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成鱼养殖技术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虹鳟鱼是一种高价值的淡水鱼类,被广泛养殖于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如云南、贵州、广东等。
虹鳟鱼的品种繁多,而以日本虹鳟为最为常见。
虹鳟鱼因其优良的肉质、鲜美的口感、良好的适应性和易于管理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以下我们将带您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1、闭养模式虹鳟鱼的养殖模式有开放式和闭养式两种。
闭养模式指在水体完全封闭的场所内,通过水循环系统和人工饵料等方式进行养殖。
虹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闭养模式被认为是最为适宜的养殖模式。
在闭养式养殖场内,需要定期测量水质,保持水体的透明度,调整饵料种类和投喂量等。
2、水体虹鳟鱼生长最适宜的水温为15℃-20℃之间,水质清澈无污染、溶氧浓度高,水深底部大于2米。
为保持水体的清洁度,可在水中加入酒石酸等物质来控制水硬度和pH值。
同时,在水体中加入无细胞氧化物来控制水体中的有害菌和病毒。
3、饵料虹鳟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适宜食用鱼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活饵。
而在养殖中,采用干饵料为虹鳟鱼投喂较为合适。
虹鳟鱼的投喂量与饵料的种类、种类、水温、生长阶段等有关。
4、疾病预防虹鳟鱼在养殖过程中比较容易感染细菌性病害、虫害等疾病。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疾病的防治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水质的管理和维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另一方面,要规范投喂饵料,做到定时定量,防止饵料遗留在水体中产生有机质、毒素等物质,影响虹鳟鱼的健康。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提高虹鳟鱼的免疫力。
1、细菌性病害虹鳟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细菌性病害,如暴发性肠炎、细菌性鳃病等。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关键在于提高水体的质量和添加预防细菌感染的物质,如增加氧气、投喂预防细菌性病害的饵料等。
2、虫害虹鳟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虫害,如钩虫病、弓形虫病等。
预防虫害的关键在于提高水体的质量和改进饵料,防止虫卵等有害物质进入虹鳟鱼体内。
综上所述,虹鳟鱼养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的水产养殖知识和技能。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一、虹鳟鱼养殖技术1.环境要求:虹鳟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适宜的水温为10-15摄氏度,PH值为6.5-8.0,氧气含量大于5mg/L。
在养殖虹鳟鱼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检测水质参数,确保水质符合虹鳟鱼的生长需求。
2.饲料管理:虹鳟鱼是食性较杂的鱼类,能接受粒料、颗粒料、鱼粉等多种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虹鳟鱼的生长状态和饲料消耗量来科学配饲,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
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新鲜度,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以免对虹鳟鱼造成伤害。
3.疾病预防:养殖虹鳟鱼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在水体消毒方面,可采用过氧化物、臭氧、紫外线等方法,有效预防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提高虹鳟鱼的免疫力。
4.生长管理:虹鳟鱼在生长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分群和分类管理,避免不同体型的虹鳟鱼混群导致强弱鱼交错、打斗伤害等问题。
要保持鱼塘的清洁,及时清除残饵、排泄物和飘浮物,保持水体通畅和卫生。
二、常见病的防治虹鳟鱼在养殖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影响养殖效益。
以下是虹鳟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1.白点病:是由幼虫一级动物白点虫寄生在虹鳟鱼体表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患病的虹鳟鱼体表会出现白点,严重时可造成虹鳟鱼体弱、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是通过给予饲料添加抗寄生虫药物,对白点虫进行控制,并加强水质管理,提高水温,加快虫卵孵化速度,减少病害传染。
2.霉腐病:是由霉菌引起的寄生性疾病,患病虹鳟鱼体表会出现白色或浅黄色的霉菌斑点,严重时可导致虹鳟鱼体表组织坏死。
防治方法是控制水温,保持水质清洁,加强饲料管理,提高虹鳟鱼的免疫力。
3.气囊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患病的虹鳟鱼会出现气囊肿大、发黑、坏死等症状。
防治方法是加强饲料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消毒鱼塘设施,预防气囊病的发生。
4.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寄生性疾病,患病的虹鳟鱼体表会出现白色绒毛状物质。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虹鳟鱼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淡水鱼类,养殖虹鳟鱼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对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进行分析。
一、虹鳟鱼养殖技术1. 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虹鳟鱼养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排除底泥和异味物质,避免过度投喂,控制鱼群密度,防止病菌滋生。
2. 虹鳟鱼品种选择:选用品质良好、适应性强的虹鳟鱼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
3. 养殖池的设计:养殖池应根据虹鳟鱼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虹鳟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合的水温、水质条件。
4. 饲料管理:虹鳟鱼的饲料要选择优质、全价、能满足虹鳟鱼生长需求的饲料,合理投喂,避免过度喂养,防止水质变差和饲料的浪费。
5.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虹鳟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1. 病害防治:虹鳟鱼常见的疾病有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池水消毒、定期检查鱼体、合理投喂,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2. 水质病害防治:虹鳟鱼对水温、水质的要求较高,如水温过高或过低、水质污染等都会导致虹鳟鱼生长受阻、抵抗力下降。
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水温和水质参数。
3. 饮食不良症状:虹鳟鱼摄食不良可能是由于水质问题、饲料问题、疾病问题等引起的。
可以调整鱼类的饲料配方、改善水质条件,以及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来解决。
4. 营养代谢异常:虹鳟鱼如果一直处于亢进状态或处于饥饿状态,都可能引起虹鳟鱼的营养代谢异常,导致生长停滞。
应养成定时、定量喂养的习惯,以及合理投喂能满足虹鳟鱼需求的饲料,保持虹鳟鱼的营养均衡。
虹鳟鱼养殖技术包括水质管理、品种选择、养殖池设计、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治。
常见病的防治主要涉及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水质病害、饮食不良症状和营养代谢异常等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治,才能保证虹鳟鱼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虹鳟养殖技术
虹鳟养殖技术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虹鳟养殖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食用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虹鳟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养殖场选址和设备选择虹鳟较为适应在淡水环境下生长,因此养殖场的选址应选择水质清洁、水流量适宜的地方。
同时还需要考虑养殖场的土壤条件和阳光照射情况,以确保虹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在设备选择方面,养殖池是关键。
养殖池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以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此外,养殖池还需要有良好的水循环系统和水净化设施,保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
除此之外,饲料投喂器和水温调控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饲养管理1. 配种与繁殖:为了保证虹鳟的种质优良,选用优异的亲本进行配种是必要的。
配种过程需要注意选取健康的个体,并确保产出的种苗健壮活跃。
2. 饲料管理:虹鳟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类型和饲喂量。
常用的饲料包括混合饲料、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等。
饲喂需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保证鱼群的健康生长。
3. 水质管理:水质的稳定对于虹鳟的养殖非常关键。
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保持水质的平衡。
4. 疾病防控:要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三、生长调控虹鳟的生长速度与水温密切相关。
适宜的水温可以促进虹鳟的食欲和新陈代谢,提高其生长速度。
养殖者可以通过调整水温来控制虹鳟的生长节奏,提前或延迟鱼群的成熟期。
四、采收与销售当虹鳟达到成熟期时,养殖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收。
采收前需要注意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如网箱、渔网等,以确保采收过程的顺利进行。
采收后的虹鳟可以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分类,然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销售。
综上所述,虹鳟养殖技术包括选址与设备选择、饲养管理、生长调控以及采收与销售等多个方面。
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够进行高效、稳定的虹鳟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虹鳟鱼养殖技术要点
虹鳟鱼养殖技术要点一、养殖虹鳟所需要的基础条件1、养鳟用水的条件虹鳟鱼是冷水鱼类,自然条件下,栖息于水质清新、无污染沙砾底质的河川、溪流中。
湖沼型虹鳟多生活在比较深的冷水或沿岸地带的水域中;降海形虹鳟通常分为冬季入海和夏季入海两个群体,虹鳟对水温、溶解氧、水流、ph值、硬度、盐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1)水温:虹鳟鱼生存的水温可以在1—25℃范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水温在7—22℃之间,孵化适宜水温在8—11℃、苗种培育适宜水温9—15℃、成鱼饲养适宜水温14—18℃。
在适宜水温下,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机体能够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当水温低于或高于适宜水温时,食欲减少,生长受阻。
当水温达到24℃时停止摄食,达到25℃时,活动异常,甚至死亡,一般将此时称为临界值。
在饲养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当水温在12—14℃时,当年鱼可长到100—250克,满两年可长到500—1000克,三年鱼可长到1000—2000克,当水温在8—10℃时,当年鱼长到30—50克,两年鱼长到300—600克,三年鱼长到800—1000克。
当水温14—18℃时,放养50—100克鱼种,经6个月的饲养鱼既能达到600—900克。
(2)溶解氧:虹鳟鱼喜欢逆流而上,群栖在溶氧充足的地方,虹鳟的耗氧量较高,所以充足的溶氧对虹鳟来讲较其他淡水鱼类更为重要.养鳟水中的溶氧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溶氧在9毫克/升以上是生长最快,低于5毫克/升时鱼的呼吸频率加快,感觉不适,当溶氧在4毫克/升时,鱼便在注水口处集聚,长时间持续,鱼的头顶部呈现黄色,腮盖外张。
这些既可认定浮头现象,与此同时,鱼会出现死亡。
当溶解氧为3毫克/升时,鱼会大批死亡。
所以该点作为虹鳟鱼生长期的致死点。
虹鳟鱼卵的胚胎发育也和水中溶氧密切相关,溶氧量高,其胚胎发育和卵黄素吸收速度加快,而在低氧环境下发育速度减缓,且孵出的仔鱼畸形率增高。
(3)水流:虹鳟的人工养殖方式有别于其他的淡水养殖鱼类,除大水面和网箱养殖外,均采用流水的养殖方式。
虹鳟养殖技术
一
地 势许可 ,可全部采用 平行池 。但为充分利 用水量 ,
通 常 多 用平 行 池 与 串 联池 相 结 合 的 形 式 , 以每 两 个 池 成一 串 联 为宜 。
3 . 饲料
个 因素 ,略偏 酸性 的水 ( p H 值6 . 5 -6 . 8 ) 有 利于 密
许 可 下 , 以 水 泥 池 为 好 , 因 为 水 泥 池 便 于 管 理 和 清
虹 鳟对 水 中的溶 氧 要求 较 高 ,在 水 中溶 氧 6 毫
污 ,单产也 高。鱼池 的排列有平行 池和 串联池 两种 。 平行池 的饲养效 果较 串联池 为佳 ,若水量充足 ,地形
克/ 升 以上 才 能 良好 生长 ,9 毫克/ 升 以上 快速 生长 , 因此,在一 定的水量条件 下,增氧可 比不增氧 的单产
虹鳟 的饲料要求新鲜 、营养丰富 、来源广泛 、成 本低 , 同时要做 到 “ 四定 ” 。通常 日给饵两 次 ,再根 据 天气 和鱼 的摄食 状况 适 当掌 握 ,水温 2 0 。 C以上还
污染、交通便利 、电力设施完善的地方 ,以方便饲料 运输 、机械增氧等措施的实施。 2 . 建池
含有 过饱和 氮气 时,需在 使用前 经曝气 或延长进 水渠
距 离来 增氧 降氮 。周 年水温 变动 在 5  ̄2 0  ̄ C范 围 内、 年平均水温 在 8 ~1 5 ℃的水,是养鳟 的理想用水 ,可 用来周年饲养 。建场选点时需根据周年的水量状况进
为此 ,要实现预定 的年生产量 ,放养量需达到年生产 量指 标 的2 0 %  ̄3 0 % 。通 常鱼苗 入塘规 格 为 2 克/ 尾以
虹 鳟 成 鱼 池一 般 1 0 0  ̄2 0 0米 ,水 深 6 0  ̄8 0 厘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技术1、成鱼的饲养管理。
成鱼池可以用土池或水泥池,土池以1亩左右,水深1.5米为宜,水泥池以50平方米左右,水深1米左右为宜。
池底最好设排污口,便于经常排出粪便或废饵。
其口防逃罩网目以1×1厘米为宜,过大则逃鱼,过小则易被树叶及青苔堵塞。
放养前要用石灰清池。
放养的鱼种应经筛选,大小要整齐,以每尾重50克左右为好。
要根据水流及溶氧条件合理密养。
一般每升可养1~1.5千克(约3磅)虹鳟鱼。
饲养管理中,应重点抓好水、饵、病三项工作。
水质要不断更新,一般每小时换1次以上,还要定期刷池,清池,一般每月1次。
对于密度较大或水流量较小的池子应按装增氧设备,并且勤刷池,一般半月1次。
成鱼饵料一般动物性成分占30%~40%,植物性成分占70%~60%,饵料要新鲜,颗粒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以40%~42%为宜,脂肪含量以7%~9%为宜。
碳水化合物含量以9%~12%为宜。
日投喂量为鱼体重3%~5%,每日分二次投喂。
虹鳟鱼在成鱼饲养阶段,易患肝病、肠炎病,死亡率很高,应认真做好防病工作。
虹鳟鱼养成商品鱼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年零6个月至1年零10个月。
商品规格300克以上。
2、建场条件。
首先必须选好水源与场地,水源可用冷泉水、水库底层水、地下水等,但水温常年保持在7~20℃。
水量要充沛,季节性变化幅度要小,终年流量要恒定,年变化幅度明显的应以枯水期的水流量作为规划根据。
大约每秒100升的水可产20吨鱼。
水源溶氧量应在5毫克/升以上。
水源水质也应认真调查,钙质水天然饵料丰富、水质较清新可以引用沼泽水、泥炭水呈酸性应放弃使用。
要调查附近有无工厂、矿井等排出的废弃物污染水源。
经过水质分析后,再以数十尾鱼种试水。
选择场地应考虑土质是否合适,土质以砂砾底、黑土、黄土底都行,地势要有一定倾斜度,一般为1~3∶1000,便于建串联池,有自然落差,跌水增氧,并且便于排污。
水源应比池子水面高,可以自流免去机械抽水节省电力,减少开支。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技术虹鳟鱼是鲑科太平洋鲑属鱼类,俗称瀑布鱼、七色鱼、虹鲑鱼等,因成鱼沿侧线有一条彩虹状棕红色纵纹而得名,原产于北美洲和太平洋西岸,现已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下面来看一看虹鳟鱼养殖技术吧!一、生活习性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0°C,最适生存水温16~18°C,摄食临界水温7~24°C,水温低于7°C或高于24°C时逐渐停止摄食,水温高于30°C时逐渐衰弱直至死亡,肉食性,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幼鱼和成鱼阶段主要以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等为食,亦吞食少量嫩叶、种子等。
二、鱼塘建设虹鳟鱼养殖鱼塘周围必须要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鱼塘形状可因地制宜,内壁要用水泥抹光滑,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要哟一定的坡降便于水体交换和排污,四季水温要能确保在12~18°C,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C,水中溶氧在7毫克/升以上,最低时不能低于5毫克/升,进、出水口要设栅栏以防虹鳟鱼逃逸。
三、种苗放养阶段规格场所密度仔鱼期-稚鱼池5000~10000尾/平方米稚鱼期体长4~5厘米、体重1克稚鱼池3000~5000尾/平方米鱼苗期体长5~6厘米、体重2克幼鱼池1200~1500尾/平方米幼鱼期体长10~15厘米、体重20~30克成鱼池50~100尾/平方米注:虹鳟鱼苗放养密度因规格、养殖方式等不同而不同,以上虹鳟鱼苗放养密度仅供参考,请务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放养密度。
四、投喂管理虹鳟鱼是肉食性鱼类,仔鱼开口料有鸡蛋黄、牲畜的肝脏、鲜杂鱼肉、水蚤干、啤酒酵母等,稚鱼期以后主要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前期日投喂6~8次,后期日投喂2~4次,体长13厘米以下时干饲料按鱼体重2~7%投喂、鲜饲料按2.5~13%投喂,体长14厘米以上时干饲料按鱼体重0.5~2.4%投喂、鲜饲料按1.0~4.9%投喂。
五、水质调控虹鳟鱼快速生长离不开优质的水质,其一是定时给鱼塘增氧,例如每天下午两点要打开增氧机增氧,闷热天气晚上也要增氧,其二是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换水时要先排掉约1/3,然后注入干净水,换水频率因季节、天气等不同而不同,其三是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氨水等。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虹鳟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Ω-3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虹鳟鱼养殖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虹鳟鱼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及常见病的防治对于虹鳟鱼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虹鳟鱼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虹鳟鱼喜欢生活在清澈、富含氧气的水域中,因此在虹鳟鱼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的管理。
首先要确保养殖水体的流动和通风情况,保持水质清澈,并且保持一定的水温。
其次要注意定期清理养殖水体中的污物和底泥,防止水体污染。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PH值和氨氮含量,保持水质的平衡。
2.饲料管理虹鳟鱼的饲料主要包括人工饲料和自然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虹鳟鱼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配置饲料,以保证虹鳟鱼的营养需求。
还要注意饲料的投喂方式和时间,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饲料。
3.养殖环境在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养殖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养殖,保证水域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其次要注意水域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外界污染和捕食者的侵扰。
4.疾病防控在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
常见的虹鳟鱼疾病包括藻类中毒、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因此要定期检查虹鳟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虹鳟鱼常见病的防治1.藻类中毒藻类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虹鳟鱼疾病,会导致虹鳟鱼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发大面积的死亡。
为了防止藻类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注意养殖水域的水质,及时清理水域中的藻类;其次可以适当增加水质的流通和通风,降低藻类的生长条件;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水域中的水草和浮萍,降低藻类的密度。
虹鳟鱼养殖技术的掌握和常见病的防治对于虹鳟鱼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病害防治,才能更好地保障虹鳟鱼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效益。
希望养殖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养殖条件和养殖规模,合理制定养殖计划,提高养殖管理水平,确保虹鳟鱼养殖的高质量和高产量。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浅析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虹鳟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被广泛的养殖在世界各地。
虹鳟鱼养殖技术的发展经验丰富,但是,由于种种挑战,疾病管理已成为虹鳟鱼养殖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讨论虹鳟鱼养殖技术及常见病的防治。
一、虹鳟鱼的生态环境虹鳟鱼生活在水温低于20℃的深山溪流和湖泊中,是一种冷水鱼类。
对于虹鳟鱼的水质和环境要求较为严格。
虹鳟鱼要求水温在10~16℃之间,水质要求PH值在6.0~8.0之间,溶解氧要求6mg/L以上,而且对水流的速度也有一定要求。
二、虹鳟鱼的培育管理1、喂养管理虹鳟鱼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喂养需求。
黄色虹鳟鱼一般喜欢在20~25℃之间生长,而红色虹鳟鱼则喜欢在15~18℃之间生长。
产卵期间,虹鳟鱼需要多吃,而活动量相对较少。
在体重稳定的成长阶段,可适量给予高蛋白的饲料。
而对于生长阶段比较迅速的虹鳟鱼,需要仔细掌控饲料的配比与给予的时间。
过多的饲料会造成池塘污染,同时过少的饲料也会影响虹鳟鱼的生长速度。
2、水质管理饲养虹鳟鱼时,水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虹鳟鱼一般生长的温度很低,水中的营养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分解,以至于时间过长,导致水池的污染。
因此为保证虹鳟鱼健康生长,必须严格控制水质,要定期检测虹鳟鱼的鱼塘、饲料等条件。
3、常见病以及防治因为虹鳟鱼在温度较低的水体中生长,因此,常见病主要与水温、水质、水流等有关。
一般认为,虹鳟鱼的致病菌主要有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
以下就常见病进行防治方法介绍。
1)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在虹鳟鱼养殖中比较常见。
一般表现为鱼体部分出现红肿,此时可用氧氯化钠溶液进行清理消毒。
2)鱼斑病鱼斑病是虹鳟鱼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会让鱼的皮肤发生变化。
此时,可用乙烯利或氯化氢酸钙消毒清洗。
同时关注水质管理和换水,以防止病情加重。
3)白点病白点病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出现白点,此时可使用五甲呋喃等药物进行治疗消毒,严格控制水温、光照等。
总之,虹鳟鱼养殖技术就是养殖管理技术,必须实行科学养殖管理,才能保证虹鳟鱼的健康成长。
虹鳟鱼的养殖技术
虹鳟鱼的养殖技术虹鳟鱼又称瀑布鱼、七色鱼。
原产美国,1959年从朝鲜移植我国安家落户。
虹鳟是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之一,也是珍贵冷水性鱼类,无疑也是我国名特优新鱼类品种之一。
其肉味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生长快,易捕捞,饲料利用率高,在国内外市场上被列为高档商品鱼。
更具特色的是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其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日本最高1年666平方米可达10•万公斤左右,•以色列亩单产高达12.5万公斤之多。
可见虹鳟鱼是发展前景广阔的高产高效优质养殖品种。
应大力提倡开发推广养殖。
1.鱼塘条件成鱼养殖池,可选用各种形状、底质和结构的,只要水流畅通,保证水体交换更新。
水泥池以50平方米,水深1米为宜;土池则大些深些。
•备有排污和增氧设施,放苗前应用生石灰严格消毒,药效消失后放鱼。
2.鱼种放养鱼种大小规格要整齐,尾重50克左右为宜。
放养密度为:在水温15℃时,每分钟每公升水可养1-1.5•公斤鱼或按虹鳟鱼代谢需氧量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00毫克计算。
3.饲养管理成鱼饲养主要人工合成全价颗粒料。
•其中动物性饲料占30•%-40%为宜,植物性饲料占70%-60%。
蛋白质含量应在40%-2%为宜,•脂肪含量应占7%-9%,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占9%-12%,•此外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颗粒料直径以4-8毫米为宜。
投喂每日3-4次,坚持少投勤投饲养方法。
投饵量当水温8℃时按体重0.7%-1%,当水温在12℃时可按体重1%-1.4%;•当水温16℃时可按体重的1.3%-1.8%投喂饲料,总的原则按需投饵,不多不少,吃饱为好,视鱼情、水情灵活掌握。
当鱼体重达到100克以上时即可食用。
•此外虹鳟鱼2龄时体重可达400-1000克,3龄可达1000-2000克。
其寿命一般为10年,最大个体重可达10公斤,3龄性成熟。
摄食水温2.3℃-25.6℃,低于2.3℃则停食。
•鱼种至成鱼阶段适温为7-20℃,幼鱼最适水温12-13℃。
虹鳟鱼人工养殖技术大全
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一、虹鳟鱼生物学习性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科,原产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后被引到数十个国家进行人工养殖。
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其生活水温为5~24℃,适宜水温为7~18℃,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
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物带走,应不断供给清新而富含氧的水流,以满足其对氧的需求。
虹鳟鱼喜欢集群,游泳速度较快,摄食凶猛,常常群跃水面争掠食物。
食性与生长:虹鳟鱼属肉食性鱼类,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虫类、贝类、小鱼、鱼卵为食,也食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
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主食,如枝角类、毛翅目、鞘翅目、蜻蜓目等水生昆虫等。
虹鳟鱼周年摄食,甚至产卵期亦照常捕食,虹鳟鱼寿命一般可为8~11年。
繁殖 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2~4龄,雌鱼性成熟在3~5龄。
通常性成熟雄鱼以2龄、雌鱼以3龄居多。
虹鳟鱼产卵水温一般在4~13℃,最适水温为8~12℃。
每年产卵一次,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有不同,从1 500~3 500粒不等。
卵为端黄卵,圆形,沉性。
二、虹鳟养殖对水质的要求1、温度:这是重要条件,四季水温最好在12-18℃,夏季最高水温不超24℃。
2、溶氧:水中溶氧应在7mg/L以上,最低时一般不能低于5mg/L。
3、水流流量:一般每秒1升水的流量,具有100-200公斤的生产能力。
4、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不含泥沙。
三、人工繁殖技术 :虹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个连续阶段。
虹鳟鱼属短日照鱼类。
要使虹鳟鱼性腺发育良好,在日照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虹鳟称呼如下: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上浮至摄饵,称为上浮稚鱼;摄食至5个月龄左右(体重10克左右),称为稚鱼;5个月龄至周年,称为当年鱼;1~2周年,称为一龄鱼。
四、养殖技术: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
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浅析
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浅析1. 引言1.1 高海拔地区虹鳟养殖概述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水温相对较低,适合虹鳟的生长。
这样的环境条件也有利于减少水生动植物的生长,降低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高海拔地区虹鳟养殖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高海拔地区的虹鳟养殖还可以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水源进行养殖,减少了养殖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高海拔地区虹鳟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当地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高海拔地区虹鳟养殖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高海拔地区虹鳟适应性虹鳟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较低的水温下存活和生长。
在高海拔地区,水温通常较低,这对于虹鳟的养殖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虹鳟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来适应低温环境。
虹鳟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含量较高,虹鳟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氧气过剩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并适时通气。
虹鳟的饲料管理也是养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较低,虹鳟的代谢率可能会降低,需要调整饲料的种类和喂食量,确保虹鳟获得足够的营养。
2.2 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要点1.选址:高海拔地区虹鳟养殖要选择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地方建设养殖场,避免水质污染和水温波动过大。
2.养殖设施:要建设良好的养殖池或网箱,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养殖密度的合理性。
3.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中氧气充足,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避免污染。
4.饲料管理:根据虹鳟的生长阶段和饲料需求,合理配置高蛋白饲料,定时喂食量,避免过度投喂或缺乏营养。
5.水温控制:根据虹鳟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保持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因水温过高或过低导致虹鳟生长缓慢或出现疾病。
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址、建设良好的养殖设施、严格管理水质、合理饲料管理和精确控制水温,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虹鳟养殖的效益和稳定性,实现高海拔地区虹鳟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浅析
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浅析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高海拔地区的虹鳟养殖。
虹鳟鱼是一种生长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鱼类,适应范围广,成长速度快,品质优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优质养殖鱼种之一。
而高海拔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源资源也为虹鳟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虹鳟生长特点虹鳟鱼生长周期长,平均为3-4年,不能粗暴地强行加速生长。
虹鳟鱼在早期生长阶段,对饲料的摄取和体重增长的快慢敏感,后期生长慢,但生长的质量和品质优良,适于高端市场需求。
二、高海拔地区养殖优势在高海拔地区,空气杂质少,氧气充足,水源丰富,水温适中,水质良好,光照条件也适宜虹鳟生长,这些都为虹鳟养殖提供了极佳的生长环境。
而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季节差异明显,不同季节虹鳟需要的饲料也不同,养殖者只需要根据季节特点,对饲料合理搭配,控制好饲料量,就可以保证虹鳟养殖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是指,将虹鳟幼鱼放在流水条件下进行养殖,不通过添加氧气等任何附加设备来对虹鳟生长环境进行人工干预。
1、水质要求:虹鳟生长需要优质水源,高海拔地区的水源通常都非常适合虹鳟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水源应该保持清洁,不带杂质、不含污染,水温通常在5度以上,养殖池的水体应保持流动,以保证虹鳟生长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足够。
2、饲料搭配:在虹鳟成鱼流水养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鱼类的不同需求,进行饲料的搭配和喂养。
一般在虹鳟鱼成长初期,可以采用活虫、水生昆虫等,同时搭配鱼饲料进行喂养。
而成鱼期虹鳟也应按需求进行饲料搭配和喂养,以保证虹鳟成鱼在水流条件下生长的正常性和健康性。
3、科学控制密度:虹鳟成鱼流水养殖中,水体流速越快,鱼的营养物质吸收和鱼体成长就越好。
但是,如果过度增加鱼群密度,就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虹鳟成鱼的健康和生长。
因此,在养殖时应该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水源的流速、虹鳟鱼的体型等因素来合理控制鱼群密度,以保证水质清洁,不影响虹鳟成鱼的生长质量。
养殖虹鳟鱼成鱼的饲养方式
养殖虹鳟鱼成鱼的饲养方式虹鳟成鱼的饲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密度流水的池塘养鳟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饲养方式,它具有占地面积小,节省人力物力,饵料利用率高,产量高等优点。
2.利用高坝水库深层低温水养鳟。
高坝水库其水温的直分与水深成正比,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
利用高坝水库发电或灌溉隧洞输出的深层低温水,可以在下游近库区渠道处进行网箱养鳟,现以浙江新安江虹鳟养殖场为例作一介绍。
(1)养殖情况。
新安江水库大坝下游20公里,流量充足,水草、小鱼虾很多。
近年来生长在那里的温水性鱼类日益减少,而养殖虹鳟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1980年1月,浙江建德县渔业管理局从太原引进虹鳟发眼卵3万粒到本地孵化,共孵出仔鱼10500尾,当年4月5日移出室外,运至新安江大坝下游3公里处江面,用网箱进行养殖。
养殖点的水温在9℃-20℃,月平均温度变化在10.3℃—16.2℃,水流量急时流速为每秒0.2米。
在网箱饲养过程中,不慎有6000尾逃入江中,截至12月网箱存养4500尾,平均体重75.7克。
截至1981年11月养成成鱼4000多尾,平均体重880克,截至1983年12月平均体重为2400克。
(2)网箱规格与放养密度。
①亲鱼网箱。
规格为4米*4米*1.7米,面积16平方米,水中体积24立方米,网目4.5厘米,用3*4聚乙烯丝编织而成。
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尾,每立方米6尾。
用9厘米网目的网片作盖网。
亲鱼网箱的网目较大,主要考虑能使小杂鱼进入网箱,可作虹鳟饵料。
②成鱼网箱。
规格4米*4米*1.7米,面积16平方米,水中体积24立方米,网目3厘米,用6厘米网目的网片做盖网。
网都由3*4聚乙烯丝编织。
放养密度据1981年试验,每平方米放养100尾和63尾两种,对成鱼生长速度、成活率等均无多大差别。
1983年每平方米放养125尾,进箱鱼种规格在50克以上。
③鱼种网箱。
鱼种网箱分为二级,一级鱼网箱规格2米*2米*0.7米,面积4平方米,水中体积1.6立方米,由每平方米16目聚乙烯丝网统制成封闭式六面体,留一条边不缝制作为投饵口。
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
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概述虹鳟鱼是一种高端淡水鱼类,在市场上价格较高,因此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青睐。
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养殖方式,但是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需要较为精细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相关的内容。
准备工作池塘准备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池塘的选择应该以宽阔,光照充足,通风良好为首要条件。
池塘底部应该是坚实的,不能有过度软泥。
池塘应该保持一个稳定的水质和氧气含量,进行适当的池塘清理。
一般清理池塘时应该少动水,以免扰乱池塘中的生态系统。
清理时可以利用长杆木棍或水泵对着管道进行冲洗。
配置水质养殖虹鳟鱼成鱼需要适宜的水质和氧气含量。
虹鳟鱼成鱼最适合生长的水温为14-20℃,对于水温过高的地方,需要进行降温处理。
虽然种植虹鳟鱼的水源是水库,但是水库中的水还是需要经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净化。
水质的稳定和适宜有很大的关系,若水质不稳定,振荡波动较大,会使得养殖虹鳟鱼成鱼缺氧或者死亡。
同时,在池塘内投放鱼苗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药品消毒处理,为虹鳟鱼成鱼的生存健康降低风险。
饲料准备正确的饲养方法可以使虹鳟鱼成鱼健康成长。
虹鳟鱼成鱼主要吃一些小型水生动物,如虫子、昆虫等等。
野生情况下,虹鳟鱼成鱼会在水里捕捉小型水生动物和植物根茎。
养殖虹鳟鱼成鱼时,需要进行精细的饲料投放管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斤数掌握投放饲料的量。
目前市场上鱼饲料也较为全面,可以通过选购档次不同的饲料来实际满足虹鳟鱼成鱼的喜好。
虫子类的食物不能配比过多,否则可能会导致虹鳟鱼成鱼患病和减缓成长速度。
营养管理合理投喂虹鳟鱼成鱼的营养管理非常重要,虹鳟鱼成鱼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营养和采食次数。
在投喂过程中,需要重视一定的数据指标。
鱼塘主要的指标包括鱼池温度、控制饲料投放的重量和控制投喂的次数。
饲养虹鳟鱼成鱼时需要控制饲料的投放重量和投喂次数,过多的饲料投放会导致虹鳟鱼成鱼消化不良。
一般情况下,每次投放饲料的重量以每吨虹鳟鱼成鱼的体重为准。
虹鳟鱼养殖技术虹鳟鱼渔业价值
虹鳟鱼养殖技术-虹鳟鱼渔业价值虹鳟鱼头小、骨少、肉厚,肉中无肌肉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腥味,适宜于蒸、煮、烤,也可以做生鱼片直接食用。
虹鳟以鱼鳞有光泽、透亮为好,翻开鳃呈鲜红者、表皮及鱼鳞无脱落才是新鲜的,鱼眼要清澈透明不混浊,无损伤痕迹;用手指按一下鱼身,富有弹性就表示鱼体较新鲜。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虹鳟鱼养殖技术,虹鳟鱼渔业价值。
虹鳟鱼经济利用虹鳟肉多,刺软,少腥味,为高级食用鱼。
由于幼鱼肉嫩味美、生产周期短,国际上的商品规格大都为150~300克。
日本等国常以油炸酱渍虹鳟鱼块、生鱼片、酱渍酥鱼、盐渍鱼子等作为宴客佳肴。
0.5千克以上的成鱼在欧、美各国多制成熏鱼出售。
中国目前的商品鱼规格大致为0.5千克左右,以鲜销为主,也有少量冷冻品。
在欧、美各国,虹鳟又是游钓的主要对象之一。
虹鳟鱼养殖技术1、养殖场的选择养殖池溏的水温要求冬季在4℃以上,夏季不超过20℃,虹鳟周年可摄食生长。
池溏应为流水池溏,水质清新,透明度大,含氧量充足,水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
2、养殖场的建设山涧溪流、泉水、地下水、深水水库的底排水或水温偏低、透明度大的河水等,均可作为虹鳟养殖场的供水水源。
在上方水源修建拦坝,提高水位,形成水流的落差,保持池塘供水有足够的流速。
池塘的注水,尤其在集约化养殖场应该是独立的。
池塘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水沟形均可,但以延长的长方形为好,宽长比例1℃4~1℃5,防止池中有水流停滞的死角。
池子宽度不宜过大,稚鱼池宽多为1.5~2米,成鱼池宽多为4~5米。
池底要求有一定的坡度、坡降,稚鱼池以0.2%为宜,成鱼池以0.8%为宜,便于排水、排污和捕鱼。
池塘可为土池或水泥池,池岸边要高出水面20~30厘米。
稚鱼池一般为30~90平方米,成鱼池在100~200平方米。
3、虹鳟稚鱼及当年鱼的饲养刚浮起的稚鱼索饵能力差,不集群。
开始投喂时需注意使饵料遍撒水面,待喂养两周后,则可以把饲料撒到鱼较多的地方。
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浅析
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浅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淡水鱼的消费量逐渐增加。
而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淡水鱼养殖方式并不适用。
高海拔地区却是虹鳟鱼的理想养殖地点。
虹鳟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鱼类,而高海拔地区的清澈山泉水和优质氧气是虹鳟鱼成长所需的理想条件。
流水养殖成为了高海拔地区虹鳟鱼养殖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文将就高海拔地区虹鳟成鱼流水养殖技术进行浅析,以期为从事虹鳟鱼养殖的农户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一、水质管理高海拔地区的虹鳟鱼养殖首要考虑的就是水质管理。
因为虹鳟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鱼类,水质的清澈和富氧直接关系到虹鳟鱼的成长情况。
在流水养殖中,要保持水质的清澈,首先需要选择清洁的山泉水源。
在进水口设置过滤装置,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还需要加强水源周围的环境保护意识,避免周围的杂草和垃圾进入水中,影响水质。
为了保持水质的富氧,需要在水中增氧设备,提高水中的氧含量。
同时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水质符合虹鳟鱼的成长需要。
二、鱼苗管理鱼苗是养殖中的重要环节,鱼苗的选择和管理对于养殖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养殖虹鳟鱼,首先需要选择适合高海拔地区气候的虹鳟鱼种苗。
通常情况下,选择对寒冷适应力强的虹鳟鱼种苗,能够在高海拔地区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需要选用健康、无病无害的鱼苗,以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合理投喂,保证鱼苗的良好生长,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饲料。
注意定期清理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对鱼苗的影响。
三、饲料管理虹鳟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适宜长时间饮食,养殖时要选择适宜的饲料。
在高海拔地区养殖虹鳟鱼,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饲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效果。
在流水养殖中,需要定期投喂,控制饲料的投喂量,以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饲料。
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四、疾病防控在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喂2 次。当水温降到 6 时 ,  ̄ 每天喂一次即可。饵料要撒投均匀 , C 不使饵料沉入水底 , 尽可能保 证池鱼的均等摄食机会 , 以免造成出池规格不齐。要根据鱼体和生长情况及时更换大粒径的饵 料, 鱼体重 4 ~ 5 g粒径为 5O m, 0 20 , .m 鱼体重 20 以上 , 5g 粒径为 8O m .m 。
为了保证养殖成活率 、 缩短养殖周期和提早上市, 一般要购买 1 龄鱼种进行成鱼养殖。因 为1 龄鱼种的抢食能力和抗病能力都非常强, 易于饲养。购买鱼种时要注意选择体质健壮 、 无 病无伤 、 规格整齐的鱼种。
22 鱼种放养 .
虹鳟鱼养殖一般是以单位时间注水量的多少来确定放养量 , 单位时间内注水量越大, 放养 量就越多。放养量见下表 :
・
1 ・ 5
染, 注入鱼池水的溶氧量达 7 gL以上。虹鳟鱼一般是流水养殖, m/ 自注、 排的流水鱼池可以大 自
幅度地降低养殖成本 , 所以鱼池要建在有坡度的地方 , 一般 l m距离 内地势高度降 1 O O m的地形
即适于建池。
12 建池 .
养鳟池一般多为长方形, 也有圆形或不规则形 的, 但不管是哪种池形 , 重要的是要保证水流 畅通, 、 粪便 残饵容易排出, 饲养和捕鱼操作方便 , 鱼池的建造费用低廉。最常使用的是呈梯 田 式排列的长方形水泥池 , 这种池塘水流畅通, 水体利用率高, 便于排污和养殖操作。鱼池采取 串 连方式, 可保证各池水量充沛, 一般以3— 4个池 串连为宜 , 串连太多, 下游鱼池水质污浊 , 溶氧
1 养殖场的选址及建池
11 选址 .
养殖用水是场址选择的首要条件。建场前必须对水温 、 、 水量 水质及地形进行慎重的调查。
河水 、 、 泉水 井水及大型水库年间水温变化范围在 1 2℃都可作为养鳟用水。但 2℃水温期间 —4 4 连续超过 1 以上 的, 0天 要考虑高水温期 的降温措施。同时要保证供水量充足 , 水质清新无污
溶氧 5 gL 虹鳟呼吸频率加快 ;m / , m/ , 4 gL 游动迟缓 ;m / , 3 gL 生命受到威胁, 要马上采取补氧措 施, 常用的方法是加大水流量或开动增氧机 。 332 定期测量鱼体, .. 根据水温 、 换水率 、 溶氧、 鱼的生长情况确定投饵量。 333 及时清除注排水 I的杂物 , .. 2 1 保证水流畅通。定期清除池底的残饵 、 鱼粪 , 减少病原体 的 滋生, 给虹鳟鱼创造一个 良好的生存空间。
・
1 ・ 4
黑龙江水产
20 05年第 3期
不同水温 、 不同供水量的鱼种放养量
鱼规格 () g
5 0 6 0 8 0 10 0 10 5
密度 ( 平方米 ) 尾/
29 9 20 5 18 8 10 5 10 0
注水量(/ ) LS 5 ℃
2 3 2 8 3 6 4 6 6 0
总第 17 0 期
黑龙江水产
虹鳟成鱼养殖技术
刘泽栋 李洪波
(. 1尚志市元宝镇农业中心, 黑龙江 尚志 1 60 2 尚志市马延 乡农业中心) 5 0 ;. 0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 , 因其体侧有一条如同彩虹色的纵纹而得名。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刺少肉多, 食用价值高 , 生长迅速等特点。其生活水温为1 2  ̄ 最适水温为 1 — —4 C, 2 1 ̄ 对水质 和溶 氧要求 较高, 8 C, 流水养殖效果较好, 一年 四季都 可生长, 67 每 6m 产量可 达 1 25 k , — .万 g 因此养殖虹鳟鱼前景十分广阔。其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如下:
中, 能溶人空气中的氧。落差越大, 增氧效果越明显。例如: 水跌落前的溶氧为 0 跌落距离 1 , m, 增氧 22 gL 跌落距离 3 增氧 2 8 gL .m / , m, .m / 。
33 日常管理 .
331 每天检测溶氧 , .. 特别是高温季节, 随时测氧, 要 因为溶氧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池水
量低, 养鱼效益不高。上 、 下两池间应尽量保持一定的落差 , 落差可使上池排出的水增加溶氧。
池与池之间设闸门, 为防止野杂鱼进入和防止虹鳟鱼逃走, 进出水 口处设拦鱼栅。成鱼池面积
10— 0 m , 0 20 水深 6 9 e 为宜。 0— 0 r a 2 鱼种放养
2 1 鱼种选择 .
1℃ 0
5 9 6 2 8 3 14 0 12 3
1℃ 5
9 8 17 1 15 5 16 9 24 5
2℃ 0
l5 8 19 9 25 6 33 3 48 2
鱼种人池前要进行鱼体消毒防病 。
3 饲养管理
3 1 投饵 .
虹鳟在 自然条件下可摄食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 也喜食人工饲料。 饲料是否优质 、 口, 适 直接影响着产量和效益。要选择蛋白质含量为 4 % 一 5 的优质虹鳟专 5 5% 用配合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越高, 生长越快 。日 投饵量一般为鱼体总重 的 1 ~ % , % 2 每天投
32 供水量与溶氧 .
保证充足的供水量, 就等于供给虹鳟充足的溶氧。排水 口的溶氧达到 3 gL 就能取得较 m/ ,
好的饲养效果。如果低于 3 gL就要增加供水量或采取其它增氧措施。换水率越高, m/ , 溶氧就 越高 , 产量也就越高。增氧最好的方法就是使池与池之间的落差大一些 , 因为水在跌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