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在演唱与教学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歌曲在演唱与教学的意义
一、相关概述
(一)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

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音乐体裁称之为艺术歌曲。

在德国,浪漫主义音乐者舒伯特将此音乐形式命名为“抒情歌曲”,在法国被称为“小旋律歌曲”,流传中国时被称为“艺术歌曲”,并且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

艺术歌曲将音乐中的优美旋律与人声进行完美的结合,形成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式,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总谱读法课程包含的内容较多,本文仅对总谱读法教学中移调乐器的移调读谱方法这一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

对于移调乐器的移调读法仅仅知道读谱方法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弹奏,熟悉每种谱号,才能熟练快速地弹奏总谱。

表现力与欣赏性。

(二)《圣母颂》的创作特点。

第一,《圣母颂》的创作题材。

在音乐发展历史长河中,《圣母颂》作品的创作贯穿于整个音乐发展史,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中世纪宗教题材的音乐占据整个艺术歌曲的重要位置,这一时期正处于人们对圣母的赞颂与崇拜时期,在多数宗教题材歌曲或者圣咏中都采用与圣母相关的内容,《圣母颂》由此诞生。

在当时,以宗教为创作题材的《圣母颂》受到不同时期作曲家的喜爱,在艺术歌曲发展的不同时期被作曲家大量创作,并且伴随着美声唱法的产生而快速发展。

《圣母颂》的创作不仅充分体现了当时西方宗教文化的发展,还充分表现了宗教文化的庄严、虔诚等特征。

第二,《圣母颂》的演唱特点。

《圣母颂》作为宗教音乐的神圣及庄重感与艺术歌曲典雅风格完美结合体,在当时备受演唱者的喜爱。

《圣母颂》不仅充分体现了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特征,还有效地推动了宗教艺术歌曲的发展与传扬。

在浪漫主义音乐盛行时期,艺术歌曲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宗教艺术歌曲同样受到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青睐,它不仅仅是教义传播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慰藉着人们的心灵,具有丰富多样的演唱形式。

二、卡契尼创作的《圣母颂》艺术特点分析
(一)卡契尼简介及主要创作。

卡契尼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演唱家与演奏家,为歌剧的早期发展与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卡契尼具有较强的创作精神,不断对音乐体裁进行创新,他不仅大胆创作了主调音乐独唱曲的新体裁,还是美声学派的创始人。

在美声唱法发展历程中,西方艺术歌曲创作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美声唱法并不是因歌剧而诞生的。

卡契尼作为美声唱法的创立者,为美声唱法在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卡契尼在声乐方面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创作的以美声唱法为主的歌集——《新音乐》声名显赫。

但是,目前所保存下来的作品所剩无几,仅有《我美丽的阿玛丽莉》被保留下来,并得以传唱。

除此以外,卡契尼有一首著名的宗教艺术歌曲——《圣母颂》,在欧洲的影响力与传唱度极高,虽然它不属于《新音乐》歌集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影响较为深远,将《圣母颂》高声部纳入《卡契尼艺术歌曲选》上册中,以便声乐创作者查阅与欣赏。

(二)卡契尼作品的演唱风格。

在16-17世纪,卡契尼作为音乐独唱曲的创始人与先行者,其创作作品具有明显的创新精神。

《新音乐》作为早期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选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音乐》具有划时
代的特征,并且收集了大量不同风格的单声部歌曲,想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卡契尼创作歌曲的特点,应当对《新音乐》选集中的内容有所了解①。

另外,卡契尼在《新音乐》中归纳了歌唱的技巧,主要对起音进行把控,将其分为硬起音与软起音两种形式,并且对两种起音形式的运用技巧做了详细的陈述与讲解。

在音准方面,卡契尼提出在歌曲演唱时,应当注重音准以及音色的柔美性,在歌唱练习中,应当加强对元音的练习,并且强调花腔装饰不应破坏歌曲内容。

卡契尼《圣母颂》在演唱时,对起音的选择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音色需要柔美与动听,咬字应当清晰,还有重要的一点需要注重对花腔唱法的了解与掌握。

(三)卡契尼《圣母颂》的艺术特点。

第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圣母颂》主要是天主教徒对圣母的赞颂,在不同时期《圣母颂》作品有着不同的版本,但其根本目的是借对圣母的赞颂来抒发情感与对未来的希望,并不会受到宗教信仰的束缚。

卡契尼所创作的《圣母颂》处于文艺复兴晚期阶段,现如今,《圣母颂》所富含古老的旋律仍然不断延续着,不仅包含宗教内容,还包含对世俗的看法,被广为传唱。

第二,歌曲的曲式特点。

卡契尼《圣母颂》歌曲的曲式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句构成,并且在降B大调上呈现出对比关系;第二部分的创作素材源于第一部分,呈现出一种对称性的方整结构;第三部分作为乐曲的高潮部分,与第一部分内容有所重复。

第三,歌曲的旋律特点。

在《圣母颂》整个歌曲前奏中主要以柱式和弦进入,以简单的和声营造宗教信仰的庄严感与神圣感。

歌曲旋律的平稳进入,在高潮部分加入一定的过渡音,感情的层层进入,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三、舒伯特创作的《圣母颂》艺术特点分析
(一)舒伯特简介及主要创作。

舒伯特是19世纪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继承者之一,他所创作的歌曲多以抒情、浪漫为主,音乐风格充满了丰富的古典主义音乐韵味,尤其是舒伯特受到莫扎特和海顿等音乐家的熏陶,其创作的作品积极向上,且充满活力,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受到了古典主义音乐爱好者的青睐,被后人尊称为“歌曲之王”。

将他称为“歌曲之王”的原因主要是他所创作的歌曲种类非常多,包括宗教、歌剧、钢琴、管弦乐、合唱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且对乐器的运用也比较充分,可以说他创作的歌曲和音乐非常具有感染力。

舒伯特的主要作品有《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C大调弦乐五重奏》《冬之旅》等。

(二)舒伯特作品的演唱风格。

根据舒伯特作品的风格来看,其作品主要是歌颂爱情、大自然、美好生活等,因此歌曲演唱风格也比较舒缓和柔美,给人一种听觉上的审美享受。

其主要的演唱风格体现在:一是浪漫主义抒情风格。

演唱是对歌曲的第二次创作,也是对歌曲内涵的一种声音表现,结合舒伯特创作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其演唱的风格也多被赋予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二是旋律与伴奏的和声要求较高。

从舒伯特的一些作品如《野玫瑰》《圣母颂》等可以看出,歌曲中严格的分节,对于歌曲的旋律、伴奏的变化较为明显,因此在歌唱的过程中,就需要歌唱者拥有较强的和声水平,才能够跟上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三是歌曲演唱的生命力。

生命力主要与歌曲所表达的意象直接相关,例如《圣母颂》这首歌曲,就需要演唱者赋予歌曲一种生命力和情感力。

(三)舒伯特创作的《圣母颂》的艺术特点。

针对《圣母颂》这一首歌曲来说,舒伯特的歌曲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歌曲的曲式特点。

这首歌在曲式上主要是结构布局,歌曲呈现一种不对称的结构,例如每一节的开始,采用主音并回归于主音,这种曲式体现了对圣母的敬意,且曲式中分别采用了B大调、F大调的回转,将少女对圣母的尊敬,对圣母安抚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


曲的旋律特点②。

整个歌曲的前奏主要呈现的是一种安静的气氛,随之将伴奏逐渐引入歌曲的整个节奏中,附点分音符与分音符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整个歌曲节奏呈现得更加饱满。

歌曲演唱特点。

《圣母颂》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优美、平坦,因此整个歌曲的演唱避免强烈地呼吸,且对演唱者的腹部力量、呼吸转换的要求较高,整个演唱不仅要表现出少女的情感,同时还要进行气息的控制,表现出少女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强调歌曲中的人物情感。

四、《圣母颂》艺术歌曲在演唱及教学中的意义
(一)《圣母颂》艺术歌曲在演唱中的意义。

《圣母颂》作为一种特殊题材的艺术歌曲,受到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青睐。

演唱《圣母颂》不但有利于演唱者演唱技能的提升以及演唱方法的巩固,而且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规范自身的歌唱,促使其正确歌唱习惯的养成。

根据《圣母颂》的特点分析来看,它所具备的特点正是许多艺术歌曲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而艺术歌曲又是作为学习声乐的重点③。

由于《圣母颂》曾被许多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的作曲家所创作,有意大利语、德语以及法语等多种语言形式,这对演唱者而言,有很高的声乐语言要求,演唱《圣母颂》不但可以培养演唱者良好的语感,还可以使其学会多种不同语言的同时,在演唱者的气息训练、声线把握以及综合音乐能力提升等方面,《圣母颂》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圣母颂》的突出特点还表现在宗教气息浓郁以及艺术性较强等方面。

作为艺术歌曲《圣母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艺术歌曲,可以有效判断出学生的歌唱水平,同时它也是规范声乐作品创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受到诸多作曲家们的追捧。

它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品种存在于音乐艺术中,被人们公认为可以促进人的素质的提升。

因此,不管是站在文化的角度还是从语言或者音乐方面出发,《圣母颂》都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圣母颂》具有十分优美的旋律,在演唱者的声线训练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常常将其作为高校声乐训练中的发声曲。

《圣母颂》作品的乐句大都需要演唱者声音连贯,并能够良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绪,如此有利于培养演唱者的音乐综合把握能力。

(二)《圣母颂》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1.嗓音的培养。

学习声乐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良好的生理条件——嗓音天赋。

声乐学习对于生理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学习声乐。

嗓音以及歌唱技能的发展有赖于稳定的音色、音量以及音域等生理条件的支持,良好的腔体是促进音量扩大以及声音美化的必备条件。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习者如何将发声器官有效联系起来,促使其相互制约以及协调发展。

歌唱声音的好坏不只是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嗓音条件,与身体的用力以及所用力点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利用《圣母颂》独特的旋律特点,可以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规范,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声器官的协调发展,培养学习者正确的发声习惯,进而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2.表演形式的培养。

音乐与语言文学的有效结合便为歌唱艺术,这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音乐与语言的有效结合,可以将作品的意境、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歌唱艺术的精髓就是要掌握语言文学的思想内涵并能够有效处理,但是这对大部分的声乐学习者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④。

即使训练时声音再嘹亮优美,声乐技巧再娴熟,一旦脱离了语言文学的思想内涵将会失去歌唱的意义,更不必说歌唱艺术。

文化意识就包含在优美的声音中,所以,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通过对《圣母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如何做到咬文嚼字清楚并有效把握字音的韵味,以及领悟到语言文学的思想内涵,在演唱时做到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

3.配合能力的培养。

钢琴作为一种优美和谐的伴奏
乐器,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歌唱艺术的美好形象正是由人声与琴声的有效结合所创造出来的。

同声乐旋律一样,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同样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钢琴伴奏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衬托以及和声,其往往更能够体现出艺术歌曲的内涵。

所以,不管是对歌唱者而言还是伴奏者而言,都应该充分意识到钢琴伴奏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性。

《圣母颂》艺术歌曲特别体现出了伴奏的作用,作为艺术歌曲的核心组成部分,伴奏可以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将艺术歌曲的背景塑造出来,刻画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将歌曲的氛围有效烘托出来,将伴奏与歌曲有效融为一体来共同衬托出艺术歌曲的艺术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