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指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养的、经过一系列实验表现优良的、通过品种审定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品种的特性(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品种混杂:指在某一品种群体内混有其他作物杂草或同一作物其他品种的种子或植株。
品种的褪化:指品种群体经济性状(产量、质量)发生劣变的现象。
自交系品种: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品系:来自共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称作品系。
近等位基因系: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一系列品系。
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几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形成一个具有另一个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异代换系:指某物种的染色体组中,一对染色体被其他物种同源的染色体取代的类型。
异位系: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相应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类型。
一环系:从品种群体或品种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选育的自交系品种。
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纯系: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系统群、姊妹(姐妹)系:采用系谱法出席杂种后代时,来自同一F3株系的不同单株在F4形成的诸系成为系统群,而F4内各系统间互称姊妹系。
育种目标: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遗传学研究利用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或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
一般配合力:指某一纯系(自交系)亲本和其他若干品种(自交系)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的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或某一特定组合F1实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预测值之差,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
种质资源:可为遗传育种和遗传研究利用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材料。
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以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测交\测验种\测交种: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成为测交;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测验种;测交所得后代称为测交种。
诱变一代(M1):指在诱变育种中,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
节段异源多倍体:指不同染色体组间有很高的部分同源关系的异源多倍体。
同源异源六倍体:
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后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成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
其遗传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基因互作。
超亲育种: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其遗传原理是基因累加和基因互作。
高光效育种:以提高光和效率为主的遗传改良。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或单株选择方法选育新品种,其基本原理是自然变异现象和纯系学说,其基本方法有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轮回选择:指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重组,从而形成一个新群
诱变育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发产生变异,对后代进行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使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组合在一起,经过对对杂种后代的选择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倍性育种: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以其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
单倍体育种:通过人工获得单倍体,并且进行染色体加倍,加倍后在进行选育的育种方法。
杂种优势:一般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生物技术育种:在离体条件下,在细胞、染色体或分子水平上创造变异的育种方法。
纯系育种:根据纯系学说,对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群体,进行单株选择、单株脱粒种成株系,经过一系列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品种的方法。
群体改良: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复交:指三个或三个以上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原原种:由育种单位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有性繁殖:通过游行过程产生两性细胞的结合,新生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生态因素: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或被作物直接吸收的因素。
生态环境: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区:对某种作物来说,具有大致相似的环境区叫做生态区。
生态型:在一定环境内,形成具有相似生态特性的品种类型。
选择:从群体中根据个体的表现型挑选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
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品系或自交系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越其双亲的现象
远缘杂交:指在植物分类上种或种以上不同植物之间进行的杂交。
垂直抗性:指寄种品种对病原菌对某个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对另外的生理小种高感的特性(小种特异性抗病性,专化性抗性)。
水平抗性:只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映一致,对病原菌的普通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飞小种特异性抗性,非专化抗性)
轮回亲本(受体亲本):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
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只在第一杂交时应用而以后的回交中不再利用的亲本。
同质杂合群体:指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群体。
抗侵入: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主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或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的过程。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种朵或同一株花朵的花粉。
异花授粉:雌蕊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
常异花授粉作物:以自交为主,偶尔进行杂交的作物。
杂交方式:在一个杂交组合中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个亲本的先后顺序。
三年三圃制(三级提纯法):第一年种株行圃;第二年种株系圃;第三年优良株系混收,种原种圃。
孢子体(雄性)不育:指花粉育性的表现有孢子体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本身基因无关。
配子体雄性不育:指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知识点
PCR反应分为变性、复性(退火)、延伸三步。
按照花粉败育过称,雄性不育可分为配子体不育和孢子体不育。
杂交育种包括组合育种和超亲育种两种指导思想。
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F2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中F1代分离最大。
区域试验目的是测定新品种的适应区域,一般进行2~3年。
转基因植株鉴定包括利用标记基因鉴定;利用PCR、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Wertern 杂交、蛋白质分析鉴定;利用表型鉴定。
同二倍体相比,同源多倍体的育性下降。
同源多倍体植株、器官、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巨型性。
普通小麦六倍体,42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构型为AABBDD(水稻的为AA);玉米是二倍体,20条染色体。
顶交法测定某自交系的配合力,一般只能测出一般配合力。
由未分化的组织再生植株的方式:胚胎发生系统、组织发生系统。
作物的主要育种目标(即现代农业队作物品种的要求):高产;产量因素;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生育期适宜。
优良自交系的基本要求: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遗传纯合度高;一般配合力高;具有优良的繁殖与制种性状。
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育种中的作用: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在起源中心收集抗性材料和不育材料;指导引种。
无性繁殖作物育种特点:无性繁殖作物通过营养体繁殖,后代在表型上与母体相同,没有分离现象;同一个无性系内植株遗传基础相同;无性系是杂合的,可采用自花授粉作物一样的选择方法进行系统育种;通过选择固定演变培养新品种;在适宜的自然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可进行杂交育种。
无性繁殖作物杂交育种程序:诱导植物开花、进行有性繁殖、从杂交F1代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实生苗;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品种。
三系制种:不育系(A)、保持系(B)、恢复系(R),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得不育系,保持系自交得保持系,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F1,恢复系自交得恢复系。
品种
作物品种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综合品种)。
群体品种有自花授粉的地方品种。
品种包括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同核异质体。
品种和植物分类学上的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经济性。
作物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小麦(否)、甘薯(是)、烟草(否)、玉米(是)、棉花(是)、黑麦(是)。
品种混杂的原因:机械混杂、自然杂交、自然变异、微效基因分离重组、自然选择、不正确的人工选择、病毒性退化。
作物分类
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天然异交率高;品种遗传基础复杂;自交衰退严重。
代表作物: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
育种方法: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
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育种方法:系统育种,杂交育种。
代表作物:大豆,小麦,水稻,烟草,马铃薯。
常异花授粉作物:代表作物:棉花,高粱,群体。
基因型包括:品种基本群体的纯合同质基因型;杂合基因型;非基本群体的纯合基因型。
自交遗传效应:纯合型保存,杂合型变得纯合;杂合型通过自交基因重组性状分离;对异花授粉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异交遗传效应:创造杂合基因型;产生杂种优势。
远缘杂交
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分离规律不强;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双亲分化的趋向;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
远缘杂种夭亡或不育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染色体不平衡、基因不平衡、组织不协调。
克服远缘杂种夭亡或不育的方法:杂种胚立体培养、杂种染色体加倍、回交法、延长杂种生育期、嫁接法、诱导单倍体。
远缘杂交育种容易出现的障碍是杂交不孕、杂种夭亡、杂种异型、杂种不实、后代疯狂分离。
远缘杂交作用(重要性):培育新品种和种质;创造新作物类型;创造异染色体系;诱导单倍体;利用杂种优势;研究生物的进化。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原因: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双亲基因组成的差异。
克服方法:亲本选择与组配;染色体预先加倍法;桥梁法;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外源激素处理;植物组织培养。
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 F1染色体加倍;回交;诱导单倍体;诱导染色体易位。
群体改良
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混合选择;改良穗行法;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
半同胞轮回选择实质上是对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实质上是对特殊配合力的轮回选择。
群体间遗传改良的方法: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种质资源
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
种质(品种)资源工作内容:收集(考察,征集,转引,交换),保存,研究,创新及利用。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术。
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有决定性作用;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引种
引种的原理:(1)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原理: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引入品种是易于成功的,不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有一定困难,相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则较易成功(2)气候相似原理: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
引种遵循的规律:(1)低温长日性作物:由北向南,温度升高,日照下降,生育期缓慢变长;由南向北,生育期变短,成熟期提前,产量降低,容易发生冻害。
(2)高温短日作物:由北向南,生育期缩短,早熟,产量低;由南向北,生育期延长,不能保障安全成熟。
系统育种的特点
优点:利用自然变异,不通过人工创造变异,较简单,适合开展群体性育种;一般在比较优良的群体品种中选择,起到优中选优的作用;从育种年限上来说,比其他育种途径相对较短。
缺点:自然变异频率较低,产出优良变异的频率更低;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出优良的基因型。
系谱法的特点:从F2进行严格的选择;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
杂种优势
杂交优势利用的三个基本条件: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异交结实率高;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要有纯度高、配合力好、性状优良的亲本。
亲本选配原则:纯度高;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亲本自身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种要求。
杂交优势利用的途径:利用人工去雄、利用化学杀雄、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利用雄性不育性、利用标志性性状、利用雌性系。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中亲优势(相对优势) [(F1-MP)/MP*100%;MP=(P1+P2)/2]、超亲优势[(F1-HP)/HP*100%]、超标优势(竞争优势) [(F1-CK)/CK*100%]、杂种优势指数 [F1/MP*100%]。
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复杂多样性;杂种优势的强度与亲本亲缘关系有关;纯度越高杂种优势越大;杂种优势的衰退,杂合位点越多衰退的越慢。
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互补;亲本中最好有当地品种;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选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为亲本。
杂交方式
单交:两个亲本进行杂交。
适用条件:两亲本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可以互补,A×B,A | B。
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适用条件:单交杂种后代不完全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在现有亲本中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亲本时;亲本具有明显优点也有缺点,F1代还有缺点。
三交:三个亲本进行两次杂交,A | B|| C.
双交:三个或四个亲本可以配成双交,三个亲本配成双交的性状优良一些。
四交:四个亲本先后进行杂交。
聚合杂交:不同亲本先配成单交,单交之间再杂交。
杂种后代的处理
选择与鉴定的方法:(1)混合选择:从具有变异的品种群体中选择性状相似而优良的个体,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种植,并与原品种进行比较。
效果:使整个群体性状变的相对优良,不良的性状不容易被剔除掉,优良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得到提高。
适用于各种类型品种(2)单株选择:在具有自然变异的品种群体中选择性状优良的个体,分别脱粒和保存,下一年种成株行,选优良株行与原品种或对照进行比较,经过进一步实验,性状优良的经过审定就可以成为品种。
系统育种采用此法,用于自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的作物,异花授粉在选育自交系时用单株选择。
系谱法
系谱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后代选择单株,下一年种成系统,选择优良的系统,在优良的系统内选择优良的单株,一直到系统的性状相对稳定,进行产量鉴定为止,每一代进行编号,经过几代选择编号形成系谱,以便考察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
(连续进行单株选择)
系谱法优点:及早分离出优良的材料,能早进行示范繁殖;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连续,进行单株选择有定性选择的作用;每一代均进行编号,系统间亲缘关系较清楚,可作为选择的参照。
系谱法缺点:早代就进行选择,可靠性相对较小;连续对单株选择,工作量大,复杂。
混合法
混合法:指从杂种F1代开始,按组合混合种植,选择直到杂种形状基本稳定,选一次单株再一次种成系统,对优良性状进行产量鉴定。
混合法优点:与系谱法相比较简单省工;在性状稳定后选单株,群体中能保持较多的优良基因混合法缺点:混合群体太大,不可能全部种植,容易丢失优良基因;在性状稳定之前,不进行人工选择,由于自然选择与生长竞争,使某些人们所需性状被削弱;只有性状稳定了,才进行选择,只依据性状表现,因群体数量大,增加了工作量。
衍生系统法
衍生系统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选单株,下一次种成系统,系统混合收获,分成系统,在混合种植中可对衍生系统淘汰,优良的衍生系统一直种到性状稳定后再选优良单株再种成系统。
优点:两次单株选择能较早分离出优良类型;可保留较多优良基因;分系种植克服了混合法存在的生长竞争的缺点。
缺点:第一次单株选择可能丢失优良基因。
单粒传法
单粒传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每个单株只收一粒种子,按组合种植,直到性状基本稳定,下一次种成系统。
优点:每个单株只收一粒种子,保存较多的单株间变异;群体比混合法小而且不对单株选,通过其他方法加速世代进程;不同类型在群体中均有一定比例,克服了不同类型生长竞争问题。
缺点:第一次分离世代;留一粒种子,保留了株间变异,却失去了株内优良基因;没一代没有对单株选择,群体内有不良类型。
回交育种特点
优点:增添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控制育种发展方向;有利于打破基因链锁;小群体便于加代;便于生产上推广利用。
缺点:通过回交,育成的品种除目标性状外,其他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因此难以超越轮回亲本;回交育种对所改良的性状有一定的要求;回交育种的后代均是通过人工杂交的种子获得,工作量大。
回交育种的程序:选择亲本(轮回与非轮回);回交;自交;鉴定。
轮回亲本选配原则:在当地适应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只有个别缺点;最好是经数年推广仍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非轮回亲本选配原则:目标性状经多次回交后仍保持足够强度;目标性状最好不要与不利基因连锁;目标性状最好是简单显性基因控制;鉴定目标基因是否转入方法简单。
优良三系
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度要高而且稳定;不育性能稳定遗传;要求其不育性容易恢复;雄性不育的细胞质不具严重弊病;配合力较高,农艺性状较好;抗性好。
不育系选育的主要方法:远缘杂交核置换、回交转育、人工制保。
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自交系。
对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系应具有良好的保持性;保持系具有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保持系花药发达,花粉量要求多。
恢复系:能使雄性不育母本的育性得到恢复的品系或自交系。
对不育系的后代育性恢复力要强,恢复程度要高;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植株稍高于不育系。
恢复系选育方法:测交筛选法、杂交选育法、回交转育法、人工诱变法。
隐性核不育的恢复品种很多,但保持系品种没有;显性核雄性不育的遗传不能得到稳定的不育系。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主要反映在花粉败育过程和花药组织结构异常两方面。
诱变育种
优点: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对改良单一性状较有效;性状稳定快,育种年限短;诱变育种通过打断染色体可以打破有利与不良基因的连锁。
缺点:诱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以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次处理中同时改良的几个性状很难。
诱变育种的程序:材料的选择(选择杂交品种,对单倍体材料进行诱变处理或对多倍体材料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剂量的选择(半致死剂量、剂量率、临界剂量。
);处理群体的大小(既能保证M1代有一半存活,又能保证M2代有足够的群体);对诱变后代进行处理。
单倍体育种
优点: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与准确性,克服杂种优势的干扰;单倍体育种可以与其他育种方法相结合使用;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提高诱变育种效率;合成新的育种材料。
缺点:产生新基因型的机会较少,尤其不利于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目前利用花药培养诱导技术还不完善,对花药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频率较低,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的频率也低。
单倍体育种的主要优点:后代系统迅速纯合;缩短育种进程;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获得单倍体(人工诱发单倍体)的途径: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未受精子房培养);远缘杂交;染色体消失;异质体;孪生苗;半配合生殖;辐射诱导;化学药物诱导。
单倍体的鉴定:细胞学鉴定(体细胞、花粉母细胞)、表型鉴定(小型化:细胞器官变小、植株矮小)、花粉育性鉴定。
育种程序:诱导材料的选择;单倍体材料的获得;单倍体材料染色体加倍;二倍体材料的后代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