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百所数字校园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
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创新作用,推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根据教
育部的安排,结合“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央电化教育馆决定组织在“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项目学校中开展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教育资源中心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搭建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环境。

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智能导航和以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多种教学应用服务,为社会各方资源提供者提供推广服务,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购资源和应用服务提供支持。

为更加有效、有序地推进在“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项目学校中开展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关于组织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电馆[2012]65号)和《关于组织实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通知》(教电馆
[2012]35号),制定“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
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工作目标。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常态化应用,
选择试点学校,开展区域内试点学校的公共服务平台连片应用。

以教师空间建设和应用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实现“资源班班通”。

以教师空间的教学应用,带动学生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实现“空间人人通”。

研究数字教育资源汇聚机制、探索中央和地方政府购买优质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保障水平和采购方式,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实施原则
1.统筹部署,分类指导。

试点选择的学校应有代表性,
统筹考虑试点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区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兼顾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

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2.需求导向,注重应用。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
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的作用。

3.协同创新,特色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教育相关机构、
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鼓励试点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开展多方合作,鼓励跨地区、跨学校对接与联合,鼓励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政策、体制和机制以及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4.辐射带动,全面推进。

充分发挥试点学校的辐射带动作
用,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学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工作内容
1.开通空间。

试点学校要充分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
台提供的空间服务,开通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协助试点学校师生进行空间使用培训,保证所有试点学校
师生都能尽快能开始使用平台开展教与学。

2.选择试点的方向。

试点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全部
或部分地选择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10种应用
模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网络条件下、多种形式的教与学的规模化应用。

3.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试点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服务,积极探索“财政按生均经费投入、学校按使用支付、师生校园内免费使用”
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投入和支付机制。

并鼓励将本学校的优秀资源推荐给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供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共享。

4. 注重交流、总结,不断提高试点应用效果
试点学校在规模化应用的推进中,要积极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要注意不断总结自身经验,积极发起和参与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其他试点学校在试点过程中先进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试点工作的实施
(一) 组织与管理
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央电教馆相关工作主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中央电教馆试点工作负责同志、各试点地区省级电化教育机构相关工作负责人、试点学校相关工作主要负责人,负责对试点工作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和决议。


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聘请教育和技术领域知名专家担任成员,负责试点过程教学和技术等问题的咨询。

试点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应用现场会,邀请部分试点学校参加,会上将公布各试点学校试点工作相关的信息,介绍各试点学校平台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推广先进应用经验,推动不同试点学校的交流。

中央电化教育馆统筹负责“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审批试点学校制定的试点工作方案,制定“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规范和试点学校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进行实践指导,组织经验交流以及试点学校的评估、验收、授牌和表彰。

省级电化教育机构负责本地区“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组织省内试点学校的申报和审批,协助中央电化教育馆做好专家指导、经验交流、试点管理及支持服务工作。

试点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平台提供的10种应用模式构建数字学习环境,积极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平台推出的各种专题活动,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国家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 开展试点的支撑工作1.印发应用指南中央电化教育馆
将编制和印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指南》,提供10种应用模式的应用指导、云平台接入和访问的技术帮助,以帮助各级教育行政和管理者、广大教师和学生了解空间、服务、资源和工具的应用方式。

2.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组织专家队伍,为试点学校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接入与应用的理论、技术与实践的支持;为一线教师、电教人员提供巡回指导和培训服务。

3.建立交流机制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现场会,根据试点学校建设和应用的特色,在全国遴选若干模式创新、效果显著的试点学校,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

各地电化教育机构要组织召开当地试点学校的现场会及试点学校间的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推进当地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4.建立工作支持服务体系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搭建试点管理子系统,实现中央电化教育馆、各地电化教育机构对试点学校的
网上管理和线上指导;建立定期的网上专家咨询服务;开展试点学校相关人员的在线培训与研讨;展示试点学校的应用成果;开展示范应用的交流及推广,从而促进试点学校的创新应用、提高的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效率和质量。

(三) 试点学校实施
经批准的试点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部或部分地选择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10种应用模式,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试点内容、试点目标,形成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逐级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我馆备案。

实施方案要突出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通过信息化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试点目标、进度安排、经费支持、配套政策、保障措施、责任主体、预期成果等内容。

试点学校要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完善试点工作制度,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及时总结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四) 评估验收
试点学校的试点周期一般应为2—3年。

2015年末试点工作全部结束。

中央电化教育馆将制定“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
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规范和试点学校验收标准,并会同各省级省级电教馆,组织专家
组对试点学校进行抽查和中期评估,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及时对试点学校的工作方案进行动态指导。

中央电化教育馆还将组织专家对试点学校进行终期评估和验收,总结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系列成果,对试点学校进行授牌和表彰。

(五) 加强示范推广
试点工作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先导性工程,对促进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和创新性应用、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各试点学校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思路、新
模式、好做法、好经验,并逐级报上级电教馆;各级电教馆要通过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引领本地区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三、时间安排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计划分3年完成。

具体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

2012年底前,中央电教馆完成试点学校工
作方案的申报审查工作,确定开展试点工作的学校以及试点内容,下发开展试点工作批复的通知。

初步形成支撑10种应用模式所需要的应用和相关数字教育资源,开通国家教育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协同试点学校完成规模化应用的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

2013年-2014年6月,试点学校在申请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按照试点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方案,试点学校开展实施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定期进行研究和交流,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中央电教馆同各试点学校共同研究发现的问题,总结阶段性成果,不断深化和改进平台的功能和应用,逐步提高平台管理和服务水平。

3.总结评估阶段。

2014年7月-2014年底,各试点学校总结在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报送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专家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表彰,并针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关工作机制,为平台全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