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创新中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引导,创新,意识,兴趣,自主探索

中国教育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体新课程改革,那么新课程到底要改什么?我个人认为一要改教育观念,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关系、二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品格得到健全。我国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构成学生整体素质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与本质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生机和活力的标志。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强调指出:“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的思维向求新、求异的方向发展,启迪学生张开理想的翅膀,或要求学生进行独特的构思,或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这样学

力为目标,使学生的个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要求我们敢于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设计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指导学生不断创新,从自已创编到群体交流,变封闭的数学课堂为开放式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创新的手段。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与传统教学不同,我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至少要具有以下两点创新意识: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风气,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在讲“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抽象立体图形→研究立体图形

→应用于生活→创造生活”为主线,在其中设置了“小小设

计师”一个活动,学生个人完成有些困难,需要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此时我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短时间内小组共同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出乎我的预料。在展示作品过程中,学生看到自己组的作品时有一种成就感,看到别组作品时显露出新奇的目光,不断产生思维碰撞,在碰撞中又达成共识,把课堂推向高潮。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一定要注意营造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课堂氛围,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对话的心态,做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还有什么看法呢?”等等,而对学生具有独特的想法时,教师不能轻易放弃,不能轻易否定,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要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

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在讲“平面图形的密铺”一课时,我引导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通过观察和简单的实践来体会密铺的意义,从中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相应的多边形纸板验证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能否密铺,学生在操作上不必考虑边的因素,只要考虑角度即可,这样使密铺在角度上的规律更容易被发现。整个过程经历了发现问题(用同一种正多边形有些可以进行平面密铺,但有些又不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密铺要满足什么条件?)→解决问题(密铺的原则是保证每个拼接点处各角之和是360°)→运用新知(哪些正多边形只用同一种可以进行平面密铺?)→实践活动(你能给讲台设计一个密铺方案吗?)。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能很好地感悟密铺原则,并通过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欲望,使学生自信:我也能创新!

创新并不是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是对创新的一个误解。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

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在教学中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

如: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的新课教学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立竿见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