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和物证技术学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证技术不能全面概括刑事科学技术的全部 内容;
❖确切地说物证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
司法鉴定与物证技术
❖司法鉴定主要集中在鉴定这一工作环节,通 常不包括现场勘查和犯罪证据的发现、记录、 提取和预防犯罪等前期工作;
❖司法鉴定包括法医鉴定、精神病鉴定、司法 会计鉴定、产品质量鉴定、物证鉴定等;
❖对于现场上有物证意义的客体,应当先进行静态 勘验,后进行动态勘验;
❖提取物证时,不能损坏物证,不能人为的在物证 上增加或减少痕迹;
❖应选用合适的材料或容器,对物证进行妥善包装, 包装后应密封并加贴标签编号;
❖防止物证损坏、变形、变质、腐蚀、挥发、外漏、 污染混杂等现象发生。
第二节 物证技术概述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二、物证技术的分类 三、物证技术的任务
第三节 物证技术学学科概述
一、物证技术学的概念 二、物证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三、物证技术学的学科归属 四、物证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五、物证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一、物证技术学的概念
物证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物证技术基本理 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它以物证为其研究对 象,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为公正处理案件 提供科学证据为其目的,是具体研究如何利 用科学技术方法发现、记录、提取、鉴定物 证的一门学科。
7、文书类
是指以语言、文字、线条、符号、图案、 图像为其表现形式的各种书面资料。
鉴定的主要对象:如证件、证书、票据、 货币、证券、商标标识、印章印文、文书制 作工具、文书制作材料等。
8、物质、物品类
与案件有关的物质、物品范围极广,主 要有毒品、毒物、药物、爆炸物、纤维、粉 尘、金属物、矿物质、油脂斑渍、涂料、塑 料等。
生物物证技术—— 研究人体与其他动物体的血液、体液、分 泌物、毛发、骨质等;植物的根、茎、叶、 果实及孢粉等。
音像物证
对各种可疑照片、可疑录音带、可疑录像
电子物证技术---- 带的检验,对计算机犯罪中电子物证的检 验等。
五、物证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 案例分析法 ❖ 科学实验法 ❖ 数学方法 ❖ 移植法 ❖ 综合探究法
形象痕迹技术---- 指纹、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 车辆痕迹、牙齿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等。
文书物证技术---- 笔迹检验、伪造和变造文书检验、印刷文 书检验、打字机打印文书和复印文书检验、 文书物质材料检验、字迹书写时间检验等。
化学物证技术—— 研究各种作为物证的微量有机物质、和无 机物质(玻璃碎片、微量泥土、油漆碎片、 微量油脂、塑料橡胶、微量纤维、金属碎 屑毒物、毒品、爆炸残留物等)。
主要有损伤鉴定、性问题鉴定、血型及亲子遗传关系鉴 定、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 法医精神病鉴定
运用法医精神病学的原理,对案件中有关人的精神状态 进行鉴定,确定其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其 他法定能力。 法医物证鉴定
主要涉及到人体物质的鉴定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毛 发、骨质等。
5、生物体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证概述 第二节 物证技术概述 第三节 物证技术学学科概述
第一节 物 证 概 述
一、物证的概念 二、物证的特点 三、物证的分类 四、物证的作用 五、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证据的种类
《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
❖物证;
❖书证;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
如:书写行为、行走行为、语言行为、工艺行 为等。
3、人体相貌类
人体相貌鉴定以人体头面部的特征作 为依据。
❖人像识别鉴定 ❖颅像重合鉴定
4、尸体、活体类
诉讼中涉及的人的尸体、活体是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
主要对象之一,属法医学鉴定范围。
法医尸体鉴定 包括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经过、死亡性质、致死
工具以及尸块、尸骨的整体同一认定等内容。 法医活体鉴定
主要是指除人体以外的动物体、植物 体物质的鉴定。
动物的皮、毛、血、肉、骨的种属认定及 同一认定;
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及孢粉鉴定等。
6、物体表面结构形态类
指运用痕迹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物体的外表结 构、形态特征进行的鉴定。
足迹 工具痕迹 枪弹痕迹 断离物痕迹 玻璃破碎痕迹 纺织物痕迹 牲畜蹄迹 车辆痕迹
客观性 关联性
❖鉴定结论;
❖视听资料。
一、物证的概念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 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刑事诉讼法)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能以其 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或物 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徐立根)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 在的物质性客体。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物证技术是对案件中出现的、可能成为物 证的各种类型的物质性客体进行发现、识别、 记录、提取和鉴定所利用的各种科学方法的总 称。
❖物证技术与刑事技术的比较 ❖物证技术与司法鉴定的比较 ❖物证技术与法庭科学的比较
刑事技术与物证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包括:法医技术、警犬 技术、心理测试、侦查技术、犯罪情报、犯 罪预防技术,物证技术等;
❖文件物证上的手写笔迹; ❖图纸、票据; ❖监控录像; ❖录音; ❖计算机存贮设备记录信息,通信信息等。
二、物证的特点
❖物证的关联性 ❖物证的合法性 ❖物证的客观存在性 ❖物证的不可替换性
三、物证的分类
(一)按物质性客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分类:
1、物品
2、物质
3、文书
4、形象痕迹 5、音像材料 6、电子证据
如起火原因鉴定、机械设备损坏原因 鉴定等。
四、物证的作用
物证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 治安案件处理,交通事故处理,仲裁,违规违纪 事件中均能涉及运用。
判明事件性质 确定案件性质 确定案件侦查方向和范围 分析判断案件情况 分析作案人特点 审查其他证据 证实犯罪或否定嫌疑
五、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9、视听资料类
鉴定主要对象是案件中涉及的视听资料是 否真实,有无伪造、增删、编辑复制,对其制 作设备的同一认定等。
10、气味类
是物质成分鉴定的另一种途径。 人的气味
物的气味
11、情况类
这是最近十几年所确立的一种独特的 鉴定对象,它是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现 象通过勘验、实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 综合性的结论。
自身属性
明
外形特征
形
存在状况
式
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证的“物质属性”指物理和化学属性: 质量、结构、性能、成分等。
物证的“外形特征”
指其客观存在的外观表现: 形状、大小、数量、颜色、新旧程度等。
物证的“存在状况”
犯罪行为的发生,打破了物质运动的常态,使 得原来以某种存在状况存在的物质在时空方面发生 变化。
二、物证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物证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法律性质 技术性质
三、物证技术学的学科归属
物证技术学是法学体系之下的一门学科。
四、物证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基本理论
关于物证和物证技术基本概念的论述 关于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的论述 关于物证技术鉴定制度的论述
基础技术
记录物证和检验物证常用的摄影技术 检验各种物证常用的显微镜技术 分析各种微量物证常用的仪器分析技术
❖物证鉴定是物证技术研究的一个方面。
物证技术与法庭科学
❖法庭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出现 的用语,原文是“Forensic Science”,意
思 是诉讼中或法庭中运用的科学;
❖法庭科学包括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司法精 神病学、司法会计学等;
❖物证技术是法庭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物证技术的分类
广义的痕迹可分为九大类
❖ 形象痕迹 ❖ 技能动作痕迹 ❖ 客体分离痕迹 ❖ 物质交换痕迹 ❖ 爆炸痕迹和射击残留物痕迹 ❖ 燃烧痕迹 ❖ 现场遗留物 ❖ 物体位移痕迹 ❖ 心理痕迹
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形特征、存 在状况、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 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性客体。
证
从纵向分类
从横向分类
发识记提 鉴 现别录取 定 技技技技 技 术术术术 术
形 文化 生 音电 象 书学 物 像子 痕 物物 物 物物 迹 证证 证 证证 技 技技 技 技技 术 术术 术 术术
三、物证技术的任务
❖为侦查办案人员勘验现场及其它与案件有关 的场所提供技术服务;
❖对案件中提取的各类物证进行技术鉴定,主 要解决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两大技术问题。
(孙言文)
痕迹
广义痕迹
狭义痕迹
是指由于人、动物体 或物体的活动而在客观环 境中的物质性客体上形成 的各种物质性变化。
包括客体形态结构的 变化、物体的移动、物质 的增减等。
即形象痕迹。指人或 物与另一客体接触留下的 各种压印痕迹。
其可分为平面痕迹、 立体痕迹,静态痕迹、动 态痕迹等。共同特点是多 以其外形特征来证明案件 真实情况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物证 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研究方法;了解 现阶段物证的常见类型;掌握现场发现、提 取各类物证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掌握检 验鉴定各类物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我 国目前较为先进的物证检测手段,使学生在 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顺利适应本职工作。
教学要点
❖ 物证的概念及其分类; ❖ 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 物证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 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尽管物质没有出现特殊的可以利用的特征或属 性变化,但就其存在状况而言,也可以成为认定案 件事实真相的依据。
现场上各种痕迹、物品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 某物从此地移到彼地; 尸体的存在状况:移尸、碎尸、抛埋尸体、藏匿尸体。
物证的“所载内容”
各种载体记载的证明案情的信息: 字迹、符号、图形、图像、声纹、电磁信息等。
1、人体皮纹类
人体皮肤特征主要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包括 皮肤乳突线花纹和人体皮肤其他花纹两部分。
皮肤乳突线花纹常见的有手纹和脚纹两大类: ❖手纹:指纹、指节纹、掌纹; ❖脚纹:脚趾纹、脚掌纹、脚跟纹。
人体皮肤其他部位的花纹: 如唇纹、额纹、鼻纹、耳轮纹、膝盖纹等。
2、进行性行为类
每个人的音容笑貌、行走姿势、行为方式都不 相同,这种个人行为的特殊性是我们得以认识和区 别不同人的客观物质基础,尤其当行为表现为连续 的、重复的、稳定的动作过程时,或物化为某种痕 迹形态后便更易于识别,成为可供进行同一鉴定的 客体。
(二)按检验方法不同分类:
1、物理物证 2、化学物证 3、生物物证
(三)按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分类:
1、直接物证 2、间接物证
(四)按物证鉴定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分类
1、 人体皮纹类 2、 进行性行为类 3、 人体相貌类 4、 尸体、活体类 5、 生物体类 6、 物体表面结构形态类 7、 文书类 8、 物质、物品类 9、 视听资料类 10、 气味类 11、 情况类
❖确切地说物证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
司法鉴定与物证技术
❖司法鉴定主要集中在鉴定这一工作环节,通 常不包括现场勘查和犯罪证据的发现、记录、 提取和预防犯罪等前期工作;
❖司法鉴定包括法医鉴定、精神病鉴定、司法 会计鉴定、产品质量鉴定、物证鉴定等;
❖对于现场上有物证意义的客体,应当先进行静态 勘验,后进行动态勘验;
❖提取物证时,不能损坏物证,不能人为的在物证 上增加或减少痕迹;
❖应选用合适的材料或容器,对物证进行妥善包装, 包装后应密封并加贴标签编号;
❖防止物证损坏、变形、变质、腐蚀、挥发、外漏、 污染混杂等现象发生。
第二节 物证技术概述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二、物证技术的分类 三、物证技术的任务
第三节 物证技术学学科概述
一、物证技术学的概念 二、物证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三、物证技术学的学科归属 四、物证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五、物证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一、物证技术学的概念
物证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物证技术基本理 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它以物证为其研究对 象,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为公正处理案件 提供科学证据为其目的,是具体研究如何利 用科学技术方法发现、记录、提取、鉴定物 证的一门学科。
7、文书类
是指以语言、文字、线条、符号、图案、 图像为其表现形式的各种书面资料。
鉴定的主要对象:如证件、证书、票据、 货币、证券、商标标识、印章印文、文书制 作工具、文书制作材料等。
8、物质、物品类
与案件有关的物质、物品范围极广,主 要有毒品、毒物、药物、爆炸物、纤维、粉 尘、金属物、矿物质、油脂斑渍、涂料、塑 料等。
生物物证技术—— 研究人体与其他动物体的血液、体液、分 泌物、毛发、骨质等;植物的根、茎、叶、 果实及孢粉等。
音像物证
对各种可疑照片、可疑录音带、可疑录像
电子物证技术---- 带的检验,对计算机犯罪中电子物证的检 验等。
五、物证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 案例分析法 ❖ 科学实验法 ❖ 数学方法 ❖ 移植法 ❖ 综合探究法
形象痕迹技术---- 指纹、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 车辆痕迹、牙齿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等。
文书物证技术---- 笔迹检验、伪造和变造文书检验、印刷文 书检验、打字机打印文书和复印文书检验、 文书物质材料检验、字迹书写时间检验等。
化学物证技术—— 研究各种作为物证的微量有机物质、和无 机物质(玻璃碎片、微量泥土、油漆碎片、 微量油脂、塑料橡胶、微量纤维、金属碎 屑毒物、毒品、爆炸残留物等)。
主要有损伤鉴定、性问题鉴定、血型及亲子遗传关系鉴 定、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 法医精神病鉴定
运用法医精神病学的原理,对案件中有关人的精神状态 进行鉴定,确定其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其 他法定能力。 法医物证鉴定
主要涉及到人体物质的鉴定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毛 发、骨质等。
5、生物体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证概述 第二节 物证技术概述 第三节 物证技术学学科概述
第一节 物 证 概 述
一、物证的概念 二、物证的特点 三、物证的分类 四、物证的作用 五、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证据的种类
《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
❖物证;
❖书证;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
如:书写行为、行走行为、语言行为、工艺行 为等。
3、人体相貌类
人体相貌鉴定以人体头面部的特征作 为依据。
❖人像识别鉴定 ❖颅像重合鉴定
4、尸体、活体类
诉讼中涉及的人的尸体、活体是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
主要对象之一,属法医学鉴定范围。
法医尸体鉴定 包括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经过、死亡性质、致死
工具以及尸块、尸骨的整体同一认定等内容。 法医活体鉴定
主要是指除人体以外的动物体、植物 体物质的鉴定。
动物的皮、毛、血、肉、骨的种属认定及 同一认定;
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及孢粉鉴定等。
6、物体表面结构形态类
指运用痕迹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物体的外表结 构、形态特征进行的鉴定。
足迹 工具痕迹 枪弹痕迹 断离物痕迹 玻璃破碎痕迹 纺织物痕迹 牲畜蹄迹 车辆痕迹
客观性 关联性
❖鉴定结论;
❖视听资料。
一、物证的概念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 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刑事诉讼法)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能以其 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或物 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徐立根)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 在的物质性客体。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物证技术是对案件中出现的、可能成为物 证的各种类型的物质性客体进行发现、识别、 记录、提取和鉴定所利用的各种科学方法的总 称。
❖物证技术与刑事技术的比较 ❖物证技术与司法鉴定的比较 ❖物证技术与法庭科学的比较
刑事技术与物证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包括:法医技术、警犬 技术、心理测试、侦查技术、犯罪情报、犯 罪预防技术,物证技术等;
❖文件物证上的手写笔迹; ❖图纸、票据; ❖监控录像; ❖录音; ❖计算机存贮设备记录信息,通信信息等。
二、物证的特点
❖物证的关联性 ❖物证的合法性 ❖物证的客观存在性 ❖物证的不可替换性
三、物证的分类
(一)按物质性客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分类:
1、物品
2、物质
3、文书
4、形象痕迹 5、音像材料 6、电子证据
如起火原因鉴定、机械设备损坏原因 鉴定等。
四、物证的作用
物证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 治安案件处理,交通事故处理,仲裁,违规违纪 事件中均能涉及运用。
判明事件性质 确定案件性质 确定案件侦查方向和范围 分析判断案件情况 分析作案人特点 审查其他证据 证实犯罪或否定嫌疑
五、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9、视听资料类
鉴定主要对象是案件中涉及的视听资料是 否真实,有无伪造、增删、编辑复制,对其制 作设备的同一认定等。
10、气味类
是物质成分鉴定的另一种途径。 人的气味
物的气味
11、情况类
这是最近十几年所确立的一种独特的 鉴定对象,它是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现 象通过勘验、实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 综合性的结论。
自身属性
明
外形特征
形
存在状况
式
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证的“物质属性”指物理和化学属性: 质量、结构、性能、成分等。
物证的“外形特征”
指其客观存在的外观表现: 形状、大小、数量、颜色、新旧程度等。
物证的“存在状况”
犯罪行为的发生,打破了物质运动的常态,使 得原来以某种存在状况存在的物质在时空方面发生 变化。
二、物证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物证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法律性质 技术性质
三、物证技术学的学科归属
物证技术学是法学体系之下的一门学科。
四、物证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基本理论
关于物证和物证技术基本概念的论述 关于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的论述 关于物证技术鉴定制度的论述
基础技术
记录物证和检验物证常用的摄影技术 检验各种物证常用的显微镜技术 分析各种微量物证常用的仪器分析技术
❖物证鉴定是物证技术研究的一个方面。
物证技术与法庭科学
❖法庭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出现 的用语,原文是“Forensic Science”,意
思 是诉讼中或法庭中运用的科学;
❖法庭科学包括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司法精 神病学、司法会计学等;
❖物证技术是法庭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物证技术的分类
广义的痕迹可分为九大类
❖ 形象痕迹 ❖ 技能动作痕迹 ❖ 客体分离痕迹 ❖ 物质交换痕迹 ❖ 爆炸痕迹和射击残留物痕迹 ❖ 燃烧痕迹 ❖ 现场遗留物 ❖ 物体位移痕迹 ❖ 心理痕迹
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形特征、存 在状况、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 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性客体。
证
从纵向分类
从横向分类
发识记提 鉴 现别录取 定 技技技技 技 术术术术 术
形 文化 生 音电 象 书学 物 像子 痕 物物 物 物物 迹 证证 证 证证 技 技技 技 技技 术 术术 术 术术
三、物证技术的任务
❖为侦查办案人员勘验现场及其它与案件有关 的场所提供技术服务;
❖对案件中提取的各类物证进行技术鉴定,主 要解决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两大技术问题。
(孙言文)
痕迹
广义痕迹
狭义痕迹
是指由于人、动物体 或物体的活动而在客观环 境中的物质性客体上形成 的各种物质性变化。
包括客体形态结构的 变化、物体的移动、物质 的增减等。
即形象痕迹。指人或 物与另一客体接触留下的 各种压印痕迹。
其可分为平面痕迹、 立体痕迹,静态痕迹、动 态痕迹等。共同特点是多 以其外形特征来证明案件 真实情况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物证 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研究方法;了解 现阶段物证的常见类型;掌握现场发现、提 取各类物证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掌握检 验鉴定各类物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我 国目前较为先进的物证检测手段,使学生在 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顺利适应本职工作。
教学要点
❖ 物证的概念及其分类; ❖ 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 物证技术学的学科体系; ❖ 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尽管物质没有出现特殊的可以利用的特征或属 性变化,但就其存在状况而言,也可以成为认定案 件事实真相的依据。
现场上各种痕迹、物品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 某物从此地移到彼地; 尸体的存在状况:移尸、碎尸、抛埋尸体、藏匿尸体。
物证的“所载内容”
各种载体记载的证明案情的信息: 字迹、符号、图形、图像、声纹、电磁信息等。
1、人体皮纹类
人体皮肤特征主要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包括 皮肤乳突线花纹和人体皮肤其他花纹两部分。
皮肤乳突线花纹常见的有手纹和脚纹两大类: ❖手纹:指纹、指节纹、掌纹; ❖脚纹:脚趾纹、脚掌纹、脚跟纹。
人体皮肤其他部位的花纹: 如唇纹、额纹、鼻纹、耳轮纹、膝盖纹等。
2、进行性行为类
每个人的音容笑貌、行走姿势、行为方式都不 相同,这种个人行为的特殊性是我们得以认识和区 别不同人的客观物质基础,尤其当行为表现为连续 的、重复的、稳定的动作过程时,或物化为某种痕 迹形态后便更易于识别,成为可供进行同一鉴定的 客体。
(二)按检验方法不同分类:
1、物理物证 2、化学物证 3、生物物证
(三)按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分类:
1、直接物证 2、间接物证
(四)按物证鉴定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分类
1、 人体皮纹类 2、 进行性行为类 3、 人体相貌类 4、 尸体、活体类 5、 生物体类 6、 物体表面结构形态类 7、 文书类 8、 物质、物品类 9、 视听资料类 10、 气味类 11、 情况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