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黑格尔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古典哲学概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德国古典哲学从总体上说属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因此与经验论、唯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关注的都是认识主体的地位,但它综合了两者,至少力图克服两者各自的片面性。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改造,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继承等)。

我们尤其注意到它对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总结。

经验论强调知识源于后天经验,唯理论主张知识来自天赋能力,德国古典哲学综合两者,这在康德那里尤其明显。

康德表示,正是经验论者休谟打破了他的教条主义迷梦。

也就是说,他原先完全坚信莱布尼茨等人的理性主义观点,只看到了理性的重要性,但休谟对于因果必然性等观念的怀疑,使他看到了唯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经验论走向怀疑论对于哲学的危害。

他因此要重新为科学和哲学奠基,这是一种综合两者的努力。

然而,从总体上看,康德和其他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坚持的是唯理论进路,一般称为德国唯心论,或德国唯心主义(Germany Idealism)。

主要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

黑格尔的弟子在其死后分成了青年和老年黑格尔两派,马克思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费于青年黑格尔派。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认识批判,或者认识能力批判;强调精神对立于物质,且精神才是真正的存在;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主张绝对的道德律令;哲学家们都在建立体系,他们都是学院哲学家,代表了学院哲学家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革命性,但他们并不故意地进行颠覆。

就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而言,它主要从法国启蒙运动获得灵感。

康德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何为启蒙?》(实际上为〈何为理性?〉)的论文,他将启蒙运动界定为“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我在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法国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资产阶级正在准备一次伟大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革命。

与此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形成了战斗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制造舆论。

马、恩说过:“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斗争。

”这个时期的法国哲学要求观念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因此特别强调物质性因素。

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口号。

精神的肉体化。

法国启蒙哲学的革命性与英国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是不同的,这与政治力量对比有关。

在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的是某种妥协,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法国则要求通过激进的革命后确立起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权。

法国革命不再借助于宗教的外衣,许多哲学家都体现出无神论倾向。

自然科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哲学具有更多的意义。

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是唯物主义的,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彻底革命的要求,是对当时自然科学成熟的概括总结,是对以往的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被视为自文艺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形式、国家制度等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受到最无情的审判。

他们认为,过去由于专制制度和宗教窒息了人们的理性,致使人们长期处于愚昧和苦难之中;如今他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发现了永恒的正义。

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并热切而真诚地期望共同的繁荣昌盛。

他们满怀激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他们的著作往往不能在本国出版,只能拿到国外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进巴士底狱。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永久形象确立起来了。

与现在把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不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人类普遍命运的代言人。

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培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狄亚克、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

他们在许多地方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分歧。

我们简单地提几个人。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上帝发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

不再干预世界,受机械力学的影响,他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

他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反对天赋观念论。

宗教是理性的大敌。

但要求保留宗教。

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

如果大家都信教,就不会有人行恶,就不会抢窃资产阶级的财产。

孟德斯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主张宗教自由,要求改变现存宗教,反对宗教迫害。

在世界观方面,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

他否定天主教的上帝,但承认作为世界始因的上帝。

他说: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养者;这便是上帝与宇宙的关系。

上帝创造时依据的规律,也是保养时的规律。

所以他认为上帝无法随便干预宇宙。

既然宇宙的一切都受规律的制约,那么社会政治制度也有它自己的规律。

他坚持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

在他看来,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的寒热、土地的肥瘦、面积的大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人口、风俗、习惯等。

其中的气候、土地等地理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

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极大的勇气,较为直爽,缺少诡计,在炎热的气候下则相反。

前者适合民主制度,后者适合奴隶制度。

因为寒冷气候下的人们有勇气、有主动性,会自由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而在炎热气候下,人们把懒惰当作幸福,需要惩罚和外在强制才能让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

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也决定着社会制度。

一个土地肥沃的
国家,人们就有一种依赖性,好逸恶劳,贪生怕死,所以适合独裁或专制,而相反的国家则使人坚忍耐劳,勇敢善战,适合于人民治理。

面积大小也影响国家制度,幅员辽阔必然是专制的,否则会出现割剧的情况,而面积小的国家则适合法制。

他显然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主张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必须分立,否则自由就无保证。

卢梭:人生而自由平等。

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天赋人权。

在自然状态中,除了年龄、健康和体力等因素的自然不平等外,绝没有某些人享有损害其他人的特权。

在那时,人们没有实业、没有语言、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老死不相往来。

人们自然地生活在某一地方,不存在着奴役和统治。

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自然状态就过渡到文明社会,就出现了奴役和统治,人也就失去了天赋的自由和平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而私有制是偶然产生的。

某一天,某个人把土地圈起来,宣布是自己的,私有制就开始了:“第一个用围墙围起一块土地的人站出来说,这是我的,并找到那些头脑简单的人相信是他的,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创始人。

”如果有人站出来说,不要相信他,他是一个骗子,而且把围墙推倒,文明社会就不会诞生。

然而,这种偶然性导致了人类不平等的诞生。

不平等有三个阶段:最初是穷人与富人的对立,富人不惜一切积累财富,穷人想方设法维持生机,导致战争和纷乱;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产生了国家和法律,从政治上确立了富人对于穷人的统治——为什么会这样呢?少数富人难抵挡为数众多的穷人的力量,就欺骗穷人制定协定,于是国家和法律诞生了;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政治权力的腐化,变成专制政体,除了君主,其他人都是奴隶,没有任何权力。

于是人与人又平等了:出现的是新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与前一自然状态不同,前者是纯粹的自然状态,而后者是腐化的结果(除了君主,其他人都是平等的)。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靠暴力统治一切,人们也因此有权以暴力推翻这种制度。

推翻这种制度之后,可以通过社会契约确定新的平等。

“立法权属于人民”。

公意让度。

所有的人都参与契约,不存在着某个人的特权,与霍布斯显然不同。

《论科学与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抵制科学和艺术,认为它们并不具有会敦风易俗、促进道德的作用。

德国也出现过启蒙运动,这是当时德国社会经济状况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它与法国的启蒙运动有所不同。

它明显没有像前者那样激烈地批判教会和君主专制,而是把重心放在民族统一方面,需要一个力量强大的君主。

由于资产阶级力量不够,明显具有妥协性和两面性。

代表人物主要是一些文学家兼哲学家,莱辛、席勒、歌德等。

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依然保持有妥协性和两面性。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近代德国长期陷于封建割据状态,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十九世纪初才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直到一八四八年才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哲学一样,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在反神学、争自由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最初也不得不掩盖在基督教的词令之下,在肯定神学的形式下批判神学,表达自由的愿望。

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反映了这个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成长及其反封建要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德国资产阶级还很软弱,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要求,只希望在改革封建制度的范围内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这期间,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者在德国展开了一场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本质上是反封建的进步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渗透了反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

但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又带有强烈的保守性,它们在汲取法国启蒙运动的反神学、争自由的革命精神的同时又反对法国唯物论,在批判神学的同时又保留神学,在唯心主义体系中发挥辩证法,在迂腐晦涩的言辞下隐藏着革命精神。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德国资产阶级逐渐走上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道路。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无神论。

在反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德国古典哲学内部也不断展开批判和斗争。

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德国资产阶级的日益成熟。

德国古典哲学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开始突破机械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这些成就在这个时期的德国哲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出现了辩证思维的不断拓展。

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重要来源之一,它对于现代西方哲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主要讲授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

二、康德哲学简论
1.康德思想概述:
康德(KANT,1724-1804)以三大批判著称于世,即《纯粹》(1781)、《实践》(1788)、《判断力》(1790),三者构成为一个完善的哲学体系。

《纯粹》谈的是知识的来源以及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可能,他认为知识是先天形式与感性材料的结合,这构成为其先验唯心主义,这就是他的哲学的形而上学部分。

《实践》是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去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原则,它要说明道德原则为什么是先天的、先验的,这就是所谓的伦理学。

《判断力》是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去研究美的问题,说明美为什么是先天的、先验的,并认为美的艺术必然是由具有天然禀赋的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美学。

此外还有《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简称《导论》),为《纯粹》的通俗概括。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则是进一步探讨伦理学的著作。

康德为什么要写这三本书呢?在他所处的时代,通常将心灵的功能分成三部分,知、情、意。

在当代社会中实际上
仍然如此,尽管受到怀疑。

相应于三种功能,提出了三种目标。

认知求真,意志求善,情感求美。

于是知情意的目标是真美善。

康德思想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真美善,于是他就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为他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做解答。

首要的问题是:人所能知者为何?用纯粹理性批判来回答。

答曰,人只能认识自然界,不能认识物自体,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体,只能认识必然,不能认识自由。

理性只有经验的使用,而不能有超越的使用。

这里涉及到感性、知性和理性,统称理论理性。

其次,人所应为者为何?用实践理性批判来回答。

这里有两个层次。

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讲,人作为本体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本体,一是精神本体。

作为前者,他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受必然的支配,服从必然的规律,作为后者,他乃是物自身,属于自由的境界,他服从自由的原则,不受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论角度讲,存在着知性与理性的对立。

人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分,理论理性又有知性和理性之别。

人有理论理性,他可以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它求真,但却是现象的真,而不是本体的真,只能认识必然,不能认识自由。

但从实践理性来说,人求善,善是最大的自由,从而达到最大幸福,但最大幸福不能在现象界达到,只能在物自体中存在。

于是应该有一种认识物自体的理性,为人的实践理性提供认识论基础。

于是康德提出了知性与理性的对立(感性、知性、理性都属于理论理性,对立的是实践理性)。

知性认识现象,理性认识物自体,但理性不可能认识到物自体,它认识到的是幻相,是一些理想的观念,是柏拉图的理念。

这些理念在认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但可以在实践中具有意义。

这些理想或理念的最高形式在实践理性中就是上帝,或者说,为了消除知性与理性两者的对立,达成和解,必须求助于道德实践领域,就有必要假定一个上帝。

上帝是精神本体和自然本体的统一。

上帝是善良意志的化身,他一方面是自由,是自由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是必然的统治者。

从自由的上帝出发,在现实中服从必然的规律,按照必然的规律而行动,从而把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知性与理性结合起来。

康德把这解释为自己立法,自己遵守。

立法表明了人的自由,但人必须服从自己所立之法,这就表明人服从必然。

那么,人所为者为何呢?人应该从善良意志出发,根据现象界的必然规律来行动,自由是彼岸的,而现实是必然的。

第三、人所能期望者为何?这是美学的问题,由判断力批判来回答。

这一问题是前面两个问题的结合。

理论理性的对象是感性自然界,而实践理性的对象是物自体,康德虽然把上帝抬出来,以便达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但没有具体途径,这只不过是一种预定合谐。

不能满足于这种预定和谐,而应该寻找到一种具体桥梁,将它们结合起来。

他于是找到了反思的判断力来充作这种桥梁。

他认为反思的判断力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既非知性,又非理性,既非自由又非必然,但却同时包含两者。

不是两者却又包含着两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反思的判断力从特殊引出一般,从知性达到理性。

这里需要明白康德关于判断力的区分。

根据的原则是在特殊和普遍两者中,哪一个是给定的。

如果普遍的概念,即规则、原理或规律是给予的,而把特殊的东西纳入其中,则这样的判断是决定的判断,知性的范畴与感性材料结合形成知识就依赖于这种判断力。

如果特殊的东西是给定的,要将它纳入到普遍的概念中,则需要反思的判断力。

也就是说,反思的判断力是将特殊的东西包含在普遍的概念中的能力。

在这里,特殊是给定的对象,是经验的对象,而一般是主观的精神。

从特殊到一般构成的判断是美学的判断。

比如,“这朵花是美的”,这朵花属于自然的,现象界的,是特殊的,服从必然的,而美是精神的,一般的,自由的。

表明自然界趋向和谐,趋向美。

这意味着在必然中求自由。

由这朵花这种特殊引向美这种一般,就是反思判断力的功能。

人所能期望的是美的,和谐的,合目的的境界。

人是期望的总和。

康德最终的问题是:人是什么?回答是:人是目的。

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人当作人而不是当作手段。

2.康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哲学肩负着理性的自我拷问的任务,涉及理性的本性,理性的运用等问题。

但在康德所处时代,哲学陷入困境之中。

人们以不同方式追问最高或最后的原理,但这一任务永无完成之时,人们往往把理性运用到经验的范围之外去,结果引起纷争。

主要是所谓独断论(教条主义)和怀疑论之争。

一个认为人类理性无所不能,以为理性能够裁决一切,一个则对人类理性处处表示怀疑。

与此同时,哲学曾经一片繁荣,为众多学科之母,而现在却沦为目前冷落的老妇,子女们不断侵占地盘。

而且时代要求科学、要求知识,哲学不能不为之提供某种基础,为此之故,康德哲学在哲学斗争纷繁复杂的时代应运而生。

1)方法论的斗争。

当此之时,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方法论主张。

一是强调经验归纳法,一是强调理性演绎法,一是主张心理体验的方法。

心理体验方法是中世纪信仰主义方法,遭到近代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以各种方式进行的批判,逐渐没落,但还有一定的力量。

这一方法的主张者抬出上帝,认为通过在内心中体验或默祷上帝,就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经验归纳法和理性演绎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它们对信仰的斗争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讲了。

2)哲学性质的对立。

我们现在不大谈唯物唯心问题,这只不过是对于过去那种以此评判一切的作法的否定,而不能否定这种区分是哲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康德的时代,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在方法论上有冲突,但在各自内部又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对于经验论来说,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通道与中介,但是感觉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里就存在分歧了。

唯物主义经验论把感觉看作是客观的,也即感觉与客观事物直接相关联,客观事物是第一性,感觉是其如实反映。

而唯心主义经验论则把感觉看作是主观自身的,它不仅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感觉构成了客观事物:存在就是把感知,物就是感觉的复合,于是精神的东西具有了第一性。

而就唯理论来说,也可以导致
唯物唯心的对立。

理性演绎得有大前提,这个大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笛卡尔从怀疑推出我思故我在,并推出上帝作为世界的保证。

莱布尼茨以精神性的单子构成世界。

斯宾诺莎的认识论是唯理论的,但本体论上认为自然是最高的存在,因此是唯物的。

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信仰主义,它们当然是唯心主义的。

3)科学、不可知论与宗教。

在康德时代,科学已经有了较高的地位。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受到宗教的攻击和阻碍,宗教是科学的敌人。

而在康德时代,科学的最大敌人变成为休谟的不可知论。

休谟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是人的心理联想的产物,是人的习惯的结果,它并不反映自然界及其规律,因此科学知识就没有了普遍性和客观性,既然没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也就没有了客观基础,因此休谟的科学观与科学的实际发展是相矛盾的。

这对于科学的发展显然是一个威胁。

尽管康德承认休谟让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醒来,由于为科学提供哲学论证的要求,他必然要与休谟的不可知论进行斗争。

当然,康德只是要为科学圈定一个比较可靠的领域,并不是让科学无所不能。

3.康德哲学的任务
1)康德反形而上学的斗争。

唯理论、经验论,可知论、不可知论、科学与宗教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各有各自的起点,各有各自的逻辑脉落,各有各自的政治使命,也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反响。

当时的人们对哲学领域摸不着头脑,哲学也因此成了备受冷落的老妇。

然而,人们总是会成为某种哲学的俘虏。

康德认为,哲学之所以受到冷落,是由于哲学内部大动干戈。

为了拯救哲学,就必须提出一种新的哲学,对理性的能力进行批判。

哲学内部的斗争,不是由于理性的过错,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运用理性。

人的理性本来只能认识经验的事物,只能认识感性的世界。

但人们不满足于理性的这种经验的使用,往往想跨越这种界线,去认识超感性的领域。

主要是指世界、心灵、上帝。

理性远离了经验,结果陷入于黑暗中摸索。

这就是所谓理性的超越的使用。

这种超越的作用使理性陷入种种矛盾之中,人们各执己见,结果出现盲目的斗争,这就是哲学斗争和形而上学的根源。

2)康德哲学的任务。

为了反对形而上学,为了铲除哲学斗争,康德把“批判”确定为自己的哲学任务。

我们首先要注意“批判”的含义:不是指分析评判一位哲学家、一本书、一种哲学体系,而是批判理性自身。

理性只有经验的使用,但人们往往超越地作用之。

理性批判就是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和程度,它的认识界线在哪里。

法国唯理主义和启蒙运动也进行批判,他们建立的理性法庭主要批判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学说和观点、社会制度之类。

康德是限制理性的使用范围,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不可知论。

对现代实证主义影响很大。

批判的任务是什么呢?从消极方面看──铲除唯物论、宿命论、无神论、无信仰、狂信,迷信,怀疑。

通过批判理性来达到。

从积极方面看──建立先验唯心主义,这是唯一科学的形而上学。

批判的目的: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

为了给信仰留下地盘,必须否定知识。

实际上是要否定神学知识,不能把信仰当作知识。

限制知识:我们可以产生知识,而且它们中普遍必然的知识。

科学知识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实际效果,具有无穷的前景,也因此需要哲学为知识提供论证。

但是这种知识是关于现象领域的知识,科学有其界线,对于超越经验的领域,不能形成科学的知识。

为信仰留地盘:超出经验领域,就是是物自身,理性在这里是无能为力的。

这是认识之外的彼岸世界,这里没有确实可靠的知识,只有一系列无矛盾的推理产生的幻相。

对于这个彼岸世界,人们虽然不能认识其本来面目,却有一种认识它的合理要求,不能认识,却总是努力去认识。

其实这里是信仰的地盘,我们可以相信它,却不能认识它。

4.康德的知识论
1)康德对科学性质的分析
这涉及的是科学真理的标准问题。

康德认为科学命题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标准:一是普遍性和必然性;二是能够扩大知识,扩大概念的范围。

康德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命题,首先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普遍性就是指无处不适合,无时不适合。

必然性是指相反的命题是不可能的,也即没有例外,没有相反。

其实,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

其次,我们之所以需要科学,是为了扩大知识,扩大概念的范围,这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反映。

康德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只能满足两个条件之一。

经验论指出科学能够扩大知识,扩大概念的范围──经验归纳意味着产生新知识,把此时此地的经验扩大到彼时彼地(由乌鸦1是黑的,乌鸦2是黑的……到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

唯理论可以说明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但不能扩大知识和扩大概念的范围(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因而需要结合两者。

2)对科学基本因素(要素)的分析:
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构成的体系,但并不是机械的堆积,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概念处在关系之中,把概念联系起来就构成判断(从逻辑的角度),命题(从知识论的角度)。

所有概念、判断的有机联系构成科学体系。

科学的基本单位是科学命题。

科学命题才有真假。

3)判断的种类
康德提出了所谓的先验逻辑,但他仍然按照形式逻辑的分类加以发挥。

在他看来,并非任何判断都能够成为科学的判断。

在所有的判断中,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从认识方法上区分,存在着分析的和综合的两种;从认识性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