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一专业背景
已从传统的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在我国应对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等六个行业对焊接需求量较大;总体来看,我国焊接行业现状如下:1、焊接技能型人才缺;
2、焊接技术发展速度快;
3、焊接钢材用量大;
4、用人单位需求急;
唐山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方向;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建设中国动车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根据对唐山市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约为5万人左右;这对学校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新型的、高精尖焊接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专业发展历程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自1974年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态势和企业用人需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实训条件,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5年包揽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目前拥有35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2人;实训试验室10个,设备 180多台套;
(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唐山三友、日本住友唐山建机、国丰钢铁、二十二冶”等企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企业调研,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共同编制适合“产学结
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本方案借鉴唐山松下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在建设奥运场馆鸟巢时,控制产品质量的五个要素“人、机、料、法、环”,把校内“师资、设备、教材、教法、环境”五个要素与企业无缝对接,改变过去纯消耗性单项实训教学课题,打破传统的学校单一培养,充分利用企业场地设备、技术人员,引进企业产品、能工巧匠,将三年学业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实现校企共同培养;
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
坚持“立足实用性、满足区域性”的宗旨,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引领”,确定以满足企业“首岗胜任、多岗适用”需求,培养具有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产学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共同评价下,通过“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对接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对接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采用“产品+课题”教学模式,即:以课题为引领,以产品为载体,专项训练打基础,制作产品练综合;深化“做中教、做中学”,以实践应用为主,强化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职业素质得到企业的认可;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学生角色与职工角色”的有效对接,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二、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地区,服务于造船、石油化工、汽车、桥梁、钢结构等行业;坚持“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富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具备焊接结构设计、安装以及焊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产品加工,能进行焊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适应钢结构焊接生产第一线需要并可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表1、人才培养目标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三年
三毕业条件:全日制学习期内,完成所有能力模块的学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绩及格以上或达到规定学分,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中级焊工鉴定考试和特种作业证考试;学生毕业须获得三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特行证;四就业方向:
1、企业一线焊接加工操作人员;
2、经企业的培养和锻炼,还可从事焊接检验员、焊接工艺员的工作;
3、其它相关岗位工作;
五就业范围:
1、钢铁行业 5%、
2、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行业 65%
3、建筑安装、汽车制造等其他行业 30%
四、课程设置
一总体安排
表2、教育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
二课程设置
表3、课程设置及课时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焊工工艺及技能训练
以岗前培训为前提,以焊条电弧焊和气割为基础,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为重点,以先进的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焊为发展趋势,以典型产品制作课题训练为提高,以电阻焊等其它焊接方法为完善,以焊接检测手段为有益补充;
2、焊接检测
讲授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四种探伤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探伤缺陷辨识;
3、焊接结构生产
讲授焊接结构件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和生产工艺;熟悉焊接结构应力和变形原因和常用防护措施,了解焊接生产工艺和常用工艺装备,并能够看懂焊接技术图纸中的焊接符号
4、焊机维修
1学习焊机区域电气部分的巡检与维护;
2对发现的设备异常和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设备及部件的易损、易磨和易发生异常部位,探索掌握设备的维修规律;
3熟悉设备的原理、性能、接线、运行特点,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工艺方法,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力提高工作技能;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表4、“焊接技术应用”
专业教学进程表
专业:焊接技术应用起点:初中学制:三年职业资格:中级焊工
采用周倒形式教学一周理论一周实习;前四学期在学校学习,第五、六学期到企业工学结合;
5、“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训环节安排表
含校内和校外
六、人才培养与教学环境条件保障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成立由学院、行业企业领导为负责人,教学系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2、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院教学负责人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计划选定8家优质企业,在工学结合、师资互派、技能培训、产品研制、项目开发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
二实训条件配置保障
1.校内实训基地
本专业拥有教学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4个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氩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3个手工电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比较先进的焊接设备实训室,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各类设备设施186套台;为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拟增建1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1个计算机控制数字化焊接实训室,计划增加设备仪器20台套;
表6、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2、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的现状、水平
表4-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2、建立稳定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
1签订基地协议
选定4家钢铁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作为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计划在唐山范围内选2家,京津地区选2家;与相关企业进行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协议包括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习期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和生活条件等;
2制定管理制度
依托学校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责任,制定管理办法和奖惩方法;
3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校、系、室管理机构;负责工学结合的组织、规划、协调、实施、管理、检查、评估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教学系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 制定工学结合计划
按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规定的学时数量,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在企业实习教学内容和要求;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与保障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按照双师教师培养建设方案,重点加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教育素养的培养,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教学做一体双师教师团队;主要实施路径1、进修培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安排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利用寒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学校学习“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数字信息化焊接操作系统实作”和“焊机维修技术”;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职教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引导教师自学和研究职教理论和规律;2、企业锻炼,增加企业经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安排教师到唐山松下、唐山信德锅炉、天津新华昌、天津荣成钢铁等企业锻炼,每人每年不少于四周;3、开发课程和实训项目,提高教改研发能力;拟编制五本校本培训,新开发二个实训课题,建设二个实训车间,改造和自制二个实训设备,提升专业技能和研发能力;4、参加进修考级,提高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5、承担技能大赛训练和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如下要求:
①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与指导;
②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③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实施能力;
④具有较高的整合教学资源能力和指导技能竞赛能力
⑤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
2、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立足校企人才资源共享,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8人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在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和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保持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教学对技术发展的引领性和前瞻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
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整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如下:
①焊接专家优先考虑
②具有10年以上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经历;
③拥有大学学历、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
④在行业企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
⑤愿意致力于中职教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人文素质;
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参考劳动部教学大纲,计划编写以下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才读本与企业文化教材,适应“产品+课题”专业教学的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适应新岗位、新技能需要,编写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先进焊接技术,使学生具备会用能修焊接设备技能的焊机维修;
推出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3门网络课程;打造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为精品课,制作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冷作工实习多媒体课件40个课题;完成非核心课程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试题汇编;建立焊工专业初、中、高级、技师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建立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试题库、焊接机器人操作习题库;自制、机械基础模型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电子挂图;制作完成焊工实训仿真教学片,为教学中运用仿真、虚拟等信息化方式,提供充足资源,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立体融合,多渠道系统优化了教学过程;
七、学生学业评价
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234”模式,即: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两个过程,由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参与,从考试与操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技能鉴定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组成
为了全面、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综合考量不同的学习、实习环境;不同的评价主体和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前提下,建立四类评价指标:
1、考试成绩与操行评定
主要侧重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在校行为习惯和心理精神状态;该类评价中,客观指标较多,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理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水平以及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素质;
2、产学评价
侧重学生在学校接受一体化培养和“产品+课题”学习过程中技能水平和素养评价;此类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式,评价学生教学生产过程中,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工学评价
该评价是侧重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时的生产实践能力评价;该评价由“指导教师评价”、“车间班组评价”组成;此类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指标体系中主观指标较多,反映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纪律观念、人际关系、生产能力、安全意识、效益意识、责任意识等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4、技能鉴定
通过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鉴定机构职业能力鉴定,此成绩客观评价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两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成立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制定教学管理制度
3、加强过程与结果考核
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通过日常检查、推门听课、学生评教和产工学成绩,由企业、学校、学生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二0一三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