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文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解读文本,认真设计程序

灵活驾驭课堂,立足长远发展

——解读新的湖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价标准

丁洪生

我有幸观摩了2002年湖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和2002年孝感市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这两次大赛都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来临之际举行的,这两次大赛使用的都是新的湖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展现了教育专家对十多年来“何为优质课”的反思以及对优质课走向的探索。下面我根据两次观摩的感想,解读一下新的湖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价标准。

一、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要求对文本进行实事求是的解读,重视文本的文化内涵,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文本教育资源。

教法的运用与教材的理解是形和质的关系,教法上的艺术实际上是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反映,离开了对教材的精研深钻去讲求教法的多样化是舍本逐末,其结果即使不是哗众取宠或弄巧成拙,也只是局部的或细微末节的“成功”。只有深入钻研了教材,教学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文本必须踏踏实实地钻研,实事求是的解读,深入细致的鉴赏,恰如其分的评价。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化或者生发,切切不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去寻求表面上的热闹。如参加竞赛的某个代表,她讲的是《再别康桥》,她的课堂构思是,引导学生鉴赏诗艺美,即欣赏音乐美,把诗编成曲吟出音乐美;欣赏绘画美,放映多媒体制作的诗节所包含的画面,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欣赏感情美,通过与其它告别诗曲如《送元二使安西》、《西厢记·长亭送别》等比较,来领略这首诗与众不同的别情。这似乎丰富了课堂内容,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但恰恰缺少了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解读。这么构思,可以说是一堂信息技术课,课堂显得热热闹闹,却不是一堂好的成功的优质课,正因为对文章的解读不够,课文被大卸八块,课堂显得极不流畅。

代表孝感市参加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孝感一中教师方彦萍能够夺得省优质课第一名,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她对选择的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哲理散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师生重新审视庄子,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社会进行积极的思考,不仅思考了庄子,也思考了以庄子为代表的一类文人的生活态度与人格魅力,开掘其丰富的文化矿藏。

文本的处理因课而异。有的应化易为难,由浅入深,从简单的文字中引发深邃的思考。如《山民》、《再别康桥》、《将进酒》等,言简而意丰,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讨。有的必须化繁为简,以简御繁。如《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与地坛》等,教学时多的头绪只能让学生无所适从,而短暂的一堂课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解决一两个大问题,多数时候只能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

抓关键问题,抓关键词句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方彦萍老师讲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是学生倍感困难的课文,她在处理文本的时候,从课题质疑入手:鲍鹏山先生为什么会在现代人无路可走的时候,推荐庄子呢?这就自然导出另一个问题——庄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最终达到以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庄子的目的。这就使课堂主题突出,线索明晰。对于文中引用的《秋水》中的故事,

因为材料简单,所以没有作为语言材料来处理,而只作为一则事例来解读庄子的精神世界。而最难理解的7~8段是解读全文的关键,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方老师找到解读全段的一个关键词“孤独”。它上可承接“超凡绝俗的智慧”,因为庄子追求自由的境界在当时非一般人所能及,如恩格斯所说“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向自由的一步”,所以他孤独;还可承接“清洁的精神”,因为拒绝诱惑与黑暗,为人类守住纯洁的精神家园是何等困难,在文化屈从于权势的社会中,他如何不孤独?下可启“心灵月亮的树”、“不可企及的妩媚”等难懂而重要的词语,真是“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围绕这个词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灵活地加以引导,从文本出发,又不拘囿于课文本身,引导学生贯通古今,启发思维,调动原有知识,思考和探索新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

整体把握得准,重点把握得好,一切都可能迎刃而解;反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是在一些细微末节上琢磨,就会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使学生不知所云。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适合文本和学生学习实际,既要有程序功能,又要有一定的张力。

课堂教学创新的总归,就是改革或破除串讲式、讲析式、问答式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学生自主阅读式、活动式、探讨式、研究式等等新鲜的教学方式,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适合文本,又要适应学生实际。参加2002年孝感市优质课竞赛的安陆一中教师金雅萍,讲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她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开头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引出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话题,再说到中国的作家史铁生也在与命运抗争,是地坛让他获得新生的。接着引导学生“走进地坛”,分组讨论让学生抓住描写地坛中景物的关键字眼,品读出地坛古老荒芜却又生机勃勃的特点,得出结论:史铁生在地坛获得对生命的参悟。接着一转:除了地坛,还有一个人始终伴随着他,那就是他的母亲。接着分析母亲“苦难而伟大”、“命运艰难而意志坚定”、“对史铁生的爱毫不张扬”的形象特点,屏幕上的板书是:古老荒芜而又生机勃勃的地坛和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母亲支撑着我组成一个大写的“人”。既而又抓住“长大的孩子的倔强”——和母亲闹别扭的事,老师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让同学们也讲一个“和母亲的故事”,在感情的共振中,使学生受到感染……最后师生在《懂你》的音乐声中齐读最后一部分结束。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不在教化,而在潜移默化。这个过程既考虑了文本,又考虑了学生,同时操作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设计教案应考虑周全,教学过程要依照教案而又不能拘泥于教案。再如方彦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作者评价庄子的语句时设计了这样几种方案:学生找到的并不一定是老师要的“孤独”一词,如果是“超凡绝俗”这一句,教师就追问“这样一个大智慧的人在当时的处境又如何”,从而引出“孤独”;如果找到的是“不可企及的妩媚”一句,教师又引导学生“作者极力赞美的庄子在那个时代的处境如何呢”,也能引出“孤独”。这多种设计就是教案的张力,体现了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

这种张力体现在教案设计的周全性和给学生一定空间以及课堂处理的灵活性上。这里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课件的张力,板书的张力,不要让教师设定的词语和课件限定了学生,课堂上应以学生的感悟和活动为主。

本人的体会是: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事,化解为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应该说让学生活动充分的课堂,是高层次的教学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