方是不能兼而有之的。
从前孔子和他的门徒在沂水河岸论道。
在春天的时候,他们一起鼓瑟唱歌,那么悠然闲适。
天下之乐,没有可以替代此时之乐了。
孔夫子让几位弟子谈志向,却都舍弃近在眼前的事,而神往于做官当贵族,唯独曾点在这时候能说此风景,所以引起孔夫子喟然长叹。
大概是由于春光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而知道其中乐趣的只有曾点一人。
陶渊明写的《归去来辞》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只有陶渊明先生才可以说这样的话。
兵溪先生嘱咐我写堂记,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我曾祖父的哥哥和兵溪先生的已故的父亲思南公,于成化十年同时被举荐参加乡试。
那年王文恪公是乡试登第的第一名。
后来我曾祖父的哥哥官至城武县令,思南公官至郡太守。
我和兵溪先生是同年生的,可是兵溪先生乡试中举比我早九年。
嘉靖二十九年,我们又一同在南京的考场应试。
兵溪先生在广平做官,刚三年就已经厌倦宦游生活了,而我到现在还在设馆授徒,靠教书吃饭。
所以,我写这篇堂记,并不仅仅因为两家上一代就情意相投,也不仅因为我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而是因为对人生进退的际遇有所感触的缘故。
归有光《容春堂记》
2、归有光《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原文:
浮图[1]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2]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
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
余曰:昔吴越[3]有国时,广陵王[4]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5],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6],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7],望五湖[8]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9]、虞仲之所建,阖闾[10]、夫差之所争,子胥[11]、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12]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震川先生集》
注释:
[1]浮图:僧人。
[2]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后移居开封。
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因故除名,隐居苏州,建沧浪亭。
今集中有《沧浪亭记》。
[3]吴越: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立,占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
传五主。
[4]广陵王:钱元璙,字德辉,钱镠子。
曾为苏州刺史。
元瓘时进检校太师中书令。
后封广陵郡王。
[5]孙承祐:钱塘人。
吴越主钱俶纳其姊为妃,因擢处要职,曾为中吴军节度使。
后随钱俶归宋。
[6]淮海纳士:指吴越国主钱俶献其地于宋。
[7]姑苏之台:姑苏台,在今苏州城西南。
据传是春秋末期由吴王阖闾、夫差两代君主所建,工程浩大。
越灭吴,被焚毁。
[8]五湖:这里指太湖。
[9]太伯:周先祖太王长子,相传太王欲传位给季历,他和弟弟仲
雍避居江南,开发吴地,为吴国的始祖。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
虞仲:即仲雍。
[10]阖闾:一作阖庐,即姬光。
他派专诸刺杀吴王璙,代立为王,屡败楚兵,曾攻入楚都郡。
后为越王勾践战败。
夫差:吴王阖闾之子。
继位后,誓报父仇。
在夫椒大败越兵,后又被越王勾践所攻灭。
[11]子胥:伍员,字子胥。
吴国大臣。
种:文种,越国大夫。
蠡:范蠡,越国大夫,他们都是春秋末吴越争霸的主要人物。
[12]澌(sī)然:灭尽的样子
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
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
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
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
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
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
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
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
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
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
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郊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
归有光《沧浪亭记》
3、归有光《张自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张自新传》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原文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5),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6),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7),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8),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9),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10),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11),搒掠无完肤(12)。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13)?”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弱冠(14),授徒他所。
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自新视豪势(15),眇然不为意(16)。
吴中子弟多轻儇(17),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18)。
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19),学官索贽金甚急(20),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21),欲弃去,俄得疾卒。
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
予尝以示吴纯甫(22),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
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23):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
俦人广坐间(24),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笑骂纷集,殊不为意。
其自信如此。
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
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世之乘时得势,意气扬扬,自谓己能者,亦可以省矣。
语曰:“丛兰欲茂,秋风败(25)之。
”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
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
译文:
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文思敏捷,超出了其他人。
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茫然呆立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熟识的一样。
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
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他的,把他看作是乡下人。
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架扔(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
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我看见人家读书,宛如捕风捉影,期望做大官,万人中不过一个。
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自新哭泣、长跪,说:“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
晚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
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拷打得体无完肤。
自己就到县衙代哥哥受刑,而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
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
”县官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官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年仅二十岁,就在别的地方教授学生。
每年回乡探亲三四次,穿着破衣草鞋,徒步往返,为他的母亲准备酒菜饭食,兄弟俩酣笑,把它视为最高兴的事。
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
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
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
谈论古今之事,意气慷慨。
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终究怎么样呢?”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
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
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自新写文章,渊博高雅而有奇伟气概,人们不知道。
我曾把这些文章拿给吴纯甫看,纯甫喜欢奖掖士人,然而其中所赞许的人,不过
一两个,而仅称许自新。
自新死了,纯甫买来棺材为之安葬。
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人无容身之处。
大庭广众之下,他讲一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
即便笑骂纷纷扬扬,他也很不放在心上。
他是这样的自信。
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让他有所举用,一定有自己的主见。
他沉沦埋没到这种地步,天意可探问吗?世间的乘时得势者,意气扬扬,自认为自己有才能的人,也可以醒悟了。
古语说:“丛兰欲茂,秋风败之。
”我悲悼自新的死,为此叙述他的事迹。
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声声,声响几里远。
野老村民相互议论,认为自新没有死。
归有光《张自新传》
4、归有光《东园翁家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东园翁家传》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原文:
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
翁蚤孤,事其母甚谨,出入必告。
初好内典,有卖饧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易、史传。
洪武中,凉国公①得罪,尸于市。
翁时游京师,衷之,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
大理寺少卿胡槩,巡抚苏州,翁为乡老。
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
邑民虞宗蛮,以豪皆簿录。
时巡抚无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为宗蛮请。
胡卿曰:“当问马者。
”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姓也。
僧乃私许翁百金。
翁起便旋,摇其首。
僧以为少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遂没宗蛮家。
他郡送囚至,皆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
临安关吏苛留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诛死。
胡卿养鹤,市儿不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
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
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
尝为胡卿规建书院,即今巡抚行院治所也。
翁虽以乡老时时从胡卿,而好读书,筑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以囷②贮菜。
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里至今称东园翁云。
翁与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善,皆甫里人。
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宗文,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
翠云朵者,东
园石也。
翁三子,望、企、行。
望子,曰永、昴、杲。
望尝相其三子,日:“伯有钱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计。
”其后皆如其言。
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
夫妇空手不持一钱而出。
卒自奋,积赀巨万。
马氏盖兴于成化间,后诸子皆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姓。
诸孙淮,以太学生调官海南。
还,七十余,好学不倦。
瀚,太学生,好尚文雅。
用拯为诸生,通史学。
曾孙致远,南京乡贡进士。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不得而略焉。
用拯,余女弟夫也。
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槩巡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
今马氏书谓“熊”为“胡”,误也。
以槩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是必有阴德,宜其子孙之盛也。
(节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注:①凉国公:明朝元勋宿将,洪武二十六年(1393),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
②囷:圆形谷仓。
译文:
东园翁叫马勖,字文远,是长洲甫里人。
东园翁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侍奉母亲非常恭敬,进出家门一定禀告母亲。
他起初喜好佛教典籍,有一个卖糖的人劝说他读儒学著作,于是通晓《诗》《易》和史传。
洪武年间,凉国公获罪,在集市上被陈尸示众。
东园翁当时在京城求学,哀怜凉国公,前去观看并大为感慨,差一点被巡逻的士卒抓住。
大理寺少卿叫胡槩,巡视抚察苏州,东园翁是他的同乡。
胡少卿对众人说玩笑话,东园翁规劝他,认为这不是在上位的为官者应该说的话,胡少卿于是向他道歉。
城里有个人叫虞宗蛮,因豪取被登记抓获。
胡少卿当时巡视抚察无行院,住在瑞光寺,胡少卿平素和那里的僧人交好,僧人特地为虞宗蛮求情。
胡少卿说:“应当问问姓马的。
”胡少卿敬重东园翁,不称他的名,而是称他的姓。
僧人于是私下里答应给东园翁一百两银子。
东园翁起身上厕所,摇着头。
僧人以为东园翁嫌钱少,于是加到了一千两银子,东园翁最终也没有同意,最终官府抄没了虞宗蛮家。
其他的郡送来囚犯,都已被判死罪,东园翁知道那些囚犯有冤情,来不及查明实情,心里常常感到遗憾。
临安
关吏呵斥扣留行人,东园翁跟随胡少卿入关,慷慨陈词,关吏被处死。
胡少卿养了只仙鹤,市中小儿不知道,打死了仙鹤,牵连到了自己的父母。
东园翁把市中小儿当做家僮,带着他进去拜见胡少卿。
胡少卿就把死鹤赏给了市中小儿。
东园翁曾经替胡少卿规划建立书院,就是现在巡抚行院的治所。
东园翁虽然凭借同乡的身份常常跟从胡少卿,但是爱好读书,在眠牛泾修筑书斋,远近的人前来道贺,以至于用谷仓储藏果品。
郡别驾张大猷登门到堂前拜贺,为书斋题匾额叫“东园”,所以甫里人到现在还称他为东园翁。
东园翁和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好,他们都是甫里人。
周谷宾,姚少师推荐他到京城,他用跛脚为借口推辞归乡。
赵宗文,洪武年间被推荐为人才,他用母亲年老为借口推辞;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推荐他担任鄱阳令,他曾经为东园翁写了一首翠云朵诗。
翠云朵,是东园里的石头。
东园翁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马望、马企、马行。
马望的儿子,分别叫马永、马昴、马杲。
马望曾经预测他的三个儿子,说:“老大将来有钱但是没权;老二眼如卧蚕,将来有钱,老三像鹅一样行走像鸭一样迈步,将来家产会数以万计。
”之后三个儿子的命运都如同他所预测的。
马杲成为杨家的上门女婿,不被舅舅礼待。
夫妻二人空着手不拿一分钱出了家门。
最终自我奋发,积累资财达到数万。
马家大概在成化年间兴起,后来儿辈都能承继祖业,于是在甫里富甲一方,是长洲的大姓。
孙辈马淮,凭借太学生的身份调到海南为官。
还乡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好学不倦。
马瀚也是太学生,喜好崇尚风雅。
马用拯是生员,精通史学。
曾孙马致远,是南京乡贡进士。
归有光《东园翁家传》
5、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原文: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拂衣以归。
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浦,去县治二里所。
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
可数十回。
园有堂,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
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
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
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
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
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
夫子使二三子言志,乃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冠冕佩玉之间。
曾点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
盖以春者众人之所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渊明可以语此矣。
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
是岁,王文恪公为举首。
而曾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
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于乡者九年。
庚戌岁,同试南宫。
兵溪就官广平,甫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系六馆之籍。
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译文:
兵溪先生在山西漳河上游任县令,因为和监督州郡的御史合不来,按例必须挪动职务,便愤怒地回到故乡。
他在昆山县西境的小虞浦购置了一块园田,离县城才两里左右。
吴淞江从太湖往东流,蜿蜒入海,江的南北,散布着许多连通江的河渠如同百足,其中的小虞浦离县城最近,坐船往来,一天可以走几十回。
园中有个大屋子,向北开了窗户,由此往外看,那马鞍山就如同在屋檐边一样。
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园外河流、田野如画,所以先生给这座堂取名容春。
他认为,春存在于天地之间,虽然阴山雪岭、幽岩寒谷,无处不到,唯独像这样的堂才可以容纳它。
实际上四时的景物,山水的名胜,必定存在于广大而少人烟的地方,那金马玉堂、紫门黄阁的地方是不能兼而有之的。
从前孔子和他的门徒在沂水河岸论道。
在春天的时候,他们一起
鼓瑟唱歌,那么悠然闲适。
天下之乐,没有可以替代此时之乐了。
孔夫子让几位弟子谈志向,却都舍弃近在眼前的事,而神往于做官当贵族,唯独曾点在这时候能说此风景,所以引起孔夫子喟然长叹。
大概是由于春光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而知道其中乐趣的只有曾点一人。
陶渊明写的《归去来辞》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只有陶渊明先生才可以说这样的话。
兵溪先生嘱咐我写堂记,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我曾祖父的哥哥和兵溪先生的已故的父亲思南公,于成化十年同时被举荐参加乡试。
那年王文恪公是乡试登第的第一名。
后来我曾祖父的哥哥官至城武县令,思南公官至郡太守。
我和兵溪先生是同年生的,可是兵溪先生乡试中举比我早九年。
嘉靖二十九年,我们又一同在南京的考场应试。
兵溪先生在广平做官,刚三年就已经厌倦宦游生活了,而我到现在还在设馆授徒,靠教书吃饭。
所以,我写这篇堂记,并不仅仅因为两家上一代就情意相投,也不仅因为我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而是因为对人生进退的际遇有所感触的缘故。
归有光《容春堂记》
6、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原文: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
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
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
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如是数年,始获安居。
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
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