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黄泽镇中学2018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绍兴市黄泽镇中学2018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
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工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B.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不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胚胎干细胞细胞核大、蛋白质合成非常旺盛等特点D.对同一胚胎的肝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动物中雄性和雌性的概率各为1/2
参考答案:
B
2. 某实验小组从同一萝卜上取相同长度的萝卜条5根,其中4根分别放置在浓度为a、b、
c、d的蔗糖溶液中处理1h,另外一根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然后将这5根萝卜条依次放人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戊5杯蒸馏水中静置1h后,取出萝卜条,测定蒸馏水质量的变化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b<a<d
B.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位于b和c之间
C.戊组质量不变的原因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
D.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参考答案:
C.
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b<a<c<d,A错误;
B、据分析可知,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应低于b,B错误;
C、戊组质量不变的原因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
D、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没有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原因是在蒸馏水中萝卜条细胞仍然能吸水,D错误.
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 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参考答案:
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 某男性为色盲患者,有关其性染色体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两个X染色体,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X和Y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减Ⅱ后期的细胞中,或者含有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或者含有两个Y 染色体,
不含色盲基因
参考答案:
C
5. 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直接原因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参考答案:
A
6.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C、H、O、N、P是ATP、密码子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参考答案:
B
7. 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
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
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细胞
参考答案:
B
8.
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
加
①剧烈运动②天气转冷时③患糖尿病
时
④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答案:D
9.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CO2+C52C3的反应需要在二氧化碳供应和五碳化合物存在条件下进行,B错误;
C、测定该酶活性的方法用到了14C3,属于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根据题意,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D正确.
故选:B.
10. 关于下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
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
D.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的植物激素综合作用
B.赤霉素施用过多可能引起水稻疯长
C.产生顶端优势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生长受抑制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参考答案:
D
12. 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 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参考答案:
B
种群密度表示现在的种群数量大小,而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A项错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B项正确;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C项错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性别比例,而特征④是年龄组成,D项错误。
【点睛】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而年龄组成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可知图中的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13.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
C.“太湖中所有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运动参考答案:
C
14. 人体中有免疫功能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胰液
C.肠液
D.胆汁
参考答案:
A
15. (07广东理基)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可以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
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A.O2 B.CO2
C.CH4D.H2
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光照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释放出来。
氧气的溶解度比较低,容易形成气泡。
16.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
⑤如果切断小白鼠的下丘脑与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小内鼠还能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参考答案:
D
17.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
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 H2O2酶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
C. 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D. 温度升高时,e点不移,d点右移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
与pH=b时相比,pH=a 时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移,d点右移,A项错误;H2O2酶增加时,因H2O2量没有改变,所以e点不移,d点左移,B项错误;增加H2O2量,e点上移,d点右移,C项错误;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降低,e点不移,但H2O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d点右移,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及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8. 神经细胞在兴奋时,下列几种酶中最活跃的是
A.RNA聚合
酶 B.DNA解旋酶
C.蛋白酶、脂肪
酶 D.与ATP和ADP相互转化有关的酶
参考答案:
D
19. .如图所示为甲亢患者餐前及餐后血糖含量变化(对照组为正常人)。
请回答:
(1)通过监测机体腹部皮下组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间接地反映机体血糖的水平。
(2)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进餐60min后血糖含量较___________(填“高”或“低”),而空腹时血糖含量无变化。
研究表明,某些甲亢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含量均较正常人的高,原因可能是甲亢患者胰岛中的___________细胞受损。
(3)机体在维持血糖和体温平衡时,不少内分泌腺___________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4)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作用机制如图(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
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2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的抗体。
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能 (2). 高 (3). B (4). 直接或间接 (5). 乙 (6). 乙体内有结构3的抗体,胰岛素
分泌不足,乙体内无结构2的抗体,注射的胰岛素能与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浓度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空腹和餐后180min以后的甲亢组的血糖浓度都低于对照组;而餐后甲亢组的血糖浓度先增加后降低,餐后60min左右血糖浓度最高。
【详解】(1)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并利用,因此通过监测机体腹部皮下组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能间接地反映机体血糖的水平。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与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进餐60min后血糖含量较高;某些甲亢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含量均较正常人的高,说明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不能促进葡萄糖进的氧化分解,很可能是因为甲亢患者胰岛中的B细胞受损。
(3)中枢神经系统能够直接或间接的调节胰岛、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分泌活动,进而维持血糖和体温平衡。
(4)据图分析,结构2是胰岛素的受体,其被抗体结合后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导致糖尿病的产生,则注射胰岛素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构3是胰岛B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受体,其被抗体结合后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进而产生了糖尿病,则其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血糖浓度调节的过程,弄清楚其中的激素调节过程,并能够根据题(4)中两种糖尿病的产生机理来判断谁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
20.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RNA分子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糖原分子中贮存大量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参考答案:
B
21.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C. 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D. 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参考答案:
B
机体主要依靠神经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裂解,B 正确。
人只有在第二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C错误。
浆细胞无法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释放出来,作用于B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22. 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Ⅱ6基因型为BbX A X a
B. 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 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参考答案:
C
【分析】
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那么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有病。
据图分析,由于Ⅱ5和Ⅱ6没有甲病,但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Ⅲ10,由此可推出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甲病正常的基因为AA或Aa,患病基因型为aa;由于题干上已说明其中一种病是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因而乙病为红绿色盲。
由表现型可先推出以下个体的基因型:Ⅲ13为两病患者,基因型为aaX b X b、Ⅱ7和Ⅱ8不患甲病,但Ⅱ7患乙病,故Ⅱ7为AaX b Y、Ⅱ8为AaX B X b,再推出Ⅰ1为A_X b Y、Ⅰ2为A_X B X b、Ⅱ5为AaX B Y、Ⅱ6(其父亲患乙病)为AaX B X b、Ⅲ10为aaX B X B或aaX B X b、Ⅲ11为
1/3AAX B Y或2/3AaX B Y、Ⅲ12为1/3AAX B X b或2/3AaX B X b。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用A、a表示),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用B、b表示),Ⅱ6携带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故基因型为AaX B X b而不是BbX A X a,A 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Ⅱ7基因型为AaX b Y、Ⅱ8基因型为AaX B X b,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1/4,患乙病的概率为1/2,故所生男孩不是完全正常,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Ⅲ11基因型为1/3AAX B Y或2/3AaX B Y、Ⅲ12基因型为1/3AAX B X b或2/3AaX B X b,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1/9=8/9,患乙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4=3/4,故后代发病率高达1-8/9×3/4=1/3,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于人类遗传病在高考中是重点,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先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再写出相关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再求其他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
23. (04江苏卷)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
答案:A
24.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参考答案:
A
25. 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还原性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A
26.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③mRNA→蛋白
质④RNA→DNA
⑤染色质→染色体⑥[H]+O2→H2O ⑦H2O→[H]+
O2 ⑧基因突变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
参考答案:
D
27.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黄杉的三个种群龄级的取样调查图。
其中种群A为自然状态,种群B、C受到了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
据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人为干扰对B、C种群各龄级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B.种群A中低龄级黄杉个体数量大于种群B
C.种群B中高龄级的黄杉被采伐有利于低龄级黄杉的生长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量锐减,导致其垂直结构的层次简单
参考答案:
C
28.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
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④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四种⑥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⑦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⑧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参考答案:
A
【知识点】蛋白质和核酸
解析: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则化合物a是五碳糖,有两种即核糖和脱氧核糖;化合物b是核苷酸,也有两种即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①错误;若a 为核糖则化合物b为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②错误;若m为尿嘧啶则是RNA 特有的结构,③正确;核苷酸的元素有C、H、O、N、P,⑤错误;吡罗红能够将RNA染成红色,④错误;a是五碳糖是单糖不能在水解,但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⑥错误;a 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为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⑦错误;幽门螺杆菌即含有DNA 和RNA所以含有的碱基有5种⑧错误
29.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绿叶移至玻璃罩内检验放射
性
绿叶叶绿素检验吸收光谱
绿叶色素溶液加碘液检验
绿叶处理后的绿叶碘蒸气检
验
参考答案:
D
绿叶饥饿处理后,淀粉被消耗,则供应14CO2经过光合作用3h后,放射性全部到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中,A正确;绿叶饥饿处理后,不影响叶绿素的含量,所以检验吸收光谱后,仍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正确;丙酮提取的色素可以参与光合作用,但是没有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淀粉,所以加碘液后溶液不呈蓝色,C正确;部分遮光处理后的绿叶,经过5h的光照后,产生了大量的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D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实验
30. 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参考答案:
B.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A错误;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一部分被由于呼吸消耗、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所以是逐级递减的,B正确;
C、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C 错误;
D、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 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31.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几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D
与“已知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比较可知: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A种缺失D、E片段,A错误;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B中多了F片段,B错误;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C中缺失D片段,易位F片段,C错误;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D中发生基因突变,使得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但染色体结构未改变,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能区分不同变异的特点和正确识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 用3H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
参考答案:
B
33. 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是( )
参考答案:
D
34.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8%的盐酸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B.《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以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和液泡大小C.《三大有机物的鉴定实验》还原性糖类和脂肪的鉴定原理相同,都是用显微观察法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用95%的冷酒精析出含少量杂质的DNA
参考答案:
C
【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1P:检测脂肪的实验;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L8: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据此答题.
2、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液泡大小、颜色的深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
3、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解答】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8%的盐酸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A正确;
B、《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以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和液泡大小,B正确;
C、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不需要显微镜观察,C错误;
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DNA不溶于酒精,而其它杂质可以溶于酒精,因此可用95%的冷酒精析出含少量杂质的DNA,D正确.
故选:C.
35. 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放牧草地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
B. 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都呈下降趋势
C. 放牧牲畜不会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
D. 放牧和割草影响地上植物生长情况,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
参考答案:
D
据图甲与图乙可知,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A错误;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物种丰富度呈现增加趋势,B错误;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与割草草地比较发现,放牧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植物明显减少,所以牲畜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
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C错误;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主要考察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中各种群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要求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力。
36. 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减数第Ⅰ次分裂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不正常
②减数第Ⅰ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正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