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教材)人教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案讲义2-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识素养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角度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意义。

知识点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1.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历史阶段。

2.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晋国出现“三家分晋”,齐国出现“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4)分封制崩溃: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二、华夏认同
1.时间:春秋到战国时期。

2.表现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3.影响: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漫画解史列国纷争
漫画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衰落,地方诸侯势力壮大,形成列国纷争局面。

知识拓展华夏观念
(1)“华”“夏”在夏、商、西周时是两个词,分别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其含义也有多种。

“华”有文化先进之意,“夏”不仅为地名,而且也为国名。

(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政权与边地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地落后,夷夏对称,这时,“夏”即指文化发达的东方诸国。

“华”“夏”连称则指礼仪文化发达的中国之意。

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农业
技术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②牛耕得到推广
水利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土地制

封建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兴起
工商业原因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繁荣
表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二、变法运动
背景(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成效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③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典型: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
(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2)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3)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4)“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5)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6)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评价
(1)顺应了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
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2)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牛耕的运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判断正误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铁器的应用和牛耕的推广。

④( √)
(2)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广泛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 √)
学思之窗
(教材P11)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提示体现了商鞅主张变法和反对因循守旧的态度,其思想有利于变法措施的推行。

知识点三 孔子和老子
孔子
老子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哲学 核心观念是“⑥仁” 天地万物本原为“道”;追求天人合一(朴素的唯物史观);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思 想
政治 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主张恢复西周
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应当有
所改良 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教育 文化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相传晚年对五经等文献进行整
理,其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其后世弟子编写的《论语》当


构图解史 孔子的思想体系
知识拓展 老子的“无为”与孟子的“仁政” 1.老子的“无为”
老子的“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与民争,顺应民意,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

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

2.孟子的“仁政”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简单继承。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知识点四 百家争鸣
一、社会变革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2.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3.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二、百家争鸣 内 涵
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派 别
儒家 孟子 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

邹衍 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实 质 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⑦思想解放运动
意 义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易混辨析 孟子的“仁政”与孔子的“仁”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

从纵向来说,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思考点
(教材P13)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提示(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阶层出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可结合左侧表中的学派、人物、思想回答。

探究点一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史料一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

……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

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

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

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赵矢元、冯兴盛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纲要》
史料二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

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
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读史指导
史料一主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阶级关系的变动角度说明变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质
史料二主要论述了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促使秦国强大,其策略是改革落后的制度,采取农耕、军
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
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的政治原因。

答案 政治原因:富国强兵,力争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争夺领导权。

(2)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

答案 主要因素:变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

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经济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瓦解
阶级 关系 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

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B.主要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主要利于农民生活的日益富足
1.答案 B 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 项正确。

2.韩非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 A.周王室不断衰微 B.宗法制度日益强化
政治 日益激烈的兼并形势,对各诸侯国生存及国家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各诸侯国必须改革旧的、不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的制度,进行变法
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这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诸侯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C.诸子思想不断融合
D.变法图强运动兴起
2.答案 D 战国时期,为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各诸侯国兴起变法图强运动,材料反映了改革变法的信息,故D项正确。

韩非是战国晚期思想家,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衰落,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诸子思想不断融合的内容,C项错误。

探究点二“百家争鸣”的出现及历史意义
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
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史料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

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读史指导
史料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呼唤建立新的社会”等信息明确了百家争鸣产生的根源和诸子百家的历史使命
史料二“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表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归纳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答案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

(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答案影响: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1.原因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社会诸侯争霸,礼乐制度崩溃,社会正经历巨大变革
教育私学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造就了一大批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
阶级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网罗人才,“士”阶层活跃
环境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缺少绝对权威和控制,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科技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人们认识水平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文化争霸、兼并战争使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学术不同学派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2.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形成的思想传播到邻国及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1.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

由此可见( )
A.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1.答案 A 这里的“政治混乱”实际上是社会变革的表现,其说明社会变革推动了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

2.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都对社会现实提出了改革时弊的方案,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可以推知,百家争鸣( )
A.不同思想流派观点完全相对
B.改变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繁荣
D.根源是士大夫的推动与引导
2.答案 C 根据材料“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繁荣,故C项正确。

知识联网
史论术语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

3.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变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4.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推动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春秋战国之际君臣易位
《左传》昭公三年载晋叔向与齐晏子之间的对话,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

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叔向曰:“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君日不悛,以乐慆忧。

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两人对于本国君主的失政已经确信不疑,其中的原因就在于
失民。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赵简子与史墨探讨“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的原因,史墨的回答是:“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
古以然……民不知君,何以得国?”史墨的话清楚地表明,春战之际世人对于君臣易位的评判标准
在于得民与否,与晏子的观点是一致的,“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道出了其中的残酷现实与客观规律。

1.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
子四十五年,等。

据此可推断当时( )
A.百家争鸣,文化多元
B.形成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C.国家分裂,邦国林立
D.形成了统一纪年的历史观念
1.答案 C 根据题干信息“公元前431年”“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可知,此时应该是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称雄的历史时期,材料内容体现了“国家
分裂,邦国林立”,C项正确。

二、“华夏”观念与国家认同
秦统一中国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和完善。

同时,华夏民族在秦以前的多元一体化格局仍被继承下来,并且在民族交融与同化中,一方面不断扩大华夏民族队伍,使它成为当今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另一方面,东亚大陆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华夏民族
先进文化,又不断吸附许多新的民族,形成新的多元一体化民族格局。

华夏民族正是在这种多元一体的转化中发展壮大,这成为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民族现象。

华夏民族与国家在独自发展的历程中,在政治、文化、民族意识上都表现出一种开放、兼容、内聚的形式与态度,这在本质上对华夏国
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了定位作用,也促进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不断发展,并形成一些重要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如种族的兼容性、国家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文化的互融性与开放性等。


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积淀深厚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和对国家机器公共职能的实际需求,以及长此以往所产生的对祖国、民众的情感相互交织
在一起,形成一种华夏民族广大民众的生命价值取向,凝聚成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西
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

这反映了( )
A.华夏正统的意识
B.家国同构的理念
C.王权独尊的观念
D.国家统一的趋势
2.答案 A 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自称以及“追溯它与夏商西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体现了华夏正统的意识,故选A项。

——————————————课时达标训练—————————————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组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答案 B 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后,周平王即位。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此后的周王朝史称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所以,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东迁洛邑,B项正确。

2.(2020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三字经》中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
“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齐桓公秦朝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
答案 C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所以“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是秦国,故选C。

3.《左传·定公十年》载:“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里的“夏”是( )
A.国名,指夏朝
B.姓氏,指夏启
C.族名,指华夏族
D.地名,指今河南登封
答案 C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比周边民族更为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被称为“夷”,C项正确。

题组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4.《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

”据此可知( )
A.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
C.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D.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答案 C 根据材料“《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采用了牛耕技术,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已使用牛耕,但无法体现春秋时期的状况,A项错误;材料无法
体现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和秦国农业技术更为先进,B、D两项排除。

5.(2020辽宁大连高一期中)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
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

这种做法实际上( )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答案 A 依据题干“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并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所有者已经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任意处置自己的土地,这说明封建土地私有制
确立,A项正确。

题组三孔子和老子
6.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其核心思想是( )
A.以德服人
B.“仁”
C.克己复礼
D.仁政
答案 B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材料“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体现了“仁”的思想,故选B项。

7.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

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
答案 D 老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可以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老子还倡导“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选D。

题组四百家争鸣
8.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

“宽容”“自由”主要指( )
A.百家争鸣
B.商业繁荣
C.士的兴起
D.诸侯纷争
答案 A 百家争鸣中,各派别相互诘难和批驳体现了思想和学术的自由。

经济的发展和士的兴起是百家争鸣的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不是其表现。

诸侯纷争体现的是血腥和残酷,而非宽容和自由。

因此,正确答案为A。

9.(2020山东潍坊高一期中)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
上同于天子”,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
A.君主专制
B.实行仁政
C.以德治国
D.国家统一
答案 D 依据材料“(天下)定于一”“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
执要,四方来效”可知,孟子、墨子和韩非都主张国家统一,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