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
三年级第一学期
数学(教师用书)
黄建弘佟辉徐培菁陈培群上海二期课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
第一部分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建议
第二部分各章节的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本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
2.熟练进行连乘、乘加、减乘等运算。
3.复习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应用的能力。
4.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
5.能运用流程图做减法塔。
6.用正方形拼组各种平面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三角形,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细致分析的学习习惯。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等过程,初步探究差变大变小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尝试、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会构造减法塔。
4.在拼几何图形的过程中进行几何思维训练。
5.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操作探究,探索多连块的组合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1.渗透爱祖国、爱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玩数卡游戏,体会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构造减法塔的游戏,激发学生探究构造减法塔内在规律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登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
2.熟练进行连乘、乘加、减乘等运算。
3.复习轴对称图形、三角形的特征。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情景引入。
教师先讲一讲人类登月的故事和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登上太空的故事。
2.前往飞船。
引导学生跟着小胖、小丁丁、小亚、小巧做一组题,过一次“关”到达航天火箭,然后把火箭上的4组题胜利完成,现在火箭开始登月了。
3.我们登上月球。
让学生跟随着小胖等人登上月亮,把五星红旗插上了月亮。
月亮上有很多环形山,在环形山中有一组一组的题,学生边做题,边探索月亮上的秘密。
在学生完成判断题时,教师可以结合第五册有关三角形的内容复习各类三角形的特征: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1个钝角、2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1个直角、2个锐角。
减法塔
教学目标
1.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
2.能读和运用流程图做减法塔。
教学须知
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第一次面对了逻辑图式,已经认识并能读懂流程图,第四册课本进行的是一种由游戏流程出现的对加法和减法的分析,而本课进行的是精密地按明确的流程指令构建和计算一道道减法题,让学生进一步地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用三个数字造一座减法塔:这个减法塔是用数写出的。
塔的最高层由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最小数及它们的差组成。
然后将组成差的这三个数字再排出新的最大数、最小数与它们的差,这就是第二层。
塔的结束意味着这一层出现了与上一层重复的数字。
教学建议
1.引入。
题1 先出示数卡 (1)让学生从中选出3张排出一个三位数。
摆出最大的三位数:
数卡中选最大的三个数依次
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摆出最小的三位数:数卡中选三个最小的数依次 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计算差:
— 8 5 2
(2)摆出2个三位数 计算差:
—
7 6 3
再交换其中2张数卡 — 5 4 3
2.题2 从数卡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2个三位数,求两数的差。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1)谁能得到最大的差?
从位值考虑先摆一个最大的数,一个最小的数。
9 8 7 - 1 2 3 8 6 4
(2)谁能得到最小的差?
如(1)那样从位值上进行考虑,不少学生会得出这样的答案:
9 7 5
- 8 6 4 在没有退位的情况下,同一位值上两
1 1 1 数的最小差是1。
而在有退位情况下,可以有更小的结果。
例: 4 1 2 7 1 2
- 3 9 8 或– 6 9 8
1 4 1 4
求解策略:
a. 这两个三位数必须由6个不同的数字组成。
b. 这两个三位数在数射线上必须尽可能地接近,以产生尽可能小
的差。
并不要求学生得到所有的解,但要让学生去尝试、探究。
答案:412-398=14,512-498=14,612-598=14,712-698=14
(3)差是451的减法算式:968 - 517 或 876 - 425
差是175的减法算式:596 - 421 或 389 - 214
3.题3 从数卡
3张,
用这三个数字造一座减法塔。
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流程图,师生共同读图。
在理解流程图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做几个例子。
以小组形式或结对形式来造尽可能高的减法塔。
教师可以给几组数卡让学生们造减法塔,并看一看他们造完了没有。
五层
四层
四层
三层
三层
4.探究与交流
题 4 先让学生用自己选的几组数来做减法塔,然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后发现:最高的减法塔有5层。
例如由数卡或组成的减法塔。
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减法塔中,每层的结果数(差)的中间一个数都是9,为什么?
解释:给三个数字,要把它摆成最大数和最小数,那么十位上的数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最小数的个位数一定大于最大数的个位数,这样在减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退位,所以得到的差的十位数必然是9。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
教学目标
1.用正方形拼组各种平面图形。
2.在拼几何图形的过程中进行几何思维训练。
3.培养学生的图形组合能力。
教学须知
本课进行的是多连块的游戏,就是用正方形组成的多连块拼合成新的平面图形。
1个正方形
1个一连块
2个正方形
1个两连块
·注意
和 是没有差别的,因为相互可以通过一次
旋转得到。
3个正方形
2个三连块
4个正方形
5个四连块
·注意 和 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可以通过
翻转而一致。
5个正方形:12个五连块
除了一个外,其他都可用英文字母(印刷体)标明。
Y Z
用这些多连块可以组合成较大的图形,例如摆出长方形。
关于多连块的个数到今天还没有公式。
但是可以用归纳法来推导。
例如从三连块推导出四连块。
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学生的组合能力与几何思维得到了训练,对几何的专业语言不作要求,不用专业概念,只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L P
F
T
没有字母可表示
I
U
V
W X Y
Z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丁丁、小胖、小亚、小巧等同学用正方形多连块拼出了各种图形。
2.题1: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出示课本第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用正方形多连块拼出的各种图形。
(1)引导学生找一找:有一块正方形的、有两块正方形组成的、有三块正方形组成的、有四块正方形组成的多连块。
一个正方形与两个正方形多连块都只有一种,而3个正方形、4个正方形组成的多连块都不止一种。
(2)模仿小亚和小巧自己用上面的多连块摆一个2×4的长方形和4×4的正方形。
还可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多连块组合出2×4的长方形和4×4的正方形。
3.题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各种多连块摆出3×5的长方形,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不同的摆法。
第二章乘与除
本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整十数、乘整百数。
2.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3.理解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
4.理解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并且能够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来验算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过程与方法
1.推算:从4×3推出4×30和4×300,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2.通过生动现实的情景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用一位数乘(除)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三)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通过对新知的探究,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计算、验算的好习惯。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乘整十数、整百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整十数、乘整百数。
2.推算:从4×3推出4×30和4×300,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学须知
整十数是指个位是零的多位数,整百数是整十数的特例。
乘整十数、整百数有两个模型“同数连加”、“推算”。
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很容易地由此推导出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的类推能力得到了培养。
“同数连加”、“推算”这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努力后获得。
教学建议
1.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
2.探究:乘整十数。
题1:小胖提出4×30=?
(1)小亚从已建立的乘法模型“乘是同数连加”来做。
4×30 就是4个30连加,30+30+30+30=120,因此4×30=120。
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强对乘法定义的理解。
(2)小巧用的是推算:4×3=12
4×30=120
这是一个新的推算模型。
(3)两种方法引入后,提供了两组题供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练习。
然后学生可以自己体会“喜欢哪种?”
(4)最后小胖用铲车推三包“货物”,生动地展示了
7×9=63 推7×90=630 推7×900=6300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乘法推算的数学模型。
题2:这是一道应用问题,需要学生们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可逐步展示题且出图不出式子。
(1)提第一个问题:“一纸板鸡蛋一共有几个?”
先让学生从图中观察一纸板鸡蛋有几个,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多种方法:方法1:一个一个地数,假如数得正确的话会得出答案“30个”。
方法2:每排6个,有5排:5×6=30
方法3:每列5个,有6列:6×5=30
方法4:斜着数,再相加。
1+2+3+4+5+5+4+3+2+1=30
方法5:斜着分成两半,先算一半:1+2+3+4+5=15 再算整个:15+15=30 (2)第二个问题“三纸板鸡蛋一共有几个?”
用建立的模型“同数连加”、“推算”分别求得结果。
(3)最后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送货员向新世纪小学等4所小学送鸡蛋,学生可以将计算过程写入各学校的送货单上。
学生可以两种方法都用,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3. 探究:乘整百数。
题3:以秋季运动会的长跑比赛为实例引入“乘整百数”。
(1)情节1:跑道一圈长200米,小胖跑了3圈。
问题:小胖已经跑了多少米?
小亚:3个2百相加
200+200+200=600
3×200=600
小巧:3个2百就是6个百
3×2 =6
3×200=600
这里提供了两种模型。
(2)情节2: 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都跑完了800米长跑。
问题:他们4人一共跑了多少米?
小胖用推算 4×8=32
4×
可以让学生们独立地帮小胖做出结果。
(3)教材提供的推算题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推出一位数乘整十数、乘整百数的结果:
5×3= ⇒5×30= ⇒5×300=
题4: 交换:通过铺方砖这个实例来加深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乘法的交换律已在前几册教材中出现多次,这里通过铺方砖,使学生在乘整十数、乘整百数中再次加深对交换律的理解。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整十数被个位数除、整十数被整十数除、
整百数被个位数除、整百数被整十数除)
2.掌握推理“因为……,所以……。
”
教学须知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将建立在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上。
学生们已熟练掌握了“表内除法”、“只需使用一次乘法口诀的除法”,因此可以用推算来解决。
教学建议
1.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12页的主题图。
2.探究:整十数被整十数除。
题1:
(1)情境:墙上有一张120片圆片图,每列有10片圆片,一共有12列。
小胖手中有一张条片,条片中有2列圆片,每列10片圆片。
(2)问题:120中有几个20?
小巧从推算中寻求答案,建立了除法的推算模型:
12÷2 =6
120÷20=6
小丁丁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中获得答案:
因为6×20=120,所以120÷20=6。
这里使用了逻辑推理:因为……,所以……。
(3)教材提供了两组题供学生用不同的思维去寻找答案。
题2:本题要求学生用已获得思维模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每纸板装30个鸡蛋,120个鸡蛋可装几纸板?
解决这些问题有两种思维,但不管哪种都会用到逻辑推理“因为……,所以……。
”
①推算: 12÷3=4
120÷30=4
②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
120 ÷ 30 = 4
3. 探究:从被整十数除转到被个位数除
题3:
①这里仍然是整十数被整十数除,处理同前。
②整十数被个位数除,也有两种思维:
a.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为3×60=180,所以180÷3=60 b.推算:因为18÷3=6,所以180÷3=60
大卖场中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和欲望。
教学须知
这是《用一位数乘》部分的主题图。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乘法的学习,都贯穿于大卖场中。
通过模拟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先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第14、15页的主题图,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并示范性地提出问题:如:一盒里有4罐酸奶,23盒里有多少罐?……等等。
2.在示范性地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物品、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有关乘法的不同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
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即使学生不会计算也不要紧,可以用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解决问题。
在汇总时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为下面学习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乘法做铺垫。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理解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
教学须知
“在解相同类型的计算或问题的时候,总能够使用的计算方法或步骤”就被称作算法。
在整数乘法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存在这样的观点:“在能够使用乘法的场合,必须使用乘法”、“为了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而排除使用加法等其他方法”等等。
并且一提到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马上会想到用竖式进行计算。
这些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对“通过同数连加也能够完成计算”等“原始”的方法熟视无睹,结果出现有一些学生一旦忘记乘法的笔算方法,就无法得出问题结论的现象。
实际上,找到问题答案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
如何看待数,视点不同,求得答案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算法是多样的。
乘法的竖式计算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通过让学生联想已学的知识,引导他们将已学的知识迁移,并通过探究得出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在乘法教学的初期,要允许乘法与加法的交流、混在、并用,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通过让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使他们了解使用不同方法进行乘法计算和表达的好处,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方法进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乘法计算和表达。
使用竖式进行乘法的笔算,是乘法计算的通法。
一位数与两位数
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在教材的设计上,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引入有一次进位的,再引入有连续进位的。
先通过两种有一次进位的问题,引入乘法的竖式、引入乘法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规则,然后让学生综合已学的知识,探究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是本章的教学的重点之一,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多位数乘法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迁移、类推。
教学建议
1.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课本第16页)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使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16页的主题图:薯片12罐一箱,每箱42元。
小胖买3箱薯片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需要多少钱?提出问题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需要哪些条件解题。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复习“5个3加上3个3等于8个3”、“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等已学知识,尝试解决本题,并使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维。
(3)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可能使用同数连加:3×42=42+42+42=126;也可能使用数的组成:3×42=3×40+3×2=120+6=126;3×42=3×30+3×12=90+36=126;3×42=3×50-3×8=150-24=126;……等等。
有些可能使用递等式表达;有些可能使用分步算式表示;可能有些学生甚至不能用算式表达其思维。
但只要算法是合理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4)展示课本第16页小巧的思考过程和算法,并将学生想出的其他各种算法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对照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优劣。
促使学生体会到“把两位数因数分
拆成几十和几,并分别与另一因数相乘,再
将两个部分积相加”这种算法可以表示为象
右图所示的直观描述形式,使学生理解乘法
的算理,同时为后面的竖式计算和口算奠定
基础。
课本中的例题是按照“先算整十数的部分积,再算一位数的部分积,然后相加”来计算和表示的,这是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
但在教学处理上可以灵活地掌握:因为无论
是先算整十数的部分积,还是先算一位数的部分
积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因此如果有学生先算
一位数的部分积(如右图),也要对其进行肯定。
如果学生用这种形式来描述其他的拆分方
法,只要方法合理,也都应该进行肯定。
(5)课本第16页中,提供了一些计算式题,供学生在学习上述内容后进行练习,以使学生掌握所学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2.竖式的引入(课本第17页)
(1)在学生充分领悟课本第16页的算法的基础上,导入乘法的竖式:通过小丁丁和小巧,展示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写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课本中使用了能够表现思考过程和计算步骤的竖式形式,促使学生将竖式与前面所学的方法产生关联,然后再省略中间环节,给出乘法竖式的一般形式,使学生
感受乘法竖式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并告诉学生通常人们将位数多的因数书写在上面。
(2)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竖式的写法,促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乘法的竖式计算的规则:(a)按数位对齐进行书写;(b)一位数因数分别与两位数因数分拆得到的几十和几相乘;(c)将两个部分积合在一起得到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必须从个位算起,如果有学生从高位算起,也应该肯定。
但是在后面的学习中,要促使学生自己发现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
(3)课本第17页的“练一练”提供了一些计算式题,供学生对这种类型的竖式计算进行练习。
3.有进位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计算。
这是一种有一次进位的类型,教学重点要放在竖式计算上。
(1)使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18页的主题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使用竖式进行解决。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使用保留中间运算过程的竖式计算,再简化成一般的竖式形式。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促使学生发现:
①在保留中间运算过程的竖式中,无论是先从个位算起,还是先从高位算起,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②“先算个位,再算高位”比较方便。
(3)课本第18页的“练一练”提供了对这种类型的竖式进行练习的式题,供学生熟悉和掌握这种类型的竖式计算。
4.有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计算
(1)使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使用竖式解决。
学生应该能够综合前面的知识,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答
案。
(2)在初学时,学生容易计算错误。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估一估计算结果的大概范围,然后再进行计算。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估算可以减少计算的错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将课本第19页例题中带有方框的竖式投影到黑板上让学生填写,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结论。
(4)引导学生对前面总结出乘法的竖式计算法则进行修订:a.按数位对齐进行书写;b.一位数因数分别与两位数因数的个位和十位相乘,并且先从个位算起。
c.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5)课本第19页的“大家来试一试”,是关于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练习。
在练习中,教材提供了进位叠加(部分积相加时,有向百位的进位)类型的式题,如38×8等。
这种题虽然还是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问题,但相比例题,进位的难度加大了。
教材中将这种类型的问题放在练习中,一方面是按照由易到难编排,让学生一一突破;另一方面创设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场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有进位叠加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问题是教学的难点,若发现有的学生在解这类问题时出错,应及时分析,给予必要的帮助。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教学目标
1.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与计算法则迁移到一位数与三位数
相乘。
2.探索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
化。
3.能够正确计算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问题。
教学须知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
可以通过学生对已学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经验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来探索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问题的计算方法。
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乘法计算的通法。
使用竖式可以将复杂的乘法计算变成简单的计算。
但是如果过于强调乘法竖式的使用,容易使学生们忽视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的存在,一旦学生忘记了竖式计算的规则,就可能手足无措。
为此,在导入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问题时,仍从最基础的数的分拆开始,一方面使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新的乘法问题,都可以回到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分析,并能够类推、理解多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算理。
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数学表现的多样性。
教学建议
1.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算法(课本第20页)
(1)使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20页的主题图:每台微波炉329元,买4台微波炉给福利院,要多少钱?留出足够的时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