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课标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第二节 土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冷地区——利于有机质积累; 干旱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7
(2)气候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生物
是土壤有机 质的来源;
是最活跃的 因素。
营养物质促 进植物生长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
枯枝落叶层 部分分解的 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 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和 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 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母质层:
巩固训练
“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 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
B 此完成9~10题。
9.《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 ) A.清除杂草 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加土壤透气性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0
2.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具有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 ②能够生长植物的一定是土壤 ③
土壤矿物质的含量通常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生物在
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黑土:黑土层较
厚,有机质含量
丰富,土壤肥力
高。表层疏松, 通气透水;底土黏 重,保水保肥。土 壤结构良好.易 于耕作。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3
土壤的组成、质地和剖面结构
【命题情景】 材料一 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稷坛, 最上层就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 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为黄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问题探究】 探究 1 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 探究 2 黑土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中发育形成的?[综合思维] 探究 3 我国南方的湿热地区植被茂密,但发育的土壤反而有机质含量较 低,土壤比较贫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
[提示] 1.黑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力高。 2.黑土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说明是在冷湿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的。 3.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因此土壤中 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比较贫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7
[提示] 1.黑土:东北平原;黄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红土:南方低 山丘陵地区。与有机质、矿物质含量有关。 2.差异:森林土壤剖面最上层为有机层且土壤剖面厚,而草原土壤表面 无有机层,土壤剖面较薄。 原因:森林地区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枯枝落叶较多,土壤层较厚;而草 原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土壤发育条件差。 3.耕地土壤主要分为三层:上层为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中间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最底层为自然土层,未经熟化,不 利于农作物生长。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5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的粒级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气候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 降水量呈正相关。
湿热地区——土壤形成快;有机 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有机质趋 于减少。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8
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回答 1~2 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9
1.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图中 A、B、 C、D 分别表示( ) A.空气、矿物质、水分、有机质
√B.空气、水分、矿物质、有机质
C.水分、空气、有机质、矿物质 D.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分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了活动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南方红壤的改良
红壤的特点:酸、瘦、黏 红壤的改良措施:
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石灰物质包括 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₂)、石灰石 粉(CaCO₃)。 ②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
枯枝落叶 掉落地面
矿物质和营养 物质渗入土壤
分解有机质
岩石风化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生物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母质、 水、大气中营养)——有机 质——归 还地表。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2)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 的形式为土 壤提供有机质。有些动
23
1.推测黄土层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作用
B.冰川作用
C.河流作用
√D.风力作用
2.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
层形成时( )
A.盐渍化显著 C.植被发育差
√B.地表湿度大
D.风力作用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A 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10.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 A.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 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土壤有机碳储量
41
土壤有机碳储量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草原地区,由于气候较干旱,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 的钙积层,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 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黑钙土:暗黑 色土壤。剖面 上部具有深厚 的腐殖质层, 自然肥力较高, 结构良好。
21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处地层连续完整的自然黄土剖面。黄土位于流水沉积 层之上。某研究团队采集样本,检测化学元素组成与含量,发现黄土、过 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据 此回答 1~2 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砂土
壤土
黏土
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 壤土中所含的砂粒、粉粒、
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 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
通气、透水性强,保水、 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
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 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
分解,保肥性能弱,但 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
易耕作。
业发展的理想土壤质地。
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 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 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 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 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物如蚯蚓、白蚁等,还 可通过对土
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
(3)微生物: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 解、转化以及 腐殖质的合成。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30
②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过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地形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土壤,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在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
土壤,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棕壤:剖面其有 鲜棕色的淀积层, 土层较厚,质地 黏重,表层有机 质含量高,自然 肥力较高。
土壤形成初期 岩石开始崩解 土层开始形成 完整的土壤层
有机物 成土母质
基岩
母质层 基岩
腐殖质层
母质层 基岩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基岩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 母质,它是土壤发育的物质 基础。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的物理 (颗粒大小——土壤质地) 和化学性质(化学元素和养 分,例如铁、锰、钙、钾 等)。
√D.有机质分解慢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43
(2021·辽宁实验中学月考)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 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黑土 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 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 1~2 题。
红壤:剖面呈均 匀的土红色,有 机质分解快、流 失多,腐殖质少, 质地较黏重,肥 力较低。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草原地区,由于气候较干旱,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 的钙积层,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 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颜色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颜色
黑龙江垦区黑土
云南东川的红壤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质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4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5
材料二 下图为森林、草原及耕作土壤剖面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6
【问题探究】 探究 1 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型分布 区在哪个地形区? 这些不同颜色的土壤主要与土壤的哪些组成物质有关?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探究 2 分析图中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垂直分层的差异及原因。[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探究 3 分析耕作土壤的主要特点。[综合思维]
0.70
0.09
0.27
0.03
总计
58.77
3.48
2.05
3.69
2.17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42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
C.贵州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2.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是因为( )
A.年均温相对较高
B.降水量最少
C.植被覆盖率低
草地类型
面积 (104km3)
(1982—1988 年)
(2011—2012 年)
土壤有机碳密 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碳储量
度(kg·m-2) (pg)
(kg·m-2)
(pg)
草甸草原 17.25
5.80
1.00
6.65
1.15
典型草原 28.96
3.31
0.96
3.41
0.99
荒漠草原 12.56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 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疏松的风化碎、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耕作土壤)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耕作层 耕作层的厚度一般为15〜20cm,作物根系
最为密集。
土壤有机质含量。 ③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④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命题情景】 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 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 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 平原。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土
壤
一、土壤组成 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物质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一一、、土土壤壤组组成成
1.土壤物质组成
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物质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犁底层 由于长期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
黏粒随水沉积所致, 厚约5-7cm,最厚可达到20cm。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在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7
(2)气候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生物
是土壤有机 质的来源;
是最活跃的 因素。
营养物质促 进植物生长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
枯枝落叶层 部分分解的 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 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和 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 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母质层:
巩固训练
“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 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
B 此完成9~10题。
9.《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 ) A.清除杂草 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加土壤透气性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0
2.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具有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 ②能够生长植物的一定是土壤 ③
土壤矿物质的含量通常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生物在
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黑土:黑土层较
厚,有机质含量
丰富,土壤肥力
高。表层疏松, 通气透水;底土黏 重,保水保肥。土 壤结构良好.易 于耕作。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3
土壤的组成、质地和剖面结构
【命题情景】 材料一 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稷坛, 最上层就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 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为黄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问题探究】 探究 1 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 探究 2 黑土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中发育形成的?[综合思维] 探究 3 我国南方的湿热地区植被茂密,但发育的土壤反而有机质含量较 低,土壤比较贫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
[提示] 1.黑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力高。 2.黑土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说明是在冷湿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的。 3.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因此土壤中 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比较贫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7
[提示] 1.黑土:东北平原;黄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红土:南方低 山丘陵地区。与有机质、矿物质含量有关。 2.差异:森林土壤剖面最上层为有机层且土壤剖面厚,而草原土壤表面 无有机层,土壤剖面较薄。 原因:森林地区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枯枝落叶较多,土壤层较厚;而草 原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土壤发育条件差。 3.耕地土壤主要分为三层:上层为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中间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最底层为自然土层,未经熟化,不 利于农作物生长。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5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的粒级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气候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 降水量呈正相关。
湿热地区——土壤形成快;有机 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有机质趋 于减少。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8
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回答 1~2 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9
1.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图中 A、B、 C、D 分别表示( ) A.空气、矿物质、水分、有机质
√B.空气、水分、矿物质、有机质
C.水分、空气、有机质、矿物质 D.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分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了活动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三、土壤功能与养护
南方红壤的改良
红壤的特点:酸、瘦、黏 红壤的改良措施:
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石灰物质包括 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₂)、石灰石 粉(CaCO₃)。 ②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
枯枝落叶 掉落地面
矿物质和营养 物质渗入土壤
分解有机质
岩石风化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生物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母质、 水、大气中营养)——有机 质——归 还地表。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2)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 的形式为土 壤提供有机质。有些动
23
1.推测黄土层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作用
B.冰川作用
C.河流作用
√D.风力作用
2.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
层形成时( )
A.盐渍化显著 C.植被发育差
√B.地表湿度大
D.风力作用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A 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10.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 A.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 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土壤有机碳储量
41
土壤有机碳储量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草原地区,由于气候较干旱,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 的钙积层,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 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黑钙土:暗黑 色土壤。剖面 上部具有深厚 的腐殖质层, 自然肥力较高, 结构良好。
21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处地层连续完整的自然黄土剖面。黄土位于流水沉积 层之上。某研究团队采集样本,检测化学元素组成与含量,发现黄土、过 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据 此回答 1~2 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2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砂土
壤土
黏土
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 壤土中所含的砂粒、粉粒、
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 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
通气、透水性强,保水、 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
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 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
分解,保肥性能弱,但 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
易耕作。
业发展的理想土壤质地。
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 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 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 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 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物如蚯蚓、白蚁等,还 可通过对土
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
(3)微生物: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 解、转化以及 腐殖质的合成。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30
②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过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地形
三、成土因素
3. 成土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及人类活动。
土壤,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在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
土壤,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棕壤:剖面其有 鲜棕色的淀积层, 土层较厚,质地 黏重,表层有机 质含量高,自然 肥力较高。
土壤形成初期 岩石开始崩解 土层开始形成 完整的土壤层
有机物 成土母质
基岩
母质层 基岩
腐殖质层
母质层 基岩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基岩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 母质,它是土壤发育的物质 基础。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的物理 (颗粒大小——土壤质地) 和化学性质(化学元素和养 分,例如铁、锰、钙、钾 等)。
√D.有机质分解慢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43
(2021·辽宁实验中学月考)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 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黑土 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 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 1~2 题。
红壤:剖面呈均 匀的土红色,有 机质分解快、流 失多,腐殖质少, 质地较黏重,肥 力较低。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草原地区,由于气候较干旱,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 的钙积层,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 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颜色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颜色
黑龙江垦区黑土
云南东川的红壤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质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4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5
材料二 下图为森林、草原及耕作土壤剖面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16
【问题探究】 探究 1 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型分布 区在哪个地形区? 这些不同颜色的土壤主要与土壤的哪些组成物质有关?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探究 2 分析图中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垂直分层的差异及原因。[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探究 3 分析耕作土壤的主要特点。[综合思维]
0.70
0.09
0.27
0.03
总计
58.77
3.48
2.05
3.69
2.17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42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
C.贵州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2.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是因为( )
A.年均温相对较高
B.降水量最少
C.植被覆盖率低
草地类型
面积 (104km3)
(1982—1988 年)
(2011—2012 年)
土壤有机碳密 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碳储量
度(kg·m-2) (pg)
(kg·m-2)
(pg)
草甸草原 17.25
5.80
1.00
6.65
1.15
典型草原 28.96
3.31
0.96
3.41
0.99
荒漠草原 12.56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 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疏松的风化碎、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耕作土壤)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耕作层 耕作层的厚度一般为15〜20cm,作物根系
最为密集。
土壤有机质含量。 ③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④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命题情景】 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 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 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 平原。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土
壤
一、土壤组成 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物质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一一、、土土壤壤组组成成
1.土壤物质组成
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物质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犁底层 由于长期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
黏粒随水沉积所致, 厚约5-7cm,最厚可达到20cm。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二、土壤观察
2. 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土壤剖面(森林土壤) 在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