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处理。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底向下采用30cm石灰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处理。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底向下采用30cm 石灰土(8%)+30cm 石灰土(6%)+素土回填进行处理;人行道路面结构层底向下采用20cm 石灰土(8%)+20cm石灰土(6%)+素土回填进行处理;
河塘处应抽水和清淤,清淤必须彻底,清淤深度按现场实际深度控制,以清至硬质原状土为标准。

然后采用在河底铺80cm 碎石土(碎石含量>80%,其上铺双向土工格栅)+石灰土分层回填(含灰6%)至机动车道80cm 路床底进行处理。

河塘处按向内2%坡度挖成台阶状,每层阶梯高为67cm,宽不小于100cm,不得采用重型机械挖除。

土工格栅要求纵横向延伸率为10%,抗拉强度≥50KN/m。

1.1.1.1.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层如下: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4cm 细粒式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粘层油(PC-3、0.3~0.6L/m2);
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1cm 沥青下封层;
透层油(PC-2、0.7~1.5L/m2);
36cm 水泥稳定碎石(<5%);
20cm 石灰土(12%);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粘层油(PC-3、0.3~0.6L/m2);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1cm 沥青下封层;
透层油(PC-2、0.7~1.5L/m2);
20cm 水泥稳定碎石(<5%);
20cm 石灰土(12%);
3、人行道路面结构(含公交站台处)
5cm 花岗岩面砖(60×40×3cm)
2cm M15 水泥砂浆(1:2.5)
10cm C20 细石混凝土
15cm 级配碎石公交停靠站及交叉口进口道,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中应掺加抗车辙剂,掺量为4kg/每吨沥青混合料。

交叉口处路面结构层同机动车道,对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区域,路面结构采用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1.1.
2.桥梁工程
本项目道路沿线相交郁桥中心沟,位于K2+337.000,为10m 单跨预应力砼简支梁桥,宽42m,跨越中心沟河(现状河道上口宽约22m),与此河道斜交逆时针10°,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 型桥台。

1.1.
2.1.总体设计平面
总体设计平面:直线桥梁,与河道斜交10°,桥梁总宽43m。

纵断面:中心沟河无通航要求,桥梁纵断面满足道路和泄洪使用要求。

横断面为:2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2m(侧分带)+22m(机动车道)+2m(侧分带)+5m(非机动车道)+ 2m(人行道)=40m。

桥面横坡:车行道为1.5%,人行道2.0%。

1.1.
2.2.附属结构
(1) 桥面系设计
桥面系由上至下分别为:4cm 细粒式SBS 改性沥青砼(AC-13C)+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5C)(掺沥青聚酯纤维)+高效有机硅防水剂(0.4-0.6kg/m2)+10cmC50 桥面铺装层(抗渗等级S6,内置钢筋网)。

两层沥青间设置粘层油(PC-3 0.3~0.6kg/m2 )。

(2)支座
10m 板采用圆形橡胶支座( GYZ 200×42mm),共计64 块。

空心板与挡块间设置200×400×21mm 抗震橡胶块,间隙用砂浆填实,共计6 块。

1.1.3.箱涵工程
新真州路建设工程(三将路至中心沟)道路桩号K1+784.466 上一座新建砖桥箱涵。

根据现状,设计箱涵净宽6 米,净高3 米,总长40 米。

箱涵涵身中心线与道路设计中心线正交,规划河道与本箱涵顺接。

本箱涵中心线同规划设计道路中心线正交。

根据现状河道以及规划河道断面要求,箱涵净宽6 米,净高3 米,壁厚0.50 米,顶板厚0.50 米,底板厚0.50 米,总长40 米。

1.1.4.排水工程
本工程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入中心沟河,在两侧非机动车道下均设置一根雨水主管,主管道直径400-1200mm。

D400-D1200mm 管道采用钢筋混
凝土Ⅱ级承插管,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接口,D300mm 雨水连接管采用承插口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本项目在南侧侧分带下设置一根污水管,经收集后排入三将路的污水泵站,管道直径500-6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Ⅱ级承插管,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接口。

1.1.5.附属工程
1.1.5.1.照明
本工程在道路两侧的侧分带上安装11m 高双挑路灯,光源250w 高压钠灯,灯杆平均间距40m。

1、灯杆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上设与灯杆连接配套的法兰盘,横向布置在灯柱中心离侧分带侧石外边线1m 处,施工中如遇障碍物影响,可适当考虑移动。

2、电缆均采用穿保护管地埋方式敷设。

1.1.5.
2.绿化景观工程
本项目绿化景观主要由侧分带绿化以及人行道行道树组成。

侧分带绿化要求以低矮灌木、花草类为主,从而起到美化环境,同时又不影响行车视线。

人行道行道树主要以行人遮阴、美化街景的作用,宜选择株形整齐、观赏价值高、生命力强,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能力,且寿命较长的树种。

1.1.5.3.公交站台
公交站台采用港湾式停靠站,本次设计新真州路(石桥河—幸福大道)工程B段共设置4座公交站台,站台长度30m,渐变段15m,宽2m,设置于侧分带上,公交站点位置须征得规划及公交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路缘石侧分带及人行道路缘石采用花岗岩路缘石(75×27.5×12.5cm),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75×30×12.5cm),人行。

外侧设置花岗岩边缘石(60×12×10cm)。

1.1.5.4.交通标志、标线工程
交通标线包括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导向箭头、人行横道线等。

根据国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敷设交通信号管道。

1.1.6.工程土方量
建设项目土石方平衡表见表3.3-1。

表3.3-1 项目土石方平衡表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纵向调配,把挖方路段的土石方用在填方路段,尽量作到土石方平衡,尽量减少取弃土量。

1.1.7.临时工程
本项目不设置拌和场等临时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沥青砼。

本项目在远离居民点空地设置物料堆场、临时弃土场及表土剥离堆放场,并在施工结束后做好恢复工作,距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目标东郊花苑300m。

本项目处于城市建成区,施工队的生活住宿拟统一租借民房解决,不设临时施工营地。

1.1.8.项目拆迁情况
本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为划拨,面积约4.92公顷,项目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居民现均已拆迁完毕。

1.2.交通量预测
参照区域内相同等级道路,本项目运营后的车流量情况见表3.4-1。

表3.4-1 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pcu/h)
域内相同等级道路给出。

车辆车型比例见表3.4-2。

表3.4-2 各道路运营后大、中、小车车型比
根据同类道路的昼夜车流量,折合成小车PCU的昼夜小时车流比见表3.4-3。

表3.4-3 各道路运营后昼夜小时车流量比
见表3.4-4,以此计算预测年份的噪声源强。

表3.4-4 分车型及昼夜的交通量预测结果(辆/h)
(1)路基施工
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路基排水临时排水设施-路基基地处理与填前碾压-填料运输与卸土-推平与翻拌晾晒-碾压-压实度检测。

①开工之前做好测量工作,放出路基边线和填筑边线。

②施工时,在征地红线边缘砌置土埂,在土埂内侧挖临时排水沟,利用排水将路基内的雨水引入路基外沟渠。

③路基填筑前,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垃圾、建筑物,排除地面积水;对软基路段进行地基处理;进行填前碾压,使基底达到压实度标准。

④采用自卸卡车运土至作业面卸土。

⑤采用推土机将土推平;经翻拌晾晒后用平地机刮平;采用压路机碾压直至压实度要求。

此外,填方路段需要较多土方,应合理调配土石方,所需土方外购。

(2)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优先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引进高效的滑模摊铺机和配套搅拌设备,实现全集中拌和。

严格控制用量和材料组成,实行严格的工序管理,做好现场监理与工序检测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路面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室内试验工作。

路面施工对施工季节、施工温度、原材料、配合比、平整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故路面工程的施工对施工单位的要求较高,宜采用配套路面机械设备,专业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混合料配合比,确保路面的各种指标符合各项规定要求。

(3)桥梁工程
桥型为普通混凝土空心板梁,上部结构采用10m单跨后预应力钢筋混凝空心板梁,共计32片板梁。

桩基础采用围堰施工,墩柱采用大模块一次整体浇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可采用多种方式施工和架设。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结构为兼职结构,施工工艺成熟,工期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

下部结构施工时由于河床水深不大,可安排在适当时期进行筑岛或搭设平台施工。

1.4.工程污染源分析
1.4.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情况见表3.6-1。

表3.6-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是重要的污染因素之一,大量施工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强噪声设备应集中堆放,集中堆放处距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目标东郊花苑约350m,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施工机械设备和噪声源强见表3.6-2。

表3.6-2 施工机械作业噪声源强表
1.4.1.
2.施工期废气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项目施工期间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车辆装卸、运输、拌合物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运送物料的汽车引起道路扬尘污染;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也引起扬尘污染。

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施工场地为主城区,严禁在施工现场设置灰土拌合站和沥青拌合站。

沥青的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中含有THC、TSP等有毒有害物质,有损于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运送施工材料、设备的车辆燃油废气,内燃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的运行也会造成相当的大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成分为NO2和CO。

施工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场地附近,按照同类装卸施工情况类比,每装卸(拌和)1t土方,在操作高度为1m的情况下,产生约0.22kg的扬尘,其中大颗粒微粒较多,TSP很少,占起尘总量的3%左右,大于500um的尘粒占92%;汽车运输期间的扬尘主要由地面干燥程度和行驶速度决定,在施工场地行驶速度为15km/h的情况下,TSP下风向50m处的扬尘浓度为11.625mg/m3左右。

沥青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沥青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THC和苯并芘(a)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附近居民产生影响。

根据调查,沥青铺设过程中下风向50米外苯并芘浓度低于0.00001mg/m3,60米外酚的浓度小于0.01mg/m3,THC浓度小于0.16mg/m3。

1.4.1.3.施工期废水
施工区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人为冲洗和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水;施工场地的泥浆被人为冲洗产生的废水,施工物料、生活垃圾等可能受雨水冲刷将大量物料带入水体中;道路养护水携带SS等污染物进入水体;桥梁基础施工在施工围堰和围堰拆除过程中,会引起局部水体SS浓度升高,根据同类工程的调查表明,围堰施工时,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在801-160mg/L之间。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现场施工人员最多时将到达约250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按0.12m3计,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30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SS等。

道路养护排水和施工场地冲洗排水均类比区域内相同等级道路进行估算。

现对本项目建设施工期废水量进行估算,施工点废水排放情况见表3.6-3。

表3.6-3 施工点施工废水排放预测
1.4.1.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道路、桥梁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废弃土方用于部分取土坑底部的回填,桥梁桩基钻渣、建筑垃圾运送至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场统一处理,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拖运处理。

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

(1)建筑垃圾及弃方
本项目道路、桥梁施工产生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基本用于道路路基的抬升,部分无法回填的弃方2053 m3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kg计算,估算施工人员250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250kg。

1.4.
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分析详见表3.6-4。

表3.6-4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一览表
1.4.
2.1.营运期噪声
工程建成后,施工设备与施工人员已经退出,噪声主要来自路面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制动噪声、传动机械噪声等声源组成,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噪声源一般为非稳定态源。

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中有关噪声模型和算法进行预测,各类型车(相当于在7.5m处)平均辐射声级LW,i,应按下式计算:
行车速度计算:
小型车:V=237×N-0.1602
中型车:V=212×N-0.1747
大型车:V=按中型车的80%计算。

式中:V:车速,km/h;N:小时交通量,辆/h。

车速按以下要求进行修正:
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时,模式计算按比例递减;
当小型车交通量小于总交通量的50%时,每减少100车次,其平均车速以30%递减;
上述模式适用于昼间,计算值折减20%作为夜间平均车速。

平均辐射声级(Lw,i)
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Lw,i按下式计算:
大型车:LW,L =77.2+0.18VL (dB)
中型车:LW,M =62.6+0.32VM (dB)
小型车:LW,S =59.3+0.23VS (dB)
式中:L、M、S分别表示大(L)、中(M)、小型车(S);Vi:各型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

根据前面的平均辐射声功率级公式,计算得到各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结果见表3.6-5。

表3.6-5 各车型的的平均辐射声级(dB)
1.4.
2.2.营运期废气
道路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汽车尾气污染源可模拟为一条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运行车辆车况。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行驶车辆排放源按连续污染线源,线源的中心线即道路的中心线,车辆排放污染物线源源强计算公式为:
∑=
-


=
3
1
1 3600
i
ij i
J
E A
Q
式中:Q j : 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强度,mg/s·m;
A i: i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 ij :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
单车排放因子E ij的确定:
按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
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规定,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全面执行国Ⅲ标准,而轻型汽车和重型汽车的型式核准分别于2010年7月1日和2010年1月1日起实施上述标准的第四阶段排放控制要求。

因此本工程主要运营时段内将执行第Ⅳ阶段标准。

运营阶段车辆排放标准值详见表3.6-6。

表3.6-6 第Ⅳ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g/Km)
本项目各道路汽车尾气NO2、CO排放源强按照上述排放标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6-7。

表3.6-7 拟建项目各道路NO x、CO排放源强(单位:mg/m·s)
1.4.
2.
3.营运期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的污水主要为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地表径流、含油污水等。

运营期间地面道路径流通过纵坡排入城市雨水管网,不会对附近水体造成影响。

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时间、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空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

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典型的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也就较难确定。

路面径流在降雨开始到形成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比较多,30分钟后,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快。

表3.6-9所示为目前常用的按年降雨量确定的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值。

表3.6-9 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
2.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区域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仪征市行政隶属江苏省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处东经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

居长江三角洲的顶端,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是宁、镇、扬“银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面积901平方千米,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4.1-1。

2.1.2.地形、地貌、地下水
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之势,地貌多样,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北部、中部为缓岗丘陵区。

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仪征市南部,地貌上属于长江河漫滩,系长江新地质沉积,渗透系数在2.5-6.2×10-6cm/s,属于粉质粘土层。

波伏岗地位于中、北部,地貌上属于堆积阶地,沉积河流相的砂砾石层和砂层,火山溢流和玄武岩层,河漫滩相属粘土层。

孤丘较为矮小,呈孤岛状零星分布于中部地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是玄武岩岩浆的堆积物。

仪征地区属于扬子古陆的下扬子台皱带,苏北凹陷南缘的六合-仪征-江都隆起带。

根据张俊、王晓鸣编著的《初探仪征地区地下水资源》,仪征地区地下水文地质状况如下:
仪征市地下水从上至下包括堆积阶地孔隙水、长江河漫滩孔隙潜水层、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基岩断层裂隙水等。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仪征市地下水可划分为两个区,以实康-胥浦为界,北部为有压水区,南部为无压水区。

2.1.
3. 气象
仪征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为15.1℃,年降水量为1014mm ,年平均日照216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为224天常年盛行风向为ENE ,其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表4.1-1,仪征市风玫瑰图见图4.1-2。

图 4.1-2仪征市年、四季风向玫瑰图
151********春季,静风4.7%NNW
NW
WNW W
WSW
SW
SSW S SSE SE ESE E ENE NE NNE N 15
10505
1015夏季,静风6.0%
NNW NW WNW W WSW SW SSW S SSE
SE ESE E ENE NE NNE N
1510505
1015全年,静风7.6%
NNW
NW
WNW W
WSW
SW
SSW S SSE
SE ESE E ENE NE NNE N 151********秋季,静风9.4%NNW
NW
WNW W
WSW
SW
SSW S SSE SE ESE E ENE NE NNE N 1510505
1015冬季,静风10.7%NNW NW WNW W WSW SW SSW S SSE
SE ESE E ENE NE NNE N
表4.1-1 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表
2.1.4.水文水资源
项目所在区域分属长江水系,胥浦河小流域,长江距离项目南部300余米处,胥浦河距离项目西侧约700米。

长江仪征段西起小河口,东至军桥闸,长27.6公里,有仪征水道(小河口——世业洲洲头)和世业洲岔道。

仪征段江面宽阔,江岸平直,岸线稳定。

自潘家河下游依次建有仪征市取水口、仪化公司货运码头、南京港第六公司、实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真州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扬州自来水四厂取水口、瓜洲镇取水口等设施。

本项目污水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长江。

仪征长江段,每天两次涨潮落潮,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9小时多,1953-1987年平均高水位(基面为废黄河高程)5.97米,平均低水位0.37米。

最高水位7.197米(1954年8月17日),最低水位-0.36米(1956年11月9日)。

据大通水文站测量,年径流量9500以立方米,平均流量28800立方米每秒,流速在0.4-1.0米/秒左右。


大洪峰流量92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620立方米/秒。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系概化图见图4.1-3。

2.1.5.生态环境
区域内野生动物随着工业发展,经济开发,无论数量和种类都逐渐减少,现仅有少量野兔、蛇等小动物。

本地区植物类型主要有栽培植被、山地森林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四种植被类型。

其中农业栽培植被面积最大,其余三种植被均属自然植被类型。

栽培植被:本地区为农业垦作区,有大面积的农业栽培植物。

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小麦、水稻、油菜、棉花、大麦等,按季播种,多为一年两作,以稻麦两熟为主。

山地森林植被:包括针叶林、落地阔叶林、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其中落叶阔叶林为代表性林类,分布面积大,生长旺盛。

沼泽植被:江滩是低洼湿地多水地带,地下水位偏高,本区域沼泽植被类型分布于此。

主要优势品种有草、芦苇、芦竹、荻和垂穗苔草等。

其中草群落是江滩的地带性背景群落,分布于江滩的各个地段。

芦苇群落是长江沿岸的主要群落类型,比较稳定,是代表性群落之一。

荻群落分布面积较大,是草本群落,对水位的适应性最大。

上述三种群落在整个江滩上分段分片镶嵌分布,构成了沿江草丛植被的主体。

水生植被:水生植被是非地带性植被,分布零散,发育不良。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本区水生植物群落可分为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和沉水植物群落。

本地区长江段有经济鱼类50多种,总鱼类组成有120多种,渔业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该江段属国家保护动物有6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种类有江豚、胭脂鱼和花鳗鲡。

2.2.社会环境概况
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0.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1.75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57.18亿元,增长12.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963元,比上年增加7120元,增长10.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5.2:57.5:37.3调整为5.2:56.5:38.3,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2013年末私营企业工商登记数7084户,从业人员102671人,其中当年新增2059户,从业
人员15185人;2013年末个体工商户登记数20481户,从业人员39870人,其中当年新增4002户,从业人员7365人。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

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末城镇化率为50.68%,比上年提高0.48个百分点。

全市粮食连续十年增产,2013年总产量33.75万吨,比上年增长0.1%。

333省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