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数学(理)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下)调研检测2018.07
高二数学(理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焦距为,则等于()
A. B. C. D.
2. 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
A. B. C. D.
3. 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则的值为()
A. B. C. D.
4.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
A. 4
B. 5
C. 6
D. 7
5. 如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上是增函数
B. 在上是减函数
C. 当时,取极大值
D. 当时,取极大值
6. 祖暅是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公元五世纪末提出体积计算原理,即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何一个平面所截,如果截面面积恒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设A,B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A,B的体积不相等,
A,B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是q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若曲线与曲线在它们的公共点处具有公共切线,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8.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且,则
(B)若,则
(C)若,,则
(D)若,且,则
9.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0. 图1和图2中所有的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某一位置,所组成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概率是()
A. B.
C. D.
11. 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将它沿高AD翻折,使点B与点C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ABCD外接球表面积为()
A. B. C. D.
12. 设函数是奇函数的导函数,当时,,则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命题:,使得成立;命题,不等式恒成立.若命题为真,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14. 如图,在三棱柱中,底面,,,是的中点,则直
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
15.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倒序相加的方法,类比可以求得
________.
16. 已知函数,若存在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使得
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值.
(Ⅰ)求、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8. 2018年至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即将开始.在2017年9月7日召开的攀枝花市创
文工作推进会上,攀枝花市委明确提出“力保新一轮提名城市资格、确保2020年创建成功”的目标.为了确保创文工作,今年初市交警大队在辖区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整治行动” .下表是我市一主干路口监控设备抓拍的5个月内“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统计数据:
(Ⅰ)请利用所给数据求违章人数与月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Ⅱ)预测该路口7月份不“礼让斑马线”违章驾驶员的人数;
(Ⅲ)交警从这5个月内通过该路口的驾驶员中随机抽查了50人,调查“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的关系,得到如下列联表:
驾龄不超过
能否据此判断有97.5%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有关?
19. 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点是上的点,且
.将△AED,△DCF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连接,.
(Ⅰ)求证:;
(Ⅱ)试判断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0. 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等于,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的焦点.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若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直线AD与BD关于y轴对称?若存在,求出点D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如图,在三棱柱中,侧面底面,,.
(Ⅰ)求证:平面;
(Ⅱ)若,,且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
值.
22. 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若函数无极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当时,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