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一:2016西安理工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2016西安理工大学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漂泊/剽窃畸形/绮丽歼灭/纤夫
B.散漫/蔓延气概/慷慨舞弊/遮蔽
C.切磋/切实抒怀/枢纽跌宕/荡涤
D.横幅/横祸猥琐/泾渭苍茫/怆然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8年的汕头,树起一座文化创新的丰碑,它是由全国一千多位文艺工作者携手创作,集1000副古今名联、1000幅极具收藏价值的书法艺术作品、1000篇言简意赅的读联随笔及楹联鉴注组成的旷世巨著——《名联颂中华》对联与书法鉴赏丛书。

这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兼具鉴赏性和收藏价值的不刊之书,更是“一座对联与书法艺术的大观园”。

以对联与书法为题材的出版物甚多,几乎可以说俯拾皆是,但是编纂形式基本类同。

而这套五卷本的《名联颂中华》丛书却不落俗套,编者自起炉灶,将对联与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一起,使这套丛书别开生面,
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

A.不刊之书 B.不落俗套 C.自起炉灶 D.触目惊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作者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才能使文章的立意反映出某种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新的含义。

B.在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中,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因为移风易俗而逐步失去受众、市场和创作源泉。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C.我国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基金,以充分发挥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D.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际形势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恒。

②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
③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

④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

⑤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⑥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

⑦尽管如此,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

⑧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

A⑧④①⑥②⑦③⑤ B①⑥②③⑤⑧④⑦C③⑥②⑤⑦①④⑧ D③⑧⑥⑤②④①⑦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

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年十二,随母至颖川。

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为稻田守丛草吏。

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稍谢。

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

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

使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

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

又以为“昔破黄巾。

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

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

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

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

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

六七
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

维退,淮因西击羌。

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

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

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

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言:碑文
B.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资:凭借
C.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喻:明白
D.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事:战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不足以尽地利
B.艾以为“田良水少……”又以为“昔破黄巾……”
C.辟之为掾,迁尚书郎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D.泛舟而下,达于江、淮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7.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其它三个用法不相同的是
A.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B.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

C.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D.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艾虽然很小就成了孤儿,十二岁就给人家放牛,但是,他非常敬仰“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的已故太丘长陈寔。

B.邓艾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勉强做了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

同僚们送给他很多财物,他又不表示感谢,因此当时的人都嘲笑他。

C.根据朝廷开垦农田储备军需物资的要求,邓艾经过实地考察,撰写了《济河论》,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具体的屯田建议。

D.由于邓艾对姜维军事行动的意图作出了准确的分析判断,并且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被姜维打败。

9.翻译和断句。

(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4分)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②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①,镜天无一毫。

南山②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①外:上。

②南山:终南山
(1)”镜天无一毫”一句描绘出了秋天怎样的景象?(3分)
(2)简析本诗所表现的诗人的精神性格。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③,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对曰:“。

可以一战。

战则我请从。

”(《曹刿论战》)
篇二:语文试题湖北省襄阳市四校2016
语文试题湖北省襄阳市四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
(宜城一中襄州一中曾都一中枣阳一中)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的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之中,有一种可贵的思想,叫做循序渐进。

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段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荀子集诸家之说而加以改造,乃化为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发展到南宋,再经朱熹的创造性总结,遂成“循序而渐进”的至理名言。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一可贵思想。

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同样可以追溯至《老子》。

《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

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

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

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

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

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思想有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

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
些人渐渐淡忘了,急功近利、追逐金钱的坏习气蔓延滋长、无孔不入。

结果,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

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

北宋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

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

晚近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而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见贤思齐,亡羊补牢。

从当前社会风气的实际出发,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循序渐
进、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蔚成新风。

(陈祖武2014.8.8《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间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循序渐进历经发生、发展、改造、总结,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B.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循序渐进作为中华传统
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

C.我们做任何事情往往都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它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严格律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是统一的。

2.下列不能全面反应“为而不争”内涵的一项是()(3分)
A.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
B.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清车万育《增广贤文》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D.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别人深信不疑的产品。

——马库拉对乔布斯如是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

B.《老子》最后一章提及的“为而不争”,孔子主张的“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 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为前提。

C. 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为历代中国学人所关注,数千年来以范仲淹、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中国学人以“凝聚人心,扶正风气”为己任,体现了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晚近学人根据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加以归纳,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

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年十二,随母至颖川。

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

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稍谢。

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诣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

维退,淮因西击羌。

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

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
迁城阳太守。

景元四年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

艾遣子忠等出其右,司马
师纂等出其左。

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

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B.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C.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D.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文中“少孤”即指邓艾年幼时父亲就死了。

B.“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呼唤。

C.“辟之为掾”中“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

D.“迁南安太守”中“迁”与徙,都指调动官职。

“迁”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

“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艾因战乱迁徙汝南,为农家牧养小牛。

后在颍川看到一篇谈及如何作文和做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励其志。

B.邓艾做过都尉学士,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

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最初没有表示感谢。

C.邓艾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

姜维撤退,邓艾认为应该分兵把守,后又识破了姜维的计谋,得以不败。

D.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

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到邓艾面前请求投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诣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5分)
(2)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①②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
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①隰:低下的湿地。

②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8.本词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5分)
9.本词下阕抒发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

(2) 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转场的哈萨克
刘斌立
十月,乌尔达拉克决定辞职了。

父亲三天前的电话,告诉他要转场到冬季牧场去。

上百只牲畜,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需要一起完成迁徙,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父亲已经年迈,需要人去帮他。

乌尔达拉克是长子,下面只有一个还在读高中的妹妹,他必须回去。

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

他们为了牲畜的生长,要在春夏秋冬辗转于四个牧场。

这些年牧场退化,他们转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夏季一个牧场,冬天迁到一个暖和一点的过冬处。

乌尔达拉克今年七月从乌鲁木齐的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一家经营医疗器材的公司找到了工作。

这已经让很多不得已而回到家乡的同学艳羡了。

大学时每到转场,乌尔达拉克都请假回家,帮家里打理异常辛苦的转场。

可现在刚刚找到工作,马上请那么长时间的假,领导很难理解,更难同意。

乌尔达拉克和父亲在电话中发生了争吵,他觉得现在转场可以租用汽车,不用像以前那样骑马赶着羊群和骆驼。

他说很多同学的家里已经用汽车运输物资和牲畜转场了。

可是当父亲听到这些时变得异常生气。

老人觉得,一个哈萨克人必须尊重传统,乌尔达拉克作为长子必须继承这些。

回到家已经是三天以后的夜晚,乌尔达拉克只跟母亲和妹妹打了招呼,并没有跟父亲说话。

为了转场,工作丢了。

父亲那晚安排着第二天的工作,要求乌尔达拉克独自完成拆卸毡房、查看病兽的事。

乌尔达拉克回答:“以前都是跟着你做,我自己不会干。

”父亲大怒:“哪个哈萨克男人不会做这些就是废物!”乌尔达拉克也不示弱:“我不需要靠做这些来生活。

”话音刚落,父亲的马鞭就扫过来。

乌尔达拉克流着泪,拿起强光手电,走出了毡房。

第二天清晨,父亲宰了生病的羊煮了肉。


尔达拉克在母亲的协助下拆卸了毡房。

迁徙开始了,女人负责孩子和家当,男人要驱赶并追回跑丢的牲畜。

当有大卡车拉着其他转场的人家从他们的身边开过时,父亲则用嘲讽的口气问候车上的族人。

乌尔达拉克不多言语,只是在父亲的指挥下扬鞭策马。

五天的迁徙终于完成了。

父亲搭建毡房,母亲煮奶茶准备吃食。

乌尔达拉克准备宰杀体弱不能过冬的牲畜,用于狂欢、聚会。

转场完成,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庆祝。

狂欢那晚,乌尔达拉克独自走出了毡房。

刚才他听到父亲跟族人讲,他不想让女儿高中毕业就回家出嫁,他希望女儿也考上大学到城市里去。

乌尔达拉克嘴角嘲讽地抽了一下,心想:“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找到工作不是还得回来转场吗?”
秋夜,乌尔达拉克感觉到孤独、无助。

工作已经辞了,父亲难道是真要让他回家放羊吗?“你
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乌尔达拉克吗?”父亲突然出现在他的身后,扔给他一件羊皮背心,“乌尔达拉克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孤独的人。

哈萨克在草原上已经越来越孤独,牧场快养不活我们了。


父亲坐在一块石头上,示意乌尔达拉克也坐下。

“这是我们家最后一次转场,明年春天,我和你母亲就要去定居点了。

政府在县城旁边修了很多房子,免费给我们住。

你明天就回城做个城里人吧,你妹妹要是考
上大学,让她也去。

”父亲说着话,点了根烟。

寒冷的空气中,白烟缭绕着特别显眼。

他并没有看到乌尔达拉克脸上的意外,继续说道:“我只是想你回来跟我学会如何转场,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老了,草场一年不如一年,在马背上的日子要结束了。

我只想我唯一的儿子,虽然进了城,但还是哈萨克,他应该知道怎么在马背上过日子。


那晚,乌尔达拉克喝了很多酒,第二天独自回城了。

回城的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定居点的房子星罗棋布在城市的边缘。

他想,那里真的是哈萨克的归宿吗?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2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意思是说牧民们为了牲畜的生长,一年四季总是要辗转不同的牧场。

B.本小说的一大特点是善于综合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C.“乌尔达拉克嘴角嘲讽地抽了一下”这个细节表明了儿子认为父亲所说与所做自相矛盾,表达内心对父亲的不满。

D.乌尔达拉克对父亲让他回家转场这件事经历了不情愿—顶撞—无助—意外—理解的心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