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三单元(单元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单元总结
一、单元人文主题:探索与发现
二、单元所属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三、单元教学导引
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推动文明的进步。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创新: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又饶有趣味。

广阔的未知世界,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书写。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领城中的探索及其发现。

这些文章有的介绍科学发现的成果和过程,有的探讨建筑设计问题,有的分析文学现象,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单元学习目标
1、领略人类在不断探索与发现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力求努力创新。

2、认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3、掌握知识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啊,理解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五、单元选文简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

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找到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拯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

本文便记述了作者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重要经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美国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加来道雄童年时期的奇思妙想和青少年时期的积极探索,这些活动并非“正式”的研究工作,却能让我们领会想象力和兴趣对与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一篇建筑论文。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说木叶》选自林庚《唐诗综论》,从古诗词多用“木叶”而非“树叶”这一有趣的现象入手,集中大量资料深入分析,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很有启发。

六、单元知识梳理
(一)字音字形
青蒿hāo素疟nüè疾精髓suǐ 肆虐nüè
羟qiǎng基衍yǎn生物拯zhěng救砒pī霜
秘bì鲁福祉zhǐ 活血xuè化瘀yū
遐xiá想惊诧chà 杜撰zhuàn 目眩xuàn 怪诞dàn 湮yān没
墁màn地轮廓kuò 额枋fang 抱厦shà
柁tuó墩帷wéi幕正脊jǐ 门槛kǎn 接榫sǔn
穹qióng窿戗qiàng兽纯粹cuì 如翚huī斯飞
袅袅niǎo 照浦pǔ 褒bāo 寒砧zhēn
言筌quán 亭皋gāo 万应锭dìng
迢远tiáo 灼灼zhuó 涔阳cén 窸窣xī sū
(二)词语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粟:谷子,即小米。

君臣佐使: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鸣:表示,以为。

撒手人寰huán:指离开人间,即死亡。

人寰:人间。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畏葸xǐ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葸:害怕,畏惧。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

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

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

亭,平;皋,水旁地。

窸窣:象声词。

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三)文学与文化常识
1、人物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89岁高龄的屠呦呦授予“共和国勋章”,10月22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加来道雄(假名:かくみちお),和族,科学家,1947年(丁亥年)1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

科学畅销书作者,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学博士、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超弦理论的专家。

加来道雄的著作都广受赞誉,《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

他主持着一档全美国联网的科学广播节目,还在《晓闻热线》、《60分钟》、《早安美国》以及《拉里·金直播在线》之类的全美国性电视节目中亮相。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

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林庚(1910—)字静希。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2、相关学科概念
高维空间是一种物理学理论。

据90年代提出的M理论(超弦理论的一种),宇宙是十一维的,由震动的平面构成的。

在爱因斯坦那里,宇宙只是四维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现代物理学则认为还有七维空间我们看不见。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

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

而由于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

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是从相互作用是由场(或场的量子)来传递的观念出发,统一地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物理理论。

迄今人类所知的各种物理现象所表现的相互作用,都可归结为4种基本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阐明自然界各种相互作用的性质和规律是物理学基础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而追求建立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是出于对物质世界的统一和谐的坚定哲学信念和要竭力探求事物内在本性的顽强欲望。

爱因斯坦把他后半生的精力献给了这一事业。

在他的深刻思想的影响下,统一场论已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3、补充知识
古诗词中常见的植物类意象:
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梅——高洁、不屈不挠、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清香,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菊——象征高洁、隐逸、脱俗;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柳——(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愁绪的象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之悲"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等。

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芭蕉——"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红叶——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

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