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课件——爬行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精卵在32-33℃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在24-27℃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
– 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反之,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多见于龟类。如欧洲池龟的受精
卵在30℃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在24-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恐龙如何灭绝?
– 侏罗纪末期,随着冰川期的来临,全球气温下降
三、分类
• 1. 喙头目:
– 体型蜥蜴型
– 体背中线处有一列棘状鳞片– 头骨为双颞窝型,端生齿– 雄性无交配器
– 泄殖腔孔横裂
– 原始陆栖种类,仅存1属1种,即产于新西兰的楔齿蜥
Sphenodon punctatus
52
三、分类
• 2.龟鳖目
– 体型龟鳖型
– 背、腹具坚硬的甲板,甲板外披有角质鳞片或厚皮
– 美洲鳄和扬子鳄的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孵化温度在26-30℃时,新生个体全为雌性;在30-34℃时,新生个体中两性都有;在34-36℃时,新生个体全为雄性。孵化温度高于36℃或者低于26℃,卵无法孵化
三、分类
• 现存爬行类约6500多种,分属四个目
– 喙头目– 龟鳖目– 有鳞目– 鳄目
• 我国约300多种
普通鬣蜥
豹斑壁虎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The left-hand panels show male reproductive success,and the right-hand panels show female reproductivesuccess. The graphs show male (a) and female (b)reproductive success during the 2005–2006 season;male (c) and female (d) reproductive success duringthe 2006–2007 season; and male (e) and female (f)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representing pooledreproductive data over all three seasons. The curveson each graph represent the patterns predicted fromCharnov–Bull model (Warner & Shine, Nature 451,566-568. Jan. 31, 2008 ).
• 3)脊椎骨具有陆生脊椎动物典型的五部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躯椎分化为胸椎和腰椎
– 颈椎数目增多,第1、2节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与枕髁形成可动联接
– 椎体:低等种类双凹型,高等种类前凹或后凹– 荐椎增至2枚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肱骨、股骨与地面平行,四肢与身体的长轴呈横出的直角相交,且肩臼较小,因此多数爬行动物在停息或爬动时腹部贴地
2
二、爬行纲的 爬行动物在颈椎、胸椎和腰椎两侧都有肋骨,而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
– 胸廓为羊膜动物所特有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一些蜥蜴尾椎中有一个能引起断尾行为的自残部位,为尾椎骨形成过程中前后两部分未愈合的特化结构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体内受精,受精作用无需借助
水作为介质
– 胚胎悬浮在羊水中,在稳定的环境中发育,减少振动和机械损伤,避免了陆地干燥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
飞跃
– 羊膜卵的出现解除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对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全陆生成为可能,并进而能够适应陆地上各种不同的栖息环境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10.生殖
–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雄性泄殖腔壁具有可膨大伸出的交配器
– 卵为多黄卵,有卵壳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10.生殖
– 大多数为卵生,借日光孵化。少数卵胎生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某些爬形动物的性别由异型性染色体决定, 雄性为XY型,雌性为XX型, 如蛇类
• 鳄类、大部分蜥蜴和龟鳖类的性别由卵的孵化温度决定
• 5 . 肌肉系统– 出现肋间肌:协助呼吸– 咬肌:发达
– 附肢肌:发达
– 躯干肌:萎缩
– 皮肌:蛇类发达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 消化系统
– 1)具齿:
• 爬行动物的牙齿是重要消化器官。脱落后可更新
• 脊椎动物的牙齿根椐其着生部位可分3 种类型:– 端生齿:着生在颌骨的端面,是最原始的类型– 侧生齿:着生在颌骨的边缘内侧,如蜥蜴和蛇– 槽生齿:着生在颌骨上的齿槽内,最为牢固 (鳄类)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孵化温度对后代性别的影响:
– 受精卵孵化温度处在中等水平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如果孵化温度偏高与偏低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如
日本壁虎,当受精卵在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如处在24℃与32℃时,皆发育为雌性
– 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反之,则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多见于蜥蜴类。如豹斑壁虎的
– 3)次生水生种类(龟鳖类)在咽和泄殖腔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辅助呼吸
尖吻蝮的气管和肺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6. 循环系统
– 1)心脏由二心房、一心室和退化的静脉窦组成,心室具有不完全的分隔,仍属不完全的双循环
– 2)心脏肌肉发达导致动脉压增加,静脉窦趋于退化
– 3)爬行动物中的鳄类心室隔膜仅留一个孔,接近完全的双循环
之后。肾小体数量极多,后肾管是重新形成的,无输精作用
– 盐腺:执行肾外盐排泄功能
A 海鬣蜥B 泥龟C 海蛇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蜥蜴的泄殖系统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8. 神经系统
– 1)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加厚,大脑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神经细胞层)
– 新脑皮(neopallium): 自爬行类开始出现,到哺乳类高度发达。神经元数量大大增加,排列在表层,在半球内通过联络纤维相互联系,并通过胼胝体在两半球之间联系,还有上行与下行的纤维与脑干各部分相通,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中枢。高等种类的大脑表面形成沟和回,使表面积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古脑皮、原脑皮、纹状体成为大脑的低级活动中枢。古脑皮被推挤到腹面成为梨状叶,原脑皮突向侧脑室成为海马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延脑发达,在脑和脊髓之间形成弧度弯曲,称为颈弯曲,是高等脊椎动物的特征性标志
– 3)开始具有12对脑神经
• XI: 副神经,运动神经 (头部旋转、耸肩等运动)• XII舌下神经,运动神经 (舌的运动)
鱼类(A)与爬行动物(B)的脑的比较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雄性具单个交配器
– 泄殖腔孔纵裂
– 主要有:龟科、鳖科、海龟科、棱皮龟科等
三、分类
龟鳖目分科甲板外披物 特征陆生 粗壮、具爪 骨质鳞片棱皮龟科 海产 浆状、无爪 皮革质
生境 四肢
龟科
背、腹甲板构成龟壳背面有七条纵棱头不能缩进壳内头延长呈管状
海龟科鳖科
海产 浆状、有爪 骨质鳞片淡水 趾间具蹼 皮革质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蜥蜴型:
– 五部分化明显,尾长长于体长– 地栖、水栖、树栖、穴居
9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蛇型:
– 五部分化不明显,四肢退化,尾长短于体长– 地栖、水栖、树栖、穴居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 体被角质鳞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
肤腺,可减少水分蒸发
– 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有二类:• 角质鳞:由表皮细胞角质化而成• 骨板:为真皮的衍生物
• 9. 感觉器官
– 1) 内耳发达,首次出现耳蜗(把机械振动转变为蜗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 )
– 2) 形成雏形的外耳道,有利于收集陆上声波
蛇类的鼓膜、中耳、耳咽管退化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3)具犁鼻器:蛇和蜥蜴特有的化学感受器,位于口腔顶部。
• 鳄与龟鳖类犁鼻器退化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蝮亚科的种类有红外感受器:颊窝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体被鳞片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动物• 1. 体形多样化
– 爬行动物躯体分成五部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 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爬行动物的体形向多样化发展, 可分成三种类型:
• 龟鳖型• 蜥蜴型• 蛇型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龟鳖型:
– 五部分化明显,尾长短于体长– 地栖、水栖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具发达的口腔腺:润湿食物,帮助吞咽
• 毒蛇的口腔腺(上唇腺)特化为毒腺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虎斑颈槽蛇颈部含有类固醇毒素的防御腺及其脉管系统 (Hutchinson et al.2007, PNAS, 104: 2265-2270)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30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三、分类
• 龟科:
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
锦龟Chrysemys picta
三、分类
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三、分类
灵山放生池
南普陀放生池
赤壁 (下)
三、分类
• 鳖科:
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
• 在胚胎消化道的后端形成的囊状突起为尿囊,其外壁紧贴绒毛膜,有丰富的血管,是胚胎的排泄和呼吸器官
• 胚膜的向下折叠相通后内层形成卵黄囊,包住卵黄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进化
上的意义
– 卵外包有卵膜(蛋白膜, 壳膜, 硬壳),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并具有通气性,卵可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
– 枢椎:第二枚颈椎。椎体前方有一齿状突,可伸入寰椎的环内,作围绕轴心转动
枢椎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5)头骨首次有颞窝
– 颞窝:为头颅两侧, 眼眶后面的凹陷,咬肌收缩时,肌腹可自颞窝凸出
– 可增强咀嚼能力和主动捕食能力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6)首次出现次生腭,内鼻孔后移,口腔与
鼻腔分开
– 由前颌骨、上颌骨和腭骨组成的水平隔把原口腔前部分成上下两层。上层通鼻腔,为嗅觉和呼吸通道;下层为固定口腔,为食物通道。这样,呼吸、进食互不影响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蜥蜴和蛇类的鳞片定期更换,称为蜕皮
蛇蜕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真皮内有丰富的色素细胞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白化短吻鳄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通过皮肤吸收辐射热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 骨骼
• 1)多由硬骨组成,骨化程度较高• 2)陆生种类趾端具角质的爪,适于爬行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蛇类附肢骨退化,不具四肢骨、胸骨、带骨
蟒类的腰带及后肢骨的残迹A:带骨及后肢骨;B:尾部后肢遗迹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头骨具单一枕髁(枕骨大孔周围枕骨与颈椎连接
部位形成的突起)
– 第1、2节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与枕髁形成可动联接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寰椎:第一枚颈椎,椎体相连成环。无横突
三、分类
• 海龟科: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海龟Chelonia mydas
三、分类
三、分类
63
三、分类
三、分类
• 棱皮龟科: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三、分类
爬 行 纲
→ 鸟类
鸟臀目
蜥臀目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胚胎发育形成原肠后,胚胎周围的表层胚膜向上下二个方向发生环状皱褶,皱褶不断扩大,包围胚胎后互相愈合,两侧边缘相通,内层包住胚胎,为羊膜
• 羊膜围住的腔为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悬浮羊水中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折叠的外层胚膜为绒毛膜(浆膜),其包围的腔为胚外体腔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动脉圆锥消失,分为肺动脉弓和左、右两根体动脉弓
– 3)肺动脉在心室右方发出,左体动脉弓在心室中间发出,右体动脉弓在心室左方发出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7. 排泄系统
– 以后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主要为尿酸(与产羊膜卵有关)
• 后肾为羊膜动物的排泄器官,其发生时期和生长部位都在中肾
– 3) 肌肉质的舌发达(捕食器官,化学感受器)
– 4) 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与纤维素消化有关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5 . 呼吸系统
– 1)肺呈海绵状,有气管、支气管– 2)进行咽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 胸式呼吸:外肋间肌收缩使肋骨提升,扩展胸腔,吸空气入肺;内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下降,胸腔缩小,空气从肺中排出。通过胸腔有节奏的扩大、缩小完成呼吸作用
– 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反之,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多见于龟类。如欧洲池龟的受精
卵在30℃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在24-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恐龙如何灭绝?
– 侏罗纪末期,随着冰川期的来临,全球气温下降
三、分类
• 1. 喙头目:
– 体型蜥蜴型
– 体背中线处有一列棘状鳞片– 头骨为双颞窝型,端生齿– 雄性无交配器
– 泄殖腔孔横裂
– 原始陆栖种类,仅存1属1种,即产于新西兰的楔齿蜥
Sphenodon punctatus
52
三、分类
• 2.龟鳖目
– 体型龟鳖型
– 背、腹具坚硬的甲板,甲板外披有角质鳞片或厚皮
– 美洲鳄和扬子鳄的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孵化温度在26-30℃时,新生个体全为雌性;在30-34℃时,新生个体中两性都有;在34-36℃时,新生个体全为雄性。孵化温度高于36℃或者低于26℃,卵无法孵化
三、分类
• 现存爬行类约6500多种,分属四个目
– 喙头目– 龟鳖目– 有鳞目– 鳄目
• 我国约300多种
普通鬣蜥
豹斑壁虎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The left-hand panels show male reproductive success,and the right-hand panels show female reproductivesuccess. The graphs show male (a) and female (b)reproductive success during the 2005–2006 season;male (c) and female (d) reproductive success duringthe 2006–2007 season; and male (e) and female (f)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representing pooledreproductive data over all three seasons. The curveson each graph represent the patterns predicted fromCharnov–Bull model (Warner & Shine, Nature 451,566-568. Jan. 31, 2008 ).
• 3)脊椎骨具有陆生脊椎动物典型的五部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躯椎分化为胸椎和腰椎
– 颈椎数目增多,第1、2节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与枕髁形成可动联接
– 椎体:低等种类双凹型,高等种类前凹或后凹– 荐椎增至2枚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肱骨、股骨与地面平行,四肢与身体的长轴呈横出的直角相交,且肩臼较小,因此多数爬行动物在停息或爬动时腹部贴地
2
二、爬行纲的 爬行动物在颈椎、胸椎和腰椎两侧都有肋骨,而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
– 胸廓为羊膜动物所特有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一些蜥蜴尾椎中有一个能引起断尾行为的自残部位,为尾椎骨形成过程中前后两部分未愈合的特化结构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体内受精,受精作用无需借助
水作为介质
– 胚胎悬浮在羊水中,在稳定的环境中发育,减少振动和机械损伤,避免了陆地干燥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
飞跃
– 羊膜卵的出现解除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对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全陆生成为可能,并进而能够适应陆地上各种不同的栖息环境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10.生殖
–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雄性泄殖腔壁具有可膨大伸出的交配器
– 卵为多黄卵,有卵壳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10.生殖
– 大多数为卵生,借日光孵化。少数卵胎生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某些爬形动物的性别由异型性染色体决定, 雄性为XY型,雌性为XX型, 如蛇类
• 鳄类、大部分蜥蜴和龟鳖类的性别由卵的孵化温度决定
• 5 . 肌肉系统– 出现肋间肌:协助呼吸– 咬肌:发达
– 附肢肌:发达
– 躯干肌:萎缩
– 皮肌:蛇类发达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 消化系统
– 1)具齿:
• 爬行动物的牙齿是重要消化器官。脱落后可更新
• 脊椎动物的牙齿根椐其着生部位可分3 种类型:– 端生齿:着生在颌骨的端面,是最原始的类型– 侧生齿:着生在颌骨的边缘内侧,如蜥蜴和蛇– 槽生齿:着生在颌骨上的齿槽内,最为牢固 (鳄类)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孵化温度对后代性别的影响:
– 受精卵孵化温度处在中等水平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如果孵化温度偏高与偏低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如
日本壁虎,当受精卵在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如处在24℃与32℃时,皆发育为雌性
– 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反之,则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多见于蜥蜴类。如豹斑壁虎的
– 3)次生水生种类(龟鳖类)在咽和泄殖腔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辅助呼吸
尖吻蝮的气管和肺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6. 循环系统
– 1)心脏由二心房、一心室和退化的静脉窦组成,心室具有不完全的分隔,仍属不完全的双循环
– 2)心脏肌肉发达导致动脉压增加,静脉窦趋于退化
– 3)爬行动物中的鳄类心室隔膜仅留一个孔,接近完全的双循环
之后。肾小体数量极多,后肾管是重新形成的,无输精作用
– 盐腺:执行肾外盐排泄功能
A 海鬣蜥B 泥龟C 海蛇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蜥蜴的泄殖系统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8. 神经系统
– 1)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加厚,大脑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神经细胞层)
– 新脑皮(neopallium): 自爬行类开始出现,到哺乳类高度发达。神经元数量大大增加,排列在表层,在半球内通过联络纤维相互联系,并通过胼胝体在两半球之间联系,还有上行与下行的纤维与脑干各部分相通,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中枢。高等种类的大脑表面形成沟和回,使表面积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古脑皮、原脑皮、纹状体成为大脑的低级活动中枢。古脑皮被推挤到腹面成为梨状叶,原脑皮突向侧脑室成为海马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延脑发达,在脑和脊髓之间形成弧度弯曲,称为颈弯曲,是高等脊椎动物的特征性标志
– 3)开始具有12对脑神经
• XI: 副神经,运动神经 (头部旋转、耸肩等运动)• XII舌下神经,运动神经 (舌的运动)
鱼类(A)与爬行动物(B)的脑的比较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雄性具单个交配器
– 泄殖腔孔纵裂
– 主要有:龟科、鳖科、海龟科、棱皮龟科等
三、分类
龟鳖目分科甲板外披物 特征陆生 粗壮、具爪 骨质鳞片棱皮龟科 海产 浆状、无爪 皮革质
生境 四肢
龟科
背、腹甲板构成龟壳背面有七条纵棱头不能缩进壳内头延长呈管状
海龟科鳖科
海产 浆状、有爪 骨质鳞片淡水 趾间具蹼 皮革质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蜥蜴型:
– 五部分化明显,尾长长于体长– 地栖、水栖、树栖、穴居
9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蛇型:
– 五部分化不明显,四肢退化,尾长短于体长– 地栖、水栖、树栖、穴居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 体被角质鳞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
肤腺,可减少水分蒸发
– 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有二类:• 角质鳞:由表皮细胞角质化而成• 骨板:为真皮的衍生物
• 9. 感觉器官
– 1) 内耳发达,首次出现耳蜗(把机械振动转变为蜗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 )
– 2) 形成雏形的外耳道,有利于收集陆上声波
蛇类的鼓膜、中耳、耳咽管退化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3)具犁鼻器:蛇和蜥蜴特有的化学感受器,位于口腔顶部。
• 鳄与龟鳖类犁鼻器退化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蝮亚科的种类有红外感受器:颊窝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体被鳞片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动物• 1. 体形多样化
– 爬行动物躯体分成五部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 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爬行动物的体形向多样化发展, 可分成三种类型:
• 龟鳖型• 蜥蜴型• 蛇型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龟鳖型:
– 五部分化明显,尾长短于体长– 地栖、水栖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具发达的口腔腺:润湿食物,帮助吞咽
• 毒蛇的口腔腺(上唇腺)特化为毒腺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虎斑颈槽蛇颈部含有类固醇毒素的防御腺及其脉管系统 (Hutchinson et al.2007, PNAS, 104: 2265-2270)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30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三、分类
• 龟科:
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
锦龟Chrysemys picta
三、分类
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三、分类
灵山放生池
南普陀放生池
赤壁 (下)
三、分类
• 鳖科:
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
• 在胚胎消化道的后端形成的囊状突起为尿囊,其外壁紧贴绒毛膜,有丰富的血管,是胚胎的排泄和呼吸器官
• 胚膜的向下折叠相通后内层形成卵黄囊,包住卵黄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进化
上的意义
– 卵外包有卵膜(蛋白膜, 壳膜, 硬壳),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并具有通气性,卵可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
– 枢椎:第二枚颈椎。椎体前方有一齿状突,可伸入寰椎的环内,作围绕轴心转动
枢椎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5)头骨首次有颞窝
– 颞窝:为头颅两侧, 眼眶后面的凹陷,咬肌收缩时,肌腹可自颞窝凸出
– 可增强咀嚼能力和主动捕食能力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6)首次出现次生腭,内鼻孔后移,口腔与
鼻腔分开
– 由前颌骨、上颌骨和腭骨组成的水平隔把原口腔前部分成上下两层。上层通鼻腔,为嗅觉和呼吸通道;下层为固定口腔,为食物通道。这样,呼吸、进食互不影响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蜥蜴和蛇类的鳞片定期更换,称为蜕皮
蛇蜕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真皮内有丰富的色素细胞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白化短吻鳄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通过皮肤吸收辐射热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 骨骼
• 1)多由硬骨组成,骨化程度较高• 2)陆生种类趾端具角质的爪,适于爬行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蛇类附肢骨退化,不具四肢骨、胸骨、带骨
蟒类的腰带及后肢骨的残迹A:带骨及后肢骨;B:尾部后肢遗迹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头骨具单一枕髁(枕骨大孔周围枕骨与颈椎连接
部位形成的突起)
– 第1、2节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与枕髁形成可动联接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寰椎:第一枚颈椎,椎体相连成环。无横突
三、分类
• 海龟科: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海龟Chelonia mydas
三、分类
三、分类
63
三、分类
三、分类
• 棱皮龟科: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三、分类
爬 行 纲
→ 鸟类
鸟臀目
蜥臀目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胚胎发育形成原肠后,胚胎周围的表层胚膜向上下二个方向发生环状皱褶,皱褶不断扩大,包围胚胎后互相愈合,两侧边缘相通,内层包住胚胎,为羊膜
• 羊膜围住的腔为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悬浮羊水中
一、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 折叠的外层胚膜为绒毛膜(浆膜),其包围的腔为胚外体腔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4)动脉圆锥消失,分为肺动脉弓和左、右两根体动脉弓
– 3)肺动脉在心室右方发出,左体动脉弓在心室中间发出,右体动脉弓在心室左方发出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7. 排泄系统
– 以后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主要为尿酸(与产羊膜卵有关)
• 后肾为羊膜动物的排泄器官,其发生时期和生长部位都在中肾
– 3) 肌肉质的舌发达(捕食器官,化学感受器)
– 4) 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与纤维素消化有关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5 . 呼吸系统
– 1)肺呈海绵状,有气管、支气管– 2)进行咽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 胸式呼吸:外肋间肌收缩使肋骨提升,扩展胸腔,吸空气入肺;内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下降,胸腔缩小,空气从肺中排出。通过胸腔有节奏的扩大、缩小完成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