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神经调节复习总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速度
方向
传导方式
耗能的多少
快
慢
双向
单向
少
多
电信号(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强刺激
a
b
c
d
e
A . a和b处; B.a、b和c处; C . b、c、d和e处; D.a、b、c、d和e处。
2、传递过程:
突触小体
细胞体
树突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电位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兴奋或抑制
4、方向:
:
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释放,然后作用于 ,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方向的。
例4(2009重庆大纲版7)图2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不属于
不能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注意
例3(2012新课标30)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是 ,b是 , c是 ,d是 。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传到神经 末梢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1)结构
突起
(2)功能:神经元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_________。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调控效应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3)分类
⑴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⑵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⑶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⑷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枢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相对静止状态
显著活跃状态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要由几个神经元组成?
①反射的过程实质上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②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且五个部分都参与其中。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 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种类: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 条件反射(后天的,大脑皮层参与)
三要素
刺激 反应。
静息时静息电位
兴奋时动作电位
兴奋的传导
电位:
形成:
内负外正
外流
电位:
形成:
外负内正
内流
形式:
方向:
局部电流
从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刺激
总结
例 1: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 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正常机体通过 的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
(1)血浆pH: (2)水分 (3)无机盐 (4)血糖: (5)体温
例1:图1表示几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C
(2010上海6)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中枢神经系统
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做条件刺激
1、条件反射是可以改变和重建的。 2、条件反射对于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说比非条件反射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要大脑皮层参与
单向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兴奋在神经元 间的传递 ⑴突触的常见类型
②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①从结构上来看: A(轴突—胞体型):其 模型为
B(轴突—树突型):其 模型为
⑵神经冲动的传导:如下图所示
①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物质。 ②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④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
ADEF
BCGHJ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的组成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变为 的过程。
反射的过程实质上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练习巩固】
例(多选)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条件反射的是( ) A.婴儿的吮吸; B.狗熊飞车; C.望梅止渴; D.吃梅分泌唾液 E. 膝跳反射 F.突然踩到钉子,不自主缩脚 G.打针时,忍受疼痛不缩回 H.小孩看到别人打针时,臀部紧张 J.叫小狗名字,小狗摇着尾巴过来 K.草履虫游向食物
渗透压 (0.9%)
7.35-7.45
0.8~1.2g/L(80~120mg/dL)
37℃左右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中枢神 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1、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核
树突
神经元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 冲动传向细胞体
B
练习
例2.(2011·江苏卷,1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练习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方式
• 实验现象
+
+
+
+
-
图1
图4
图2
图3
a
b
a
b
a
b
a
b
刺激
-
+
+
兴奋传导的方式是电信号,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 结论: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⑴过程
⑵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的 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 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 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ຫໍສະໝຸດ Baidu效应器
传入神经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 调控。
大脑皮层
突触
突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
②树突膜
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1、结构基础:
突触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分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叫做 ,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 或 相连,接触而形成突触。
3、信号的转换: (传递方式)
(2008海南23)图甲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D结构的方法示意图,请回答:
(1)图乙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突触
突触后膜
练习
感受器
反射
大脑皮层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内正外负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③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组成。
【练习巩固】
2009上海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 A. 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 B. 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C. 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 D. 剪去牛蛙的脑
B
(2008海南4)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当神经末梢有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会释放 ,经扩散通过 ,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 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 。
C
练习
(2012新课标)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C
练习
(2012大纲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练习巩固】
C
例2:在同一个神经纤维上,电极连接有以下4种情况,其中ac=cb,当给予适当刺激后,电流计偏转方向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A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用a刺澈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速度
方向
传导方式
耗能的多少
快
慢
双向
单向
少
多
电信号(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强刺激
a
b
c
d
e
A . a和b处; B.a、b和c处; C . b、c、d和e处; D.a、b、c、d和e处。
2、传递过程:
突触小体
细胞体
树突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电位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兴奋或抑制
4、方向:
:
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释放,然后作用于 ,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方向的。
例4(2009重庆大纲版7)图2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不属于
不能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注意
例3(2012新课标30)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是 ,b是 , c是 ,d是 。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传到神经 末梢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1)结构
突起
(2)功能:神经元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_________。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调控效应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3)分类
⑴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⑵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⑶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⑷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枢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相对静止状态
显著活跃状态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要由几个神经元组成?
①反射的过程实质上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②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且五个部分都参与其中。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 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种类: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 条件反射(后天的,大脑皮层参与)
三要素
刺激 反应。
静息时静息电位
兴奋时动作电位
兴奋的传导
电位:
形成:
内负外正
外流
电位:
形成:
外负内正
内流
形式:
方向:
局部电流
从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刺激
总结
例 1: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 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正常机体通过 的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
(1)血浆pH: (2)水分 (3)无机盐 (4)血糖: (5)体温
例1:图1表示几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C
(2010上海6)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中枢神经系统
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做条件刺激
1、条件反射是可以改变和重建的。 2、条件反射对于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说比非条件反射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要大脑皮层参与
单向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兴奋在神经元 间的传递 ⑴突触的常见类型
②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①从结构上来看: A(轴突—胞体型):其 模型为
B(轴突—树突型):其 模型为
⑵神经冲动的传导:如下图所示
①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物质。 ②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④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
ADEF
BCGHJ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的组成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变为 的过程。
反射的过程实质上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练习巩固】
例(多选)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条件反射的是( ) A.婴儿的吮吸; B.狗熊飞车; C.望梅止渴; D.吃梅分泌唾液 E. 膝跳反射 F.突然踩到钉子,不自主缩脚 G.打针时,忍受疼痛不缩回 H.小孩看到别人打针时,臀部紧张 J.叫小狗名字,小狗摇着尾巴过来 K.草履虫游向食物
渗透压 (0.9%)
7.35-7.45
0.8~1.2g/L(80~120mg/dL)
37℃左右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中枢神 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1、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核
树突
神经元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 冲动传向细胞体
B
练习
例2.(2011·江苏卷,1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练习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方式
• 实验现象
+
+
+
+
-
图1
图4
图2
图3
a
b
a
b
a
b
a
b
刺激
-
+
+
兴奋传导的方式是电信号,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 结论: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⑴过程
⑵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的 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 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 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ຫໍສະໝຸດ Baidu效应器
传入神经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 调控。
大脑皮层
突触
突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
②树突膜
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1、结构基础:
突触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分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叫做 ,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 或 相连,接触而形成突触。
3、信号的转换: (传递方式)
(2008海南23)图甲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D结构的方法示意图,请回答:
(1)图乙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突触
突触后膜
练习
感受器
反射
大脑皮层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内正外负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③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组成。
【练习巩固】
2009上海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 A. 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 B. 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C. 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 D. 剪去牛蛙的脑
B
(2008海南4)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当神经末梢有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会释放 ,经扩散通过 ,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 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 。
C
练习
(2012新课标)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C
练习
(2012大纲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练习巩固】
C
例2:在同一个神经纤维上,电极连接有以下4种情况,其中ac=cb,当给予适当刺激后,电流计偏转方向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A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用a刺澈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