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婴幼儿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精品
第一章婴幼儿生理特点
和营养要求
一、婴幼儿各年龄段的分期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合称,按年龄段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幼童期)五个阶段。
❖胎儿期:从受精卵产生到胎儿从母体娩出,这一阶段称为胎儿期,通常为280天。前8周为胚胎形成期,称为胚胎期,第9周到出生为胎儿期。
❖新生儿期:出生后到满月28天的阶段,7天前称为新生儿早期。
❖婴儿期(乳儿期):出生到满周岁的阶段称为婴儿期,这一阶段因以母乳为主要食物,故称为乳儿期。
❖幼儿期:从1周岁到3周岁的阶段。
❖学龄前期(幼童期):3周岁后到6-7岁,相当于幼儿园阶段。
二、婴幼儿生理特点
(一)胎儿期的生理特点
1、胚胎期:怀孕前8周,此时期是肌体个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期,此时期胚胎若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便会影响胎儿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是畸形。如:孕早期的叶酸摄入不足,受到核辐射等。因此孕期的营养和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
各种污染导致的胎儿畸形
2、胎儿期
❖胎儿期是组织和器官的迅速生长及功能渐趋成熟的时期。
❖怀孕后10-18周是第一个大脑发育的高峰,这一时期脑细胞的数目、体积和突起的生长情况,对婴儿将来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
❖胎儿期大脑发育具有“一次性完成”的特点,且完全依赖母体血液供给营养成分,如果营养缺乏,必然使脑细胞的数目减少,可能造成不能弥补的终身缺陷。
2、胎儿期
❖这一时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而生存,孕妇营养不良、吸烟酗酒、心理波动等不利因素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可使胎儿流产、早产、先天畸形、死胎等。因此,加强孕期营养保健和胎儿营养保健十分重要。
(二)新生儿期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适应外界新环境的阶段,这一时期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但新生儿的死亡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在这一时期保健应强调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保健。
(三)婴儿期的生理特点
❖婴儿期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尤其是前6个月,肌体各器官继续发育趋于功能完善。
❖出生后3个月到1岁半是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由于生长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量对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发育影响较大。(四)幼儿期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依然旺盛,但较婴儿期有所减缓,活动范围和能力增大,语言、思维、交往能力等智力因素发展增快。❖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和中毒。❖活动范围增大而自身免疫力不够健全,注意疾病的防治。❖膳食由奶制品和辅食逐渐替代母乳,有半固体过渡到固体,逐渐过渡到普通的家庭膳食,此时期的营养供给和喂养不当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锌、缺钙、佝偻病等儿童常见病。
(五)学龄前期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的速度变慢,体重的增长落后于身高的增长,使小儿看上去变得”细长”;
❖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龋齿率较高,影响幼儿的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防止学龄前幼儿龋齿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消化功能发育成熟,活动量大,能量与营养需求较多,应保证供给,特别是早餐进食少易造成低血糖的发生;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出生后1年,尤其是前两个月体重身高增长较快,是第一个生长高峰。
2、各个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出生后2年内大脑发育较快。
3、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性规律。
4、生长发育受遗传、教养、营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体格发育
❖评价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的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臂长)、头围、胸围和上臂围等。
身高(长)
❖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CM左右,1岁时增至75CM左右,在整个幼儿期又增长大约25CM,3岁时,身长约为100CM,为出生时的2倍左右。
体重
❖出生时的平均体重约为3.2-3.3KG,1岁时增至9KG以上,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体重约12KG,为出生时4倍,以后以每年约2.3KG的速度缓慢增长。
坐高(顶臂长)
❖是从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高度,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3岁前采用仰卧位测量,称为顶臂长。
❖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比出生时约为67%,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头围
❖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33-34Cm,1岁时约为46CM,1岁后头围增长速度减慢;头围的增长情况显示了脑部发育的状况。
胸围
❖胸围的大小标志着肺和胸廓发育的情况。出生时胸围约为32CM,比头围小,1岁左右出现头围和胸围的交叉,随后胸围的发育超过头围。
❖若头围胸围交叉时间延后,说明胸廓发育存在问题,可能是营养的因素或是上肢与胸廓的锻炼不够。
上臂围
❖上臂围代表了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反映了婴幼儿的营养状况。
❖5岁以内的婴幼儿上臂围大于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为营养中等,小于12.5为营养不良。
心智发育
❖婴幼儿的心智发育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在神经系统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婴幼儿的心智发育与体格发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神经系统的发育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胎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大脑发育最为迅速,大脑皮层细胞的增长、长大和分化主要是在怀孕后期到出生后1年内。怀孕后期的3个月至出生后头6个月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治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各种营养,怀孕后期的3个月至出生后头6个月的营养显得特别重要。
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
❖1岁前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大量反映在日常行为中,称为行为发育,2-3岁后出现更多的智能活动。
感知的发育
❖婴幼儿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视感知觉、听感知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触觉发育。
❖听觉的发展从胎儿时期开始;0~0.5岁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触觉发育的敏感期则在0~2岁;3岁左右是方位知觉发育的敏感期;2.5~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时间知觉的敏感期会更晚一些,大概在7岁左右;而观察力则是更高级的感知觉形态,在各项感知觉陆续发育的基础上,3~6岁将迎来孩子观察力发展的敏感期。
运动的发育
❖婴幼儿运动的发育分为大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精细运动)两大类。❖正常运动发育是以脑形态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时间与程度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骨骼和肌肉的参与,因而运动的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全身的发育密切相关。
运动发育的主要规律:
(一)头尾规律。小儿总的动作发育方向是从头至脚,即顺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的,最早是头部的动作,先会抬头,再会转头,以后开始翻身,6个月左右会坐,在后是手臂和手的运动,最后才是站立和行走--腿和脚的控制。
(二)由近及远。动作发育的先后以躯干为中心,越接近中心部位(身体中轴)的动作发育越早,而离中心较远部位的动作发育相对较晚。以上肢为例,先是肩部和上臂动作的发育,接着是肘、腕部,最后手指动作的控制能力才逐渐成熟完善起来。
(三)先大肌肉动作,后小肌肉动作。粗大动作的发育先于精细动作的发育,如先是抬头、翻身、起坐等躯体大动作,手指的抓、捏等精细动作继后之。
(四)先整体动作,后分化动作。小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泛化的,而后逐渐发育成局部的准确的动作。如对于1、2个月的小儿,若将其脸用手帕盖住,则小儿表现为全身的乱动,到了5个月的时候,小儿可表现为双手向脸部乱抓,但不一定能拉下手帕,而到了8个月时,即能迅速而准确地拉掉手帕。
(五)先正面动作,后反面动作。先能俯卧时抬头,而后才能仰卧时屈颈,先学会向前行走,再学会倒着走路,先能抓取物体,以后才是有意识地松手放开物体。语言的发育
❖语言是儿童全面发育的标志。语言的发育要进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小儿语言的发育大致与年龄相似,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四、消化系统发育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使得婴幼儿的消化系统与成人相比,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对婴幼儿进行喂养时应充分注意这些特点,采用适合的喂养方式。
口腔
❖婴儿口腔唾液中淀粉酶量少,至3到4个月,才达到成人量的1/3,故三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6个月起唾液的作用增强,开始能咀嚼,能逐渐进食软食和半固体食物。
牙齿
胃
❖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好,胃呈水平位,故容易发生胃食道反流,溢奶、呕吐,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正常新生儿的胃容量为25-50ML,10天后可增至100ML。
❖年龄越小,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越少,消化道的运动功能不稳定,不易突然改变进食习惯。
肠
肝脏和胰腺
综上,婴幼儿期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胃容量小,各种消化酶活性较低,对乳汁以外的食物不易吸收,喂养不当,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提倡6个月内的婴儿以纯母乳喂养,6个月-1岁,以乳类为主食,逐步添加辅食,随着小儿年龄增长,对各种食物耐受力的提高,及时合理的给与更丰富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婴幼儿对营养的需求
❖婴幼儿的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基础代谢也是成人的两倍,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较高,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一)对热量的需要
❖婴幼儿对热量的需要有5个方面:
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的热量需要站总热量的60%。不同器官在基础代谢中所占的比例随年龄而不同,婴幼儿时期脑代谢站总基础代谢的1/3,到成人期则减少到1/4,肌肉消耗在婴幼儿期占8%,成人期则达到30%。
(一)对热量的需要
❖2、体力活动。存在个体差异,好动的小儿比安静的小儿体力活动的能量高2-3倍。
体力活动耗能是平衡能量摄入与消耗的最主要部分,消耗过少使能量容易积累造成肥胖。
(三)对热量的需要
❖3、生长所需。为生长期的少年儿童所特有,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生长所需能量较大,6个月后逐渐减少,到青春期又开始增高。
(一)对热量的需要
❖4、食物热效应。不同食物的热效应不同,幼儿期混合膳食的食物热效应占总能量的5%-6%。
❖5、排泄的消耗。摄入混合膳食时排泄耗能小于10%。
(一)对热量的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幼儿的热量供给为:
1-2岁:1100KCal/D
2-3岁:1200KCal/D
❖以上为平均值,存在个体差异
(二)蛋白质
❖由于婴幼儿的旺盛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婴幼儿的蛋白质代谢处于正氮平衡。对蛋白质不仅要求数量高,而且质量要求也高。
❖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蛋白质的需要量高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
❖婴幼儿的必需氨基酸种类多于成年人,如半胱氨酸(由蛋氨酸转化)和酪氨酸(由苯丙氨酸转化)。
❖过量的蛋白质对婴幼儿有害。
婴幼儿常用食物蛋白质含量
❖奶粉:20%-28% 鲜奶:1.5%-3.5%
❖蛋类:11%-14%
❖鱼类:15%-20%
❖肉类:15%-20%
❖禽类:15%-20%
❖谷类:6%-10% 薯类:2%-3%
❖坚果:15%-30%
(三)脂肪
❖脂肪的供能比由初生时的45%,逐渐减少到30%-40%。
❖婴幼儿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发育离不开脂肪,如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等。❖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肥胖。
婴幼儿膳食中脂肪的主要来源
❖婴幼儿膳食中脂肪主要来源于乳类、蛋类、鱼禽肉类、动物内脏和动植物油脂。(四)糖类
❖乳糖是婴幼儿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生乳酸,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并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的繁殖。
❖幼儿不可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以免降低食物的能量密度,引起供能不足,影响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蔗糖和果糖是促进微生物在牙齿表面繁殖的主要因素,过多摄入会引起龋齿和牙周病,且易诱发小儿肥胖。因此幼儿不宜多吃精制糖。
(四)糖类
❖3-4个月前的婴儿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少,因此无法消化淀粉,但能消化乳糖、葡萄糖、蔗糖。
❖婴幼儿膳食中缺乏糖类易出现酮症。
❖4个月以后的婴幼儿能很好的消化淀粉食物。
❖婴幼儿期糖类应占总热量的50%-55%
❖幼儿食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的重量比应为:1:1.2:4 ,所需能量约100 Kcal/(Kg.d)
(五)维生素
❖母乳和牛奶中VD的含量都很少;其余维生素母乳含量基本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VD的供给量随日照的多少而不同。
❖VB1和VB2、烟酸的供给量随热能的供给不同,每1KCal热量对应的B1和B20.5mg,烟酸为10倍。
婴幼儿膳食中维生素的来源
❖肝脏、蛋黄、胡萝卜、南瓜等含V A和胡萝卜素较丰富,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护上皮组织,增强抵抗力,维持和增进视力。
❖鱼肝油制剂和日照是婴幼儿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母乳、蔬菜、水果是婴幼儿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乳类、豆、谷类食物是婴幼儿VB1的主要来源。
❖蛋黄、肝脏、瘦肉是婴幼儿VB2的主要来源。
(六)矿物质
❖4个月以内的婴儿应限制钠(食盐)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负荷并诱发成年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