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五篇模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五篇模版]
第一篇:实验报告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
实验报告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3.掌握灵活运用图象处理问题的方法.
实验原理
探究加速度a 与力F、质量M 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 不变,讨论加速度a 与力F 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 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讨论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片和纸带、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小盘、______电源、______、砝码、________、导线.
实验步骤
一、测质量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仪器安装及平衡摩擦力
2.按图 1 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图 1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拖着纸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__________运动状态.这时,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__________的分力平衡.
三、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研究 a 与 F 的关系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盘,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打完点后切断电
源,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5.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盘里放入适量的砝码,把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记录下来,重复步骤 4.在小盘内再放入适量砝码,记录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再重复步骤 4,重复三次,得到三条纸带.
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标明计数点,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每条纸带上的加速度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一)内.表(一)
实验次数
加速度a/(m · s-2)
小车受力F/ N
四、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研究 a 与 M 的关系
7.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M,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7,并将所对应的质量和加速度填入表(二)中.
表(二)
实验次数
加速度a/(m · s-2)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 kg
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1 1
数据处理
1.需要计算各种情况下所对应的小车加速度,可使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先在纸带上标明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根据公式 a=Δ xT2 计算加速度.
图 2
2.(1)根据表(一),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作用力的大小F 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便证明了加
速度 a 与作用力 F 成正比.如图 2 所示.
(2)根据表(二).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发现这些点落在一条类似反比函数的曲线上.我们猜想,a 与 M 可能成反比.为了检验猜想的正确性,再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落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如图3 所示)
图 3
结论: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
2.实验步骤2、3 不需要重复,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误差分析
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
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
3.平衡摩擦力不准确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小盘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第二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四川省南江县第二中学
刘新明
【学生分析】: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等物理概念
能正确的受力分析
对传感器这种测量加速度的工具已有一定的了解
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对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2.理解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学习使用传感器
过程与方法:
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自主探究,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改正错误。
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真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器材】: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轨道、小车、钩码、砝码、细线等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歼 15 战斗机开始介绍,战斗机要在百米内由静止加速到达起飞
的速度,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运动学公式,a 要足够大!
二、猜想假设
战斗机靠什么提供这么大的加速度呢?
1.发动机。
加速度与力一定有关系,而且动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2.飞机一般都设计成流线型,目的就是为了减小阻力。
加速度与合外力有关系。
3.加速度还与质量有关。
三、实验方法
要研究a、F、m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要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
从中找出 a与 F、a与 m的关系。
四、设计实验
为了简化研究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物理模型。
我们把研究对象确定为轨道上的小车。
如何有效地测量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先试着设计实验操作步骤,来有效地测量 a,m,f 这三个物理量。
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
学生设计思考一到两分钟后…… 现在我们要运用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来提出你们的问题。
A 组举手:我们用弹簧秤拉小车,不好读数
师:你们组用弹簧秤拉小车是为了测量小车的拉力吗?
A 组:小车在加速运动,看不清楚读数,而且也不能保证小车是做匀加速。
B 组举手:我们是用钩码来拉小车。
师:这个办法非常巧妙。
通过钩码绕过定滑轮来拉动小车,让钩码的重力来给小车提供稳定的拉力,使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运动。
C 组:没有打点计时器,测不了加速度。
师:为了减小计算量,我们选用位移传感器。
教师介绍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操作
六、汇报小结
大家的实验都结束了,请同学分析一下。
问 1 :为什么要选择数据?
问 2 :分析一下你们组得到的实验数据。
生:从表格里我们发现加速度随力的增大而减小。
师:那么怎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出他们的定量的规律呢?
生:拟合图像。
师:图像的横纵坐标表示什么含义,图像可以说明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正比。
师:正比关系的图像应该要严格过原点才对。
有其他小组做出和这不一样的图像吗?有没有过原点的图像?
老师把课前做好的过原点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请同学们比较,并且分析图像会不会过原点,那么不过原点的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
1.根据前面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图像应该要过原点
2.不过原点是因为有摩擦
3.共同想办法解决摩擦力的问题。
七、继续第二部分实验操作
F 一定,研究 a 与 m 的关系。
八、汇报分析,小结实验结论
九、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不仅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同时还学习使用了传感器。
传感器减少了我们实验过程的计算量,从而大大节约了我们实验的时间,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
第三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此说课稿是本人参加柳州二中所抽到的课题,并以此说课稿取得了胜利,仅此献给找工作的同行们,希望跟大家分享)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舒畅,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专业。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我的说课分为四大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物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定量的解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得出其数学表达关系。
同时本节教材突出了对学生探究性试验能力的培养,渗透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观点,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改进已学过的物理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以此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祈祷了积极作用,同时这节内容页是为下节牛顿第二定律知识作铺垫。
重点是:探究出加速度与力、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是:实验设计,平衡摩擦力,处理实验数据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提出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理解实验思路的合理性,以及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3、体会整个探究过程的科学严谨和合理性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出加速与力、质量的关系,让学生领略到学习的喜悦。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分四大环节,基本思路是:先提出探究的目标,其次,根据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所要用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最后讨论得出结论。
第一个环节——情景引入
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所操作过的物理实验,提出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
目的是阴道学生开始新课教学。
然后根据上节课所学过的
牛顿第一定律入手,之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力决定的,而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又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关,而物体状态的变化是有加速度决定的,那么加速度一定跟物体所受的力以及自身质量有关。
于是,我们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的关系就十分必要了。
第二个环节——理论探究
我们知道,以前我们探究了物体速度与实践的规律、位移与时间的规律,这
中间都与加速度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加速度与力、质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如何探究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可以让学生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补充,教师给予正确的阴道,得出结论之后阴道大家进一步探讨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力有何关系,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又有何关系呢?那么我们要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要通过实验分析加以验证?这个实验我们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呢?通过讨论,学生会笑道用大点计时器等来进行实验。
第三个环节——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若采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首先明确可采用通过滑轮用钩码拉车的办法给小车提供力,但这一过程怎么“消除”摩擦力呢?这可能是学生的难点。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再此基础上教师可动手示范,进而可得出所需要试验数据,为分析数据可以提示学生试着动手做出加速度与力的图像,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的图像。
开始的时候学生不知道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的图像,先提示他们做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图像,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图像看不出什么规律,然后再尝试着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
此外,提出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探究此实验结果呢?学生们通过预习课本,联想到书本上的另外的实验方法,我会讲解由测量加速度转变为测位移同样可以达到我们探究的目的的原理,关于数据处理,当质量不变时,应该以加速度之比作为横轴,力之比作为纵轴,当力不变时加速度之比为横轴,质量之比为纵轴并拟合曲线,从而得出其探究规律。
第四环节——总结实验过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当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倒数成正比。
然后总结这堂课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及分析过程,表扬在本节课表现好的学生,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提示以后的课程学习中大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处理数据上和整个理论分析框架的简历存在困难,应该通过细致、小步阴道,让学生能掌握探究实验的分析和操作,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讲课稿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力决定的,而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又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关,而物体状态的变化是有加速度决定的,那么加速度一定跟物体所受的力以及自身质量有关。
于是,我们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的关系就十分必要了。
我们知道,以前我们探究了物体速度与实践的规律、位移与时间的规律,这中间都与加速度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加速度与力、质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如何探究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小组现在开始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几个小组已经得出自己的结论,用之前学过的控制变量法,那大家进一步再来探讨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力有何关系,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又有何关系呢?那么我们要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要通过实验分析加以验证?这个实验我们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呢?对,很多同学会想到用打点计时器等来进行实验。
如果我们采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通过滑轮用钩码拉车的办法给小车提供力,但这一过程怎么“消除”摩擦力呢?这个可能是你们觉得困难的地方,展现团体的力量到了,我们接下来进行讨论,现在老师先做个示范,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我的实验步骤,我们边做边读出
所需要的实验数据,为分析数据你们可以试着动手做出加速度与力的图像,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的图像。
可能同学们不知道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的图像,那么我们就先做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图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图像看不出什么规律,然后再尝试着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探究此实验结果呢?对,课前老师已经把预习的工作分配下去了,通过预习课本,联想到书本上的另外的实验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加速度转变为测位移,同样可以达到我们探究的目的的原理,关于数据处理,当质量不变时,应该以加速度之比作为横轴,力之比作为纵轴,当力不变时加速度之比为横轴,质量之比为纵轴并拟合曲线,从而得出其探究规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当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倒数成正比。
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好,我们成功的完成并分析了数据,找出了加速度,力的质量的关系,以后的课程学习中大家也要像今天这样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体会小组合作的魅力。
第五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依据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实验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后现代主义。
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活动,通过“科学探究→收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建构概念”的教学流程,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利用小车与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得到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质量、力,加速度的概念基础之上,通过实验探究收集数据、交流讨论,建立概念的教学,是对简单机械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过程之一。
2、高一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但具有一定的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已初步具备收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3.教学方式
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因此也可以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这说明,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车一端带滑轮长木板、带小钩或小盘的细线两条;钩码(规格:10g20g,用作牵引小车的力);砝码(规格:50g100g200g,用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刻度尺、计算器,铅笔;文件夹;粗线绳(用来牵引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气垫导轨.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理解实验思路的合理性,以及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3)体验如何平衡摩擦阻力、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操作方法。
(4)体会整个探究过程的科学严谨和合理性。
学习重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3.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学习难点:
1.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2.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看一下实验结果能验证什么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有乐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情感。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
四、教学内容
本节实验分别从“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研究。
(一)实验思路:
将小车置于水平木板上,通过滑轮与槽码相连。
小车可以在槽码的牵引下运动。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可证明这两个力只是近码的个数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
小车所受的拉力可认为与似相等,条件是槽码的质槽码所受的重力相等。
测得不同拉力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量要比小车的质量小很多。
分析加速度与拉力的变化情况,找出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重物改变小车的质量。
测得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这个拉力下运动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变化情况,找出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物理量的测量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三个: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质量的测量:可以用天平测量质量。
为了改变小车的质量,可以在小车中增减砝码的数量。
加速度的测量:方法1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测量小车加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移动的位移x,并用秒表测量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然后由a=2x/t2
计算出加速度a。
方法2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参考第一章的'实验方法)。
方法3 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数值。
这是因为我们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测量不同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比值即可。
如果能做到让两个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时间t相等,那么由(1)式可知,它们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即
x1/x2=a1/a2
这样,测量加速度就转换成测量位移了。
力的测量现实中,仅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几乎不存在。
然而,一个单独的力的作用效果与跟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因此,实验中作用力F的含义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如何为运动的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合力,如何测出这个合力是本实验的关键,有很多可行的方法。
下面参考案例中的方法可供选用,也可以设计其他方法。
(三)实验过程
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小桶及沙子的总质量。
2,按图安装实验器材。
3,平衡摩擦力。
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小木块,使之形成倾角较小的斜面,使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轻推小车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4,挂上沙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通过纸带算出加速度。
5,保持小桶里沙子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6,作a-F的图像。
描点作图,若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