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汉字与书法学案(岳麓必修3)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汉字与书法”学习导航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书法起源与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识清单】
一、汉字与书法
1.汉字:
(1)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
(3)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
(4)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

温馨提示2:书法实例:
牛牛牛牛牛
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书法:
(1)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
①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②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①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②特点——起笔之藏露、运笔之迟速、转折之方园、收笔之锐钝,都能曲尽其妙。

③代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达到新高峰:
①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②成就——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4)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
①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②特点——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5)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个性化的创造。

【重难点解析】
一、文字演变的规律、特点
①由图画到符号。

②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③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

二、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②隋唐一统,国家繁盛,是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发展的巅峰,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意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

③宋代时文化极为繁荣,文风很盛,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也是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④明代则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

【史学前沿·争鸣】
1.汉字存废之争
近代国人中,较早而明确地提出废汉字主张的,是激进的维新志士谭嗣同。

1896年,其在名著《仁学》中,他就曾倡言“尽改象形字为谐音字”,此可视为近代“废汉字改拼音文字”主张之先声。

1907年6月,几名留学欧洲的中国学者吴稚晖、褚民谊、李石曾、张静江等人,联合在巴黎创刊了《新世纪》杂志。

该刊在猛烈抨击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大力介绍无政府主义学说的同时,主张“直截了当”地废弃中国文字。

新世纪派废弃汉字汉语主张公开发表后,遭到了以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等为代表的国粹派学者的反对。

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瞿秋白和鲁迅三人,都认为“不废灭汉字,不足以图强”。

一九三一年苏共在海参威召开“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苏联境内两千多华人参加,会议最终得出结论:“汉字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要用纯粹的拼音文字来代替它。

”同年吴玉章等人便制定了“拉丁化新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为此制定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先实现汉字简化,第二步,实现拉丁文化,以彻底废止汉字。

但后来因故,第二步没能实现,原本作为过渡战略的汉字简化却一直保持下来。

2.汉字繁简之争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1936年2月被通令“暂缓推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1月28日发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5月审定通过《简化字总表》,以配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政策。

1986年经少量修订后重新发表,一直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至今。

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布“二简字”,试用一段时间(约八年)后因为字形过于简单且混乱而于1986年正式宣布废除。

近几年来,随着话语空间的宽松,关于汉字繁简的争论热烈起来。

在2008年“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而在2009年“两会”期间,来自天津、曾留学日本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则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不同于以上持非此即彼意见的两派人士,包括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等在内的许多大陆语言学家则与马英九的态度相似,积极主张“识繁写简”。

【典型例题解析】
1.平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几种基本书法字体的能力。

秦王朝统一使用的文字为小篆,B为楷书,C为行书,D为草书,故选择A。

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主要书法家及其主要成就的掌握。

从杜甫的诗判断,他说的应该是草书,而与杜甫同时代的又以草书出名的是张旭。

3.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③④
A. 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主要字形出现顺序的掌握。

注意判断各种文
字的字体即可,A是甲骨文;B是篆体字;C是隶书;D是楷体。

再根据所学文字的演变规律,不难给出正确答案。

4.右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里面的“京”字是创始于下列哪个朝代的书体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宋朝 D.清朝
解析:A。

本题考查能力很全面,即考查了学生对主要字形的识别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字形出现时间知识的掌握。

会徽的“京”字为篆体,秦朝统一文字,小篆成为标准字体。

5.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
A B
A B
A B C D
解析:D。

本题考查考生对书法字体风格特点的识别。

根据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可判断出。

A草书 B楷书 C隶书 D行书
6.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时间,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4分)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4分)(3)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

(3分)
解析:本题是以文字艺术作为主题考查,第一问和第二问是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对于书法成为艺术的原因的分析,要注意从文字艺术本身、书法家们的贡献以及文具的改进等方面考虑;第三问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四问是现实热点,要从福娃的着装方面入手。

答案:(l)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行书(4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

(1分)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主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

(2分)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3分)
【趣闻轶事】
1.王懿荣与甲骨文的发现
相传在光绪廿五年(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身染疟疾,请来太医诊治。

太医开出的药方中有一味“龙骨”,待家人从菜市口抓回药来,王懿荣开包审视,竟发现那些“龙骨”上刻着些似篆非篆的文字。

王懿荣本来就是一位精通周代铭文的金石家,当即意识到这味“龙骨”不同寻常,便迅速着人去药店访询“龙骨”的来源,并将这一带药店中带字的“龙骨”全部买回,共得1500余片。

经精心研究,他认定这些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间的文字,故称之为甲骨文。

原来,这些“龙骨”是河南安阳一带的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再经药材商转运到京城。

“龙骨”引起王懿荣的重视后,其身价大涨,农民也争相挖掘,30年间就挖出四万余片。

近年有人对王懿荣吃中药发现甲骨文的故事提出质疑。

此事的真实成分有多大,这里姑且不论。

但王懿荣是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时,正值满清政府风雨飘摇之际。

八国联军于光绪廿六年攻入北京,朝廷任命王懿荣
为京师团练大臣,光绪、慈禧等人则弃京而逃。

王懿荣不愿为洋人所俘,带继室谢氏、长媳张氏投井殉国。

2.“书圣”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

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

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

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

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

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

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

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

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

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

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

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

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

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

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

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