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历史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城市出现以前(新石器时
京地区的人类期)北活动
第一节 环境基础
距今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晚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一场强烈的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地壳变动、山地隆起,这就是著名的“燕山运动”。
在燕山运动作用下,太行山以西的山地抬升,太行山以东的平原断陷下降,奠定了今天大地特征。
山地抬升,遭受剥蚀,平原下沉接受沉积万千万年至。
距今
年,在地质年代表上称老第三纪,由于断裂活动,这时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一系列地堑盆万年,在地。
距今万年至
地质年表上称新第三纪,这时,盆地沉积超覆连成一片,直到第四纪,形成现在的华北大平原。
第四纪以来,山地抬升,河流切穿山地,平原仍在继续成长中。
今天北京周围是平原,平原的西、北、东三面环山,东南开敞面向渤海。
太行山迤逦自华北大平原延亘至北京,与东西向的燕山相环接。
从大地构造的角度说,太行山属于北东向新华夏系,燕山属于纬向的阴山燕山构造带。
在北京附近,太行山叫西山,与之环接的这段燕山叫军都山。
北京东面的山地属于燕山山脉。
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向东南开敞,婉如一个海湾,北京及其周围可以形象地称作“北京湾”。
北京的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以分成三个地貌单元。
北京的东、北、西三面是山地,这些山地在地貌学上属侵蚀剥蚀构造断块山地,其面积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
第
二个地貌单元是由永定河、拒马河、潮白河及清水河向渤海汇流过程中所形成的向东南倾斜的冲洪积平原。
第三个地貌单元是在断块山地与冲洪积平原之间的侵蚀剥蚀丘陵、台地。
山地和平原主要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控制。
山前的断层控制着山地的隆起和平原的下降。
山地与平原中的一系列断层又进一步控制着山地与平原的地貌类型的差异。
断块山地的地貌发育过程中,以内营力的构造和外营力的流水、重力作用为主。
过程以侵蚀
山地与平原过渡带的丘陵与台地之地貌夷平作
级夷平
用为主,往往可以看到面和丘陵台地面。
冲洪积
平原以第四纪以来的冲洪积、风成的砂砾石、黄土及湖沼堆积为主。
永定河切穿西山流经北京湾注入渤海,源于内蒙东南高原的潮白河流经北京的东面,这两条河流对北京湾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全新世之前,地球上经历了第四纪末次冰期,气温下降,海平面下降,来自亚洲大陆核心的降尘向周围飘降,将原来的地形披盖上一层厚厚的黄土。
同时,由于河流水量减少,在山区河道中淤积了大量的砂砾石,在出山处,形成大的洪冲积扇。
冰期结束后,气候转暖,河流水量增加,加速了侵蚀,在山区将末次冰期时堆积在河道中的沉积物切开形成新的河道。
在平原上也将披盖的黄土下切出新的河道,在以前相对完整的平原上留下块块残存的黄土台地。
洪冲积扇的扇缘泉水出露,在这些地方往往潴水成湖。
在早全新世时,距今万年左右,气候属于温凉偏干。
距
千年左右,气候转为温凉湿润
今,与全新世初(距今万多
年)相比,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及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
以
后大约在距今
千年左右,草原扩大,湖泊消退。
在中全新
世千年,即距今千年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草原,气候温和湿润,气温比今天高,降水比今天多
毫米。
距今千多年前,喜冷的针叶树种增加,表
年。
以后气温示一次降温过程,大约持续了
回升。
距今千年左右进入晚全新世,气候向干凉转化。
远古时期,人类来到今北京地区,所面临的大体就是这样的自然环境。
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开展生产,建立聚落,繁衍后代,人类社会组织的内容、规模也不断发展。
第二节 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看,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已发现的新多处石器时代各阶段遗址、墓葬和零散遗存地点共有。
其
中比较重要的有:门头沟东胡林村墓葬、怀柔转年遗址。
这两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有房山的镇江营遗址、平谷的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昌平的雪山遗址一期等。
雪山二期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阶段。
从遗存分布的地貌部位来看,它们主要分布在沿河的二级阶地和山麓的二级台地上,这是当时人类活动的地理特点。
(附图:北京地区新石器遗址地点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东胡林遗址和转年遗址
东胡林遗址在京西的门头沟山区中。
永定河自官厅流出进入西山穿行奔腾于崇山峻岭之间,汇入自西向东的清水河。
与汇流以上的永定河峡谷相比,清水河是个相对宽阔的谷地。
在
图北京地区新石器遗址地点分布图
清水河谷斋堂东面不远的东胡林,年,北京大学的学生
在河流二级阶地上发现了一座墓葬,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调查与发掘,得知这是一座新石器时代早期岁左右,一次葬。
从的三人合葬墓,其中女性约为随葬品
可以看出,女性颈部有螺壳做的项链,胸部有牛肋骨串成的骨
常规方镯。
时代距今一万年左右。
早期测年用的是
法。
以后东胡林遗址的发现者重新采样测试,所得结果年代比原来稍晚,但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地(阶地)
是当时人们活动的基本地貌部位。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东胡林遗址提供了北京地区的第一例。
年代以来,在开展北京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
时代早期遗址调查中发现了又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这就是转年遗址。
转年遗址位于怀柔宝山寺乡转年村,具体地貌部位与东胡林类似,在沿河的二级阶地上。
转年遗址在白河的二级阶地上,周围有黄土,面河,这是早期人类选择居址的共性。
转年遗址中出土有数量较多的细石器、磨制石器、石容器和陶器等遗物。
离北京地区较近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存。
其所在的地貌部位正当古白洋淀的湖滨阶地上。
显然,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一般都是傍水而居。
不过,南庄头和北京山区早期遗存稍有不同。
山区的早期文化遗存处于侵蚀(剥蚀)区,保留下来的遗存在正地形上。
南庄头处于平原下沉区,以埋藏沉积为主,故在地表一般不易发现遗物。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有了较为发展的农业,古人在选择生存地点时,黄土地带遂成为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
另外,水对于人类生存是必不可缺的因素,在人类没有学会凿井之前,只能利用天然的地表水或泉水,所以,水与黄土成为制约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理环境因素。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镇江营
房山县在北京的西南。
房山的东面是永定河的冲积平原,西部是山地,拒马河奔流于山地之中。
镇江营村位于沿河的二级阶地上,遗址在镇江营村的北面。
推断在早全新世时,今镇江营附近尚属河漫滩,由于镇江营地势相对较高,可免受洪水之灾,且有黄土,利于当时先民居住,所以成为一个直至今日
人类持续占据的地方。
从更小的比例尺更大的视野来看,镇江营遗址位于北京湾的西南,沿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从中原北上,经此进入北京湾,也就是说,它在一个交通便利的位置上。
由于交通上的便利,镇江营为不同时代的人们常居之地。
在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拒马河流域进行文物普查,发现了
一系列位于沿河二级阶地的早期遗址,镇江营是其中的一个。
其主体是商周遗存,上部有战国时期的,下面的灰坑中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遗址具体位置在北拒马河西岸的二级阶地上,
河床
紧靠今镇江营村的北面,余米。
河
高出的两岸都有文
化层。
在镇江营村北遗址的北壁断崖上,在年的发掘中发
叠压在商周文化
现一座灰坑(层之下。
这个灰坑平面
呈椭圆形,剖面呈袋状,深约米。
灰坑出土的陶片以夹云
母红褐陶为主,器形有釜、盆。
此外还有泥质灰陶,胎质较细,多见红顶碗类,器形表面多素面。
在灰坑之上的地层中发现了直线红彩敛口钵和乳钉纹陶罐残片,这些器物应属于中原
仰韶文化后岗一期遗存和热释光(测年也证实了
这一结论。
三、平谷盆地与上宅文化
平谷盆地位于北京城的东北方向。
平谷盆地地势上东高西低,空间上东窄西宽向西展开,三面环山。
盆地的南面是盘山,北面是燕山余脉,东面有一系列按构造方向排列的残山当地俗称“二十里长山”。
更新世以来,盆地中的平原主要由来自北面的古错河和来自东面的泃河冲积而成。
晚更新世的黄土状堆积形成的洪冲积扇、台地分布于盆地的南北山麓带,有的台地分布在平原中。
进入全新世以来,错河、泃河在
平原中切割了晚更新世形成的平原,使之成为平原中残留的台地,今天仍有一些带有“台”的地名,如平谷县城东面的“烽台”、“望马台”等。
上宅遗址位于盆地东部山前的二级台地上,北埝头遗址位于错河的二级阶地上。
在沿河下游的河北三河县孟各庄二级阶地上也发现了上宅文化的遗存。
平谷盆地是上宅文化的摇篮。
年代中期,平谷上宅村的农民烧砖,在取土中发现一
些表面磨得光滑的石器和陶片。
经文物部门鉴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北京文物研究所遂进行正式发掘,发掘工作持续了数年。
上宅遗址位于河的二级台地上。
经发掘揭示
西向,残长米。
灰沟西面较出一条灰沟,近东多米,宽
深,东面较浅,东段分叉为南北两支,两条小灰沟之间有一座
层,自
陶窑。
按考古学的地层划分,在灰沟中可以分出上而
下为:
第土层,灰黄色,厚米。
层,耕
第层,唐辽文化层,出土唐辽砖瓦和陶瓷碎片,此层下
面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层,灰黄色且质地松散,厚米。
层,浅灰色
第细粉砂土,出土细泥红陶残片,厚
米。
第层,灰黄色粉细砂土,土质较坚米,
硬,厚
出土泥质红陶、夹砂红褐陶和少量泥质灰陶和石器。
层,暗褐米,含大量炭屑、炭块和第色细粉砂土,厚
炭化果核,出土大量细石器和陶器,此层还出土有陶塑和石刻工艺品。
第层,青灰色土,干燥后近灰黄色,质地较硬,含钙柱
和钙板,出土夹砂陶器和石器,陶器种类少于第层。
第层,黑灰色粉砂粘土,质地硬,厚米,出土陶
器层。
层相近,但数量少于第、石器种类与第
层,灰黄色粉砂粘土,质地坚第硬,厚米,含较多的
钙柱及钙板,出土网格纹厚胎夹砂红褐陶片,但数量较少。
经考古工作者研究,这条灰沟原本是一条天然冲沟,当时的先民在沟的两侧长期从事制作陶器和打制石器,这里应为当时制做陶器和石器的“作坊”。
大致到第
层时,冲沟已经基
本填平。
在调查中曾发现,灰沟的南面有多处红烧土圈,可能是居址区,可惜已被现代砖窑破坏。
上宅遗址中出土陶器
多件,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特
征可分层,典型陶器是厚胎大口深腹桶
为三期。
第一期为第
形罐,表面红褐色或黑褐色,陶器的纹饰口沿外有数圈凹玄纹和层,其麻点状附加堆纹,下部是网格纹。
第二期为第
中第层属早段,以红褐、灰褐色夹砂和滑石陶为主,纹
饰以抹压、刮条为主,其次以压印的“之”字纹和篦点纹为层主,平底器较多。
第为晚段,划纹大量出现,抹压、
刮条纹减少。
第三期的陶器出自层,以细泥红陶为主,其第
次有夹砂褐陶与灰褐陶,器形有红陶钵和“红顶碗”。
多件,且有特上宅遗址中石器数量比较多,有色,
主要以打制、琢制和磨制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少量细石器。
大型石器中有用于砍砸、研磨的盘状器,还有磨制精致形状规则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以及加工粮食的石磨棒和石磨盘。
此外还有用于狩猎的石球、弹丸及捕鱼用的网坠和工艺品。
将石器和地层联系起来看,第二期早段打制、琢制所占比例大,磨制数量少。
晚段磨制、琢制数量显著增加,打制数量
减少
上宅遗址发现以前,在考古文化分期序列上,北京地区少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上宅遗址的发现及相关研究恰好填补
了这一空白。
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陶器,表明这是一处以农业为主的定居居民点。
炭化的果核、种子、网坠、弹丸、石球以及许多砧石,反映了当时尽管农业已经出现,渔猎、采集等辅助经济手段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换句话说是一种混合经济。
上宅二期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与北方两大文化区之间过渡带的一种文化,分别受到南北两方文化的影响。
由于沿河在河北三河县孟各庄发现了相同的文化遗存,于是考虑到在相同的地貌部位都可能发现同期的文化遗存。
经过调查,果然在平谷另一条河流错河沿岸也发现了上宅文化的遗存,这就是北埝头遗址。
北埝头村位于平谷县城西北公里错河南岸二级阶地上。
遗址在村西,高出河床约米。
错河是泃河的支流,源于平谷盆地北部的山地,山前发育丰厚的黄土冲洪积台地。
错河河道曾经改道,在北埝头东面留有牛轭湖、夏垫断裂洼地等废弃河道。
错河沿马坊
线向南流注入泃河。
北埝头遗址面积约有
汉代墓葬群打破早期文化层。
遗址的地层共分为:
第
层,耕土层,厚厘米。
第
层,片状水厘米。
流层,层理清晰,厚第
层,粉砂质粘土层,厚厘米,汉文化层。
第
层,粘土质粉砂夹碎石,厚第
层,粉砂质粘土,厚层。
第层,粘土质粉砂,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在遗址的西部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座房
密集分布的
址,属于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在
米以平方米,西部被破坏,东部有层,自上而下厘米,战国文化层。
厘米,新石器时代文化
上,室内无明显的门道痕迹。
另一种房屋平面呈方形圆角,地面中央埋有大深腹罐,内存灰烬和木炭,应为灶堂。
地面或经
厘米
火烘考形成厚约的红烧土层。
遗址中的陶器以夹砂
陶为主,多红色、褐色。
陶器表面的纹饰以压印“之”字纹最多,另有刮条纹、篦点纹等。
器形以平底器为主,另有少量的圈足器、圜底器。
大型石器中盘状器最多,还有石斧、石铲、、石磨盘、石坠等。
细石器约占石器总数量的
石磨棒,原
料为燧石,用间接打制法制成,有石镞、刮削器、尖状器等。
北埝头遗址的绝对年代,在房深腹罐中取木炭经
测定为。
与上宅遗址对比,北埝头遗
址相当于上宅文化的中、早期阶段。
上宅文化共分出三期,上宅一期文化显然与东北的兴隆洼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上宅二期文化与东北的赵宝沟文化和中原的磁山文化都可以找到相近的因素,可以看作是处于中原和北方两大原始文化之间的接
触带上一种地方类型文化
四、雪山文化
新石器晚期遗存
年代中,北京大学在昌平修建分校,在建校过程中,
于昌平县西北公里的雪山村发现了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
存,经过研究,命名为雪山文化。
雪山遗址是北京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
雪山遗址坐落在南口台地上。
台地受到发育于山中的小河流以及冲沟切割,上面叠置着全新世的河流阶地。
“雪山”是台地上西南的一座基岩残丘,原名靴山,后更名雪山。
严格按照地貌学上的分类,雪山并不能算山,只是一个小丘陵。
雪山遗址位于雪山南面的一、二级台地上。
遗址背山面水,以黄土台地为依托,其地貌部位正在山前构造抬升的古洪积扇的扇缘上。
雪山文化分为两期。
雪山一期文化遗存有圆形和椭圆形的灰坑,圆形的灰坑形状规整,或是用于贮藏物品。
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还有带贝粉的粗红陶,以素面为主,烧制火候较低。
陶器为手制,器形主要是罐,大部分带双耳,还有钵、壶、盆、豆等。
石器以磨制为主,原料为砂岩、页岩、石英砂岩等,器形有石刀、石斧、石磨棒、石凿等。
从文化因素角度分析,雪山一期文化中有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红山文化因素,相对而言,受红山文化影响更多些,大致时代相当于仰韶文化山文化的晚期,距今右。
和红年左
雪山二期文化遗存,有椭圆形半地穴房址,房子有斜坡门道、柱洞遗迹、红烧土圈和木炭渣等。
陶器以夹砂和泥质褐陶为主,另有泥质黑陶。
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以各种罐为多,还有盆、碗等。
石器以磨制为主,有一定数量的细石器。
石器中,以石斧数量最多,还有石凿、方形刀、石锛。
细石器中有刮削器。
从陶器制作和纹饰以及器形推断,雪山二期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后岗类型相似,另外带双耳的陶鬲和细石器又与河北蔚县壶流河流域的龙山文化有某种联系。
其时代晚于雪山文化一期,早于北方铜器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
年。
关于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雪山一期气候较为湿润,雪山二期时,转为干旱,到夏家店上层文化时,重新变湿。
反映在空间移动上,雪山一期分布在二级台地上,雪山二期分布在一级台地上。
可以推断,气候暖湿时,低的地方不利于人类居住,而转向高的地方。
而当气候变干时,人类则转向低地以便利用地表水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时人类活动的规律。
就北京地区而言,直到战国以后,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人类活动普遍向一级阶地扩展。
根据新石器文化的分布与内涵可知,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更晚些,在北京地区已出现了农业的萌芽。
在上宅遗址中,发现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具,同时在地层中发现了禾谷类花粉。
北埝头的房址应与农业相关联,有了农业,就需要定居,导致房屋的出现。
为了贮藏粮食和加工食物,陶器应运而生。
在北京其他地方也发现有与农业有关的遗物,如怀柔的大棒峪发现了石磨盘和石磨棒;密云的溪翁庄发现磨制石斧;怀柔水库夹心山发现石镰;密云南城发现石锄和石铲;甚至远在深山区的怀柔喇叭沟门也有石锄。
在文化面貌上,总的看来,北京地区是一个周边不同文化的会聚地带。
如上宅一期文化明显受到东北兴隆洼文化的影响,筒形罐是典型的兴隆洼文化中期陶器。
上宅二期文化中同时具有南北两方的文化因素,一方面有来自中原磁山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北方赵宝沟文化的影响。
北京不但地处南北文化交流接触地带,而且从中国大的三级地势来看,恰处于第二级与第三级地势的过渡带上,在环境基础上也提供了不同文化交融的机会。
进入铜器时代后,北京地区依然保留来自北方的影响,例如夏家店下层文化因素的出现。
这时,北京地区的聚落逐渐增多。
到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影响,在平原的二级阶地上终于出现了区域中心城市聚落,北京地区遂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发展时期。
注释:
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考古四十年》,
,北京燕山出
年版社,。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考古四页,北京燕十年》,
山出版社,年。
页,北《北京考古四十年》,
京燕
(北京考古四十年》,
页,北京
燕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山出版社,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山出版年。
社,
第二章 蓟燕分封与北京
早期城址的确立
第一节 古史传说(早期青铜)
时代的北京地区
常说的古史传说时代,一般是指“三皇五帝”时代,包括神农氏、黄帝、炎帝、尧、舜、禹等时期。
有关这个时代的文献记载,因混杂许多神话成分,区别于有征的信史,故称传说时代。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不少很可能是传说时代的史实证据,许多有影响的学者都趋向于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古史传说,认为其中不少内容都有史料价值。
在古史传说中,与今北京地区关系较大的重要事件是黄帝的活动。
黄帝有一些重要活动在“涿鹿”。
涿鹿是山名,地近北京地区。
历史学家司马迁称自己“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
《史记》中一些关于早期处历史传说…的记录应与司马迁的实地考察有关。
从行文来看,上文的“涿鹿”不是一个简单的山名,而具有北方的象征性,一如“海”象征东方,“江淮”象征南方。
我们可以确信,涿鹿是一个当时人们经常听闻的北方的代表性地名。
到西汉时,涿鹿已用作县名,西汉涿鹿县城就在今河北涿鹿县一带,地近北京地区。
司马迁自称“北过涿鹿”,很可能涉及了今北京地区。
在《史记
五帝本纪》
…
中,司马迁称黄帝“邑于涿鹿之阿”,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司马迁是西汉时代的人,在他的地理概念里,即使是泛指,涿鹿也不会脱离今河北北部(包括北京地区)这块地方,正是在这里“,长老”给他讲述了五帝本
“黄帝之处”。
《史记
纪》中那些与黄帝、涿鹿有关的内容,一定与司马迁“北过涿鹿”的考察有牵连。
在司马迁的时代,“涿鹿”一带的人们都认为黄帝曾在当地活动过。
今天,学者们试图考证清楚涿鹿山的确切位置,观点未能统一,但都相信在河北北部这个大范围内。
在流传下来的古史传说中,人文区域观念未必很精细,涿鹿或许代表着一个较大的范围。
考察北京地区的城市历史地理,历史文献中关于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的说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有关城邑的传说。
这个“涿鹿之邑”或许不在今北京行政区域范围内,但考虑到黄帝的影响范围,“涿鹿之邑”对于当时华北平原北部的人文地理形势,不会没有关系。
“涿鹿之邑”是个军事城堡,黄帝(或以他为代表的北方集团)一度以“涿鹿之邑”为中心与敌手抗争,这在华北北部历史人文地理的发展中,是意义很大的早期事件。
在古史传说中,除了涿鹿之邑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名或许与北京地区有关,即幽都。
《韩非子十过篇》:尧时“,其
五帝本纪》
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史记“: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
”也有的文献中不称幽都,而称幽州,如《尚尧典》“:
书流共工于幽州。
”关于幽州和幽都,虽然无法确指其地,但大多数注释家都认为它们在北方。
幽,是中原人地理知识中的尽北之地。
“幽州”指北方的一个地区,而“都”显然是一种人们聚集的场所,也许是城邑。
“幽都”则说明这个地方在北方。
幽都的位置不可能查找清楚,但从地名学的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