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置胃管一次成功率的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置胃管一次成功率的方法介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胃管;置管;成功率
在临床工作中,有各类病人需要置胃管以帮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置胃管一次成功与否,关系到病人的治疗,也是护理业务水平的一个具体体现。

提高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是确保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操作环节。

现介绍几种置胃管的操作方法。

1 胃管的选择
宜选择硅胶胃管,成人多采用16号硅胶管。

它的优点为:(1)管道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

(2)管壁柔软顺滑对病人刺激小便于插入。

(3)胃管前端侧孔较多便于灌食。

(4)末端设置一个与管相连的小塞,灌注后只需将小塞盖好,不必反折及包裹纱布,方便卫生、美观。

2 置管方法
2.1 意识清能够配合的病人置管方法[1] 此类病人插管前向病人讲清插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讲清插管时需要其配合的动作。

嘱病人平卧,清洁检查鼻孔后,润滑胃管测量插入长度做好标记。

让病人做缓慢的深呼吸动作,在做第三个深呼吸动作时将胃管插入至咽部约
10~13cm处,用手托起病人后枕部,使其颈前曲下颌贴近胸骨柄,此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借助咽下动作将胃管插入。

如到咽部出现呛咳或呼吸困难时,将胃管稍退出约2cm,让病人做深呼吸,等待病人平静片刻,然后做吞咽动作顺势插入胃管。

应该是吞咽动作指令与插管动作同时进行,掌握时机是插管成功的关键。

2.2 意识清不能主动配合的病人置胃管方法[2] 此类病人多为脑血管病有吞咽障碍不能进食者。

这些病人存在球麻痹,对咽部刺激不敏感,也不能主动吞咽。

此类病人插管较困难。

在清洁、检查好鼻孔后,润滑胃管,测量插入长度做好标记。

病情许可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

嘱病人深呼吸,然后将胃管插入约10~12cm后等待,嘱其继续做深呼吸动作,待病人呼吸平稳无呛咳刺激后,喂病人半汤勺水。

润滑口腔并尽力做吞咽动作。

然后顺势插入胃管。

对平卧病人,在将胃管插入约10~12cm时,用手托起后枕部,使颈前曲下颌贴近胸骨柄。

嘱病人尽力做咽下动作,待病人开始有咽下动作时将胃管顺势插入。

2.3 意识清违拗病人的置胃管方法此类病人多为精神科拒食病人,在为此类病人插管时,应先将病人约束在床上,双枕垫于头部,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清洁、检查鼻孔后,测量插入长度后做好标记。

将胃管插入约13~15cm时,病人多有刺激症状,在有呛咳或呼吸困难时,稍退于胃管约3cm等待,注意观察病人在呼吸平稳吸入的瞬间将胃管插入。

因为此时病人没有抵抗且较放松,易于胃管插入。

2.4 浅昏迷病人的置胃管方法[3]
2.4.1 刺激法由于昏迷病人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常规方法插管易进入气管而致失败。

所以给此类病人插管时,插入约15cm至咽部后,可用手指轻推病人喉头,使其产生吞咽反射,顺势将胃管插入。

2.4.2 胃管退后法用于浅昏迷吞咽反应消失而咳嗽反射存在的病人,即当胃管插入15cm左右引起咳嗽时,将胃管退后2~3cm,待咳嗽停止后于吸气末的瞬间迅速插入。

2.4.3 侧卧位置管法多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及颈项强直的病人。

插管时病人侧卧,检查、清洁鼻孔后,测量插入长度做好标记,然后由一侧鼻孔插入胃管约12cm后向同一方向旋转胃管插入,此法可克服阻力不依赖病人做吞咽动作,利于胃管插入。

2.5 深昏迷伴舌后坠病人置管法
2.5.1 侧卧拉舌法病人取侧卧位,当胃管插入咽部约12cm时感到有阻力时,助手用舌钳将舌体拉出,然后将胃管插入。

因取侧卧位时重力作用较小,舌后坠减轻,拉出舌体,可使咽部通道加大,使置管顺利。

2.5.2 托下颌置管法病人仰卧,当胃管插至咽部时,另一人将病人下颌双手托起,使其呈后仰状态,将舌根肌提起,然后将胃管插入胃内。

2.5.3 压舌法此项操作前备好开口器和压舌板,护士将胃管插入约13cm时,另一护士用开口器将病人嘴张开,用压舌板按压舌体,使咽喉部通道加大,将胃管顺利插入,并可及时解除和防止胃管盘曲在口中。

3 置管注意事项
3.1 留置胃管前的准备首先应根据病人选择粗细适宜的胃管。

测量插入长度后将插入范围充分润滑。

在临床中多用石蜡油涂擦。

清洁、检查鼻孔,清洁时要将鼻腔内的脏结痂清洁干净,检查时要看清鼻孔腔内有无溃疡、狭窄等。

检查好的鼻腔用棉签涂一层石蜡油润滑,可有效地防止干燥和溃疡,并利于胃管的插入。

3.2 留置胃管的长度[4] 常规留置胃管的长度是耳垂-鼻尖-剑突。

但按此法插入时,胃管的前端抵达贲门,而胃管有侧孔的部分仍留在贲门外食管内(经测量胃管尖端至最高侧孔长度为12cm)。

如按此法给卧床病人或昏迷病人灌注食物很容易引起反流出现呛咳甚至意外。

所以插管时应在测量长度上再加长8~10cm使胃管的侧孔部分全部在胃内,以防止灌注食物后出现反流或呛咳的发生。

3.3 留置胃管的检查插胃管后要认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检查方法有:(1)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满水的杯内看有无气泡溢出;(2)向胃内注入空气听有无气过水声;(3)用注射器抽吸看有无胃液抽出。

在以上三种方法中后两种方法可靠,前一种方法如是昏迷病人在胃管误入气管后,用水试验看有无气体逸出,如正是呼气时可看到气体逸出,而正当吸气时就会造成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

所以此法在临床中从未采用过。

【参考文献】
1 王秀玲.精神内科留置胃管115例护理体会.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3):403.
2 陈琼芳.脑血管意外病人留置胃管必死的特点及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0,7(2):26.
3 陈健春.昏迷病人插胃管方法探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15(3):138.
4 张爱华,张灿平.成人留置胃管的插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山西护理杂志,1999,13(5):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