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杂剧三十种》“比”字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刊杂剧三十种》“比”字句研究
《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现存最早的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研究元代汉语重要的资料之一。
“比”字句经历了汉语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仍然被保留下来,是比较句的主要形式。
研究《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比”字句,考察它的分类和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比”字句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和演进情况。
标签:《元刊杂剧三十种》“比”字式比较句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研究元代汉语语法乃至整个近代汉语语法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元刊》)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代刊本。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由徐沁君校点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先秦时期,比较句已经出现,至今仍然被普遍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句在发展演变中出现了许多变化。
本文探讨的是在《元刊》中“比”字式比较句的特点和形式。
参考谢仁友作于2003年的博士学位论文《汉语比较句研究》,本文采用他对比较句的相关界定:首先,比较句应具备比较标记词、比较主体、比较标准和比较结果四部分。
其次,比较句按照比较主体和比较结果的不同,分为正差比、平比和负差比三类:A超过B的,称为正差比;A与B类似、近似、齐同或相异,或A与B 构成比拟关系的,称作平比;A不及B的称作负差比。
①
一、正差比
(一)VP比VP+形
“在元代之前,‘比’字式正差比的比较主体和比较标准都只有NP,但在元代我们见到了2例两个比较项都是VP的”[1](P74),其中1例在《全元散曲》中,另一例则在《元刊》中。
即:
(1)读书的白衣换了紫袍,休题乐者为乐,则是做官比做客较装腰。
(P251)
比较项可以是动词或动词型短语,这就扩展了“比”字式正差比句的功能。
(二)A比B+会/能+VP
“会、能”都是表示能力的助动词,进入“比”字式,表示两个比较项的某一动作、行为这一比较点上“能力的大小”的比较。
《元刊》中有3例。
如:
(2)王陵比我会沽酒!(P301)
(三)A比B+VP+动词+数量词+NP
这种句式很复杂。
其中VP是比较点;B和VP是主述关系,“B+VP”这个整体是句中的比较标准;句式中的动词为心理动词,因为心理动词具有[+程度变化]这一语义特征,所以可以进入“比”字句,并充当句子的比较结果。
这种句式的句子在元代只有2例,且都在《元刊》里。
即:
(3)我比他吃茶饭知个饱,我比他穿衣服知个暖凉。
酒添的神气能荣旺,饭装的皮袋偏肥胖,衣穿的寒暑难侵傍。
(P620)
(四)A比B+动+数量+NP
句式中动词具有“数量变化”的语义特征。
如“添、增、多、少”等。
《元刊》中仅此一例。
(4)甘心致仕,自愿归休,抛扬浩气,浇灌吟怀,不求名,不求利,虽不箪食,一瓢饮,我比颜回隐迹只争个无深巷。
(P438)
(五)A比B+(副)+形
东晋时期“A比B+形”的句式已经存在,唐代发展为在形容词前加程度副词,宋代这一句式被普遍使用,元代该句式的状况跟宋代基本相同,只是出现的频率比宋代高很多。
《元刊》中就有6例。
如:
(5)咱两个亲子父,我和他一父母,他和我近,我和他亲,你比他疏。
(P154)
(六)A比B+V得C
这种句式较为少见,《元刊》中仅1例。
即:
(6)你比那时节吃的较丰肥,更长出些苫唇髭须。
(P400)
(七)A比B+形/动+补语
句式中补语主要是数量补语,也可以是不定量补语。
有时形容词也可以充当句中补语,书中有2例。
如:
(7)比俺娘那熬煎增十倍,恰才这些崎险艰难好做一回。
(P337)
(八)A比B+副+补语
这一句式与“A比B+形/动+补语”的形式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比较结果是“副词+补语”,而非“形/动+补语”,书中仅此1例。
如:
(8)我若还更九番家厮并,他比的十恶罪尚犹轻。
(P333)
(九)A比B+NP+形
句中NP是比较点,B和NP之间是偏正关系,NP和形容词之间是主述关系。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B+NP”整个看成是比较标准,而句子的比较主体是隐含了NP 的“A+(NP)”的形式,这样,就成了“[A+(NP)]比[B+(NP)]+形”的结构。
书中只有1例。
即:
(9)魏文侯比公孙述性薄劣,这其间田子方命绝,段干木死也。
(P596)
这个句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如今我们也说“你比他力气大”等。
(十)A比B+VP+形
这一句式与“A比B+NP+形”相类似,所不同的是比较点是动词性短语(VP),B 和VP之间是主谓关系,VP和形容词之间是动宾关系。
书中有1例。
即:
(10)想大汉朝岂无良史书名姓,比众文武自有旁人话短长。
(P610)
值得注意的是,所举之例本身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自有旁人比众文武话短长”。
意为“自有旁人比众多文武大臣更能说长道短”。
二、平比句
(一)相异句
1.A比B别
这一句式产生于宋代,主要应用在宋词中。
元代“A比B别”式已经基本退出,只有《全元散曲》和《元刊》中各有1例遗留。
《元刊》中的这1例如下:
(11)俺交友分比管鲍分金义更不别。
(P598)
2.A比不得B
这是产生于元代的句式,句式中没有比较高下的意思,而是强调A和B二者不同。
“比不得”又写作“比不的”,意为“不同于”,即A不同于B。
《元刊》中有1例,即:
(12)这埚儿比不得你祭台边唬鬼瞒神。
知他是你风魔,我沙村。
(P763)
3.A比B难同
宋代产生了“A比B不同”的句式,到了元代,句中“比”虚化现象明显。
在《关汉卿戏剧集》中有明显的表现。
《元刊》中这句“A比B难同”虽然不与其完全相同,但是,形式上显然是属于这一句式。
此句中“比”已经虚化,且《元刊》仅此1例。
即:
(13)我迟疾死后一场空,精神比往日难同,闲下这小孩儿怎建功?(P315)
(二)“比”字式
1.A比B
“A比B”属于比拟性平比句,在先秦是“A+比于/乎B”的形式。
东汉前后,介词“于/乎”脱落,形成“A+比B”。
唐代这种句式较为常见,宋元时期继续被普遍使用。
《元刊》中有8例出现。
如:
(14)怎把山鸡比凤凰,不信是飞在梧桐上。
(P610)
2.比并
“比并”在这里是“比较”之意,引出下文比较的具体内容。
在《元刊》中有2例。
如:
(15)咱两个堪为比并:我为那包髻白身,你为这灯火青荧。
(P108)
此外,在平比句中,“比”在意为“比较”之义时,还有其他的句式,不如上文形式规范,但也构成比较句。
如:
(16)正末做将两半衫儿比了。
(P375)
三、负差比
(一)A不比B
“A不比B”表示负差比,来源于对平比句“A比B”的否定。
当“A弱B强”时,“A 不比B”表示“A比不上B”或“A不如B”;当“A强B弱”时,则表示“A不同于B”“A 不像B”。
《元刊》中有7例。
如:
(17)我这一腔铁石心,不比你趁浪风尘怨。
(P756)
(二)A比B+不+形
句式中“比”的动词性很强,有“比较”的意思。
书中有2例。
如:
(18)今日见纸判官趋前退后,元来这做鬼的比阳人不自由!(P20)
(三)A不比B+NP
在这里,NP是A和B的比较点,“不比”是“比不上,赶不上”的意思。
书中仅1例。
即:
(19)俺不比您扢皱定眉儿,别是天堂。
(P620)
(四)A不比B+VP
与“A不比B+NP”句式相似,“不比”是“比不上,不如”的意思,此句的比较点是VP。
在《元刊》中只有1例。
即:
(20)我住的草舍茅斋,比您不曾差夫着万民盖。
(637)
注意,我们认为所举之例是个倒装句,“不”是修饰“比”,而不是修饰“曾”。
如果将“不曾”看作是一个词,则使A与B的比较点缺失,导致句子前后意思不通顺。
综上所述,正差比所占比重最大,平比其次,负差比最少。
这种现象,与元杂剧自身的特点和“比”字式比较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
首先,杂剧发展到了元代,进入鼎盛时期。
杂剧自身刚健雄浑的音乐风格、复杂严谨的曲式结构以及技艺精湛的演唱艺术的特点日趋成熟。
而正差比句式本身的意思就是突出“比较主体”在“比较结果”上超过或优于“比较标准”,强调“比较主体”的优势。
所以,正差比最符合剧本主题情感表达的需要。
其次,元代适值正差比“比”字式发展迅速的时期,不仅数量稳步增加,句式形式也多样化。
《元刊》中正差比句式有10种,而平比有6种,负差比只有4种。
由此可见,正差比在《元刊》中的繁荣是“比”字式比较句发展的结果。
“比”字式表示平比,主要功能是表示两个比较项的异同。
在此,“比”的含义是“如、同”,不同于正差比中的”比”,正差比中“比”是“比较”的意思。
表示平比的主要形式还有:“如”字式,“似”字式和“像”字式,“和/同”字式。
显然,“比”字式并不占优势。
发展到现代汉语,“比”字式的平比功能已经不具备了。
所以,《元刊》中表平比的“比”字式数量相当。
汉语在语言大背景的变化下,依据交际的便利原则和明晰原则,变得抽象而意蕴深刻。
“比”字句在和其他比较句的竞争与临摹下,得以流传至今。
《元刊》中的“比”字句反映出元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显示出元杂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更展示出“比”字句在这一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是“比”字句的整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容注释:
①A:指比较主体,B:指比较标准,NP:指名词性短语,VP:指动
词性短语,形/动:指形容词或动词。
引用注释:
[1]谢仁友.汉语比较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
参考文献:
[1]康瑞琮.古代汉语语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3][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蒋绍愚.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古汉语研究,1999,(4).
[5]黄晓惠.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及演变[J].中国语文,1992,(3). (王晶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