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课件 华东师大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课 上古亚非文明 印度的“种姓”制
1、内容(课本不度 11页) 等级名称 社会成员 权利和义务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祭司贵族
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 阶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军事贵族) (世俗统治阶级) 农民、牧民、商人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自由民)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社会地位低下,其中有些 是奴隶)
第 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
■两河流域的古国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课堂小结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1、列举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2、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出现时间?文 明成果? 3、古巴比伦: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出现时间?文 明成果? 《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性质分别是什么?它 被刻在什么地方上?是哪一古国的文明成果? 4、古印度: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出现时间?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北非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
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
东亚黄河流域: 中国
南亚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 1、阅读课文,列举古文明 并说说它们自的成就。 • 2、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具体 内容是什么? • 3、如何看待古文明与地理 环境之间的关系?
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
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返 回
2、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第1 课 上古亚非文明 印度的“种姓”制
1、内容(课本不度 11页)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权利和地位
婆罗门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军事贵族)
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 阶级)
吠舍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2、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返 回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 (课本8页——9页)
1、时间:公元前3100年,建立了统一 的国家。 2、地理位置: 3、大河流域: 4、文明成果: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木乃伊、 太 阳历、象形文字。 金字塔的修建:胡夫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建造金字塔的原因:信奉灵 魂不灭之说,和法老的专制统治。
该雕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 高约142 厘米,约创作于公元 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 顿博物馆。雕像刻划的是埃及 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 考拉和他的王妃 。
阿育王所立独石柱的柱顶(发 现于鹿野苑废墟中 )
鹿野苑是佛陀第一次传道 的地方,阿育王曾在此建一佛 塔,后经扩建成宝塔式。
阿育王时期的赤陶像母亲神
1、内容(课本11页)
印度的“种姓”制度
权利和义务
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社会成员
祭司贵族
首陀罗
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 阶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军事贵族) (世俗统治阶级) 农民、牧民、商人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自由民)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社会地位低下,其中有些 是奴隶)
返 回
2、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代印度种姓等级示意图 古印度国王像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佛教的产生:(课本12——13页)
1、时间 2、地点 3、创始人 4、教义 5、影响(实质) 6、经典 7、节日 8、建筑 9、传播路线。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佛教传播路线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释迦牟尼佛像
法老与王妃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位于开罗附近著名的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00千克。
狮身人面像,蹲伏在埃及的法老哈夫拉的陵墓金字塔旁,其面部是仿 照哈夫拉的面像雕塑的。
奴隶修建金字塔
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两汉之际。东汉明帝时, 修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时间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地理位置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古中国
公元前21 世纪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性质 分别是什么?它被刻在什么地方上? 是哪一古国的文明成果?(课本11 页)
文明成果? 种姓制度的内容、实质分别是什么? 5、佛教: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经典? 节日?建筑?传播路线?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 的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和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亚非四大上古文明)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印度河上游
恒河沐浴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 (课本11——13页)
1、时间:公元前1000年开始,雅利安人建立一些奴 隶制小国。 2、地理位置: 3、大河流域: 4、文明成果: 种姓制度的内容、实质分别是什么? 5、佛教: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经典、 节日、建筑、传播路线。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佛教的产生:(课本11——12页)
1、时间 2、地点 3、创始人 4、教义 5、影响(实质) 6、经典 7、节日 8、建筑 9、传播路线。
亚非上古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既属于( ) 又属于农业文明。 思考: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气候、阳光、地势、水源、土地、交 通等方面。 农业文明的特点:地域、经济、政治 (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金字塔 形)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古巴比伦城遗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 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 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 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返 回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遗址
空中花园(想象画)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Tigris)
古巴比伦的文明起源 (课本第10页) 1、时间: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 南部建立奴隶制国家。 2、地理位置 3、大河流域: 4、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5、《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性质分别是 什么?它被刻在什么地方上?是哪一古国的文 明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