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考历史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配套练习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测评(选修3)
1.材料1914年10月4日德国93位文化界的代表签署了《对文化界的呼吁书》,声称普鲁士军国主义是德国文化免受俄国野蛮斯拉夫专制文明和西方物质主义文明冲击的唯一护卫。

1914年10月16日,德国3000名教授(占德国所有教授的80%)在《德意志帝国高校教师宣言》上签字。

他们在宣言中宣称:“不仅仅是德国文化的未来,甚至整个欧洲文化都在战争中面临存亡关头。

德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


德国阿尔弗雷德·齐摩恩说,1914年战争不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一场简单战争,它是思想战争——一场两个政府、社会、进步的不同和不一致的观念之间的冲突。

——张国臣《一战背景下德国
知识界对战争原因的释读》
(1)根据材料,归纳德国“知识界”关于一战原因的释读。

(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试评析“1914年战争”是“思想战争”的观点。

解析:(1)根据材料“普鲁士军国主义是德国文化免受俄国野蛮斯拉夫专制文明和西方物质主义文明冲击的唯一护卫”“德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得出文化保卫;生存危机。

(2)根据材料可知德国知识界对于一战的认识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该观点掩盖了大战的非正义性,为德国进行世界大战辩护,鼓动德国人民参与战争;战争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

答案:(1)释读:文化保卫;生存危机。

(2)评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该观点掩盖了大战的非正义性,为德国进行世界大战辩护,鼓动德国人民参与战争;战争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

2.材料有学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出以下的解说:
(1)均势和平很脆弱。

(2)民族主义点燃战火。

(3)经济联系没能阻止英德交战。

(4)战争发展成总体战。

(5)欧洲从此淡出世界舞台中心。

(6)世界霸权转移到美国。

(7)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永久化。

(8)帝国解体一发不可收拾。

(9)一战之后还会有二战。

(10)世界大战会“过时”——战争没有胜利者。

——王义桅《一战:欧洲十个意想不到》
(1)上述解说中,哪些属于原因分析?哪些属于结果分析?
(2)选取你最认可的两条解说,并各用两个史实进行说明。

解析:(1)根据所学(1)(2)(3)属于原因分析,分别从双方实力、民族以及经济方面分析一战的成因;(4)(5)(6)(7)(8)(9)属于结果分析,分别从战争的规模、对交战双方的影响、战后国际格局方面分析战争所造成的后果。

(2)解题思路,首先从材料中对一战原因、结果及其评价选取自己比较认可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史实准确,语言精练即可。

答案:(1)原因分析:(1)(2)(3)。

结果分析:(4) (5)(6)(7)(8)(9)。

(2)示例:我同意战争发展成为总体战,它持续的时间长,达4年之久;它影响的地区多,不但把欧洲大多数国家卷入战争,也把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卷入战争。

我同意帝国解体一发不可收拾,解体的帝国有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3.材料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月31日召开的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会议上的一次内部讲话,将保证欧洲的破碎化作为美国外交的重要目标。

他告诉其同僚:“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第一道防御线是一系列岛屿,我们期望通过海军、陆军和飞机阻止日本——让我们十分坦率地说——统治整个太平洋,并防止他们接近南美洲的西海岸。

那是个问题,我们决不会遭到中国、菲律宾、暹罗(注:中国对泰国的古称)或缅甸的攻击。

这完全是一个防御日本的问题。

我们不能大声直说,这会被认为是不友好的。

在大西洋上,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是一大批国家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它们持续、独立地存在。

目前,这些是什么呢,请记住这些字眼,具有持续的独立这一内涵的‘持续地独立地存在’。

国家的独立意味着
‘独立’,并不意味着在军事上或经济上遭受某个其他国家的‘统治’。

”接着罗斯福计算了一下目前欧洲还剩下二十几个独立国家,说“但如果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再保持下去,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共同的或各自的成功步骤再继续下去,它们将不可能独立。

它们会失去独立”。

他说这场战争中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结局是“这是一场成败参半的赌局,决不能忽视。

这是一场50∶50的赌局”。

——美国总统罗斯福同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的
会议记录6(1939年1月31日)李巨廉、王斯德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
(1)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这篇“内部讲话”的核心观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成败参半的赌局”最符合美国利益?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国际局势及美国的对策,题目以罗斯福“内部讲话”为考查载体,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

题目还注重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从整个战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美国的战略布局及其意图。

答案:(1)核心观点:力图阻止日本对太平洋和德、意对欧洲的扩张统一;保证太平洋和欧洲各自的碎片化,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

(2)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力图把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的地区兼并统一又会损害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和欧洲的利益;美国在未来战争中的任务是地区目标与全球目标的统一。

4.材料一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 材料二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

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政治企图。

(2)材料二中基辛格所说的“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指出这种变化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解析:(1)结合1945年及杜鲁门主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可判断美国的政治企图为独霸世界。

(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时间“60、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美苏争霸中美国由优势转向劣势;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第二小问影响,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及面临日本、西欧的冲击,美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改善中美关系,结束越南战争。

答案:(1)企图:独霸世界。

(2)方面:美苏争霸中美国由优势转向劣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影响:美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改善中美关系,结束越南战争。

5.材料一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有可能同意朝鲜同志的军事计划。

——斯大林致毛泽东电(1950.5) 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葛罗米柯曾向斯大林建议,苏联代表应于6月底返回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在那里使用否决权反对联合国做出不利于北朝鲜的决议,但斯大林拒绝了这个建议。

——罗斯玛丽·福特《解开朝鲜战争之谜:
十年对朝鲜冲突的政治分析》材料三尚无迹象表明苏联打算支援北朝鲜,远东苏军也没什么动静。

——《美国对外关系事件》195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认为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对朝鲜战争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1)根据时间“1950年”联系史实可知此时国际形势发生的变化是美苏冷战加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阵营壮大;及苏联核弹爆炸成功,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2)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二中斯大林拒绝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以反对联合国军出兵朝鲜,说明苏联企图置身事外或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第二小问影响,苏联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使美国能够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朝
鲜战争;使朝鲜战争由朝鲜半岛的内战变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同时因为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迫使中国出兵朝鲜。

答案:(1)变化:美苏冷战加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阵营壮大;苏联核弹爆炸成功,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2)态度:企图置身事外(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影响:美国能够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朝鲜战争;使朝鲜战争由朝鲜半岛的内战变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使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迫使中国出兵朝鲜。

6.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百度百科材料二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

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国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

——尼克松《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冷战格局产生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一“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可以归纳出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可以归纳出美国遏制了朝鲜的共产主义,固定了远东的冷战格局;结合所学还可以总结出是冷战中的热战,是冷战在亚洲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国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可以归纳出越南战争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强势一方变为弱势;结合所学还可以总结出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社会主义力量得以加强。

答案:(1)关系: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冷战中的热战,是冷战在亚洲的发展;美国遏制了朝鲜的共产主义,固定了远东的冷战格局。

(2)影响:越南战争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强势一方变为弱势;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社会主义力量得以加强。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专项测评(选修4)
1.明末清初,明廷重臣洪承畴兵败被俘,初宁死守节,经清太宗反复劝降后降清。

以下是对他的不同评价:
材料一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不可胜计。

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功勋谅之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之于死后。

今惟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变节)臣传一门。

——[清]《贰臣传表》乾隆上谕材料二承畴负时誉久,生平疵行,亦少概见,一旦变节,殊出意外。

吾人若舍民族国家之观念而论断之,似属人之常情,惟当君主专制时代,则不免遗贰臣之羞耳……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篼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民国]萧一山《清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乾隆皇帝、萧一山对洪承畴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历史评价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一“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功勋谅之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之于死后。

今惟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变节)臣传一门。

”得出乾隆皇帝认为洪承畴虽然对清朝有功但仍是变节之臣,因为它背叛了明朝;据材料二“筹策划,经略四方,篼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得出萧一山认为洪承畴才能出众,功劳巨大,是开国功臣。

(2)从乾隆和萧一山的不同评价得出个人身份、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会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历史评价还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答案:(1)不同评价:乾隆皇帝认为洪承畴虽对清朝有功,但背叛明朝,属变节之臣。

萧一山认为洪承畴才能出众,功绩卓著。

原因:乾隆身为统治者,倡导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萧一山是民国时期的历
史学家,主张抛弃狭隘民族观念和忠君思想,从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出发评价历史人物。

(2)因素:历史评价受时代背景;思想文化;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立场、角度上,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会有所不同。

2.材料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

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

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经十个月完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

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也先后定都于此。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营建东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中“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得出隋朝国库充盈,据材料中“汉王叛逆”“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得出平定叛乱、巩固政权的需要,据材料“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得出洛阳比长安更具地理和经济优势。

(2)据材料中“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得出加强了隋对全国的控制,据材料中“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得出提升了洛阳的经济、政治地位,据材料中“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结合所学得出利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管理,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据材料中“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得出劳民伤财加速了王朝的衰败。

答案:(1)背景:隋朝国库充盈;平定叛乱、巩固政权的需要;洛阳比长安更具地理和经济优势。

(2)影响:加强了隋对全国的控制;利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管理;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提升了洛阳的经济、政治地位;劳民伤财加速了王朝的衰败。

3.材料一颜元,清初思想家、教育家。

颜元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颜元认为,“令
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若“今天下之学校皆无才无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因此,在其主持的漳南书院里,教学内容包含天文、地理、数学、兵法、水学、火学、工学等自然科学。

颜元强调“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躬行实践,唯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材料二1869年,汤顿委员会(英国四大皇家委员会之一)把文法学校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实行寄宿制,以升学为目的,为上层资产阶级服务。

第二类培养军队、医务、法律、文官、工程和商业方面的人才,课程包括拉丁文、英语、政治、经济学、数学、科学,学生离校年龄为16岁。

第三类为下层阶级而设,课程包括拉丁文或一门外语、英语、历史、初等数学、地理和科学,学生离校年龄14岁。

——摘编自刘新科《外国教育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颜元关于学校教育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颜元和汤顿委员会关于学校教育主张不同的社会背景及这两种教育主张的本质区别。

解析:(1)颜元关于学校教育的主张,据材料一,由“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得出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由“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得出主张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由“教学内容包含天文、地理、数学、兵法、水学、火学、工学等自然科学”“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得出关注自然科技和实用知识,强调学以致用。

(2)第一小问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比较,1869年英国已经确立代议制,工业革命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而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僵化。

第二小问区别,在于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级。

答案:(1)主张: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关注自然科技和实用知识;强调学以致用。

(2)背景:政治: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英国:政治民主化程度高,工人运动的兴起。

经济:中国:商品经济虽有发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英国:工业革命发展。

思想文化:中国:理学和八股取士制度僵化;英国:自然科学的进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

区别:颜元的教育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汤顿委员会的主张为资产阶级统治服
务。

4.材料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1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举义时,他向滇军将士泣血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

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

”1916年3月16日,蔡锷令右翼赵又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攻;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渠坝驿沿叙永河向纳溪正面佯攻,朱德、张煦两支队从侧翼向兰田坝迂回前进,阻击泸州援纳之敌,刘存厚师进窥牛滚场,威胁江安守敌,掩护主力攻纳。

17日,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朱德一路甚至挺进到距泸州仅几公里的地方。

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

”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

——摘编自白寿彝《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近代前编》
(1)根据材料,指出蔡锷在护国战争中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解析:(1)据材料中“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等可得出答案。

(2)据材料中“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能答出政治意义,结合所学从思想角度和日本角度去回答。

答案:(1)作为: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

(2)意义: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捍卫了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阻止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革命精神激励后人。

5.材料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诞辰之际在下院发表演说:“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瑟夫·斯大林。

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

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都是无与伦比的”“斯大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其臣服于他。

斯大林的确是一个世界上无人可与之相比的最大的独裁者。

但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落后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

——据百度百科整理
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在2015 年 3 月进行了题为“斯大林和他在国家历史中的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民众对斯大林的态度明显改变。

21世纪初,民众普遍对斯大林持负面态度,而目前大部分受访者(39%)积极评价他,同意为斯大林建立纪念碑的比例由2010 年的24%上升到2015 年的37%。

年长的受访者中有43%的人对斯大林持尊重态度,年轻人则相对比较淡然;中等教育程度以下民众中43%的受访者对斯大林持尊敬态度。

1989 年,斯大林在历史上最伟大人物投票中只获得12%的选票,2012 年则排在第一位,获得49%的选票。

——摘编自杨军《斯大林在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之际“回归”》(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丘吉尔所说的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20世纪以来俄罗斯人民对斯大林态度的因素。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内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斯大林模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为二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战后为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外部(帮助欧亚国家共产党的成长,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回答。

(2)根据材料得出20世纪俄罗斯人民对斯大林的态度分为:正面和负面,结合所学知识正面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苏联解体、美国构建单极世界对俄罗斯利益的威胁的角度进行论述;负面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角度进行论述。

答案:(1)理解: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领导苏联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式社会主义;战后领导人民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把苏联建成一个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帮助欧亚国家共产党的成长,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因素:苏联解体使其大国地位急剧下降,斯大林被认为是一个强有力国家的象征,俄罗斯人对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国际地位的怀念;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威胁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对斯大林持负面态度的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