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控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行政成本控制既是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又是影响政府能力发挥和绩效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它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政府绩效管理的起点是控制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成本是现代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动力之一;降低行政成本同提高管理绩效本质上是一致的;重视行政成本的控制有助于政府绩效管理科学化。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成本
一、行政成本的内涵及控制意义
行政成本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在一定时期内,为履行其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支付费用的总和。

它包括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由其所引发出的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间接负担。

从行政成本的投入是否产生绩效来说可分为有效成本、无效成本。

有效成本也可称为行政标准成本,是指政府在正常进行有效公务时的必要支出,是为满足社会需要与民众期待政府所从事行政活动支付的必要成本。

无效行政成本是政府实施行为时的超量成本,即这部分成本不能创造出社会效益,导致行政资源不必要的损耗。

行政成本与政府绩效好比是一对孪生兄弟。

行政成本以政府绩效为回报,而政府绩效又以行政成本为条件。

目前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指标有经济(economic)、效率(eficiency)、效果(ef —cifveness)、公平(equity) “4E”指标,其中“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最少的成本或者给定成本对较高水平的工作和经济收益是效率的尺度,这种“根据其产出是否符合效率标准或者其它绩效尺度”来评估政府工作的观点,是绩效化政府运动的基本出发点。

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主要有成本一收益分析法(cost—beneiftanalysis,CBA)和成本一效果分析法(cost—efecitvenessanalysis,CEA)。

以上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是强调行政成本的控制。

二、政府绩效管理中行政成本缺失产生的问题
1、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主要是服务于单纯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其一,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现有绩效评估模式过多注重经济发展结果而忽略其投入成本和资源的耗费。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或对现代化目标的急切追求,使得各地政府倾向于以单纯的经济增长即GDP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目标,进而成为衡量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其领导人“政绩”,并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主要指标。

这种以产出论英雄的政府政绩评估机制导致的结果,必然驱使各级官员有意或无意地抹去施政成本,追求短期个人政绩,而不惜牺牲国家、集体、群众的长远利益,热衷于表面政绩。

其二,政府绩效评估模式过多注重绩效形式而忽视其效率。

目前各地都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但限于资源和社会基础条件的制约,进而使不少地方转向投入见效快的“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

这些工程,既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用不着在控制行政成本上花工夫。

既然是“为民办实事”当然就应该是数量多
多益善,控制行政成本反过来成为了许多领导眼里的“成本”。

重视算“政治账”,而不重视算“经济账”是各地政府主要的发展策略。

2、行政成本没有被纳入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期,政府职能发生着较大的转变,但政府仍然承担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任务。

在增长目标的驱动下,考核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往往只看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只看引进多少资金,上了多少项目,至于付出了多少成本,特别是支出了多少公共财政资金,则缺乏考核;对决策成本、运行成本、组织成本和沉淀成本等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和成本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这就使政府组织及领导干部在客观上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

由此也可以说,目前存在的不计行政成本搞形象工程的根源与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本没有从整体上将行政成本纳入考核范围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政府行政成本中既有必要成本、有效成本,也有超量成本、无效成本。

目前我国由于政府行政成本监管机制不健伞,导致行政成本中无效成本过大。

三、我国政府行政运行成本的控制与改革思路
1、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1)组织系统。

组织是指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从事活动的一种方式。

在政府组织中,通常将目标划分为几个子目标,并分别指定一个特定单位或个人负责完成。

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与政府组织机构相适应,即地方政府行政经费预算是由若干分级的小预算组成的。

(2)信息系统。

即责任会计系统。

它是政府会计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计量、传送和报告成本控制使用信息。

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编制责任预算、核算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和报告业绩三个部分。

(3)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是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考核的主要内容有:A.规定代表责任中心目标的一般尺度。

它因责任中心的类别而异,可能是具体的费用项目开支标准,也可能是具体责任人的人力成本。

B.规定责任中心目标尺度的唯一解释方法。

作为考核标准,对它们必须事先规定正式解释。

C.规定业绩考核标准的计量方法。

例如公用成本的分摊方法,所提供的单位公共物品的成本如何归集与分配等。

(4)奖励制度。

奖励制度是维持控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地方政府的公务人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业绩评价有关的工作上面。

奖恰当的奖励制度将引导人们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争取好的业绩。

奖励制度是调动人们努力工作、以求实现地方政府行政运行总目标的有力手段。

2、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控制的改革思路。

(1)重新定义地方政府职能,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

这是地方政府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突破口。

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行的一些行政审批制度已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随着政府职能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的转换,地方政府中曾经设置的一些机构如经济专业管理机构必然会由于职能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由于每一个机构的存在和运转都需要一个最低限额的行政经费成本支出,因此政府机构的撤销势必带来行政运行成本的降低和减少。

参考文献:
[1]朱文兴、朱咏清.对行政成本居高的经济分析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3)
[2]何建.降低行政成本的思考和对策[J].领导科学,20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