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道德经》 •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 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 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 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 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 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 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 •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和 《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共八十一章, 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 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 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他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 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副将回营后, 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了汉营。 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这次,汉营大 将们都有些想不通。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是像开玩 笑一样。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 患。 • 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 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 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 擒获。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 • 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 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 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 再次放了他。
• 四.老子思想 • 1.道本思想 •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 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 为,完全是自然而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 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 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不自 生,故能长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企者不立,跨
者 不 行 , 自 见 者 • 企者:踮起脚的人。跨者:跨大步的人。见,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同“现”。伐:会意字,表示用戈砍人头。意思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有耀:。击矜刺:,形砍声杀字;,砍本义伐是;矛攻柄打。,夸征伐耀,;如功自劳矜;攻夸 自矜者不长。其 伐;拘谨,持重,如矜持。长:有两种读法,
五.《道德经》赏析
• 三十辐共一 毂,当其无,有 车之用。埏埴以 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 牖以为室,当其 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 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 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 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 屋)给人便利,“无”(空间)发挥了它 的作用。
【课堂知识点拨】
• 一.老子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公元前571 年农历二月十五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 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 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 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 请著《道德经》。 •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 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 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 著作之一。
五.《道德经》赏析
• 三十辐共一 毂,当其无,有 车之用。埏埴以 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 牖以为室,当其 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 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毂: 音gǔ,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 有车的作用。之:结构助词,的。"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 方。埏植:埏(shān),和,揉和;植(zhí),土,黏 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以为:动词,把 ······作为。户牖(yǒu):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 三.写作背景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 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 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 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 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 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 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 •
诸葛亮七擒孟获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昭
牖以为室,当其 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
无,有室之用。 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到了南
故有之以为利, 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
无之以为用。
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孔明得 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
在 道 也 , 曰 余 食 cháng,长久;zhǎng,得到敬重。其:它们。行
赘 行 , 物 或 恶 之 。:同“形”。物或恶之:人们对它有厌恶之情。 故有道者不处。 物:众人、世人。或:有。处:为、做。
• 企者不立,跨 者不行,自见者
• 【译文】 •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 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人,本意虽是
• 企者不立,跨 • 3. 自是者不彰
者不行,自见者
• 自以为是的人,一般只考虑到自己的想法和作为的正 确性,对别人想法做法根本不去考虑,甚至总觉得别人
示自己的贤能(不凡),却往往不被人们认为有贤能、
赘 行 , 物 或 恶 之 。不被人们敬重、人们不愿与他合作(自矜者不长)。从道 故有道者不处。 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
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
样做。
• 企者不立,跨 •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者不行,自见者
• 3.美学思想 •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 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 儿“含德之厚” ,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古朴、稚 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 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 老子思想的影响。
老子四章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胡适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 过程与方法 •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老子的人生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 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 思想内容。 • 难点:理解《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要显示自己的意见,却往往不能使人明了自己的意见(
彰
,
自
伐百度文库
者
无
功
,
自见者不明);自以为是的人,本意虽是要彰显自己, 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自是者不彰);自我夸耀的人,本
自 矜 者 不 长 。 其 意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
在 道 也 , 曰 余 食 成就大功(自伐者无功);自高自大的人,本意虽是要显
自矜者不长。其
不达,不符合规律的事情,一定不能长久。 • 2. 自见者不明
在 道 也 , 曰 余 食 • 自我表现的人,不知道也不懂得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权
赘 行 , 物 或 恶 之 。利 人明,了所自以己他的们意的见过分,表反现而让,他不们能很让反那感些没,有表机现会的表过现多的了
故有道者不处。 慢慢的别人就都厌恶他,所以这种人没有智慧。
• 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 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 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 战。 • 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 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 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将 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真兽几倍 的假兽。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 了。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 了他。 • 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 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 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 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 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 了。
• 2.辩证思想 • 对立: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 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 • 统一: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 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 转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 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 壮则老,“兵强则灭”。 • 量(质)变: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 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道德经》赏析
• 三 十 辐 共 一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告诉大家不管干什么的 毂,当其无,有 时候都要把自己倒空,不要眼里心里都是自己,自己有多
车之用。埏埴以 么了不起,多么聪明,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该把自己
为器,当其无, 的倒空才能装进去其他的东西,使自己更了不起。
有器之用。凿户
• 一个人抬起脚后跟,脚尖着地,试图要比别人高,可 是却站不稳。把两腿叉得很开大步走路,妄想比别人走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得快,可是却走不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高骛远”
。人的行为和举止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万事万物都是循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序渐进的,好高骛远要不得,拔苗助长必失败,欲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