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区际分工与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区际分工与联系
教学目的:熟悉区际分工基础和理论,了解区际贸易原则、区际要素流动方式和过程。
教学重点:区域要素流动的动因和基本类型、区域合作的内涵、原则和组织形式
教学难点:区际贸易理论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际劳动分工
按地域的分工即是区际劳动分工,即劳动的地域分工,简称区域分工或地域分工,它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一、区际劳动分工的客观基础
(一)要素赋存在空间不平衡是区际劳动分工的必要条件要素赋存的空间不平衡是指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地域经济系统演变运动中的不均匀性,即差异性。
自然条件的差异是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
(二)区际劳动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其经济利益
区际劳动分工归根结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组合的结果,显然是由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所决定的。
人们从分工中获得的各种利益是驱动区际劳动分工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内在原因。
直接的经济性是采用一定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后较采用这种方式以前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
间接的经济性是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
区际劳动分工的经济性表现:
1、区际劳动分工使得各地区根据本区域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将其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较少的方面。
2、区际劳动分工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减少对基础设施要求的复杂性,从而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
3、区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可以形成较为高效率的地方劳动力市场,也利于集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4、区际劳动分工可以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
5、区际劳动分工有利于专业技术的传播和扩散。
二、区际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一)区际分工的特点
1、地区经济的专业化
2、各地区间生产要素的相互联系性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
(二)区际劳动分工的模式
1、萨乌什金将劳动地域分工划分为六大类:在经济上完整的地区之间的劳动总分工;某些个别中心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在前一个分工的经济区内分离出的中心之间的分工;经济中心四周的,某一空间“场”内的劳动分工;阶段性分工,指某一统一的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在地域上分散在不同的地点或地方;时期劳动地域分工;偶然性的劳动分工,指国家由于偶然的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而进行的劳动分工与商品交换。
2、我国常见的分工;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混合分工
“垂直型”分工指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生产最终制成品的某一中间产品为中心,以另外地区一个或多个最终制成品为核心建立自己的以互补、依附为主要功能的产业结构体系。
“水平型”分工,指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分工。
“混合型”分工,指一个地区专门化生产既参与“垂直型”分工,又参与“水平型”分工。
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使资本主义下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动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又称比较生产费用说。
这里的比较成本指的是相对成本,即进口的应是相对不利的产品,出口的是相对有利的产品。
(三)俄林的价格差异说
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的价格差异代替李嘉图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来展开分析。
俄林的价格差异说,其核心是相对价格差异,由于某商品的生产要素在各地会有相对结构差异,它假定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每一种产品都需要使用这两种要素,则各国和地区将出口那些较多使用本国和本地区拥有丰富要素的产品,即资本富裕
的国家和地区将出口那些在生产中使用大量资本的产品;而劳动力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将出口劳动密集性产品。
所以,这一理论也成为资源赋予学说。
(四)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巴氏将地理分工分为两种:一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完全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入,即绝对的地理分工;二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虽能生产某种产品,但成本较高,因而输入这种产品,即相对的地理分工。
关税是干涉地理分工的超经济因素。
(五)其他学说
李斯特主张用贸易政策扶持弱小的国家工业。
国家和地区应该对弱小部门加以扶持,即所谓的“扶持幼小产业说”。
协议性分工论理论:当两国或两地区绝对成本比较成本均无差异时,分工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
第二节区际贸易
区际贸易是一种与国际贸易既相似,又存在不少差别的贸易,差别表现在:区域不一定是独立的政治单元,因此,与国际贸易相比,区际贸易是在没有制度背景的差异下进行的。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只有程度的高低,而无质的差别。
一、相互需求法则
区际差异只是产生区际贸易的一个基础。
区际贸易形成的第二条件是区际贸易能使贸易双方从中获利。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则说明:两国和两个区域在贸易利益中的各自份额的大小取决于贸易条件是靠近上限,还是靠近下限,而是交易条件靠近上限的是对方国家和区域对出口商品的需求成都及量过和区域对于出口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交通运输条件
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
运输成本的存在还通过影响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影响区际贸易。
资源指向性的工业:包括原料和燃料指向性,指的是那些再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沉重而低价的原料和燃料而又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转化为最终产品的工业。
市场指向:凡是制成品运输不便,运输成本昂贵的工业,布局趋向市场,称为市场指向:一是原料的消耗量少,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失重小;而是产品体积庞大,不便装运;三十产品的品种规格复杂,按市场需求要组织生产;四是产品易变质。
三、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
区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搜寻成本、签订契约成本及其监督执行的成本。
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的存在是区际贸易的障碍因素。
搜寻成本:指搜寻交易对象所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通讯费用。
签订契约成本及其监督执行的成本主要与地区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人们守法习惯有关。
第三节区际要素流动
一、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
区际要素流动主要类型:对流、传导和辐射
对流是以人和物质的移动为特征的;传导是指地域间的各种交易;辐射往往是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
区域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区际要素流动产生组合效应;第二,区际要素流动使得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可以超越本地的市场,进一步以广大的区际市场为对象从事生产;第三,通过自由的流动,利用本区的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的交换,得到本地区所稀缺的资源。
同时区际要素流动,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引进;第四,区际要素的流动,从理论上说,既强化了各区的相对优势,也表明了各地区的相对优势是可以改变的。
二、资金流动
区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的差别,是以流入地区具有对外界资本的某种吸引力的存在为前提的。
资金流动的形式:生产资本的输出和接待资本的输出。
区别:直接投资者对投入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或控制权;而借贷资本的输出,投资者则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
生产资本的输出:即跨地区直接投资。
三、劳动力流动
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的还是经济的原因。
工资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力量。
“向心”趋势是指劳动者由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流向人口密集、经济交发达的地区。
“离心”的趋势则是劳动者由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劳动者离开旧的经济中心,迁往前的正在形成的新的经济中心。
四、信息、技术的区际转移与扩散
技术是商品生产和劳务生产中所积累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发明创造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产品进入成长期,产品大量生产并销往外地,区际贸易本身会造成技术的传播、扩散,相应的,产品的竞争优势也会发生转移。
技术的空间扩散形势:邻近扩散、等级扩散和位移扩散
邻近扩散:又称接触扩散,指以创新源地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连续的扩散。
等级扩散:指以创新源地为起点,循着一定的等级顺序扩散。
位移扩散:指扩散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
作业布置:
分析两广地区的区际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