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册备课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结合区、校级艺术节活动,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
分析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基础。
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课堂教学
(一)唱歌部分
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的歌唱。
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风格。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
启发鼓励学生在对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老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教唱曲谱,再学歌曲歌词。
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或学生听钢琴视唱,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
3.每学一首歌曲,必进行复习、检查、巩固练习,让个别学生(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表演唱。
4.尝试合唱教学,使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部分
1.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音乐各种表现要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和声、曲式等等,能够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音高等感性的认识阶段,逐步进入和声、曲式、音乐体裁方面的理性认识阶段。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鉴赏水平
2.唤起并陶冶情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丰富和满足。
三、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生命之杯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聆听《奥林匹克号角》《生命之杯》教学目标:
1.能够对教材中的体育音乐盛会音乐作品感兴趣,积极地参加欣赏、演唱和交流等活动,愿意探索和了解有关的音乐知识。
2.欣赏和演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两首歌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3.聆听和感受管弦乐曲《奥林匹克号角》和《生命之杯》,能从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形式月声音特点中,体验特有的音乐风格、音乐特点。
教材分析:
1.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课堂上还安排了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能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旋律流畅感的训练。
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2.《我们是冠军》“皇后”乐队(Queen)的经典名曲《我们是冠军》引(We Are The Champions)再次受到世界各国音乐迷们的青睐,被评为全球最受人欢迎的歌曲。
《我们是冠军》于1977年问世,起初只是足球界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曲,但在这次遍及66个国家的大范围调查中,70万音乐迷仍然一致认定它为最受人喜爱的世界名曲。
3.弦乐曲《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第23届奥运会而创作的。
乐曲以雄壮、嘹亮的号角音调A开始,催人奋进,仿佛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开了大幕。
主题B由弦乐做主奏乐器,节奏舒展、深情婉转,铜管乐器演奏的号角音调隐约出现,使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
当A、B再次交替出现时,力度比前面有所增强,配以小军鼓奏出的节奏,乐曲情绪逐
渐高涨,仿佛人们对奥运英雄的盼望之情日益高涨。
最后主题A经过几次调性上的转换,在几个高亢的长音中结束乐曲。
4.《生命之杯》(西班牙语:La copa de la vida,英语:The Cup of Life)是一首由波多黎各裔歌手瑞奇·马丁录制演唱的歌曲。
1998年3月3日作为专辑《Vuelve》的第二首单曲发行。
《生命之杯》成为在法国举办的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官方主题曲,在法国和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高居音乐排行榜的首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
课前准备:
①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
②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歌唱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和有关知识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①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
②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歌唱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认真听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熟悉其音乐主题,并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三、教学重难点:
1.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2、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四、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奥运会及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奥运会及两位歌唱家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平台。
五、媒体选择和设计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百度搜索中的详实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直观性、有效性作用,听、赏、动于一体,让学生感同身受。
六、教学过程
(一)律动:《北京欢迎你》
老师带领同学们边欣赏《北京欢迎你》的MTV画面,边做律动。
(最后定格在笑脸图上)
师:这是一首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它曾经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
师: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
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师简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过程)
现在就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那晚的盛况好吗?(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歌曲《我和你》上)
师: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三)学唱歌曲《我和你》
1、播放歌曲《我和你》,听后,让学生回答:这首歌的名字仅仅指“我”和“你”两个人吗?他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1、把握歌曲风格,体会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了解歌曲。
)生答后,师小结:这首歌我们听完后感觉很温馨,表达和传递着“和谐、和平”的奥运理念,体现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和谐相处,我们是一个地球村里心手相连的一家人,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呼唤。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给全世界带来惊喜与感动的《我和你》吧!
2、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歌手:
词曲作者:陈其钢(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演唱歌手:
中国刘欢(中国流行歌坛的领军人物……)
英国莎拉.布莱曼(被称为月光女神,她的声音被誉为天籁之音……)
3、展示歌曲谱例,学生浏览歌曲。
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用“la”哼唱旋律。
5、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7、再次欣赏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
8、全体同学跟伴奏演唱歌曲,力争演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涵义。
9、不同组合演唱歌曲:三人组合、男女二人组合、女生版五人组合、男生版五人组合等。
师:盛大、唯美、富有中国特色的开幕式在《我和你》的歌声中缓缓结束了,接下来,运动员该入场了。
(四)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整首聆听。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熟悉的乐曲,大家谁能说出它的名字?
学生答(运动员进行曲)。
师:你感觉这首乐曲的风格是什么样的?(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你还在哪些场合听到过这首《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回答:
1、运动会的颁奖仪式上
2、学校运动会的比赛进行时
师:如果你是奥运会的运动员,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踊跃发言:
生1:运动员们真棒,他们为祖国争了一口气。
生2: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争光。
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相信,如果你们是一名运动员的话,一定也会为祖国争光的。
2、再次播放乐曲。
同学们跟着课本上的旋律听音乐,用la轻声跟着哼唱。
3、全体起立。
老师指挥,学生分乐句向四个方向转身踏步,表现进行曲那种雄壮有力的风格。
(五)评价
学生分组自评、互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挚的演唱,投入的表演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底涌动,是呀,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让我们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们是冠军》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体育盛会音乐作品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能够用连贯圆润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我和你的情感。
2、学唱歌曲我们是冠军,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能够用坚定、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了解并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感受体验,引入新课:
1、提问:2008是历史辉煌的一年,请问你知道在2008年中有什么事情会让你终生难忘?
2、学生交流。
(地震、雪灾、奥运……)你能说说为什么让你终生难忘吗?
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是奥运迷,那你觉得音乐与奥运有关系吗?
4、音乐在奥运会中有那些杰出的表现?
音乐和奥运都追求美与和谐,音乐在奥运会上有三大杰出表现:文艺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都有特定的音乐;奥运颁奖仪式上有标志音乐、颁奖音乐、背景音乐;音乐也是花样游泳、艺术体操这些项目比赛的重要内容,能让比赛更精彩。
奥运会不仅是引人入胜的体育盛会,更是各个民族内涵丰富的文化表达,1896年,当古老的《奥林匹克圣歌》在第一届奥运会的现场响起的那一刻,音乐便跟奥运接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体育和音乐都是无国界的,让我们一起回到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去感受给全世界带来惊喜与感动的主题音乐。
三、新课
1、完整欣赏歌曲《我和你》。
多媒体播放歌曲。
2、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涌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3.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唱一唱。
(学生轻声哼唱)
4、你们能唱吗?哪些地方还有困难?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唱的地方,学生反复练习,至到坚决。
5、齐唱歌曲(后分男女声演唱,相互评价)歌曲接龙演唱,并评价。
6、欣赏和学唱歌曲《我们是冠军》。
完整欣赏歌曲《我们是冠军》。
多媒体播放歌曲。
7、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涌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8、学习歌曲,划拍识谱时视唱,注意歌曲的弱拍起节奏,演唱要准确。
9、跟伴奏有歌曲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1、每届奥运会都会有它的会歌,你知道有哪些会歌吗?
2、教师播放三首奥运会会歌,学生比较并说出他们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奥运
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我们的演唱也要追求更准确、更丰富、更完美,让我们一起来唱吧。
3、有感情,用连贯的气息,圆润的歌声来演唱《我和你》歌曲和用坚定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我们是冠军》。
五、实践与创作课本第10页第一题,第二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事实证明,历届的奥运会主题歌都用美妙的音符诠释着奥运理念和情感,它已成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标志性语言。
让我们在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了解歌曲背景。
2.分辨乐曲的结构,为乐曲划分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 通过对比法的教学方法,分辨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来源,介绍一些奥运会的知识。
2.介绍乐曲的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决心。
二、乐曲欣赏。
1.初听《奥林匹克号角》。
教师提问:感受乐曲的情绪,乐曲分几段?(学生回答问题)
2.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师: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乐段雄壮有力。
师:嘹亮的号角从音调A开始,情绪感人,仿佛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开了大幕。
3.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师:请听B段,感受乐曲的情绪。
生:B段的节奏舒展、深情婉转。
师:我们隐约听到铜管乐器演奏的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
4.模唱第二乐段。
教学要求:跟录音哼唱,感受B段的旋律特征。
5.听辨《奥林匹克号角》全曲。
教学要求:分辨A段B段,听辨当A\B再次交替出现时,力度有所增强,配以小军鼓奏出的节奏,乐曲情绪逐渐高涨,仿佛人们对奥林匹克英雄的盼望之情,最后主题经过几次调性的转换,在几个高亢的长音中结束乐曲。
三、体验与感受。
请同学们随乐曲做动作:
1.乐曲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学生双手举过头顶摆手)
2.当乐曲节奏舒展、深情婉转。
(学生手挽手晃动身体,号召学生不论国籍、种族都能友好相处。
)
3.乐曲情绪高涨,力度增强。
(学生可以配合行进的步伐,表现我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和青少年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决心。
)
四、课堂小结。
《奥林匹克号角》催人奋进。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奥运加油,为运动员喝彩吧!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
一、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对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有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三)能够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四)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二、教材分析
(一)《摇篮曲》
1.作者简介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乐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他曾与巴赫、贝多芬齐名,被称作“德国三B”(姓氏的第一个字母都为B),由此可见他在欧洲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音乐、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主要作品有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及合唱作品。
在他的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的传统,和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他追求内在的感情和深刻的表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风格质朴、严峻,作品富有哲理性。
他继承传统,汲取浪漫主义的精华,写出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表达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成为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勃拉姆斯一生从未间断过艺术歌曲的创作,数量最多并最有影响的是抒情歌曲和民歌改编曲(近两百首)。
它们直接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的传统,感情真挚朴实,声乐和钢琴部分结合完美。
他记录整理所完成的《德意志民歌集》是他对德奥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最大贡献。
2.歌曲分析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
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
情绪亲切、温柔、恬静,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听来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母亲坐在摇篮旁边,用手动摇篮,以亲切对话的语气,唱着催眠的歌曲,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慈祥的爱,也使我们感受到和平、幸福和温馨的生活气息。
歌曲用F大调(学生演唱时可以用bE大调)。
单二部曲式。
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
第一乐段(第1—8小节)包括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第1—4小节),其中又可分为两个乐节。
第二乐句(第5—8小节)也可分为两个乐节。
第二乐段(第9—16小节)同样包括两个乐句,第一乐句(第9—12小节),其中也可分为两个乐节,第二乐句(第13—16小节)其中同样可分为两个乐节。
这首歌曲虽为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二)《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1.作者简介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
由于生活贫困,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但他又从不愿依附于权贵,所以始终没能改变他的艰难处境,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世。
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9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
他用席勒、歌德等诗人的作品写了大量的歌曲,把诗歌与音乐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表现力的旋律与和声来表现诗的意境。
在舒伯特的歌曲中,钢琴不仅对旋律起陪衬作用,而且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些甚至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他创作的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极具艺术性,许多歌曲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因而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
2.乐曲分析
《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A大调钢琴五重奏》是舒伯特继歌曲《鳟鱼》问世两年后应朋友之邀创作的一部室内乐作品。
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
因其中第四乐章用歌曲《鳟鱼》音乐主题写成,故又称其为《鳟鱼五重奏》。
在这部作品里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主题: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奏出,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
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
小提琴时而级进,时而用琶音上下流动,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主题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钢琴以三十二分音符作急速变奏,小提琴和中提琴以痉挛似的节奏使音乐变得激动起来,给人以一种不祥之感。
A4:主题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
它一开始就用了ff 的强音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使人感到小鳟鱼遭到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终曲:主题在小提琴及其他各声部上重新出现,钢琴又奏起了鳟鱼的“固定音型”,音乐又恢复到了开始的那种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预示着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到来。
(三)《惊愕交响曲》1.作者简介
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
他从小便受到民间音乐、教堂音乐的熏陶,并显示出超人的才华,曾长期在宫廷中任职。
海顿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虽然他并非这种体裁的首创者,但他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乐队的双管编制和近代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代交响乐乐队的基础。
他一生创作了104首交响曲,其中后期创作的12部《伦敦交响曲》大多具有热烈洒脱的主旋律和充满活力的节奏,并应用了活泼明快的乡村舞曲素材和简洁精致的复调性处理,它标志着海顿交响曲的最高成就。
海顿是位多产的作家,除交响乐之外,他还创作了84首弦乐四重奏、54首钢琴奏鸣曲及歌剧、清唱剧、弥撒曲等。
海顿的音乐之所以有不朽的价值,因为它面向现实,面向人生,气息清新,朝气蓬勃,令人感到鼓舞。
也因为他在作曲技术上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室内乐的规范,从而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2.乐曲分析
海顿1791年至1794年曾两次旅居伦敦,在这一时期他所创作的12部交响曲一般被称为“伦敦”交响曲。
《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就是其中的一首,作
于1791年,首演便获极大成功。
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
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据说是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女士们,于是就用此办法来使她们惊醒。
但另有报道说海顿当时只是“想用一些新的东西来使我的观众感到惊奇,使首演更精彩”。
无论如何,这首以“惊愕”命名的交响曲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交响曲作品之一。
第二乐章C大调行板是一首变奏曲,由主题和四次变奏另加12小节尾声组成。
主题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所含的两个乐段各自变化重复一次。
第一段为8小节,单纯而典雅的主题由第一、二小提琴轻微地齐奏而出;反复时改用第一小提琴以更弱的力度演奏,在最后一小节的弱拍处,突然使用了强力度的全奏,第一次产生“惊愕”的效果。
第二段先用弦乐演奏,重复时加进了长笛、双簧管和圆号,效果略微丰满一些。
第二乐章主题结构图式如下:【A(a4+a4)+A(a4+a4)】+【B(b4+a'4)+B(b4+a'4)】
第二乐章主题:
第一变奏完全保持了主题的结构,主旋律改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第一小题琴则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相衬托,与主题相比略显活跃一些。
第二变奏转到与主题同主音的c小调,结构有所扩大。
(第二乐段扩大为四乐句)在第二乐段的第三句,乐队的强奏加之定音鼓的衬托,再次出现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