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活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团日活动 端午节42页PPT

团日活动 端午节42页PPT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端午节主题PPT(详细)

端午节主题PPT(详细)
端午节主题班会
目 录
一、端午节由来 二、端午节起源说 三、习俗活动 四、端午节诗词 五、端午节各地特色
六、端午节祝福
一、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 民俗大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起源于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 涵。
五、端午节各地特色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 身、熏黄烟、送鱼、唆啰嗹舞蹈、赛 龙舟、拴五色丝线、兰草水洗浴、采 草药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 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 燕等等。
江苏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 地。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 舟外,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 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 毒图、菖蒲艾叶、钟馗像、缠 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 衣、戴香包等。
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 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 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龙舟水 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 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 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 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 《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 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 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 可胜纪。”
打马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中国北方民族没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但 会在端午这天射柳和打马球,这很明显是来 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遗俗。马球,是骑 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中国文化习俗《端午节》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国文化习俗《端午节》ppt课件精选全文

端午节习俗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习俗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植物

端午节习俗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习俗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习俗
-0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插艾蒿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共7张PPT)

端午节(共7张PPT)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 日。端午节从2021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江仅上 渺“舟渐庭捞上洞投于月和
,十虞 ,节与发湖贤的庭汨此初北纪
端午节由 为事端 就五天其农月重竖 ‘看了古午说月中实历节午鲤来寄 人 不端 五 节 依 以 、 节 鱼,托留戴 午日,我地艾,旗端哀迹艾 节古看支节午是午(思,, 吧人,纪、,希节梅,年死 ,认菖月夏属望吃尧人深去 中为蒲,节十孩粽臣们缕变 国,是正。二子子)荡积妖 有五中月支像、舟长怪插月药建,鲤赛江。艾五,寅农鱼龙。河蒿日能,历那舟之避时够二五样与上邪,消月月健纪,风阳除为为康念此俗重病卯午成屈五 日 后 抱 出 父 尸 。后,人魔,月长原四 岁 , 昼 夜 沿 江 号 哭 。 过 了 十 七 天才日中倒顺,,相逐本天是次五有人 , 父 亲 溺 于 江 中 , 数 日 不 见 尸 体关渐有,真至、中,迎涛神,此说出自《曹娥东汉发插故的五午国有展菖称。月同“唐望成蒲这为音代子为避一午,文成不 能 洗 得 直 臣 冤 。 ”龙邪天,五秀龙分 端 午 自 谁 言 , 万 古 传 闻 为 屈舟之为因、《”的竞说此五“端天纪 念 屈 原 相 关 , 有 唐 代 文 秀 《意赛;称相午中思。五重展 成 为 龙 舟 竞 赛 。 ‘ 看 来 , 端》节。月,诗”。 为 了 寄 托 哀 思 , 人 们 荡 舟 江。为故为午端臣 屈 大 夫 时 , 再 次 冒 雨 出 动 ,证月午:小 舟 一 起 汇 集 在 岸 边 的 亭 子 旁,节“节又“湖 , 终 不 见 屈 原 的 尸 体 。 那 时五分名”端与罗 江 后 , 当 地 百 姓 闻 讯 马 上 划“重午“午午日 投 五 色 丝 粽 子 于 水 中 , 以 驱自”通节谁五 自 投 汨 罗 江 , 死 后 为 蛟 龙 所,”言或“,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五“重万”又五念,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屈 原古为节传阳”,闻数有为,些屈此地原外方。一也些叫地“五方月又节将”端。午节称之为五

端午节PPT课件

端午节PPT课件

03
民间习俗
民间习俗
龙舟竞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 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 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 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 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 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 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民间习俗
挂艾叶、菖蒲
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扫庭 院,挂艾叶、菖蒲,杀菌 防病。菖蒲叶片呈剑型, 象征驱除不详的宝剑,插
贰 端午节习俗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 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 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 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 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粽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 而传承下来的,是中国历史上 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 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 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 洗粽叶、包粽子;
叁 端午节诗词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DUAN WU
端午安康
感谢大家的观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
PPT模版
农历五月初五
目录
CONTENTS
01 节日介绍 03 民间习俗
02 历史起源 04 文化作品
01
节日介绍
节日介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 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 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 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PPT课件PPT

端午节PPT课件PPT

端午节的历史发展
• 端午节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汉、魏、晋、唐、 宋等朝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节日习俗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端午节还传播到了韩国、日本、 新加坡等国家,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
02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之一, 历史悠久,从虞舜兴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
力。
端午节的民俗价值在于传承和发 展民间艺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 合,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端午节注重健康养生,有着丰富的保健习俗和饮食文化,体现了人们对于健康和长寿的 追求。
详细描述
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健康养生活动,如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此外, 端午节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粽子、绿豆糕等,这些食物都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等 功效,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端午节也强调适应自然规律,注意防病保健,体现了人
通过端午节,家长可以向孩子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感。
端午节的教育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风范。
端午节的民俗价值
端午节期间,民间有许多传统习 俗,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
饮雄黄酒等。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
除了悬挂艾草和菖蒲外,人 们还会用艾草煮水洗澡,或 用菖蒲浸酒擦拭身体,以达 到驱邪避瘟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挂艾草与 菖蒲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 种装饰性的文化活动,人们 会在家门口悬挂各种造型的 艾草和菖蒲,展现出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饮雄黄酒
01பைடு நூலகம்

9端午粽 课件(共17张PPT)

9端午粽 课件(共17张PPT)

“粽子代言人”
我最喜欢吃的粽子是______,粽子 是用______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 中间有____。粽子的味道____。
作业:
画个可爱的小 粽子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9 端午粽
汤圆 元宵节
月饼 中秋节
粽子 端午节
duān wǔ jié 端 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 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 传统节日之一。

立字旁
米字旁
duān wǔ
zòng
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 一锅粽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 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
bāo
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 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一颗红红的枣
yì 一掀开锅盖 一股清香
一口粽子
包粽子得准备什么材料呢?
(青青 )的(箬竹叶)
(白白 )的( 糯米 ) (红红 )的( 枣 )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 蓝蓝 )的天空 ( 闪闪 )的星星 ( 尖尖 )的草芽
( 红红 )的花朵 ( 绿绿 )的小草 ( 甜甜 )的糖果
Hale Waihona Puke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
飘出一股清香来。
我的味道闻起来什么 样的呢?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我的味道吃起来什么样的 呢?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 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 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 子,真是又黏又甜。

端午快乐(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共17张PPT)

端午快乐(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共17张PPT)
划龙舟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 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 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 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 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02
悬艾叶
吃五黄
挂香包
吃粽子
民谚说:“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 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 洒扫庭除,以菖蒲、艾 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第三部分
端午节诗词
03
不堪万节 能笑古分 洗楚传端 得江闻午 直空为自 臣渺屈谁 冤渺原言 。,;,
端 午
-唐·文秀
03
忠亿当事盐端 贞兆轩古梅午 如同知人已临 不归槿留佐中 替寿茂迹鼎夏 ,,,,,, 贻群向年曲时 厥公水深糵清 后共觉缕且日 昆保芦积传复 芳昌香长觞长 。。。。。。

午隆 基 唐 李
端午节主题班会
目录
1 端午节由来
3 端午节诗词
2 端午节习俗
4 端午包粽子
第一部分
端午节由来
01
纪念屈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 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01
一、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二、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四、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 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课件.ppt

端午节-课件.ppt

意义四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 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 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 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 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 开会时为清军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 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节日习俗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 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 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 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 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 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 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 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 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 竞赛活动。
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 蛟龙怕楝叶、绿丝。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 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 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 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 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 “端午为持龙 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说。
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
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
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于
是端午便有纪念屈原之意。
意义二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 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 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 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 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 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 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 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 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 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 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 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 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小学班会 端午节 课件 (34张PPT)

小学班会 端午节 课件 (34张PPT)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 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 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 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 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恶日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 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 )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B )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
三、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今人的端午怎么过
今天的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 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ppt课件(完整版)

《端午节》风俗ppt课件(完整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习俗丰富多彩,体现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代表之一
端午节文化内涵深厚,包括爱 国主义精神、团圆和谐、健康
养生等方面
传承和弘扬端午节文化对于维 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精
神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家庭和睦:端午节期间,家人团聚,分享美食,增进感情,促进家庭和谐。
端午节的旅游 文化
端午节旅游的特色项目
赛龙舟:是端午 节的主要习俗活 动之一,也是人 们庆祝和欣赏端 午节的重要方式。
端午食粽:端午 节吃粽子是中国 的传统习俗,历 史悠久,口味独 特。
挂艾草、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 会在门口挂艾草 和菖蒲,以驱邪 避祟,保佑家人 平安健康。
端午浴兰汤:人 们会在端午节用 兰草煮水洗澡, 以祛除身上的污 垢和不祥之气。
注意安全,不要 单独行动
选择正规旅行社, 注意行程安排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WPS
现代创新:结合现代烹饪技 术,推出新口味和造型
健康饮食理念:注重营养均 衡,减少油腻和糖分
国际化:将端午美食文化推 向世界舞台
端午美食的推荐与品尝
粽子:用糯米、芦苇叶等制作而成,馅料丰富,如咸蛋黄、猪肉等 雄黄酒:以雄黄为原料酿造而成,具有驱蚊虫、消毒杀菌的作用 五色饭:用五种颜色的米混合蒸煮而成,寓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打糕:将糯米蒸熟后用木槌捶打而成,口感糯软、香甜可口
端午节的起源
纪念屈原说
纪念曹娥说
纪念伍子胥 说
起源于三代 夏至节说
端午节的含义
端午节的起 源
端午节的意 义
端午节的习 俗
端午节的文 化价值

《端午节》ppt课件(图文)

《端午节》ppt课件(图文)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03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屈原投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臣,因 直言进谏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留下了《离骚》等卓越的诗作

端午节的起源
为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 划龙舟、吃粽子,以此表达对屈原 的怀念之情,并逐渐形成了端午节 。
屈原的精神遗产
端午龙舟赛
展示龙舟在江上划行的壮观场面,体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竞技精 神。
端午粽子
展示各种形状、口味的粽子图片,让学生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文 化内涵。
端午佩香囊
展示精美的香囊和佩戴方式,介绍香囊的寓意和保健功能。
端午节相关视频展示
端午龙舟比赛视频
播放龙舟比赛的现场视频,让学生感受龙舟比赛的激情和团队精 神。
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 等说法。
端午节的名称
01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重五节、天中节等。
02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 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 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日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 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 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 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 ,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 、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斗百草是一种古代游戏,由两人各持一种草相对而斗,以草的韧性和技
巧决定胜负。
02
打马球的起源与历史
打马球是古代一种骑在马上持杖击球的运动,起源于波斯,后传入中国
并逐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03
斗百草与打马球的现代意义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端午节课件ppt演示文稿

端午节课件ppt演示文稿
子照他梦中所见,绘出锺馗像来除邪。
第21页,共36页。
懸鍾馗像
第22页,共36页。
喝雄黃酒
因端午节後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 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 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後,差点现出蛇 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 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 就会以雄 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第15页,共36页。
掛菖蒲艾草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 草、菖蒲(蒲剑) 或石榴、胡蒜,通 常将艾、榕、菖蒲 用红纸绑成一束, 然後插或悬在门上。 可以驱邪鬼
第16页,共36页。
掛菖蒲艾草
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 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 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 「百阴之气」,叶片呈剑 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 剑」,後来的风俗则引伸 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

第23页,共36页。
打午時水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午时水”就是在指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 说午时水月来泡茶酿酒会特别的香醇浓郁,生饮 甚至还具有治病的特别效果。最富有传奇色彩的” 午时水”,则是来自大甲镇铁砧山上的”剑井”。 传说剑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古 又相传铁砧山产出各种”灵药仙草”,於是剑井 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非常有可信力。到了每 年端午节,剑井旁边相争打午时水的人总是大排 长龙。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剑井中仔细观看,还 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剑影。而看见剑影的人, 这一年一定会过得顺顺利利、无灾无厄。
第17页,共36页。
掛菖蒲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 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 口,可使身体健康。台湾 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 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

情浓端午ppt课件

情浓端午ppt课件
社区活动
举办端午节主题的社区活动,如包 粽子比赛、端午文化讲座等,吸引 居民参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的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端午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 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古代社会、
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如赛龙舟、包 粽子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体现了民间智慧和创造力。
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最为流传的传说是关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忠诚 于国家而遭陷害,最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赛 龙舟等习俗。
此外,还有关于伍子胥、曹娥等人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紧 密相关。
端午节的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俗
吃粽子
赛龙舟
端午节最为经典的习俗之一是吃粽子。粽 子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荷叶 中蒸制而成,寓意团圆和丰收。
端午节期间,各地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旅游项目,吸引游 客参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增进家庭和睦
端午节习俗中,有包粽子、赛龙舟等家庭参与的活动,通过共同参与 这些活动,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睦。
端午节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传播中国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国际交流和传播,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02
龙舟赛通常在江河湖泊 中进行,参赛者多为当 地居民和社区组织。
03
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 竞技,更是一种团结协 作精神的体现。
04
赛龙舟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古代,据传是为了纪 念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
01
02
03
04
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 统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 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的当代演化
中国大陆
2009年湖北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黄石“西塞神舟会”赛龙舟,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 俗”,江苏苏州祭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就是中 国大陆长江流域三个省份当地人民庆祝端午节时的习俗。
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
《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
包粽子的原
料除米外,还
添加
中药材益智仁,
称“益智粽”。
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 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 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 安宁。(备注详情)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 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 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 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 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
壹、端午节的来历 叁、端午节的诗词
贰、端午节的习俗 肆、端午节的当代演化

端午节的来历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 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 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 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 驱蛟龙。
纪念屈原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 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 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 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 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 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台湾
台湾俗谚有:“未食五月粽,破裘不愿放”,形容过了端午节才算真正进入夏季的炎热。端午 节与春节、中秋节是台湾民间三大民俗节日。中华民国政府立端午节为法定假日,依规定放假 一天。
台湾端午节保留大量端午信俗,台湾人俗称端阳、“五日节”或“五月节”,习俗为吃 粽子、饮雄黄酒、驱五毒、饮午时水、沐午时水、午时立蛋(传说中能在午时,立起鸡蛋可 以得到好运)与赛龙舟。端午禳除的习俗源自于夏至,台湾习俗认为端午当天正午,是全年 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配合饮用午时水可强身健体、驱除百病,加入了香茅、艾草、菖蒲等 驱邪植物,或是挂榕枝、饮雄黄酒、佩挂香馨(香包)更可达到功效;另外当天也会使洗艾草水, 同样也有防毒健身的效果。全国最著名汲取“午时水”地点在台中县大甲镇铁砧山上的剑井。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 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 进行竞赛活动。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 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 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 浙一带流传很广。(详情见备注)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 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 千断肠句。
·
(渔 宋家 欧傲 阳 修 )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端午节的来历
恶日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 恶日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 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 《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 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 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 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 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 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 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 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
戴 香 包
长 命 缕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 毒(蝎、蛇、蜈蚣、蜘蛛、 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 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 之害。

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传统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策划人:包小图
部门:市场部
节日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 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目录

端午节的习俗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 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 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 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 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粽子的由来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
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
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
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
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
中国大陆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 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 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节本身的 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 的含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 节假日之一,按规定放假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