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电化学还原反应诱导微过氧化物酶-11 构象的转变

合集下载

大黄酸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大黄酸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大黄酸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黄超锋陈燕熊伟胡欣怡(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832000)摘要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大黄酸与锌离子发生配位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大黄酸锌配合物(rhein-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大黄酸锌配合物合成的最佳条件为pH 9.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80 min。

最佳条件验证实验最大产率为87.3%,采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rhein-Zn能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并以静态猝灭为主;Rhein-Zn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1.3×107(22 ℃)、1.6×106 (27 ℃)和1.0×105 L/mol (36 ℃),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rhein-Zn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氢键;依据Fö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rhein-Zn 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20 nm;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rhein-Zn能够使BSA构象发生变化。

关键词大黄酸;锌;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光谱1引言研究以中药小分子为配体的配位反应是开发新药的一条重要途径。

研究以中药小分子为配体的配合物生物活性是开发新药的一条重要途径。

然而在目前有机活性成分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对生物碱、香豆素和醌类化合物的研究也有一些,如槲皮素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明显增强;芦丁与Cu2+、Zn2+配合物研究表明:芦丁对癌细胞无杀伤作用,形成配合物后,杀伤作用却很强;黄芩苷锌的抗炎、抗变态反应均强于黄芩苷;桑色素配合物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增强等。

但是对于大黄酸蒽醌类有机活性物质与金属微量元素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等研究报道国内外鲜见。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键合人血清白蛋白的比较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键合人血清白蛋白的比较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键合人血清白蛋白的比较何文英;姚晓军;胡之德;陈光英【摘要】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详细比较研究了这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键合作用.不同光谱的结果定性、定量地显示了HSA二级结构变化的程度.依据荧光滴定实验及Van't Hoff公式求出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和△S)的值.根据修正后的Stem-Volmer和Scatchard 方程和荧光光谱数据分别求得不同温度(296,303,310及318 K)下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且根据F(o)rster偶极-偶极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药物与HSA间的键合距离;利用竞争实验确定了药物在HSA上的键合位点为site Ⅱ.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这两种化合物与HSA相互作用的机制.【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9页(P221-229)【关键词】光谱法;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人血清白蛋白;键合【作者】何文英;姚晓军;胡之德;陈光英【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口,571158;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00;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传统中药补骨脂为豆科植物Psocaleacorylicolia L.的果实,具有补肾壮骨、升达脾胃、纳气止泻的功效.其中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补骨脂素(psoralen)和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为主要有效成分,补骨脂素(7H-furo[3,2][1]benzopran-7-one,ficusin,图1)又称补骨脂内酯,补骨烯.异补骨脂素(2H-furo[2,3-h]-1-benzopran-2-one,图1)又称异补骨脂内酯,白芷素.它们具有抗肿瘤、抗菌、促进皮肤色素增生、治疗增生性病变、杀灭白血菌细胞、抗衰老和止血等药理作用[1-3].蛋白质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药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运输载体,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化学和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4].国外对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反应研究较早[5],国内化学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十余年的历史[6,7],但大多主要研究的是西药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而对中药活性组分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近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小分子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的实验手段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法、质谱、电化学分析法、平衡透析法、液相色谱法、微量热、毛细管电泳及粘度等方法[8],得到了许多关于HSA与药物分子作用的信息,包括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位置、作用力类型以及蛋白质分子在相互作用中结构的变化等有用的信息.但研究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与HSA相互作用的报道尚未见到.结构上,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为同分异构体,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对全面阐明小分子化合物与HSA 的结合规律和机理,了解植物药的药用机理,提高植物药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认识药物配伍禁忌等都有积极作用.本文利用多种光谱法首次研究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相互作用,确定包括键合常数、键合距离及结合位点数等键合参数;从不同的光谱信息定性和定量表征药物影响HSA二级结构的程度,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药物与模型HSA的键合反应及作用机理.HSA(99%)和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99.99%)均购自Sigma-Aldrich(美国)生物技术制品公司.HSA用pH 7.40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配制,其储备液(1.5×10-5mol·L-1)4℃保存于暗处.补骨脂素(99.9%)与异补骨脂素(99.9%)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储备液(1.0×10-3mol· L-1)用无水乙醇(99.7%)配制.Tris-HCl缓冲溶液(pH 7.40)用0.20 mol·L-1的Tris和0.10 mol·L-1盐酸配制.pHs-10A型酸度计(萧山市科学仪器厂)用于缓冲溶液pH值的测定;超级恒温槽(日本岛津)用于控制实验所需温度.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所用仪器为:RF-5301PC型荧光光度计(日本岛津);Cintra-10 e紫外光谱仪(澳大利亚,GBC);Jasco-20C自动记录光谱仪(日本);Nexus 67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衰减全反射附件(ATR),DTGS检测器,OMNIC52数据处理软件. 荧光光谱测定:移取1.0 mL 1.0 mol·L-1的NaCl溶液、一定量的HSA溶液和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溶液于10 mL比色管中,以pH 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以280 nm为激发波长(λex),扫描300-500 nm范围的荧光光谱(1 cm石英池,狭缝宽5 nm).荧光滴定实验:移取0.3 mL 1.0 mol·L-1的NaCl溶液和一定体积的HSA储备液(1.5×10-5mol· L-1)、适量的Tris-HCl缓冲溶液(pH 7.40)于1 cm石英池中(三者体积总和为3.0 mL),以微量注射器逐次加入不同体积的药物储备液(1.0×10-3mol·L-1,累积体积<100 μL),反应时间为4 min.对不同的药物-HSA体系选择不同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λex/λem),测定不同温度下体系的荧光强度,所得实验数据用于结合常数等的计算.为求得小分子配体与大分子相互作用时不同结合类型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Scatchard方程[9]:式中r为每个HSA分子键合的药物的个数,Df为游离药物的浓度,n为结合位点数,K为结合常数.以r/Df对r作图,可得到n和K.方法二是利用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10]:式中F与F0分别代表有和无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 ΔF=F0-F,K′为修正后的Stern-Volmer猝灭常数, [Q]为猝灭剂(药物)的浓度,f为校正因子.同步荧光测定:以230 nm为激发波长,290 nm为发射波长(Δλ=60 nm),测定加入药物后体系的同步荧光.药物浓度由0增至30.00 μmol·L-1.标记竞争实验:采用荧光滴定法,固定HSA的浓度,向药物-HSA体系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竞争试剂:位点I的标记试剂为苯基保泰松(phenylbutazone, PB),位点II的标记试剂为氯灭酸(fluofenamic acid, FA),位点III的标记试剂为地高辛(digitoxin,Dig),在激发波长为280 nm,发射波长为337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所得数据用来计算键合常数.紫外吸收光谱用Cintra-10 e紫外可见光谱仪(北京)记录.移取1.0 mL 1.0 mol·L-1NaCl溶液、一定量的HSA溶液和药物溶液于10 mL比色管中,以Tris-HCl缓冲溶液(pH 7.40)定容,扫描得到紫外吸收光谱(1 cm石英池).红外光谱的采集及谱图处理:4 cm-1分辨率下,扫描2048次收集水汽光谱,使用OMNIC52数据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水汽校正;室温敞开状态收集背景,然后将样品均匀地铺满ATR的ZnSe晶片,同样分辨率下,扫描60次收集样品光谱.光谱处理结果,以谱图在1800-2200 cm-1呈一条平滑直线为差减终点判据[11].圆二色性光谱(CD)测定:在1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0 mL 1.0 mol·L-1NaCl溶液、一定体积的HSA溶液和药物溶液,以Tris-HCl缓冲溶液(pH 7.40)定容.使用2 mm石英池,于室温下测定200-350 nm波长范围内HSA与药物混合前后的CD 光谱.HSA的α-螺旋结构含量α-helice可利用以下公式计算[12]:α-helice=[(-[θ]208-4000)/(33000-4000)]×100%(3)式中[θ]208为波长在208 nm处的摩尔椭圆率,33000与4000为两个常数.由于HSA中存在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三种氨基酸能够产生荧光,且它们的荧光强度比通常为100:9:0.5,因此大多数情况下Trp的荧光猝灭常用来表征药物与HSA的结合关系及HSA形态的变化[13].而色氨酸残基的同步荧光光谱(见图2a)通常作为定性判断HSA构象变化的依据[14,15].图2为药物-HSA 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图(Δλ=60 nm),从图中可看出,对补骨脂素-HSA体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补骨脂素猝灭了HSA的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其最大荧光发射峰从338 nm蓝移到331 nm左右,同时发生能量转移,使得补骨脂素的荧光光谱强度增大(对应图2A中410 nm附近的一组峰),说明色氨酸残基增加了位于疏水性介质的部分;对异补骨脂素HSA体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异补骨脂素猝灭了HSA的色氨酸残基的荧光,但是不同于补骨脂素的是,其最大荧光发射峰于338 nm处并未发生明显位移.以上结果均说明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的存在使得HSA的构象发生了一些变化.HSA的吸收峰(大约210 nm)代表α-螺旋结构的含量[16].图3为加入两种药物分子前后HSA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3A所示,HSA在208 nm处有一强吸收峰,加入补骨脂素后HSA的吸收增加,在约245 nm处吸收渐渐增大,并在275-350 nm之间表现较典型的双峰现象;而补骨脂素的紫外吸收光谱从287红移至295 nm.图3B显示相似的现象,即异补骨脂素的加入也导致HSA的吸收增加,但没有明显的双峰现象,在约245和292 nm处药物的吸收强度渐渐增大;当药物的浓度更高时,异补骨脂素的紫外吸收光谱从282红移至301 nm.比较图3可看出:HSA中加入补骨脂素后在275-350 nm范围内出现双峰而加入异补骨脂素则没有,可能是由于药物本身的吸收差异引起的.总之这两种现象清楚地显示出两种药物均与HSA产生相互作用并影响HSA的α-螺旋结构,圆二色谱与红外光谱法是两种考察蛋白质二级结构非常有利的手段.图4为药物-HSA体系的圆二色谱图.由图4可以看出HSA在208及217 nm处有负的Cotton效应,此为典型的α+β螺旋结构[8].而药物的加入使HSA在208 nm处的负Cotton效应减小,且208与217 nm处的负Cotton效应的比值减小,而位置未发生变化,由公式(3)计算结果表明加入两种药物后使得HSA的α-螺旋结构含量发生了变化(表1).但是这两个体系所表现出的CD图的形状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认为体系中的HSA二级结构还是以α-螺旋结构为主.由于蛋白质红外光谱的酰胺I带主要来源于其氨基酸残基的C襒O伸缩振动吸收,各种不同的二级结构与羰基和氨基之间形成的氢键有关,酰胺I带为α-螺旋、β-折叠、无规卷曲和转角等不同结构振动峰的加合带[17].图5为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前后HSA的红外谱差谱图.可看出,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相互作用使HSA的酰胺I带(1645.4 cm-1)和酰胺II带(1544.1 cm-1)处的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而且与不加药物时HSA的谱图形状相比,峰形状也有不同的改变.表明药物分子均与HSA分子发生了相互作用,并使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由于:(1)药物分子与HSA分子中的C襒O和C—N或N—H基团发生了相互作用;(2)药物分子与HSA分子的多肽链之间形成了氢键.将得到的红外差谱用二阶导数、去卷积技术进行处理,定量地分析HSA分子中二级结构的各个组分[18].可得到不同药物-HSA体系的二阶导数谱、去卷积谱和曲线拟合结果(均未列出),也可计算出这两种药物对HSA二级结构的影响变化值.从实验得到的数据及图谱可看出,这两种药物对HSA的键合作用,表现在谱图上的信息是红外光谱谱图的形状与峰位置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定量测定的结果上是相比不加药物的HSA中,α-螺旋含量都有所降低,这不仅对补骨脂素-HSA还是异补骨脂素-HSA 体系都有相同的趋势,而且与用圆二色谱测量得到的结果趋势相一致.通过检测加入药物前后HSA的内源荧光强度,可得知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的情况以及HSA形态的变化.图6为HSA、药物及不同浓度的药物与HSA混合后的荧光光谱,可看出,对补骨脂素-HSA或异补骨脂素-HSA体系,当未加入药物时,激发波长(λex)为280 nm时,HSA的最大发射波长(λem)均为337 nm,此时HSA的荧光主要来自色氨酸残基.图6A表明,随着补骨脂素浓度的增大,出现了明显的荧光双峰现象;补骨脂素的存在使HSA的荧光强度降低,且体系中HSA的最大发射峰从337 nm蓝移到331 nm左右,这表示在加入药物补骨脂素后, HSA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其变得更加疏水.而对于补骨脂素来说,HSA的存在使它的荧光强度增大,最大发射峰从452 nm红移到447 nm处,同时在399 nm处出现一个等发射点,这是补骨脂素与HSA形成配合物的有力证据[19],也表明在等发射点处存在游离药物与键合药物之间的平衡态.图6B为异补骨脂素-HSA体系的荧光光谱图,在药物浓度加大时,猝灭了HSA的荧光强度,也有明显的荧光双峰现象,且体系中HSA的最大发射峰从337 nm轻微红移到340 nm,而异补骨脂素的最大发射波长处(452 nm)的荧光强度增大,在405 nm处出现一个等发射点,这表示在加入药物异补骨脂素后,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相互作用使HSA的发色团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其疏水性减小.以上结果均表明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都与HSA间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不发荧光的基态配合物,从而猝灭了HSA内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并同时发生了能量转移.荧光分子与猝灭剂之间的猝灭效率都遵循着Stern-Volmer方程[20]:式中,Kq是双分子猝灭常数,τ0是没有猝灭剂时激发态荧光体的荧光寿命,KSV是Stern-Volmer猝灭常数.为了证明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对HSA的猝灭机理,在不同温度下作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对HSA荧光猝灭的Stern-Volmer图(未列出).由图及计算结果得知,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猝灭曲线的斜率降低,即随温度升高猝灭常数呈降低趋势,表明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对HSA的荧光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8].猝灭常数KSV值列于表2中,用于计算热力学参数.分别在296、303、310与318 K四个温度下,固定HSA的浓度而改变药物浓度进行荧光滴定,根据方程(1)及(2)线性拟合计算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可得到药物-HSA的Scatchard图(图7)及修正的Stern-Volmer图(未列出),这些Scatchard图及修正的Stern-Volmer图都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只有一个结合位点,这与表2中所求得的键合位点数一致,同时由Scatchard曲线拟合计算得到的药物与HSA的键合常数与由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见表2),这表明测定数据的误差很小.上述结果均说明药物与HSA的结合常数都较大(104-105数量级),即药物与HSA有强的结合;而且温度对结合常数的影响较小,HSA在体内能起到储存和运输药物的作用,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达到作用部位,起到治疗的效果. 对结合距离的计算,依据F觟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1)供能体发射荧光;(2)供能体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受能体的吸收光谱有足够的重叠;(3)供能体与受能体足够接近,最大距离不超过7 nm.若满足这几个条件,就可以求出药物在蛋白质上的结合位置与蛋白质分子中产生荧光的基团之间的距离[21].当荧光体与药物分子的光谱特性符合非辐射能量转移条件时,它们之间就能发生能量转移,反映在荧光光谱上是荧光体的荧光被部分猝灭,猝灭的程度取决于荧光体(能量给予体)与猝灭体(能量接受体)间的距离.图8为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与HSA的重叠光谱图.色氨酸的量子产率为0.118,折射指数取水和有机物的平均值1.336,取向因子取给体和受体各向随机分布的平均值K2=2/3[22],将以上各量代入相关公式[22]中,计算得出HSA中色氨酸残基与已结合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间的距离r′分别为2.89和3.65 nm(见表2),符合能量转移理论,说明在这两种药物与HSA之间均发生了能量转移.药物小分子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常常借助于疏水作用力、静电力、氢键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结合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不同药物与HSA结合的作用力类型不同,根据Van′t Hoff定律及公式(lnKSV=-ΔH/ RT+ΔS/R,R为气体常数)可求出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进而大致确定其作用力类型,当温度变化不太大时,反应的焓变可看作一个常数,由lnK对1/T作图(未列出),可求得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常数[23]. Timasheff等[24]根据热力学常数的符号与大小确定了作用力的类型,从水结构的角度来考虑,ΔS> 0通常认为为疏水相互作用,而且,水溶液中离子间的静电作用一般是以ΔS>0与ΔH<0为标志的,对于范德华力正好相反,ΔH以及ΔS却均为负值.负焓在静电作用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在真正的静电作用中焓变非常小几乎等于零.表2中结果表明,在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相互作用中,ΔS为正值,而且自由能变化主要来源于ΔS而不是ΔH,表明键合过程为熵驱动过程,同时ΔS>0表明存在疏水作用.另将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得的数据,用有关的公式进行处理[25,26],可得到药物-HSA 体系的电荷密度δ值,在实验选定的药物浓度范围(3.33-33.33 μmol· L-1)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体系的电荷密度δ渐渐增大(补骨脂素-HSA体系变化范围为0.02-0.17,异补骨脂素-HSA体系变化范围为0.02-0.15),进一步证明了静电作用也是稳定药物-HSA体系的一种作用力.综合上述可得,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与HSA 的结合过程同时存在两种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但不能排除静电作用的存在.通过设计竞争实验的方法,来确定这两种药物在HSA上的结合位置.由于某些药物结合蛋白有特定的位点,这些药物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结合位置的探针,通过探针药物存在时其他药物的结合常数等的变化来判断其结合位置.HSA能与许多内源或外源物质发生键合作用,结合常数的范围一般是104-108mol-1·L[27].HSA的三维晶体结构显示,其空间结构由三个结构域组成: domain I、domain II、domain III,每个结构域又含有A、B两个亚结构域,以槽口相对的方式形成圆筒状结构,几乎所有疏水性氨基酸残基都包埋在圆筒内部,构成疏水腔.而HSA的主要键合区域就位于亚结构域IIA和IIIA的疏水腔中,这两个亚结构域IIA和IIIA显示了相似的化学性质.序列分析表明: HSA分子只含有一个214-色氨酸残基(Trp214,位于domain II),大多数药物在HSA上的结合部位为亚结构域IIA和IIIA,即site I和site II.有研究发现[28,29],人血清白蛋白至少有三个特异的高亲和药物结合位点,分别称为site I-III.许多药物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如苯基保泰松(PB)结合于site I,氯灭酸(FA)结合于site II,地高辛(Dig)结合于site III,这些药物可以用作位置探针.为此,本实验选择PB、FA和Dig分别作为site I、site II、site III位的标记药物加入到药物-HSA体系,研究竞争试剂与这些药物的竞争结合情况.在上述三种标记药物存在下,用修正的Stern-Volmer公式(2)处理数据,原有体系的结合常数发生了变化(296 K),对补骨脂素-HSA体系:K=1.405×105mol-1·L;PB:K=1.173×105mol-1·L;FA:K=0.723×105mol-1·L;Dig:K=1.181×105mol-1·L;对异补骨脂素-HSA:K=5.979×104mol-1·L;PB:K=4.045×104mol-1· L;FA:K=3.107×104mol-1·L;Dig:K=4.533×104mol-1· L,可看出,变化幅度最大的均为FA标记物,这说明FA与补骨脂素或异补骨素竞争同一个位点,或者可以说HSA结构域的IIIA,即site II位.此外,从竞争实验得到了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这说明无论对竞争药物还是对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结合位点数是一个,再次证实了用Scatchard公式(1)计算结合位点数n=1的结论. 利用多种光谱法详细研究了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相互作用.比较荧光光谱法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均对H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表现为静态猝灭机理;利用荧光滴定实验获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104-105mol-1·L数量级的结合常数显示了两种药物与HSA之间有较强的结合,且补骨脂素或异补骨脂素与HSA的结合位点数是1;热力学参数表明药物与HSA结合的作用力类型主要是疏水作用兼静电作用.利用F觟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药物与HSA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值.同步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定性地判定了药物影响HSA的二级结构;红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的结果定量地证实了不同药物对HSA二级结构含量的影响程度.通过竞争实验,确定这两种药物在HSA上的结合位置均为site II位.【相关文献】1 Liu,R.M.;Li,A.F.;Sun,A.L.;Kong,L.Y.J.Chromato.A, 2004,1057:2252 Dino,J.C.;Ross,S.R.Tetrahedron,2002,58:28313 Tarek,M.E.G.;Eman,M.E.G.Spectrochim.Acta A,2003,59: 26354 Chan,W.C.W.;Shuming,N.Science,1998,281:20165 Lin,Y.L.;Lin,S.R.;Wu,T.T.;Chang,L.S.Biochem.Biophys. mun.,2004,319:7206 Zhang,H.X.;Yan,C.N.;Huang,X.;Liu,Y.;Mei,P.Chemistry& Bioengineering,2005,9:4 [张华新,颜承农,黄星,刘义,梅平.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9:4]7 Xue,J.;Rao,M.X.;Li,L.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2,3:46 [薛 ,饶美香,李蕾.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3:46]8 Yang,P.;Gao,F.Principles of bioinorganic chemistry.Beijing: Science Press,2002:349-360 [杨频,高飞.生物无机化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49-360]9 Scatchard,G.Ann.NY Acad.Sci.,1949,51:66010 Eftink,M.R.;Ghiron,C.A.Anal.Biochem.,1981,114:19911 Dong,A.C.;Huang,P.;Caughey,W.S.Biochemistry,1990,29: 330312 Khan,A.M.;Muzammil,S.;Musarrat,J.Int.J.Biol.Macromol., 2002,30:24313 Tao,W.S.;Li,W.;Jiang,Y.M.The basic of protein molecules. 2nd ed.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5:350-355 [陶慰孙,李惟,姜涌明.蛋白质分子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50-355]14 Miller,J.M.Proc.Anal.Div.Chem.Soc.,1979,16:20315 He,W.Y.;Li,Y.;Si,H.Z.;Dong,Y.M.;Sheng,F.L.;Yao,X.J.; Hu,Z.D.J.Photochem.Photobio.A-Chem.,2006,182:15816 Wolfbeis,O.S.;Leiner,M.;Hochmuth,P.;Geiger,H.;Bunsenges, B.Phys.Chem.,1984,88:79517 Witold,K.S.;Henry,H.M.;Dennis,C.Biochemistry,1993,32: 38918 Surewicz,K.W.;Mantsch,H.H.Biochim.Biophys.Acta,1988, 952:11519 Wei,X.F.;Liu,H.Z.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0,28:699 [魏晓芳,刘会洲.分析化学,2000,28:699]20 Chen,G.Z.Fluorescence analysis.Beijing:Science Press,1990: 122-123 [陈国珍.荧光分析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22-123]21 Stryer,L.Annu.Rev.Biochem.,1978,47:81922 Cyril,L.;Earl,J.K.;Sperry,W.M.Biochemists handbook. London:E&FN EponLed.Press,1961:8323 Ross,P.D.;Subramanian,S.Biochemistry,1981,20:309624 Timasheff,S.N.Thermodynamic of protein interactions.In: Peeters,H.Ed.Proteins of biological fluids.Oxford:Pergamon Press,1972:511-51925 Zhang,X.Y.Theory of chemical analysis.Beijing:Science Press, 1991:407-411 [张锡瑜.化学分析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407-411]26 Wuhan University.Analytical chemistry.Beijing:People Press, 1978:131-132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31-132]27 Peters,T.All about albumi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6; and references therein28 Sudlow,G.;Birkett,D.J.;Wade,D.N.Mol.Pharmacol.,1976, 12:105229 Sjoholm,I.;Ekman,B.;Kober,A.;Ljungstedt-Pahlman,I.;Seiving,B.;Sjodin,T.Mol.Pharmacol.,1979,16:767。

协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圆二色光谱原理及在药化中的应用1

协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圆二色光谱原理及在药化中的应用1
19
背景知识
• Top 20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by retail sales in 2016
20
背景知识
• 在分子水平上,生物系统是由生物大分子组成的手性环境。光学 异构体进入生物体内,将被手性环境识别为不同的分子,从而表 现出不同的药效学、药物动力学、毒理学行为。
O
NH
OO
N
COOH
COOH
O
R-(+)-沙立度胺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 成及免疫调节等活性。目前,沙利度胺被
广泛用于关节炎和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来那度胺由美国Celgene生物制药 公 司 开 发 的 抗 肿 瘤 药 物 , 2016 年 零售额接近70亿美元。
26
背景知识
偶极矩
偶极矩(Dipole moment)是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 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μ = r × q。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 定为从负电荷中心指向正电荷中心。偶极矩的单位是D(德拜)。
非对映体之间,彼此属于不同结构的化合物,所以物理化学和 生物学性质均不相同。
18
背景知识
临床药物 1850种
天然和半合成 药物523种
非手性6种
手性517种 (98.9%)
化学合成药 物1327种
非手性799种
手性528种 (39.7%)
以单个对映体给药509种
以外消旋体给药8种
以单个对映体给药 61种 以外消旋体给药 467种
手性四面体
手性碳
手性硫
手性叔胺
7
背景知识
取代丙二烯类 手性轴
取代联苯手性轴
环芳香类手性平面
螺旋手性
8
背景知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圆二色谱(cd)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圆二色谱(cd)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科研热词 圆二色谱 荧光光谱 脉冲电场 脂肪氧化酶 复合体 二级结构 非对映异构体 青蛇果 蛋白质 荧光猝灭 苦瓜籽 胶束化 肌血球素 聚环氧丙烷 聚l-谷氨酸 绵羊重组朊蛋白 碱性溶液 相互作用 电喷雾质谱 牛血清白蛋白 熟力学因素 核酸 核糖体失活蛋白 构象转化 构象 无规线团 多酚氧化酶 圆二色谱:sla-i 圆二色光谱 吡蚜酮 原花青素 原核表达 分子构象 偏端霉素衍生物 低聚体 五味子丙素 β _2微球蛋白 α -螺旋 sla-i lc-esi-ms cotton效应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圆二色谱 5 荧光猝灭 3 牛血清白蛋白 3 手性 3 镜面对称性破缺 2 螯环构象异构 2 荧光光谱 2 相互作用 2 固体cd光谱 2 黄河三角洲 1 防风多糖 1 金属离子 1 金丝桃苷 1 酰胺i带 1 蛇床子素 1 色氨酸 1 自组装 1 脲 1 肌红蛋白 1 肉苁蓉苷f 1 聚集 1 耐盐真菌 1 结构 1 结合位点 1 纳米带 1 红外光谱 1 紫外光谱 1 紫外-可见光谱 1 粘度 1 碳-碳水解酶 1 环境影响 1 牛血清蛋白 1 灵菌红素 1 水凝胶 1 氰戊菊酯 1 次生代谢 1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 1 核黄素 1 核磁共振 1 构象 1 晚期胚胎发生富集(lea1)蛋白 1 抗菌活性 1 嵌插作用 1 小牛胸腺dna 1 定点突变 1 头孢匹胺钠 1 多肽自组装 1 圆二色谱(cd谱) 1 原子力显微镜 1 化学修饰 1 分子对接 1 光谱法 1
推荐指数 6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农药致慢性细胞毒性及基因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致慢性细胞毒性及基因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致慢性细胞毒性及基因毒性机制研究进展陈洁;张积仁【摘要】The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in human cells induced by chronic exposure of pesticides have been confirmed,proved by the epidemiologic studies and many alternative test methodsin vivo and in vitro.The formation of DNA adduct and DNA single and/or double strand breakage are the main forms of DNA damage.In addition,oxidative str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may be a promoting factor in the mechanism of pesticide-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in humancells.Overall,the specific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esticide is not entirely clear at present and further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be done.%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体内、体外检测分析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可以导致人体细胞和分子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农药致细胞及DNA损伤的机制主要与DNA加合物的形成、DNA单链和/或双链的断裂有关.此外,氧化应激参与农药致细胞及DNA损伤的过程,可能成为农药致细胞及DNA损伤的促发因素.从总体上看,其具体分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7(012)001【总页数】7页(P82-88)【关键词】农药;细胞毒性;基因毒性;氧化应激【作者】陈洁;张积仁【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 510282;广东省靶向肿瘤干预与防控研究院,清远 5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农药的广泛应用给现代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革命性的益处。

圆二色谱

圆二色谱

圆二色谱圆二色谱是一种特殊的吸收普,它对手性分子的构象十分敏感,因此它是最重要的光谱实验之一。

手性是物质结构中的重要特征,即具有不能重叠的三维镜像对映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完全相同,但其中原子或原子基团在空间的配置不同,互为镜像。

凡手性分子都具有光学活性,即可使偏振光的振动面发生旋转。

许多有机物和络合物都具有手性,它们的对映异构体物理化学性质(熔点、沸点、旋光度、溶解度、分子式等)几乎完全相同,但它们的旋光方向相反,生理作用大不相同。

生物基础分子一般都具有手性,也都具有光学活性。

在对生物分子手性的研究中,发现了令人惊异至今不解的对称性破缺现象,那就是在自然界中,氨基酸有L型和D型两种对映异构体,天然糖也有L糖和D糖两种糖。

但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除最简单的甘氨酸不具有手性外,其余都是L型的,而生物体核酸中的糖环则都是D型的。

生物体中这种对称性破缺现象是有特殊意义的自然现象。

手性分子都具有光学活性。

当单色左旋与右旋的圆偏振光通过某一种手性样品时,该样品对左、右旋圆偏振光的吸收不同,这叫做圆二色性。

其差值△A=△AL一△AR称为圆二色值,按波长扫描就得到了圆二色谱(CD谱)。

利用法拉第效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许多原来没有光学活性的物质也具有了光学活性,原来可测出CD谱的在磁场中CD信号将增大几个量级。

这种条件下即可测得磁圆二色谱(MCD谱)。

CD和MCD是特殊的吸收谱,它们比一般的吸收谱弱几个量级,但由于它们对分子结构十分敏感,因此近十几年来,CD和MCD 已成为研究分子构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光谱实验之一。

利用CD和MCD 研究生物大分子和药物分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基本定义和原理一束平面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分子后,由于左、右圆偏振光的折射率不同,偏振面将旋转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偏振面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

朝光源看,偏振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右旋,用“+”号表示;偏振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左旋,用“-”号表示。

海洋药物名词解释

海洋药物名词解释

Jung, W. K., & Kim, S. K. (2009).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nticoagulant oligopeptide from blue mussel, Mytilus edulis. Food Chemistry, 117, 687–692.华农大:《海洋生物制药》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制药》复习题型资料一、名词解释:1.海洋生物制药:系指应用海洋药源生物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按制药工程进行系统研究,研制成为海洋药物的制药工程。

是药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标志着医药学与海洋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2.海洋生物新药的中试生产:即中间放大试验,就是依据实验室研究的制备方法,采用尽可能与常规生产近似的设备和工艺路线进行的小批量生产实验。

它是新产品研究过程中评价实验室处方与制备方法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3.药物动力学:也称药代动力学或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过程的规律,采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消除的量变特征,特别是研究药物在体内房室中的量变规律。

5.药物动力学模型:为了描述一个复杂的体内过程,需要对药物的体内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假设,赋予一定模型,并以数学形式来表示,以简单的数学方程式反映出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即用数学模型来拟合药物的吸分布和消除过程。

主要有房室模型、生理模型。

7.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是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操作、记录、报告、监督等一系列行为和实验室条件的管理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对药品(人用、动物用)、工业化学品、杀虫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法规。

二、选择/填空:1.研发海洋生物新药的思路与途径:从海洋生物中筛选天然活性物质,研究活性物质的构效关系,结构改造(分子修饰或人工半合成),转基因生产。

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多肽类、氨基酸及海洋生物酶,多糖类;生物碱(河豚毒素等);不饱和脂肪酸类;不饱和烃。

CD(圆二色)光谱的理论和实验

CD(圆二色)光谱的理论和实验

2 12 2 , 0 V12 r12 1 2 , 0 2 , , r12
N. Berova and K. Nakanishi, Circular Dichro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Wiley-VCH, New York, 2nd ed., 2000 Exciton Chirality: Fundamentals and Frontiers, Monatsh. Chem., 2005, 136(3)
d 不含发色团的手性配体与在UVvis区有d 或 f 型跃迁的金属离子 络合,产生ICD活性。
S. Allenmark, Chirality, 2003, 15, 409-422 G. Ascoli, E. Domenici, C. Bertucci, Chirality, 2006, 18, 667-679 L. Di Bari, G. Pescitelli and P. Salvadori, Chem.–Eur. J., 2004, 10, 1205–1214
Ⅳ 超分子体系诱导CD(ICD)
a 手性客体分子与含发色团的非手性主体
O. Mcconnell, A. Bach, C. Balibar, et al., Chirality, 2007, 19,658 - 682
Ⅳ 超分子体系诱导CD(ICD)
b 带发色团的非手性小分子键合手 性生物高聚物主体中,如蛋白质, 多肽,寡核苷酸,低聚糖(环糊 精)。 c 几个客体分子同时结合在主体大 分子的不同活性位。
摩尔椭圆率
平均残基椭圆率
OR旋光现象
R
L
L R 在 旋 光 介 质 中
在 非 旋 光 介 质 中

荧光、圆二色及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熊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荧光、圆二色及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熊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荧光、圆二色及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熊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丁兰;彭舒;柳志军;腾秀兰;令利军【摘要】利用荧光光谱(FS)、紫外吸收光谱(UV)、圆二色谱(CD)和共振光散射谱(RLS)研究熊果酸(U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显示,熊果酸能与BSA分子相结合,结合位点数为0.912 4,结合常数为0.693 4×103 L·m01-1,能量转移效率为0.036,结合距离为1.43 nm,并导致BSA荧光产生静态淬灭,其淬灭主要由色氨酸所贡献,并随熊果酸的浓度增高相应淬灭作用增强;紫外和圆二色光谱显示,熊果酸对BSA的紫外吸收峰具有增色效应,并减少BSA中α-螺旋含量,由56.72%减少至39.08%,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共振光散射光谱显示,熊果酸使BSA分子聚集形成分子聚集体.【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49)001【总页数】9页(P78-85,95)【关键词】熊果酸;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共振光散射【作者】丁兰;彭舒;柳志军;腾秀兰;令利军【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我国的香茶菜属植物(Radbosia)资源极为丰富,约有90余种,许多种类一直作为民间用药[1],某些种类已经开发成为市售药[2].迄今为止,已对约70多种香茶菜属植物进行了植物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属植物除了含有丰富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而熊果酸(UA)则是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三萜酸之一[3].熊果酸也大量存在于其它植物之中,如接骨木属、双蝴蝶属和桉属等,并且,从中分离得到的熊果酸被确定为这些植物保肝的有效成分[4].此外,大量的研究证实熊果酸还具有抗炎[5]、抗HIV[6]、抑制细胞增殖[7]、诱导细胞凋亡[7]、抗癌[8]、抗氧化[9,19]和镇静[10]等药理活性.目前,含有丰富熊果酸的中草药在临床上大量使用[11],但关于熊果酸的多种药理学机制还知之甚少.因此,在不同的研究层面以及利用不同的研究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熊果酸的相关作用机理,对于该化合物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细胞内外有上千种之多,在生命活动中担负着众多功能.药物分子进入有机体后会与多种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并通过特异性的靶蛋白发挥其药理学功能.牛血清白蛋白(BSA)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载体蛋白,它具有结合及运输内源和外源性物质的作用[12],牛血清白蛋白与其它蛋白具有相似的基本单元结构,如氨基酸组成及二级结构,同时其高级结构也已阐明,因而它是研究高分子蛋白质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的理想蛋白质[13,14].紫外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FS)、圆二色谱(CD)和共振光散射谱(RLS)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与小分子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15],从分子层面解析了药物分子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这对于阐明药物分子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一直从事香茶菜属植物的植物化学[16]、抗癌[7,17]和抗氧化研究[18]. 从甘肃产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大量的熊果酸[19,20],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抗氧化能力[7,17,18],这表明该化合物对于香茶菜属植物的抗癌活性具有较大的贡献.关于熊果酸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报道极少,仅有张璐颖等[21]运用荧光光谱研究了BSA与熊果酸结合反应中蛋白质的折叠变化型态以及金属离子Ni (Ⅱ)存在下的反应机制.本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共振光散射谱及其二维光谱,进一步研究了熊果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的影响,为最终阐明该化合物的抗癌和抗氧化等药理学机制提供相关的分子相互作用信息.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LS-55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PE公司);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J-810型圆二色光谱仪(日本JASCO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牛血清白蛋白(美国AMRESCO公司)用Tris-HCl缓冲溶液(10mmol·L-1,含有50mmol·L-1 NaCl以维持离子强度,pH=7.4)分别配置成1×10-4 mol·L-1储备液和1×10-5 mol·L-1储备液,4℃保存.熊果酸由本实验室自甘肃产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4],分别用甲醇配置20mmol·L-1储备液,二甲基亚砜(DMSO)配置200mmol·L-1储备液,4℃保存,测试时用Tris-HCl缓冲溶液稀释使用;实验室用水为3次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1.2 实验方法1.2.1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分别向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 BSA(1×10-4 mol·L-1)溶液及不同浓度熊果酸(甲醇溶解),用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10mL,比色管中熊果酸与BSA的摩尔比分别为5∶1,10∶1,15∶1,20∶1.每个测试组均含1%甲醇.20℃孵育1h后,移取至1.0cm石英比色皿,以含1%甲醇的Tris-HCl缓冲溶液为参比,扫描190~320nm波长范围内紫外吸收光谱.1.2.2 荧光光谱测定分别向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 BSA(1×10-4 mol·L-1)溶液及不同浓度熊果酸(因甲醇是荧光物质,对BSA荧光测定产生影响[20],故选用DMSO作为熊果酸的助溶剂),用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10mL,比色管中熊果酸与BSA的摩尔比分别为2.5∶1,5∶1,10∶1,15∶1,20∶1.每个测试组含0.1%DMSO.20℃孵育1h后,移取至1.0cm石英比色皿,以λex=282nm为激发波长,狭缝宽Em=Ex=5nm,扫描300~450nm波长范围内的荧光光谱.1.2.3 同步荧光测定分别向10mL比色管中加入200μL BSA(1×10-4 mol·L-1)溶液及不同浓度熊果酸(DMSO溶解),用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10mL,比色管中熊果酸与BSA的摩尔比分别为5∶1,10∶1,15∶1,20∶1,25∶1,30∶1.每个测试组含0.1%DMSO.20 ℃ 孵育1h后,移取至1.0cm石英比色皿,以狭缝宽Δλ=15nm,Em=Ex=10nm,扫描速度100nm·min-1,扫描260~350nm波长范围内的同步荧光;Δλ=60nm,以狭缝宽Em=Ex=3.5nm,扫描速度100nm·min-1,扫描260~350nm波长范围内的同步荧光光谱.1.2.4 圆二色谱测定分别向10mL比色管中加入200μL BSA(1×10-5 mol·L-1)溶液及不同浓度熊果酸(甲醇溶解),用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10mL,比色管中熊果酸与BSA的摩尔比分别为5∶1,10∶1,15∶1,20∶1.每个测试组含0.1%甲醇.20℃孵育1h后,移取至1.0cm石英比色皿,以含有0.1%甲醇的Tris-HCl缓冲溶液作为参照,在200~25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1.2.5 共振光散射谱测定分别向10mL比色管中加入200μL BSA(1×10-5mol·L-1)溶液及不同浓度熊果酸(DMSO溶解),用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10mL,比色管中熊果酸与BSA的摩尔比分别为5∶1,10∶1,15∶1,20∶1,25∶1,30∶1.每个测试组含0.03%DMSO.20℃孵育1h后,移取至1.0cm石英比色皿,以λex=λem (Δλ=0nm),狭缝宽度Ex=10nm,Em=20nm,扫描速度100nm扫描250~650nm波长范围的RLS谱.2 结果与讨论2.1 紫外吸光光谱蛋白质由20种常见氨基酸组成,在其紫外吸收光谱中,除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及含硫的氨基酸外,其余大部分氨基酸在230~310nm范围内没有吸收峰[22].BSA在275nm处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是由于BSA肽链中19个酪氨酸和2个色氨酸的芳杂环n-π*和π-π*跃迁引起的[23].本实验以甲醇为助溶剂,各测试组均含1%甲醇,如图1所示,1%甲醇对BSA紫外吸光值有微弱影响.图2为BSA与熊果酸相互作用的吸收谱图,BSA在278nm处有紫外吸收峰.BSA溶液与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共同孵育1h后,BSA的紫外吸收峰均表现为明显的增色效应,并随着熊果酸浓度的提高其相应吸收峰的强度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熊果酸使蛋白质肽链伸展,蛋白质内部氨基酸残基的芳杂环疏水基团裸露出来,疏水基团之间的疏水作用减弱,使得吸收峰强度增强[24].图1 1%甲醇溶液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Fig 1UV spectra of 1%methanol compounds-BSA solutions图2 熊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Fig 2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BSA2.2 荧光光谱2.2.1 荧光光谱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这3种芳香族氨基酸荧光强度差异很大(100∶9∶0.5),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结构的不同造成的[25].由于色氨酸和酪氨酸在蛋白质中比例最大,荧光强度最大.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熊果酸对BSA中这2种氨基酸的影响.因助溶剂甲醇荧光峰对BSA干扰较大[26],故用DMSO作为助溶剂.测试样品中均含有0.1%DMSO,如图3所示,0.1%DMSO对BSA的荧光强度无影响.在浓度为1×10-5 mol·L-1的BSA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熊果酸,测试BSA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熊果酸浓度的增加,BSA的荧光发射强度逐渐下降,这表明BSA的荧光逐渐淬灭,且荧光的最大发生峰在342nm 附近,没有发生明显位移,该现象表明BSA与熊果酸发生了相互作用[27].究其原因,极可能是BSA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降低而引起[28].图3 0.1%二甲基亚砜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光谱Fig 3Fluorsence spectra of0.1%DMSO compounds-BSA solutions图4 熊果酸与牛血清和白蛋白的荧光光谱Fig 4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BSA2.2.2 荧光淬灭方式溶液荧光的淬灭,是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或溶质分子之间所发生的导致荧光强度下降的物理或化学的作用过程.荧光物质分子同淬灭剂相互作用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淬灭方式,如动态淬灭、静态淬灭和电荷转移淬灭等多种形式.静态淬灭是淬灭剂和荧光物质分子在基态时发生配合反应所引起的一种淬灭过程;动态淬灭是淬灭剂和荧光物质的激发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淬灭过程[29].动态淬灭过程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中,F0是未加入淬灭剂时的荧光强度;F是加入淬灭剂后的荧光强度;Kq是双分子淬灭过程速率常数;KSV是Stern-Volmer动态淬灭常数;CQ是淬灭剂的浓度;τ0是淬灭剂不存在条件下生物大分子的平均荧光寿命(约为10-8 s)[30].为确定熊果酸与BSA的淬灭机理,首先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熊果酸与BSA荧光淬灭的F0/F与CQ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5 熊果酸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淬灭的Stern-Volmer曲线Fig 5Stern-Volmer plots for fluorescene quenching of BSA由Stern-Volmer曲线计算得到,BSA的KSV=0.135×104 L·mol-1(R=0.983 8).双分子淬灭过程速率常数Kq=KSV/τ0,且无淬灭剂时生物大分子的平均荧光寿命τ0=10-8 s[29],=0.135×1012 L·mol-1·s-1.由于生物大分子的最大动态淬灭常数为2.0×1010 L·mol-1·s-1[30],本实验体系中双分子淬灭过程常数大于最大动态淬灭常数,说明熊果酸对BSA的淬灭是由于形成复合物而引起的静态淬灭[31],这个结果同已报道的结果一致[21].本实验得到的Kq值小于张璐颖等[21]报道的结果(K=0.189 3×1013 L·mol-1·s-1),这可能主要归q咎于两者所选用测试缓冲溶液、助溶剂以及熊果酸的浓度存在差异.即本实验所用Tris-HCl缓冲溶液的浓度较之报道中的浓度小5倍,其中所含NaCl浓度也较之小2倍.2.2.3 熊果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在静态淬灭过程中,荧光物质与淬灭剂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可以通过静态淬灭公式(2)计算:其中,F0是未加入淬灭剂时的荧光强度;F是加入淬灭剂后的荧光强度;K是结合常数;CQ是配合物的浓度;n是结合位点数.得到lg(F0/F-1)与lgCQ 的关系(图6)和相关方程:lg[(F0-F)/F]=2.841+0.912 4lgCQ(R=0.981 07).图6中曲线的斜率代表化合物与BSA的结合位点数n值,n=0.912 4.而曲线的截距代表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 值,K=0.693 4×103 L·mol-1.这个结果远小于已报道的结果[21],本实验所使用的Tris-HCl缓冲溶液浓度较小,里面含有的NaCl浓度也较小,选用测试温度20℃,以上实验体系存在的差异,可能导致熊果酸与BSA相互作用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图6 lg(F0/F-1)与lgCQ 的关系Fig 6Plot of lg(F0/F-1)versus lg CQ 2.2.4 熊果酸-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为了确定蛋白质与药物分子间的荧光发射残基的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依据Fō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32,33],对实验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Fōster的理论,荧光发射体和荧光淬灭体之间的距离、临界能量转移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符合方程其中,E为能量转移效率;R0为临界能量转移距离;r为荧光发射体和荧光淬灭体之间的距离.R0-E=50%时的临界能量距离.其中,K为偶极空间取向因子;N为介质的折射指数;φ为受体的光量子效率;J为授体荧光发射光谱与受体吸收光谱间的光谱重叠积分(cm3·L·mol-1)其中,F(λ)为荧光授体在波长λ处的荧光强度;ε(λ)为受体在波长λ处物质的能量吸收系数(L·(mol·cm)-1).由公式(5)计算光谱重叠积分,JBSA=1.46×10-18 cm3·L·mol-1.在本实验中,取偶极空间取向因子(K)为两结合物各向随机分布的平均值,即K2=2/3[32],光量子效率(φ)取色氨酸标准值,即φ=0.13[34,35],折射指数(N)分别取 N水=1.33和N有机物=1.39的平均值 N=1.36[32].将上述各数值带入(4)式可求得BSA临界能量距离R0=0.56nm.由得到EUA-BSA=0.036.由(3)式求得BSA中色氨酸残基与熊果酸之间的距离为rUA-BSA=1.43nm.2.3 同步荧光光谱图7 牛血清白蛋白和熊果酸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Fig 7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a with ursolic acid-BSA同步荧光光谱因其图谱简单、谱带窄、能够减少光谱重叠等优点,可用来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构象产生的影响[36].Δλ=15nm是酪氨酸残基的荧光,Δλ=60nm是色氨酸残基的荧光.由图7可知,在Δλ=60nm时(图7:A),BSA的同步荧光强度随着熊果酸浓度的逐渐增加而减小,而在Δλ=15nm 时(图7:B),BSA的同步荧光强度随着熊果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BSA 与熊果酸发生淬灭主要是色氨酸残基的贡献.2.4 圆二色谱BSA因其结构的不对称性而具有光学活性,圆二色谱(CD)是研究稀溶液条件下生物大分子二级结构的重要手段.蛋白质的CD光谱通常分为250~320nm的近紫外区CD光谱和178~250nm的远紫外区CD光谱.具有典型α-螺旋构象的分子其CD光谱在195nm处有正特征峰,在222nm和208nm处分别有负特征峰[37](图8).本实验主要通过对CD谱208nm处的特征峰强度进行计算,分析BSA与熊果酸相互作用时BSAα-螺旋的变化,进而推证熊果酸对BSA构象的影响.实验中使用含有0.5%甲醇作为助溶剂,该浓度的甲醇对BSA的CD光谱没有影响(图8).由图9可知,伴随熊果酸浓度逐渐增加,BSA在208nm和222nm 处负峰的强度逐渐减小,说明BSA中α-螺旋发生了变化.由图8 0.5%甲醇溶液与BSA相互作用的圆二色谱Fig 8CD spectra of0.5%methanol compounds-BSA solutions图9 不同浓度的熊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CD谱Fig 9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the CD of BSA计算出BSA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表1).表明随着熊果酸浓度逐渐增加,BSA的α-螺旋逐渐减少,BSA的构象变得疏松.表1 不同浓度熊果酸对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含量的影响Tab 1Affect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the ursolic acid on α-helix content of BSA’s secondary structure56.72 53.40 50.66 43.95 39.08 5∶1 10∶1 15∶1 20∶1 α-螺旋α-helix/%测试溶液Solutions n(Ursolic acid)∶n(BSA)BSA(2×10-7 mol·L-1)2.5 共振光散射谱共振光散射强度与体系电子密度起伏有关,通过共振散射强度可以表征聚合物体系的微观结构信息.这种方法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生化研究[38-41].RLS光谱通常位于或是靠近分子吸收带,RLS信号的产生与溶液中形成聚集有关,其程度决定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42].本实验体系中含有0.03%DMSO,该浓度的DMSO对BSA的RLS强度有轻微影响.如图10所示,a谱线是BSA(2.0×10-7 mol·L-1)的RLS强度,b谱线是熊果酸(2.0×10-7 mol·L-1)的RLS强度,c到h谱线是BSA与不同浓度熊果酸相互作用的RLS强度.由图11可知450nm处有最大散射峰,随着熊果酸浓度逐渐增大,体系的RLS的强度也逐渐增大.可以说明,由于复合物的生成,BSA/熊果酸体系的RLS强度增大,并且随着熊果酸浓度的增大,BSA与熊果酸之间的结合越来越多.图10 0.03%二甲基亚砜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共振光散射谱Fig 10RLS spectra of 0.03%DMSO compounds-BSA solutions为了更进一步探究复合物大分子在外扰下,分子内各个官能团、结构单元发生变化的先后关系[42],将光谱信号扩展到二维上分析.数据导入2Dshige 软件(2Dshige(C)Shigeaki Morita,Kwansei-Gakuin University,2004—2005)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得到二维同步和异步光谱(图12).根据Noda的理论[44],由同步二维光谱(图12(a))可知,在127nm,282nm,366nm处有自相关峰.结合RLS谱分析,外界扰动在366nm处有明显的变化.异步二维光谱(图12(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相关峰,可能是由于淬灭速率没有发生明显差别所造成的.二维谱分析说明,越靠近分子最大吸收处(366nm),RLS谱变化越快,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图11 熊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共振光散射谱Fig 11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the RLS of BSA图12 熊果酸与BSA相互作用的二维共振光散射光谱Fig 12 2DRLS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of the interaction of BSA and ursolic aci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3 结论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共振光散射谱对从甘肃产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熊果酸与BSA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熊果酸与BSA之间生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而导致了静态淬灭,熊果酸与B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为0.912 4,结合常数K值为0.693 4×103 L·mol-1,能量转移效率为0.036,结合距离为1.43nm.这些数据说明熊果酸与BSA相互作用结合距离较长,结合强度较弱,BSA与熊果酸相互作用主要是色氨酸的贡献.紫外和圆二色谱显示,熊果酸使B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显著减少,肽链伸展,疏水基团裸露,疏水作用减弱;同时,共振光散射实验证实,熊果酸还导致BSA分子间的聚集,在溶液中形成了较大的分子聚集体,RLS二维分析说明,越靠近366nm分子最大吸收处,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这些实验结论在分子层面解释了熊果酸和BSA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最终阐明熊果酸的药理学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参考文献:[1]孙汉董,许云龙,姜北.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化合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冀春茹,袁珂,胡润淮,等.复方冬凌草含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3(6):7-10.[3]桂明玉,金永日,王宝珍.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8):12-14.[4]LIU Jie.Pharmacology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J].Journalof Ethnopharmacology,1995,49(2):57-68.[5]CARLO F,MARIO P,GIORGIO P.Synthesis and anti-ul-cer activityof new derivarives of glyeyrrhetic,oleanolic and ursolic acids[J].IL Farrnac,1998,53(1):22-32.[6]刘丹,孟艳秋,陈立功.3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抗艾滋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39(9):1434.[7]杨邵华,侯茜,张琼,等.熊果酸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周期阻滞及凋亡诱导作用[J].甘肃科学学报,2011,23(1):67-71.[8]王颖,耿伟,谭洁,等.熊果酸对结肠癌细胞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4):487-490.[9]王筠,戈士文,王毅,等.几种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9):1009-1012.[10]金永日,桂明玉,王宝珍.蓝萼香茶菜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1):38-39.[11]李宏杨,刘国民,刘飞,等.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3(5):18-21.[12]金瑞祥,张贵珠,冯喜增,等.氟喹喏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1997,13(2):108-112.[13]MCMENAMY R H,Ablumin Structure,Function and Uses[M].Oxford:Dergamon Press,1977.[14]ULRICH K H.Molecular aspects of ligand binding to serum albumin [J].Pharmacol Rev March,1981,33(1):17-53.[15]张雅珩.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作用的光谱集成分析技术[D].兰州:兰州大学,2009.[16]丁兰,景宏伟,王涛,等.甘肃产毛叶香茶菜二萜成分及其化感潜能评估[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2):88-93.[17]丁兰,侯茜,徐福春,等.异叶败酱中三萜化合物常春藤皂苷元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抑制、周期阻滞及凋亡诱导作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1):88-93.[18]刘国安,闵建平,张佳佳,等.香茶菜属植物中的三萜化合物对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的保护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4):629-632.[19]王福东,丁兰,汪汉卿.蓝萼香茶菜三萜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29-1932.[20]王瀚.拟缺香茶菜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21]张璐颖,郭明,陈建议,等.熊果酸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机制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0,30(3):41-48.[22]赵南明,周海梦主编.生物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23]CHENG Zheng-jun, ZHANG Yun-tao.Fluorometric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of oleanolic acid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J].Science Direct,2008,879(3):81-87.[24]SHAHID F,GOMEZ J E,BIRNBQRAM E R et al.The lanthanide-induced N →Ftransition and acid expansion of serum Albumin[J].J Biol Chem,1982,257(10):5618-5625.[25]朱拓,陈国庆,虞锐鹏.甲醇分子荧光光谱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6,32(1):11-13.[26]LAKOWICA J R, WEBER J G.Quenching of fluorescence by oxygen-probe for structural fluctuations in macromolecules[J].Biochem,1973,12(21):4161-4170.[27]TERAMOTO A,TAKAGI Y,HACHMORI A,et al.Interaction of albumin with polysaccharides containing ionic groups [J].Polym Adv Technol,1999,10(2):681-686.[28]冯素玲,袁道琴.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9,28(7):78-82.[29]许金钩,王尊本.荧光分析法[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0]XIE Meng-xia,XU Xiao-yun, WANG Ying-dian,et al.Studieson amide Ⅲ infrared bands for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s [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5,63(22):2055-2062.[31]ROSS P D,SUBMMANIAN S.Thermodynamics of protein association reactions:forces contributing to stability[J].Biochemistry,1981,20(11):3096-3102.[32]LAKOWICZ J R.Principlesof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M].3rd ed.New York :Plemun Press,2008.[33]杨颖,高飞.生物无机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4]ZHANG Y H,DONG L J Z.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gallic acid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in membrane mimetic environments[J].Talanta,2008,76(2):246-253.[35]KHAN S N,ISLAM B,YENNAMALLI R,et,al.Interaction of mitoxantrone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spectroscopic and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J].Eur J Pharm Sci,2008,35(5):1-12.[36]MILLER J N.REOC A D.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 [J].Chem Soc,1979,16(7):203-208.[37]沈星灿,梁宏,何锡文,等.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质构想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4,32(3):5-8.[38]PASTERNACK R F,COLLINGS P J.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a new technique for studying chromophore aggregation [J].Science,1995,269(5226):935-939.[39]LUO Hong-qun,LIU Shao-Pu,LI Nian-bin,et al.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frequency doubling scattering and second-order scattering spectra of the heparin-crystal violet system and their analytical application [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2,468(2):275-286. [40]CHEN Xu-dong, DONG Ye-ping. Resonance scattering method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peptides using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J].Anal Chim Acta,2007,597(2):597.[41]HUANG Cheng-zhi,LU Wei,LI Yuan-fang,et al.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hanced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signal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teins and multiply negatively charged chromophores using water blue as an example [J].Anal Chim Acta,2006,556(2):469-475.[42]BORISSEVITCH I E, TOMINAGA T T,IMASATO H,etal.Photophysical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wo water-soluble porphyrins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effects upon the porphyrin triplet state characteristics [J].J Photochem Photobiol A,1998,114(3):201-207.[43]沈怡,彭云,武培怡,等.二维相关振动光谱技术[J].化学进展,2005,12(3):499-513.[44]NODA I.App Ⅰ [J].Spectrose,1993,47(9):1329-1336.。

光谱及电化学方法研究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光谱及电化学方法研究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中 图 分 类号 : 6 7 3 0 5.
引 言
血清 白蛋 白(o ie eu a u n B A) bvn rm l mi, S 与药物分 子发 s b 生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是介于生命科学与化学
之 间的 边 缘 性 课 题 , 是 化 学 、生 命 科 学 、药 学 和 临 床 医 学 也 共 同关 注 和 感 兴趣 的研 究 领 域 。B A 是 血液 中一 种 重 要 的 载 S
合 电化学 ( l t emi 1方 法,详 细研 究 了大 黄酸 与 B A Ee r h c ) co a S
的 相互 作用 , 入 探讨 大黄 酸 与 血 清 白蛋 白 的 结 合 机 理 ,结 深
放置 3h 。以相应 B A溶 液为参 比, S 扫描紫外吸收光谱。
1 22 .. 荧光 光谱 测 定
体蛋 白, 能与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结 合 , 是药 物发挥药 效的重要载体和靶分子 。 讨具 有药理活性 的小分子与蛋 白 探
质的相互 作用 ,对于了解 药物发挥药效 的作用机 制有重要意 义[ 。大黄酸(hi) 中药 大黄 、 首乌 、虎杖等 多种 中药 】 ] re 是 n 何
的 主 要 活 性 成 分 之 一 ,具 有 抗 氧 化 、抑 菌 、降糖 调 脂 、保 肝
果有助于阐明大 黄酸在生物体 内的存储和转运 过程与大 黄 酸 溶 液 依 次 加 入 到 1 S OmL容 量 瓶 中 , p . 8的缓 冲 液稀 释 至 刻 度 ,混 匀 后 实 验 温 度 下 用 H 73
水 浴恒 温 3h 在 激 发 波 长 为 2 3n 激 发 和 发 射狭 缝 均 为 5 。 8 m,
第3卷, 9 1 第 期 20 11年 9月

ZIF-67

ZIF-67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4), 163收稿:2023-08-31;录用:2023-10-16;网络发表:2023-11-15*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项目(sy20232204)•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308117 ZIF-67/氧化亚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增强电催化性能研究 ——推荐一个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林猛*,陈涵睿,徐聪聪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 250100摘要: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多以经典的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为主,自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缺乏。

依托于山东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的仪器设备及实验条件,设计了制备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氧化亚铜微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光增强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

本实验涉及物质合成、结构成分分析、产品性能表征、实验结果处理等方面,在启发学生发现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内在规律的同时,巩固了学生对前期所学理论及实验知识的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光增强;电催化析氧反应;半导体;ZIF-67中图分类号:G64;O64Preparation and Study of Photo-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ZIF-67/Copper(I) Oxide Composite:A Recommended Comprehensive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Meng Lin *, Hanrui Chen, Congcong Xu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University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mainly focuse on classical foundational theory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with a lack of independent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struments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Chemistry Education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 comprehensive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prepare cobalt-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copper(I) oxide micro-nano composites and study the photo-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oxygen evoluti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is experiment involves aspects such as material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result analysis. It not only inspires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inherent laws between materi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but also consolidates their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knowledge, mobilizes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enhances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and flexibly apply knowledge.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Photo-enhancement;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Semiconductor; ZIF-671 引言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学科所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是培养学生物理化学基本素养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

茶多糖 TGC 的结构表征

茶多糖 TGC 的结构表征

178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2004, 34 (2): 178~185茶多糖TGC 的结构表征*周 鹏1) 谢明勇** 聂少平(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47)王小如(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05)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均一茶多糖TGC 的单糖组成, 并与NMR, 圆二色谱、紫外扫描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 对茶多糖TGC 的一级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构象加以探讨. 结果表明: 茶多糖TGC 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6种单糖组成, 它在水溶液中应以有序的螺旋构象存在, 其一级结构为: 主链的骨架结构由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 这3种单糖都有可能连接支链, 不接支链时其连接方式为β1→3, 支链主要由阿拉伯糖构成, 其连接方式可为β1→2, β1→3, β2→3三种, 木糖以β1→存在于主链和支链的末端. 关键词 GC-MS NMR 茶多糖 一级结构 构象2003-07-23收稿, 2003-11-18收修改稿*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及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 联系人, E-mail: myxie@1) 现在单位: 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多糖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大分子物质, 现已证明其具备诸多的生物活性. 虽然对于糖类的研究较核酸及蛋白质而言还处于落后状态[1], 但是近年来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多糖的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方面. 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构象最终决定其生物活性, 因此多糖空间构象的研究对于解析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生物学手段及现代分析仪器在糖类研究中的应用, 以精确三维结构知识为基础揭示重要生命活动的规律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2]. 原子力显微镜(AFM)[3,4]、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圆二色谱(CD)、X 射线衍射[5~7]等手段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糖的构象研究.利用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酶学方法已成为糖链结构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试剂阵列分析方法(reagent array analysis method, RAAM)[8]的发展, 使酶解方法的操作简化, 结合计算机技术可直接得到多糖的结构信息. 气相色谱(GC)[9~11]、液相色谱(LC)[12,13]及毛细管电泳方法目前广泛用于分析单糖及其衍生物的分离、鉴定和糖类纯度的检测. 气质联第2期周 鹏等: 茶多糖TGC的结构表征179用(GC-MS)技术可以同时提供保留时间和荷质比信息[11], 在分析多糖的全甲基化产物、Smith降解产物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已被用于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MS)具有极高的质量上限, 能将极大的生物分子电离, 又不使分子破裂分解[14,15], Garozzo等人[16]对MALDI-MS与分子排阻色谱的联用进行了尝试.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被用于探讨多糖结构中糖苷键的构型以及重复结构中单糖的数目, 二维NMR技术也可用于鉴定多糖的纯度, 计算机专用程序CASPER(computer assisted spectrum evaluation of regular)可以对采集的NMR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并可根据得到的信号进行搜索进而模拟出多糖结构[17,18]. 平板电泳技术可用于糖链的纯度和结构分析, 又可对糖的酶解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荧光基团标记的糖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FS)技术[19]通过对糖类分子的还原端羰基进行荧光基团衍生化标记后进行电泳分析, 可把电泳凝胶上的糖蛋白定量地转移到聚偏氟乙烯薄膜上, 直接进行酸水解后进一步分析其氨基酸和糖基组成.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是糖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观茶多糖的文献报道, 其研究还基本停留在提取、纯化、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等的研究阶段, 茶多糖的一级结构及其在水溶液中的构象研究尚未见报道. 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糖TGC为含有14%蛋白质的均一糖蛋白, 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20,21]. 本文采用多种仪器分析手段, 结合化学方法对茶多糖TGC的单糖组成、一级结构及其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加以系统研究. 由于茶多糖的一级结构、构象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因此, 本研究结果可用以指导茶多糖功能食品的开发, 从而可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同时还可为茶多糖的生物学和医药学研究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1 实验部分1.1 仪器、试剂和实验材料(1) 仪器及工作条件: 气相色谱仪为Varian公司的3400型, 联接Finnigan离子阱质谱检测器(GC-MS), 采用尺寸为30 m×0.32 mm×0.25 µm的石英毛细管柱; 其工作条件为: (ⅰ) 以30℃/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从50℃升至140℃, 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再将温度从140℃升至190℃; (ⅱ) 所用载气为氦气; (ⅲ) 注射器温度维持在250℃; (ⅳ) 气-质谱联接通道温度为250℃; (ⅴ) 离子化模式采用电子冲击; (ⅵ) 电子倍增器电压为1850 V; (ⅶ) 电子能量为70 ev.J-180圆二色谱仪(CD)为日本Jasco公司生产, 检测温度为室温, 狭缝宽度为 1 nm, 扫描速度为100 nm/min, 扫描范围为180~400 nm. UNTY+500核磁共振仪(NMR)为Varian公司生产. DU 7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为Beckman公司生产. HP-1100液相色谱仪为惠普公司生产, 联接G 1315B 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ZK-82A型烘箱为上海实验仪器厂生产. THZ-8恒温水浴振荡器为嘉兴电热仪器厂生产. Milli-Q50超纯水仪为Milli-Q公司生产.(2) 试剂及实验材料: 盐酸羟胺、乙酸酐、吡啶、硫酸、碳酸钡、高碘酸钠、乙酸、乙二醇、氢氧化钠、硼氢化钾、刚果红、丙三醇、丁四醇等试剂药品为国产分析纯; 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标准品等生化试剂均由上海试剂公司提供. 超纯水用Milli-Q50超纯水仪制得.茶多糖TGC用江西婺源粗老绿茶自制, 经凝胶层析及HPLC鉴定其为均一组分.1.2 试验方法(1) GC-MS分析单糖组成: 茶多糖TGC的水解及挥发性衍生物按文献[22]制备, 进行GC-MS分离分析.(2)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反应: TGC的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参照文献[23,24]进行. 采用盐酸羟胺-乙酸酐将Smith降解产物、单糖标样和丙三醇、丁四醇标样衍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物质, 进行GC-MS分离分析.(3) 部分酸水解: 部分酸水解方法参照文献[25,26]进行. 经水解后得到沉淀和上清液, 上清液浓缩干燥备用. 沉淀继续完全水解, 干燥备用. 上清固体和沉淀水解固体样经衍生采用GC-MS分析.(4) NMR分析: 用重水溶解TGC, 浓度为 2180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第34卷mg/mL, 然后采用核磁共振仪分析. 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构成, 因此, 茶多糖蛋白复合物TGC的多糖部分系杂多糖.(5) CD色谱分析: 取10 mL TGC水溶液, 定容于50 mL的容量瓶中; 另取10 mL TGC水溶液, 加4 mL 0. 2 mmol/L的刚果红溶液, 再加25 mL 0. 1 mol/L的NaOH, 定容于50 mL的容量瓶中. 采用CD色谱分析. 2.2 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反应结果高碘酸氧化反应每间隔24 h取样, 通过DAD检测器检测223 nm处的吸收强度(以峰面积表示), 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 结果显示, 高碘酸氧化在第7天完成. 反应完成后在体系中加入乙二醇分解过量的高碘酸, 取反应液, 超纯水稀释, 并以0.1 mol/L的NaOH滴定, 平行3次测定, 反应液消耗的碱量与空白一致. 结果表明, 高碘酸氧化完成后, 体系的含酸量并没有增加, 说明没有甲酸的释放, 由此证明TGC 中不具备连三羟基的结构, 即在糖链中没有1→6连接方式.(6) 紫外光谱分析: 将刚果红和浓度为0.1 mol/L 的NaOH溶液加入TGC溶液, 用Beckman DU 7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自动扫描, 扫描范围为200~800 nm.2 结果与讨论2.1 茶多糖TGC的单糖组成混合标准单糖衍生物和TGC水解产物衍生物的GC-MS分析的总离子流谱图见图1, 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荷质比列于表1.为了对Smith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 实验将丙三醇、丁四醇和6种单糖标准混合物同时衍生, 产物经GC-MS分析, 结果如图2(a). TGC经Smith降解后, GC-MS分析出现6个信号峰(图2(b)), 图3给出了图中各峰对应的质谱分析结果.从图1及表1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图1(b)中样品峰的保留时间及质谱信号与对应的标准品的测试结果完全吻合, 证明茶多糖TGC是由鼠李糖、阿拉伯图1 单糖标样及TGC水解产物GC-MS分析结果(a) 单糖标准混合物的GC-MS分析; (b) 茶多糖TGC完全水解产物的GC-MS分析. 纵坐标TOT示总离子流, 下同表1 图1中各峰的保留时间及质谱信号图1(a)标准品峰鼠李糖(Rha) 阿拉伯糖(Ara) 木糖(Xyl) 甘露糖(Man) 葡萄糖(Glu) 半乳糖(Gal) T/min 6.13 6.32 6.49 10.0610.2610.48m/z 270 256 256 328 328 328 图1(b)样品峰序号 1 2 3 4 5 6 T/min 6.10 6.36 6.50 10.0110.2610.48m/z 270 256 256 328 328 328第2期周 鹏等: 茶多糖TGC的结构表征181图2 TGC经Smith降解其产物的GC-MS分析结果及与标准品的对照(a) 混合标样(单糖及醇)的GC-MS分析; (b) 茶多糖Smith降解产物的GC-MS分析图3 图2(b)中各峰的保留时间及质谱信号纵坐标INT示离子碎片强度182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第34卷TGC 经过高碘酸氧化-Smith 降解之后, 可以检测到丙三醇、丁四醇及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检出, 说明在糖链中这4种糖苷以没有连羟基的形式存在. 木糖及甘露糖没有被检测到, 说明这两种糖苷上存在连二羟基.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 进一步推断TGC 中糖苷的可能连接方式如表2所示.表2 茶多糖TGC 中各单糖苷可能的连接方式糖苷 可能的连接方式 鼠李糖 1→3或支链的连接位置 阿拉伯糖 1→2, 1→3, 2→3 木糖 1→, 1→5 甘露糖 1→2, 1→4葡萄糖 1→3或支链的连接位置 半乳糖1→3或支链的连接位置2.3 部分酸水解反应结果对多糖进行部分水解可以把大分子裂解成较小的片段. 适当控制实验条件, 可以使多糖的骨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而使支链上或链末端的糖基水解下来, 因此进行部分(弱条件)水解, 可用于推断多糖的骨架结构及分支结构. TGC 经部分水解, 醇沉, 得上清液和沉淀, 沉淀继续完全水解. 图4和5给出了上清样和沉淀水解样的GC-MS 分析结果.图4 沉淀完全水解后产物的GC-MS 分析1示Rha; 2示Ara; 3示Man; 4示Glu; 5示Gal从图4和5可以看出, TGC 经部分酸水解后, 沉淀部分主要含有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另外存在微量的阿拉伯糖和甘露糖, 木糖没有检测到. 上清液中的主要成分是阿拉伯糖, 另外检测到了少量的鼠李糖, 由此推断TGC 糖链的骨架结构由葡萄糖、半图5 上清液中单糖的GC-MS 分析1示Rha; 2示Ara乳糖和鼠李糖组成, 大部分的阿拉伯糖位于侧链或支链, 少量的鼠李糖在侧链上也存在. 进一步推断TGC 可能的糖链结构如图6所示.主链中少量的Glycoside 1为阿拉伯糖和甘露糖, 阿拉伯糖的连接方式可能有1→2, 1→3, 2→3三种, 甘露糖的连接方式有1→2, 1→4两种, 主链中由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构成的单元应为其骨架结构(基本结构), 这3种单糖都有可能连接支链, 不接支链时它们的连接方式为1→3. 支链主要由阿拉伯糖构成, 连接方式可能同样有1→2, 1→3, 2→3三种, 其中少量的Glycoside 2为鼠李糖, 它的连接方式应该是1→3. 木糖以1→存在于主链和支链的末端.2.4 1H NMR1H NMR 可用于探讨多糖结构中糖苷键构型. 通常 α 型糖苷C1质子的 δ 会超过5×10−6, 而 β 型则小于5×10-6. 图7为茶多糖TGC 经重水交换后的1H NMR 谱图.图中最左边的一簇峰是TGC 的异头碳(C1)信号,它们的化学位移 δ 小于5×10−6, 说明TGC 中的糖苷是以 β 型存在, C2~C6的信号出现在4×10−6~3×10−6位置, 互相交叉重叠.2.5 波谱扫描实验在碱性溶液中, 刚果红与具有螺旋构象的多糖可以形成络合物, 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较刚果红第2期周 鹏等: 茶多糖TGC 的结构表征 183图6 茶多糖TGC 的一级结构图7 茶多糖TGC 的氢谱移向长波[27]. 对刚果红空白(含0.1 mol/L 的NaOH)及TGC 和刚果红的混合物(含0.1 mol/L 的NaOH)分别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扫描范围: 200~800 nm, 结果如图8所示.结果表明, 刚果红的最大吸收出现在230 nm 附近, 当加入TGC 后, 混合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在490 nm 附近, 说明刚果红与茶多糖TGC 发生了络合反应, 暗示TGC 在溶液中呈现螺旋构象.2.6 圆二色谱(CD)分析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CD)可以提供分子的绝对构型、构象等信息, 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分子(包括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有效方法. 多糖, 特别是中性多糖因缺乏在一般紫外区的光谱活性, 难以直接测定得到由CD 分析提供的结构信息. 通常先将多糖进行分子修饰或将多糖与刚果红络合后测定CD 谱184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第34卷图8 刚果红及TGC 与刚果红混合物的紫外扫描波谱的比较来推测多糖的构象[28,29]. 图9和10分别给出了TGC 和TGC 与刚果红络合物的CD 谱图.图9 TGC 水溶液的圆二色谱图10 TGC 在刚果红溶液中的圆二色谱分析图9和10的结果表明, TGC 中的糖醛酸含量很低(3%), 仍属于中性多糖, 其CD 谱中缺乏明显的CD 信号(图9). 当TGC 与刚果红络合后, 此络合物的CD 谱(图10)在270 nm 附近有正Cotton 效应, 说明TGC 确以有序的结构与刚果红形成络合物; 在226 nm 处有负的Cotton 效应, 结合第2.5小节的实验结果, 进一步证实[30]TGC 在水溶液中以有序的螺旋结构存在.3 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均一茶多糖TGC 的单糖组成, 并与NMR, 圆二色谱, 紫外扫描等其他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 对茶多糖TGC 的一级结构及其在溶液中的构象加以探讨. 经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ⅰ) 均一组分茶多糖TGC 是一种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 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 (ⅱ) TGC 的一级结构为: 主链中由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构成的单元应为其骨架结构(基本结构), 这3种单糖都有可能连接支链, 不接支链时它们的连接方式为β1→3. 支链主要由阿拉伯糖构成, 连接方式可能有β1→2, β1→3, β2→3三种. 木糖以β1→的连接方式存在于主链和支链的末端. (ⅲ) 茶多糖TGC 在水溶液中以有序的螺旋构象存在.第2期周 鹏等: 茶多糖TGC的结构表征185参考文献1 焦克芳, 陈望忠, 曲红. 糖类与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大学化学, 1999, 14(1): 28~312 王大成. 结构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8, 25(5): 396~4033 Rief M, Oesterhelt F, Heymann B, et al. Single molecule forcespectroscopy on polysaccharides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Science, 1997, 275: 1295~1297[DOI]4 Morris V J, Guning A P, Kirby A R, et al.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of plant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 and g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1997, 21: 61~66[DOI]5 王顺春, 方积年. X-射线纤维衍射在多糖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7, 12(2): 75~796 Waigh T A, Donald A W, Hesdelbach F, et al. Analysis of the na-tive structure of starch granules with small angle X-ray microfo-cus scattering. Biopolymers, 1999, 49: 91~1057 Lebaih B, Bizot H, Ollivon M, et al. Monitory the crystallizationof amylase-lipid complexes during maize starch melting by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Biopolymer, 1995, 50: 99~1108 Edge C J, Radmemacher T M, Wirmald M R, et al. Fast sequenc-ing of oligosaccharide: the reagent-array analysis method. Natural Academic Science, 1992, 89(4): 6338~63429 Osborn H M I, Lochey F, Mosley L, et al. Analysis of polysaccha-rides and monosaccharides in the root mucilage of maize (Zea mays L.) by gas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999, 831: 267~276[DOI]10 Ahrazem O, Leal J A, Prieto A. Chemical structure of a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the cell wall of Arachniotus verruculosus and A. rubes.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1, 36: 325~328[DOI] 11 周鹏, 沈金灿, 谢明勇, 等. GC-MS法分析茶叶多糖TGC单糖组成及机理探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42(2): 211~21712 Reinhold V N, Reinhold B B, Costello C E. Carbohydrate mo-lecular weight profiling: Sequence, linkage, and branching data: ESI-M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5, 67(1): 1772~178413 Bao X F, Liu C P, Fang J N, et al. Structural and immunologicallystudies of a major polysaccharide from spores of Ganoderma lueidum (Fr.).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1, 332: 67~74[DOI]14 Mock K K, Davey M, Cottrell J S. The analysis of underivatizedoligosaccharides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mass spec-trometry.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ent, 1991, 177(2): 644~65115 Venkataraman G, Shriver Z, Raman R, et al. Sequencing complexpolysaccharides. Science, 1999, 286: 537~542[DOI]16 Garozzo D, Spire E, Cozzolino R, et al. Studies on the primarystructure of short polysaccharides using SEC MALDI mass spec-trometry.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0, 323: 139~146[DOI]17 Leeflang B P, Faber E I, Erbel P, et al.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glycoprotein glycans and of polysaccharides by NMR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0, 77: 115~122[DOI]18 Stenvtz R, Jansson P E, Widmalm G. Computer-assisted structuralanalysis of oligo- and polysaccharides: An extension of CASPER to multibranched structure.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8, 306: 11~17[DOI]19 Weitzhandler M, Kadlerek D, Avdanovic N. Mono- and oligosac-charide analysis of proteins transferred 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ebrances after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trophoresi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3, 268(7): 5121~513020 严鸿德, 汪东风, 王泽农, 等. 茶叶深加工技术.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21 傅博强, 谢明勇, 周鹏.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 25(4): 358~36422 张惟杰. 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23 Kocharova N A,Kmirel Y A, Janson P E, et al. Structure of theO-specific polysaccharide of Uibrio cholerae O9 containning 2-acetamido-2-deoxy-D-galaturonic acid.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1, 332: 279~284[DOI]24 Linker A, Evans L R, Impallomeni G. The structure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infectious strains of Burkholderie cepacis.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1, 335: 45~54[DOI]25 Falshaw R, Furneaux R H.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isaccharidesfrom red algal galactans by methylation and reductive par-tial-hydrolysis.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5, 269: 183~189[DOI]26 Renard M G C, Lahaye M, Mutter M, et al.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rhamnogalacturonan oligomers generated by controlled acid hydrolysis of sugar-beet pulp.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8, 305: 271~280[DOI]27 周义发, 张丽萍, 杨庆尧, 等. 裂褶菌多糖的构象研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5, 22(1): 53~5528 张丽萍, 张翼伸, 孙非, 等. 硫酸化对金顶侧耳多糖构象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4, 26(4): 417~42129 梁忠岩, 苗春艳, 张翼伸, 等. 树舌多糖结构修饰前后CD谱比较研究. 生物化学杂志, 1995, 11(4): 434~43630 梁忠岩, 张翼伸, 苗春艳, 等. 树舌多糖CF2a溶液中构象行为的研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4, 26(4): 411~416。

亚甲基蓝

亚甲基蓝

亚甲基蓝(MB)对吸附在CF上的葡萄糖氧化酶的稳定性,这是一套拥有一个随机的三维结构微碳纤维微电极(直径约7μm)。

通过循环伏安法在开机启动真空泵使用HQ作为电子转移载体。

当对被吸附的解决方案GOx-dissolved[例如:纯净水1,10和100mM的磷酸盐缓冲(pH值6.8),100mMNACL和KCL],被吸附的GOX 几乎没有明显生物电催化活性,很可能主要由于吸附感应不利的构象变化或不利的酶表面与活性部位的出场基质和介体引起的。

相反,当GOX被混合的GOX和MB 吸附,被吸附的GOX表现出足够的HQ介体生物电催化活性。

对于吸附溶液,较低的离子强度的溶液(例如,纯净水及1mM的磷酸盐缓冲,pH值6.8)似乎更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活动。

同时 GOX和MB的混合溶液的吸附比逐步的吸附更有效。

MB 和GOX在水溶液中的约束力相互作用已经被紫外可见光谱和圆二色谱证实。

2012电化学的社会。

[DOI: 10.1149/2.jes036205]保留所有权利。

对于高度发展的功能性生物传感器、生物反应器、生物燃料电池,建立简单、方便和稳定的酶的固定化策略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支持矩阵。

在各种酶的固定化方法(例如,物理吸附法、共价交联改性,在表面,并且残留在凝胶,小泡,多孔材料),物理吸附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总之,蛋白质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范德华、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吸附过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例如,表面吸附蛋白质要尽量放松,例如,优化与表面相互作用。

这个松弛过程往往带来一定程度的表面蛋白质分子传播,涉及结构重组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1即在某些情况下,各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基质的表面的构象分析和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的功能变化。

1-6对酶,这些类型的不利的构象变化通常导致损失或减少吸附酶的催化活性(表面诱发变性或是吸附诱发变性)。

7,8例如,相比而言,亲水性表面吸收剂比疏水性表面吸收剂能够引起更大范围的结构变化。

圆二色谱资料

圆二色谱资料

圆二色光谱(简称CD)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是研究稀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一种快速、简单、较准确的方法。

它可以在溶液状态下测定,较接近其生理状态。

而且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对构象变化灵敏,所以它是目前研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构象研究中。

一.简介圆二色谱是用于推断非对称分子的构型和构象的一种旋光光谱。

光学活性物质对组成平面偏振光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吸收系数(ε)是不相等的,εL≠εR,即具有圆二色性。

如果以不同波长的平面偏振光的波长λ为横坐标,以吸收系数之差Δε=εL-εR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图谱即是圆二色光谱,简称CD。

如果某手性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域有吸收,就可以得到具有特征的圆二色光谱。

由于εL≠εR,透射光不再是平面偏振光,而是椭圆偏振光,摩尔椭圆度[θ]与Δε的关系为:[θ]=3300Δε。

圆二色谱也可以摩尔椭圆度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

由于△ε有正值和负值之分,所以圆二色谱也有呈峰的正性圆二色谱和呈谷的负性圆二色谱。

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测定圆二色谱与旋光谱,其目的是推断有机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

二.样品要求1、样品必须保持一定的纯度不含光吸收的杂质,溶剂必须在测定波长没有吸收干扰;样品能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

2、氮气流量的控制3、缓冲液、溶剂要求与池子选择:缓冲液和溶剂在配制溶液前要做单独的检查,看是否在测定波长范围内有吸收干扰,看是否形成沉淀和胶状;在蛋白质测量中,经常选择透明性极好的磷酸盐作为缓冲体系。

4样品浓度与池子选择样品不同,测定的圆二色光谱范围不同,对池子大小(光径)的选择和浓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蛋白质CD光谱测量一般在相对较稀的溶液中进行。

三.谱带宽度选为1 nm。

对于高分辨率测量,要用较窄的狭缝宽度,此时光电倍增管的电压较高,谱的信噪比差。

虽然对于正常测量最佳谱带宽度是1~2 nm,但是在下列情况下要牺牲分辨率而需要较宽的狭缝宽度。

详细解读酶的抑制作用

详细解读酶的抑制作用

详细解读酶的抑制作用一、酶的概述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在生物体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细胞代谢、能量转化、物质转运等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

二、酶的抑制作用定义酶的抑制作用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抑制酶的活性,使酶不能正常发挥其催化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

可逆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可以与酶分离,从而恢复酶的活性;不可逆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分离,从而永久地失去酶的活性。

三、酶抑制作用的类型根据抑制作用的机理,酶的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三种类型。

1.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2.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的非活性中心结合,不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但影响了酶的构象,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3. 反竞争性抑制:底物与酶结合后,抑制剂再与底物结合,使底物无法从酶上解离下来,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四、酶抑制作用的机理酶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1. 占据酶的活性中心: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阻止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2. 改变酶的构象:抑制剂与酶的非活性中心结合,改变了酶的构象,影响了酶与底物的结合和催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3. 占据底物结合位点:抑制剂占据了底物结合位点,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五、酶抑制作用的应用1. 疾病治疗:某些药物可以抑制体内某种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目的。

2. 农业应用:某些农药可以抑制植物体内某种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例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以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 工业应用:在化工、食品、纺织等行业中,可以利用酶的抑制作用实现某些特定的工艺过程。

rna圆二色谱

rna圆二色谱

rna圆二色谱
RNA圆二色谱是一种用于研究RNA的结构与性质的技术,通过测量RNA在紫外光谱下旋转二向性差异来确定RNA的构象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RNA圆二色谱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1. 原理
RNA圆二色谱基于RNA的旋转二向性,即RNA分子不均匀地吸收右旋和左旋圆偏振光而引起的差异。

圆二色谱可以提供RNA分子的结构信息,包括链走向、螺旋结构以及配对方式等。

2. 方法
RNA圆二色谱实验通常是在特定的缓冲液中进行,通常会添加一定量的Mg2+等阳离子。

实验中,设备会通过抽真空、冷却和预热等步骤对RNA溶液进行处理。

然后,将RNA样品加入装有光纤的细胞,通入圆偏振光(通常为UV光)来激发RNA分子的旋转二向性。

接下来,旋转二向性的差异会被检测出来并计算RNA的CD光谱图。

3. 应用
RNA圆二色谱在RNA稳定性、三维结构、互补性及酶反应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RNA圆二色谱也被用于研究RNA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药物筛选等方面。

此外,RNA圆二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基
因工程、药物设计、生物医学等领域。

综上所述,RNA圆二色谱是一种可靠的技术,可为研究RNA的结构和性质提供有力的支持。

该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可以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电化学还原反应诱导微过氧化物酶-11构象的转变姜秀娥,张哲泠,黄卫民,刘小强,汪尔康,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试验室,长春130022)摘要 采用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211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同时应用奇异值分解最小二乘法和双对数法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发现,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微过氧化物酶211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Α螺旋转变,这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电子传递过程与生物分子构象转变机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关键词 微过氧化物酶211;光谱电化学;电子传递;构象变化中图分类号 O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20790(2005)022*******收稿日期:20042022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275036,20275037)资助.联系人简介:董绍俊(1932年出生),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事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E 2m ail :dongsj @ciac.jl .cn 电极 电解液界面可以看作是一种模拟的生物界面,研究血红素蛋白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过程可以加深对生物体系电子传递过程(ET )机理的认识.电化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溶液本体中的氧化还原过程[1~3],但是却不能提供蛋白质分子电子向电极表面转移的全面信息.如细胞色素c 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包含了电活性的生物分子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构象的转变[4,5].因此有人认为生物电子传递过程与生物分子构象转变是同时发生的[6~10].为了验证这种假设,需要对生物电子传递过程的动力学及电 F i g .1 Sche ma ti c represen t a ti on of m i croperox i da ses struc -tureInset rep resents the generic a m ino acid bl ock unit .Solid line :backbone linkages .R :lateral group s pecific of the a m ino acid .Υ,Ω:torsi on angles around the N —C Αand C Α—C bonds ,res pectively .场诱导的血红素蛋白构象进行全面的分析[11].微过氧化物酶211是一种由细胞色素c 与酶作用得到的血红蛋白,它保留了良好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12].其中的血红素通过十一肽链中2个半胱氨酸的二硫键与血红素上的乙烯基共价结合,与细胞色素类似,H is 218与血红素上的铁离子配位结合(图1).这使微过氧化物酶211上的血红素比完整的细胞色素c 上的血红素暴露程度更高.因此,微过氧化物酶211是一种研究血红蛋白电化学行为的良好模型分子[13].对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也是其电化学研究的课题之一[13,14].另一方面,蛋白质中血红素的非平面结构会影响其相关的化学及光学性质[15,16],因此,用光谱方法可检测蛋白质构象的转变.在长光程薄层光谱池(LO PTL C )中,当电解时间足够长时,扩散层的厚度近似等于薄层的厚度[17].因此,薄层光谱电化学可以用来研究氧化还原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转变[18].V o l .26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 o .2 2005年2月 CH E M I CAL JOU RNAL O F CH I N ESE UN I V ERS IT IES 321~325 本文采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微过氧化物酶211在玻碳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对其构象的影响.基于不同电位下的紫外光谱,用双对数法对其电化学反应参数进行了求算.1 实验部分1.1 试 剂由马心提取的微过氧化物酶211(M P 211)购自Sigm a 公司,将其溶于pH =7118,012mol L 磷酸缓冲溶液中待用.其中M P 211的浓度由395nm 处的摩尔吸收率ΕM P 211=1176×105mol-1・c m 2确定[19].缓冲溶液用分析纯试剂N a 2H PO 4・12H 2O ,N aH 2PO 4・2H 2O ,N aC l 和由M illi 2Q 系统获得的超纯水配制,在实验前测量溶液的pH 值.1.2 仪器及方法所有的光谱电化学实验均在由本实验室自制的长光程薄层池中完成,其示意图见图2.F i g.2 Sche ma ti c di a gram s of ho m e -made long opti ca l pa th th i n layer cell a .W ork electrode ;b .glass carbon electrode ;c.auxiliary electrode ;d .reference electrode ;e .thin layer s oluti on .CD 光谱由AV I V 62A D S 圆二色谱仪(AV I V ,U SA )采集,紫外2可见光谱由Cary 500紫外2可见2近红外光谱仪(V arian Co .,U SA )采集,电化学实验部分由CH I 630电化学工作站完成(CH I Co .U SA ).长光程薄层池光程为1c m ,薄层厚度012mm .将嵌入T efl on 板的一块玻碳(8mm ×8mm )作为工作电极,一条铂丝作为辅助电极,自制微型A g A gC l (饱和KC l )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实验中所出现的电位均为相对于该参比电极的电位.每次实验前,工作电极(GC )依次使用110,013和0105Λm 的Α2A l 2O 3抛光粉抛光,先分别用一次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和超纯水冲洗,再用超声波清洗后使用.实验中,入射光平行于工作电极入射,透过薄层被检测.因此,光谱中反映出来的均为溶液薄层中的变化情况.1.3 数据处理先采集总波长数同为m 的一组CD 光谱.再采用奇异值分解最小二乘法(SVDL S )[20,21]处理CD 光谱数据,以帮助分析M P 211在不同电位下的结构变化.根据SVDL S 的定义,这一组光谱为仅有1个变量而其它条件均相同的一系列光谱(在实验中,这个变量为电位).应用双对数分析方程[22]可以求出微过氧化物酶211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相应参数.ln ln [(A in -A f ) (A i -A f )]=-ΑnF E i (R T )+ln [(∃t d )k 0(1-Η)]+ΑnF E 0 (R T )(1)式中,A i 是电位i 下反应物的吸光度,A f 和A in 是反应物最终及初始吸光度,Αn 是电子转移系数与电子转移数的乘积,∃t 是在每个电位下的电解时间,d 是薄层厚度,k 0是标准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Η是表面覆盖度,E i 与E 0是电位及表观电位.其它符号均为通常意义.具体推导过程可参考文献[22].根据式(1),E 0可以由A ′(E )~E 的微分曲线的峰位得到.Αn 可以由双对数曲线的斜率得到.k 0和Η则可由非线性回归程序进行计算机拟合计算得到.2 结果与讨论2.1 微过氧化物酶211的现场紫外2可见光谱电化学研究将212Λmol L M P 211溶液置于LO PTL C 中进行紫外2可见光谱电化学实验.紫外2可见光谱中22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 ol.26401nm 处的吸收峰对应于M P 211上氧化态血红素[Fe ( )血红素]的吸收(图3),随电位由0V 向-016V 负移,该吸收峰逐渐降低,同时红移到415nm ,对应于M P 211上还原态血红素[Fe ( )血红素]的吸收[23].M P 211的So ret 带主要是由卟啉Π2Π3跃迁的x ,y 极化引起发生迁移的电子处于中心配位铁离子的激发态.因此,红移可能是由于激发态和基态电子能级变化引起的[24].电化学还原引起卟啉环对称性发生变化,从而使血红素轴向配位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引起Soret 带吸收峰强度改变.将M P 211在401nm 处的吸收强度对电位作图可得到一S 形曲线.对其作微分曲线可得到一条有一个峰的曲线(图4曲线b ),与之对应的表观电位E 0′=-0136(±0101)V ,对其作双对数曲线可得到一条斜线(图4曲线a ).如双对数法所描述的那样,这对应于一个准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22].计算该斜线的斜率可以得到M P 211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传递系数,Αn =0125.通过E 0,Αn 及其它实验条件,利用非线性回归可以求得标准异相电子传递速率k 0=(8194±0121)×10-4c m s 以及电极表面覆盖度Η=01985±01012,计算过程中标准偏差为010603.F i g .3 UV -V is spectra of 212Λm ol L M P -11w ith di ffer -en t appl i ed poten ti a ls i n 012m ol L PBS soluti onw ith pH =7.18T i m e interval :6m in;A pp lied potentials V :a —o.0,-0105,-011,-0115,-012,-0125,-013,-0133,-0135,-0137,-0139,-0142,-0145,-015and -016. F i g .4 D ouble logar ith m i c plots of [1 A (E )]for M P -11a .Double l ogarithm ic curve (s olid line w ith s olid square dots );b .differential curve (s olid line w ith open square dots ).Experi m ental conditi ons are the sa m e as those in F ig .3.F i g .5 C D spectra of 212Λm ol L M P -11w ith di fferen tappl i ed poten ti a ls i n far -UV regi on i n 012m ol LPBS pH 7118i n a LOPT LC A pp lied potential V :a .0;b .-011;c .-012;d .-0125;e.-013;f .-0134;g .-0137;h .-0139;i .-0142;j .-0145;k .-015;l .-016.F i g .6 C D spectra of two confor ma ti on s of M P -11ob -t a i n ed by SV DL S ana lysis ,rando m co ils confor -ma ti on (da shed l i n e )and Α-hel i ca l (sol i d l i n e )Inset :distributi on curves of two confor m ati ons of M P 211w ith different app lied potentials ,random coils confor m a 2ti on (dash line )and Α2helical (s olid line ).2.2 微过氧化物酶211构象变化紫外区的CD 谱可以提供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信息[25].M P 211随电位变化,从-016V 到0V 的现场CD 谱见图5.利用SVDL S 对这一组光谱进行处理,其中两种主要构象的谱图结果见图6.通过对它们在250~210nm 处的谱峰进行分析,可知二者分别对应于蛋白质无规卷曲(图6虚线)和Α螺旋323N o .2姜秀娥等: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电化学还原反应诱导微过氧化物酶211构象的转变 (图6实线)[26,27].图6中222nm 处负的吸收带可以归属为Α螺旋中不饱和氨基n 2Π3电子跃迁.两种构象在不同电位时的贡献不同(图6中插图),电位高于-0125V 时,无规卷曲是体系中唯一的构象.随着电位负移,无规卷曲所占的比例降低,同时Α螺旋所占比例升高.当电位低于-0145V 时,Α螺旋成为体系中的主要构象.这说明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M P 211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Α螺旋转变.肽构象的变化分别由N —C Α和C Α—C 2个单键的旋转而形成的二面角Υ,Ω的扭曲决定(图1中插图).Υ二面角分别由主链骨架C (i -1)—N (i )—C ΗΑ和N (i )—C ΗΑ—C (i )决定的2个平面构成(斜体标指氨基酸序列).Ω二面角分别由主链骨架N (i )—C ΗΑ—C (i )和C ΗΑ—C (i )—N(i +1)决定的2个平面构成.M P 211的构象主要由Cys 14到H is 18这一段氨基酸所形成的二面角决定[28].通常,M P 211在水溶液中以头对尾的线性聚集体形式存在[28],即铁原子与V al 11的Α2N H 2或另一个M P 211L ys 13的Α2N H 2配位.在M P 211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电子传递引起卟啉环对称性发生变化,使血红素轴向配位状态改变,这必然导致了肽链主链骨架的运动,尤其引起H is 18和L ys 13运动,因为这2个氨基酸与铁原子配位,因此由Cys 14到H is 18这一段氨基酸所形成的二面角必然发生变化(图1中插图),所以M P 211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其构象发生变化.2.3 微过氧化物酶211血红素微环境的变化Soret 带的CD 谱可以提供有关血红素周围微环境的信息[8].Soret 带的现场CD 谱图见图7.由图F i g .7 C D spectra of 212Λm ol L M P -11i n v isi ble regi on w ith di fferen t appl i ed poten ti a lsA pp lied potential V :a —l .0,-011,-012,-0125,-013,-0134,-0137,-0139,-0142,-0145,-015,-016.7可见,随着电位由0V 向-016V 逐渐降低,403nm 处正的谱带逐步增强,而417nm 处的负吸收带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M P 211上的血红素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M P 211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Α螺旋转变的同时,诱导血红素结构更扭曲,从而导致403nm 处的CD 谱锋增强.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血红素是反应的活性位点.但是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血红素的位置并不是构象变化的唯一决定因素,它的作用必须与其周围的微环境相互依存[29].M P 211中不含有芳香性的氨基酸残基,因此Soret 带的光学活性不可能是由血红素和氨基酸残基之间的Π2Π3电子跃迁产生的[30].但是M P 211中含有硫醚键和与铁形成的配位键.这些化学键的作用使得血红素的平面结构扭曲,并诱导了M P 211在So ret 带产生光学活性.当M P 211处于电场之中时,电化学还原过程诱导M P 211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Α螺旋转变.这种构象同样也能引起血红素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Soret 带的光学性质改变.参 考 文 献[1] Kas m iA .E .,W allace J .M .,Bow den E .F .et al ..J .Am .Che m .Soc .[J ],1998,120:225—226[2] WAN G Q uan 2L in (王全林),YAN G Bao 2Jun (杨宝军),L U Gong 2Xuan (吕功煊).Che m .J .Chinese U 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2003,24(9):1561—1566[3] ZHAN G Yu 2Zhong (张玉中),ZHAO Hong (赵 红),YUAN Zhuo 2B in (袁倬斌).Che m .J .Chinese U 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2002,23(3):391—393[4] H ildebrandt P.,Stockburger M..B i oche m.[J ],1989,28:6710—6721[5] ZH EN G Jun 2W ei (郑军伟),GU Ren 2A o (顾仁敖),LU T ian 2Hong (陆天虹).Che m.J.Chinese U 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2002,23(1):42—45[6] W u L .L .,H uang H .G .,L i J .X .et al ..E lectrochi m .A cta [J ],2000,45:2877—2881[7] C l oss G .L .,M iller J .R ..Science [J ],1988,240:440—446[8] Gray H .B .,E llisW .R ..B i oinorganic Che m istry [M ],M ill V alley ,CA :U niversity Science Books ,1994:315—363[9] O chiai E .J ..Che m .Educati on [J ],1997,74:600—604[10] H ildebrandt P .,V anhecke F .,Buse G .et al ..B i oche m .[J ],1993,32:10912—1092242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 ol.26[11] L ecom te S .,W ackerbarth H .,Souli m ane T .et al ..J .Am .Che m .Soc.[J ],1998,120:7381—7382[12] M unro O .Q .,M arques H .M ..Inorg .Che m .[J ],1996,35:3752—3767[13] Santucci R .,Reinhard H .,B runoriM ..J .Am .Che m .Soc .[J ],1988,110:8536—8537[14] J iang L.,Glidle A.,M c N eil C .J.et al ..B i osens ors .B i oelectronics[J ],1997,12:114321155[15] Barkigia K .M.,Chantranupony L.,S m ith K .M.et al ..J.Am.Che m.Soc .[J ],1988,110:7566—7567[16] A lden R .G .,O ndriasM .R .,Shelnutt J .A ..J .Am .Che m .Soc .[J ],1990,112:691—697[17] M urray R .W .,H eine m an W .R .,O ′Dom G .W ..A nal.Che m .[J ],1967,39:1666—1668[18] Palaci os J .,Colina A .,H eras A .et al ..A nal .Che m .[J ],2001,73:2883—2889[19] W ils on M .T .,Rans on R .J .,M asiakow ski P .et al ..Eur .J .B i oche m .[J ],1977,77:193—199[20] Zhu Y .,Cheng G .,Dong S ..B i ophy .Che m .[J ],2000,87:103—110[21] Zhu Y .,Cheng G .,Dong S ..B i ophy .Che m .[J ],2001,90:1—8[22] Zhu Y .,Cheng G .,Dong S ..J .E lectroche m .Soc .[J ],1999,146:3000—3003[23] Reddy K .S .,Yonetani T .,T suneshige A .et al ..B i oche m .[J ],1996,35:5562—5570[24] Carra w ay A .D .,M cCollum M .G .,Peters on J ..Inorg .Che m .[J ],1996,35:6885—6891[25] Scholtz J .M .,Hong Q .,York E .J .et al ..B i opolym ers [J ],1991,31:1463—1470[26] Greenfield N .,Fas m an G .D ..B i oche m .[J ],1969,8:4108—4116[27] Greenfield N ..J .B i oche m .[J ],1981,20:33—37[28] M elchi onna S .,BarteriM .,C iccotti G ..J .Phys.Che m .[J ],1996,100:19241—19250[29] Kazanskaya I .,L exa D .,B ruschiM .et al ..B i oche m .[J ],1996,35:13411—13418[30] B lauer G .,Sreera m a N .,W oody R .W ..B i oche m .[J ],1993,32:6674—6679In -situ UV and CD Spectroelectroche m istry I nvesti ga ti on of theElectroche m i ca l Reducti on Reacti on I nduc i n g Confor ma ti ona lTran siti on of M i croperox i da se -11J I A N G X iu 2E ,ZHAN G Zhe 2L ing ,HUAN G W ei 2M in ,L I U X iao 2Q iang ,WAN G E r 2Kang ,DON G Shao 2Jun 3(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E lectroanaly tical Che m istry ,Chang chun Institute of A p p lied Che m istry ,Chinese A cad e m y of S ciences ,Chang 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 E lectroche m ical reducti on p rocess of m icroperox idase 211w as investigated by in 2situ UV 2V is andCD s pectroelectroche m istry m ethods w ith a l ong op tical path th in layer cell.T he s pectra obtained w ere an 2alyzed by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 on least square and double l ogarithm ic analysis m ethods.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electroche m ical reducti on induced the confor m ati onal tran siti on of M P 211from randomco il to Α2helix and p rovided an i m po rtant info r m ati on for understanding bi ol ogical electron tran sfer m echa 2nis m coup led w ith confor m ati onal tran siti on s.Keywords M icroperox idase 211;Spectroelectroche m istry ;E lectron transfer ;Confor m ati on change(Ed .:S ,X )523N o .2姜秀娥等:现场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电化学还原反应诱导微过氧化物酶211构象的转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