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2020年10月14日凌晨,出现了火星冲日(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
现象。

因为火星“个头”较小,要离地球足够近,也就是所谓“大冲”时才容易看清其
表面的细节,而大冲只有每隔15或17年才发生一次。

因此吸引了众多行星爱好者的关注。

据此完成1~3题。

1.火星冲日主要发生在()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与火星相比,地球()
A.距金星更远 B.体积质量小 C.大气层较厚 D.属远日行星
3.火星冲日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A. B.
C. D.
【答案】1.B 2.C 3.A
【解析】1.火星冲日就是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现象;火星、地球都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三个天体都在太阳系中;地月系是地球和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包含太阳系;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并列的天体系统。

选B正确。

2.火星在地球轨道的外侧,金星在地球轨道的内侧,地球距离金星更近;与火星相比,地球质量和体积较大,对大气的吸引力也大,因此大气层较厚;地球、火星都是类地行星。

选C正确。

3.火星冲日就是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现象,且火星在地球轨道的外侧,所以图A正确表示火星冲日现象。

选A正确。

下图为地质年代简图,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中恐龙标注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错误,应该出现在①——古生代
B.位置正确,是出现在②——中生代
C.位置错误,应该出现在③——古生代
D.位置错误,应该出现在④——中生代
5.被子植物在地球上茂盛生长的地质年代是()
A.①时期B.⑤时期C.③时期D.②时期
【答案】4.D 5.B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应出现在中生代,中生代距今2.52亿年至6600万年,对应序号④,所以图中恐龙标注位置错误,D正确;图中①②表示前寒武纪时期,③表示古生代,⑤表示新生代。

故选D。

5.被子植物在地球上茂盛生长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新生代是距今6600万年至今的地质年代,对应序号⑤,故选B。

下图中,图甲、图乙、图丙为三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6~8题。

图甲图乙图丙
6.图甲所示地貌名称是( )
A.雅丹地貌B.黄土地貌
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
7.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海水侵蚀D.海水沉积
8.图丙所示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奇峰林立B.冰川广布
C.沟壑纵横D.地势坦荡
【答案】6.A 7.C 8.A
【解析】6. 据图示,图甲中有大量独立而残存的小丘,且景观所在地有明显的干旱环境特点,属于雅丹地貌。

7. 图乙所示地貌为海蚀崖、海蚀柱,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

8. 图丙所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其特点是奇峰林立,峰林、峰丛、溶洞广布,多地下暗河,景色秀美。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群丰富。

但漓江中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常年鱼虾不见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

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

下图示意“死水湾”分布。

读图,完成第9~10题。

9.“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
A.a处西侧B.b处东侧
C.c处东侧D.d处西侧
10.“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堆积作用
C.河流搬运作用D.河流侵蚀作用
【答案】9.B 10.D
【解析】9. 河流弯曲处的外力作用以凸岸堆积和凹岸侵蚀为主,河流弯曲程度越大,这两种外力作用越显著,因此图中b处西岸堆积最强、东岸侵蚀最强。

流水侵蚀使得凹岸处岸陡
水深,因此“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b处东侧。

10. 从上题分析可知,“死水湾”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在凹岸侵蚀的结果。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
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
同时修复臭氧层。

结合下图,完成第11~12题。

11.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
A.a层
B.b层
C.c层
D.a层+b层
12.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1.B 12.B
【解析】11. 读图并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可知,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

根据材料可知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故B项对,A、C、D三项错。

12. 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增加了大气厚度,从而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作用,进而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图中②代表大气的反射作用。

故B项对,A、C、D三项错。

地膜覆盖(下图)具有保温保湿等作用,能够使作物取得早熟增产的效果,深受农业
生产者欢迎。

常用的地膜有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透光性较差)两种。

据此完成13~14题。

13.地膜覆盖能够保温保湿的原因是()
A.增强太阳辐射,增加下渗B.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减少蒸发
C.增强削弱作用,增加降水D.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降水
14.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
A.抑制杂草更优B.地温回升较快
C.保土作用更差D.保湿作用更低
【答案】13.B 14.A
【解析】13.地膜能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是削弱作用并不强;地膜阻挡水分下渗,使下渗减弱,故A错误。

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不能透过地膜,所以地膜会减少地面辐射的
损失,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

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故C错误。

地膜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但是对降水没有太大影响,故D错误。

所以本题选B。

14.透明地膜透光率较高,而黑色地膜遮光性好,导致膜下光照不足,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故A正确。

黑色地膜覆盖在保温、保湿、保土方面和透明地膜相差不大,故BCD错误。

所以本题选A。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16.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

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15.B 16.B
【解析】15. 依据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项正确,A项错误。

晚上,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晚上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草的倒伏方向和图示不吻合,故C、D项错误。

16. 春季、秋季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故A、C项错误。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故B项正确。

冬季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冬季风,故D项错误。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 ”是风向标符号,长线段表示风向,短线段表示风力大小,风尾上的短横线一条代表2级,8级时用三角形表示。

据图回答17~18题。

17.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④处更易形成降水D.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18.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D.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答案】17.C 18.D
【解析】17. 据图可知,①处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说明是湖风,故A项错误;②处盛行下沉气流,故B项错误;④处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容易出现阴雨天气,故C项正确;③处风力为8级,大于①处,故D项错误。

18. 城市地面硬化会增加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导致湖陆风增强,故A项错误;围湖造陆会减小湖面与陆地的温度差异,使湖陆风减弱,故B项错误;湖陆风会使城市湿度增加,故C 项错误;湖陆风使湖水对陆地气温进行调节,从而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故D项正确。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

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
意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 B.减缓地表径流 C.减少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
20.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9.B 20.A
【解析】19.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B 正确。

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

故C错误。

并不能增加降水和水汽输送。

故A、D错误。

20.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

故A 正确,B、C、D错误。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
化的。

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2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
【答案】21.B 22.D
【解析】21. 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降低,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作用,故植被减少会使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22. 因为地表径流增加是源于植被减少,故稳定径流量的措施应是恢复植被。

下图所示区域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斜线区域为季节性渔场。

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渔场的原因主要得益于( )
A.寒暖流交汇 B.水温高,浮游生物丰富
C.底层海水上泛 D.靠近陆地,营养物质丰富
24.该渔场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 )
A.3~5月B.6~8月
C.9~11月D.12月~次年2月
【答案】23.C 24.B
【解析】23. 该海域夏季受离岸风影响,底层海水上泛。

24.该渔场形成主要是夏季受离岸风影响。

北半球夏季主要指6~8月,因此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6~8月。

读下图,完成第25~26题。

25.最能代表海水密度变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下列海区中,海水密度最低的是( )
A.几内亚湾
B.日本海
C.北海
D.东海
【答案】25.D 26.A
【解析】25. 低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小,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大。

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曲线不会呈直线,故D项正确。

26. 四个海区中,几内亚湾位于赤道附近,海水密度最低。

读下图,回答第27~28题。

27.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B.曲线②
C.曲线③D.曲线④
28.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大气环流D.海水导热率
【答案】27.A 28.A
【解析】 27. 海水水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曲线①是随着深度增加,温度下降。

28.由曲线③可知,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越少。

读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完成第29~30题。

29.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30.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答案】29.A 30.C
【解析】29. 胡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该地区冬冷夏热、光照充足;乙景观是亚寒带针叶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对青藏地区的描述;我国海南的典型土壤为砖红壤;丁景观位于安徽,黄山所处区域流水侵蚀作用强,风力侵蚀作用弱。

30. 甲地植被根系发达,是由当地水资源不足造成的,根系向土壤深处寻找水源;乙地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针状叶片是因为所处地区气温较低,为了减少热量和水分散失;丁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31~33题。

31.关于图示成土母质的来源,分析正确的是( )
A.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的碎屑物
B.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的堆积物
C.洪积物主要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
D.坡积物主要由山洪携带的残积物堆积而成
32.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 )
A.岩石的风化产物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C.土壤的质地D.腐殖质的含量
33.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1.A 32.B 33.D
【解析】31.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后残留的碎屑物质,A正确;坡积物是较高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的,B、D错;洪积物主要是山洪携带的在山前谷口一带堆积的砂粒、泥沙,C错。

32.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质地,B正确。

腐殖质属于土壤有机质。

33.受地形影响,甲、乙两地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丙地地势平坦,洪积物在稳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D正确。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

读图,完成34~35题。

34.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土质颗粒
C.基岩性质 D.降水多少
35.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
A.富士苹果 B.山丁子
C.久保桃 D.山桃
【答案】34.C 35.D
【解析】34.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湿度,所以此题的实质是判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气温高低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土壤湿度,A项错误;土质颗粒影响土壤含蓄水源的能力,影响土壤湿度,B项错误;基岩性质对土壤的属性没有影响,不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故C项正确;降水越多,土壤湿度越大,D项错误。

35. 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能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五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能力最强,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 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分)
(2)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代,当时___________动物大量盛行。

(2分)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___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

(2分)
(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_______。

(2分)
【答案】土星地球中生代爬行动物日冕层太阳黑子地壳古登堡面【详解】
(1)太阳系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因此曲线①为土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

(2)裸子植物繁生的时代应为中生代;中生代被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因此当时爬行动物大量盛行。

(3)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为光球层,该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

(4)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向里依次为地壳球、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

因此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曲线③代表的界面古登堡面。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

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
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4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

(4分)(3)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4分)
【答案】(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2)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

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3)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

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解析】(1)首先,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棚内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释放地面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很少能够透过玻璃穿透出去,从而使得棚内的气温升高;其次,玻璃阻隔了棚内与棚外的热量交换,从而使得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所以暖棚内温度较高。

(2)由于暖棚内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在“近地面”(靠近地面处)形成低压;内室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冷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内室的冷空气通过通风口2进入暖棚,而暖棚的热空气通过通风口1进入内室,从而实现了内室冷空气与暖棚热空气的交换,最终使得内室增温。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同时,香格里拉所处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太阳辐射强。

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热量容易散失,因此常年气温较低。

38.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______________。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__________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分)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_______(填方向)流动。

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__________海区。

(2分)
(3)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4分)
【答案】(1)南高暖增温增湿
(2)南①
(3)有些沿岸海区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详解】第(1)题,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是越向南温度越低,因此位于南半球。

虚线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显然水温较同纬度地区高。

第(2)题,从流向上看,暖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在南半球为向南流。

①~④ 4个地点,只有①地位于南半球且洋流向南流动。

因此图1海域只能位于①海区。

第(3)题,有些大陆沿岸海区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即离岸风,表层海水偏离,下层海水上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