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一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状态方程计算
PV P' V' p m P' m' T T' T T' PT ' 即: ' P' T
2).根据标准状态计算
上标“′”表查的状 态 无上标表操作状态
p m P0 V0 PV P0 V0 T T0 T T0 M PT0 即: 22 .4 P0 T
下标“0”表标准状 态 无下标表操作状态
3).根据操作状态计算 PV nRT P m m RT
M 即: PM RT
2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
•对理想气体,各组分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则1m3混 合液体的质量等于各组分单独存在时的质量之和。 即混合气体的密度ρm可按下式计算: •ρm=Σyiρi •式中:yi-组分i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率(质量分率); • ρi-组分i单独存在时密度,kg/m3。 仿照纯气体密度的计算:
4 热量衡算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热量衡算通式: ΣQi=ΣQo+QL • Σ(wH) i=Σ(wH)o+QL •1物料所具有的热量由显热与潜热两部分组成, 称为焓(H,kJ/kg)。焓值为一相对值,且与状态 有关,所以热量衡算时必须规定基准温度和基准 状态,通常基准选273K液态(即此时H=0)。 •2热量除了伴随物料进出系统外,还可通过设备 外壳、管壁由系统向外界散失或由外界传入系统, 只要系统与外界存在温度差,就有热量的散失或 传入,称热损失QL。
• 3.划范围:其边界要与待计算的物流相交 • 4.列算式:
– 总物料衡算式,1个 – 某组分物料衡算式,N-1个
物料衡算举例
• 例0-1: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000kg/h,含20%KNO3,进入蒸 发器,蒸出水分W kg/h,浓缩液为S kg/h,含KNO350% 进入结晶器,结晶产品为P kg/h,含96%KNO3,循环母 液R kg/h,含37.5%KNO3,回到蒸发器再循环,求 W,S,P,R各为多少kg/h? W 解:1.绘简图: kg/h
式中:Mm-混合物平均分子量,g/kmol。
M m PT0 22.4 P0T
Mm=∑Miyi
Mi-组分i的分子量,kg/kmol; yi-组分i的摩尔分率。
3.纯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一般只随温度而变化,压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纯液体的密度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取。 4 液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 对理想溶液,各组分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1kg混合液体的 体积等于各组分单独存在时的体积之和。即混合液体的密 度ρm可按下式计算: 1/ρm=Σai/ρi 式中:ai-组分i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率; ρi-组分i单独存在时密度,kg/m3。
2 )单位换算
•.物理量:由一种单位换算成另一种单位时,量本身并不变 化,只是数值要变化,换算时要乘或除以两单位间的换算 因数。 •换算因数:如;1m=100cm,则换算因数为100cm/m 或 0.01m/cm •例0-1:已知1atm=1.033kgf/cm2,试用Pa表示。 •解:查附录1知:1kgf=9.81N, 1cm2=10-4m2 •换算因数:9.81N/kgf, 10-4m2/cm2
热量衡算举例
• 例0-2:在换热器中将平均比热为3.56kJ/(kg.℃)的某种溶液 自25℃加热到80℃,溶液流量为1.0kg/s。加热介质为 120℃的饱和水蒸汽,其消耗量为0.095kg/s,蒸汽冷凝成 同温度的饱和水后排出。试计算换热器的热损失占水蒸 汽所提供热量的百分数。
120℃饱和水蒸汽 0.095kg/s 解:1.绘简图
•1) 单位制 •7个基本量:长度:m;时间:s;质量:kg;电磁强度:A(安 培);发光强度:cd(烛光);物质的量:mol(摩尔);热力学温 度:K。 •2个辅助量:平面角:rad(弧度);立体角:sr(球面度)。 •特点:1.通用性;2.一贯性。 国际单位制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
• 1.0×3.56×(25-0)+0.095×2708.9=1.0×3.56×(80-0)+0.095×503.67+QL
QL=13.70 kW 水蒸汽提供热量:Q=0.095×(2708.9-503.67)=209.5 kW
∴热损失百分数=13.70/209.5=6.54%
本章总结
• 掌握单元操作与化工生产过程的概念
• 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单位制与单 位换算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内容
第一章 流体流动
• 1.0 概述: • 流体: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 流体的特性:流动性;无固定形状,随 容器的形状而变化;在外力作用下其内 部发生相对运动。 • 流体流动规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 解决流体的输送问题; – 压力、流速、流量的测量; – 为强化设备能力提供适宜的条件。
1.46 10 T D P T 441 式中:D-扩散系数,ft2/h; P-压强,atm; T-兰氏温度,oR。 试将式中各符号单位换算成 D:m2/s;P:Pa;T:K
4
5 2
3 物料衡算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通式:ΣGi=ΣGo+GA
•适用于:1.任何指定的空间范围;
•2.过程所涉及的全部变化:
1.1 流体的物理性质 1.1.1 流体的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 用ρ表示,单位kg/m3。其表达式:
m V 密度为流体的物性参数,随温度、压力而变化。 1.纯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一般当压力不太高、温 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可按理想气体处理。这样,纯气体 的密度计算公式为:
2、流体的黏度 实验证明,对于一定的液体,内摩擦力F与两流体层的 速度差△u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y成反比, 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S成正比,即: F∝S△u/△y τ= F/ S=µ△u/△y
kgf 9.81N / kgf 1atm 1.033 2 cm 10 4 m 2 / cm2 1.0133 105 N / m 2 1.0133 10 5 Pa
3)经验公式(数字公式)
• 借助实验或半实验、半理论的方法处理得到的公式。它 只反映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数字关系,每个符号只代表 物理量的数字部分,而这些数字又与特定单位对应。因 此,使用经验公式时,各物理量必须采用指定单位。 • 经验公式的单位换算,也可采用换算因数将规定单位换 算成所要求单位。 • 例0-2:水蒸汽在空气中扩散系数为:
•单元操作特点: •1).都是物理操作。 •2).都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 •3).用于不同化工生产过程的同一单元操作,其原理相 同,所用设备亦通用。 化工单元操作的目的是:
①物料的输送;
②物料物理状态的改变; ③混合物料的分离。 三传理论:动量;热量;质量 一反:化学反应
2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1000kg/h 20%KNO3
蒸发器
结晶器
• 4.列算式: • 方框I:总物料:1000=W+P • KNO3组分:1000×0.2=W×0+P×0.96
W=791.7 kg/h P=208.3 kg/h S=974.8 kg/h R=766.5 kg/h
方框II:总物料:S=P+R KNO3组分:S×0.5=P×0.96+R×0.375
1.1.2 流体的粘性和理想流体
1 牛顿粘性定律
•流体具有的特性:一方面,具有流动性,即无固定形状, 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另一方面,在运动的 状态下,流体还具有抗拒内在向前运动的特性,称为粘性。 这两方面是互为矛盾的两方面。 •粘性的存在使得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对壁面有粘附力作 用,因而形成了一层静止的流体层。同时由于流体内部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静止的流体层对与其相邻的流体层的流 动有着约束作用,使其流速变慢,这种约束作用随壁面远 离而减弱,这种流速的差异造成了流体内部各层之间的相 对运动。
–无化学变化;混合物任一组分都符合此通式; –有化学变化:各元素符合此通式;
•3.间歇、连续操作:
–间歇操作: GA≠0
–连续操作: GA=0
物料衡算的步骤:
• 1.绘简图:方框表设备,箭头表输入输出物流 方向,箭头旁注明条件。 • 2.定基准:
– 间歇操作:以一批物料为基准; – 连续操作:以单位时间为基准。
化工原理 (上)
绪论 1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1)性质:化工原理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 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属工程学科,具有 工程性和实用性,应用范围广。
2)内容:把原材料加工成有价值产品的过程。 一个化工生产过程所包括的步骤分为两类: 一是化学反应过程 二是单元操作过程:化工生产中基本的物理处理过程。
25℃溶液 1.0kg/s
换热器
80℃溶液 1.0kg/s
120℃饱和水 0.095kg/s
2.定基准:1s,0℃,液体 3.划范围:以换热器为衡算范围
120℃饱和水蒸汽 0.095kg/s 25℃溶液 1.0kg/s 80℃溶液 1.0kg/s 120℃饱和水 0.095kg/s
换热器
• 4.列算式:查附录九:120℃饱和水蒸汽H=2708.9kJ/kg, 120℃饱和水H=503.67kJ/kg,则:
1000kg/h 20%KNO3
蒸发器
III S kg/h 50%KNO3 R kg/h 37.5%KNO3
结晶器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II P kg/h 96%KNO3
I
2.定基准:1h
3.划范围:范围I,II,III见图
W kg/h
III S kg/h 50%KNO3 R kg/h 37.5%KNO3 II P kg/h 96%KNO3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