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目标既要体现儿童认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中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目标既要体现儿童认知发展,又体现数学的基本内涵,而数学教育的核心是:认知动机(兴趣)、认知能力(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认知经验(数理逻辑经验)以及数学素养的逐步养成。
《指南》中也提到借助实际情况和操作理解、解决简单的实物加减法问题,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结合以上《指南》中的精神,我针对《好玩的买卖游戏》这一活动,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看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的准备:前期的5以内的加减运算;区域活动中的此类游戏的渗透;已有生活经验的准备。
创设情境,提供实物进行买卖游戏。
提供合理地操作材料合理、方便为的活动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完成目标很好地服务。
二、看活动目标
《指南》中数学认知的目标是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的关系。
3.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
4本节活动的目标是:⒈在买卖游戏中体验20以内加法运算。
⒉在游戏中能够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
⒊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其中凸显出几个关键词,如“实际情景的买卖游戏”、“同伴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等,这些词语都很好地抓住了《指南》在科学领域中的精髓,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认知兴趣及认知能力。
从目标上看,老师在制定目标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目标制定的难度适宜。
三、看活动选材
《指南》中也提到借助实际情况和操作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物加减法问题,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日常生活,大部分孩子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且有一定的好奇心,通过实际买卖游戏的进行,解决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与思考,比单纯的机械记忆作用大,挑战性也更大、意义更大,孩子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四、看活动过程
本节活动中采用了操作、讨论、总结、操作、梳理、提升经验等方法让孩子自己发现。
老师以一个“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积极动脑,特别是老师提问的方式很具开放性,如:“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等能很好地激发孩子大胆地去想象,引向问题的深入,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能力。
本次活动的层次非常清晰,从易到难初步递进。
教师将其分成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猜测“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水果?”,这是一个复习10以内加法运算的内容,幼儿不仅要说出是哪两种水果,在食物图片的辅助和老师不断的抛问下。
说出算式的不同表达方式来完成目标,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环节“买卖图书”幼儿利用10元钱自主分配,购买喜欢的书本。
在《指南》的学习中了解到,数学教育强调生活和体验,当幼儿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应给与孩子多元的空间去思考、解决问题等的个性化教育。
在这个活动中也重复了体现了这点。
如:幼儿之间的合作买卖;幼儿可以自己觉定买几本书,书写自己的算式。
所以他们的算式多是不同的,很好地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有效的学习。
在总结过程中发现了连加的更这方便的计算方法。
让幼儿在原有数学经验基础上得到提升。
第三个环节“买卖物品”,提供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喜欢的各种小物品,《指南》中指出数学活动不仅是要让孩子们提升技能,还要去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会思考的过程化学习。
这个环节孩子们也积累了买书的经验,他们在购物时会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怎样才能买到更多东西,什么是我最喜欢的等等。
五、活动建议
⒈活动中的某些提问可以更加开放点。
如:“还有没有更巧的方法。
”
2.在目标的定位上可更加具体,突出重点如:“学习凑数10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