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九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白毛女》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 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相结合的 传统,还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 方法,为新歌剧确定了模式。
第三节:解放区诗歌
• 在毛泽东延安《讲话》之后,真正走向了反映人 民大众的生活和感情的道路。许多诗人为了贴近 生活、贴近群众,在搜求整理民歌的基础上,不 断寻求新诗的发展契机,创造性地借鉴了陕北民 歌“信天游”和其他地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写出了一 批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其中,李季 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是解 放区诗歌的代表作。
二、代表作品评析
1943年,贺敬之、 丁毅执笔,马可、 张鲁作曲的民族新 歌剧《白毛女》诞 生
《白毛女》——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
(一块)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传说改编而成。鲁 艺师生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二)剧本摒除了原故事中的传奇色彩和迷信色彩,融进了阶级 斗争的思想内容。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 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 的罪恶,热情歌颂了共产党和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 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 放的必由之路。塑造了杨白劳、喜儿等农民形象。
本章小结
• 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的发表为标志, 解放区的文学运动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在前一阶段, 作家们已感受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历史要求并为此作 出了初步的努力,但还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和一定的 缺陷。后一阶段则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整风以后, 延安文艺界的思想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毛泽东由此树 立了自己在中国革命文论发展史上的权威话语地位。 根据地文艺既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具有突出的民间性 ,以不同于国统区文学的全新的主题、人物和全新的 风格(积极、健康、素朴、明快),为20世纪的中国 文学打开了新的一页。
“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 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 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 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上了霜。”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 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 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 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 种。” 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 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 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九章解 放区文学创作
第十九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次年的公开发表,是 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解放区文 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讲话》的主要内容
《讲话》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
• 三仙姑(小芹的娘)好逸恶劳,轻浮放荡,借装神弄 鬼来勾引男人,动辄撒泼耍赖。
《小二黑结婚》的开头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 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 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 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 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思想上,以新的生活和新的主题开创 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巨大变革,塑造了翻身农民 的新形象。 • 表现了民主思想与封建观念的冲突,描写了当时 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和生活中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 ,属于“乡村政治问题小说”。
艺术上,创造了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 乐见的民族形式――“新评书体”。
解放区文学中小说成就最大,反映解放区各方面生活。 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 农村题材以赵树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
马烽、西戎为代表。 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朗 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 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 表的“抒情型”。
孙犁的小说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 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与 生活。他的小说,也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 场景,渲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的色彩, 这形成了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
孙犁艺术上对鲁迅师承,以及曾受到普 希金、契诃夫、梅里美等外国作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在创作方法上虽以现实主义为 主,但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以他为 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 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50、60年 代形成了被称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
1、提出了文艺的服务方向,即“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
2、指出了如何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即“普及与提高的关 系”问题。
3、解决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作家和艺术家必须 深入工农兵生活。
4、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强调文艺从属于政 治,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第一节:解放区小说与赵树理小说
一、文学知识描述
三仙姑有个女孩叫小芹。一天,金旺他爹到三仙姑 那里问病,三仙姑坐在香案后唱,金旺他爹跪在香案 前听。小芹那年才九岁,晌午做捞饭,把米下进锅里 了,听见她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 做饭也忘了。一会,金旺他爹出去小便,三仙姑趁空 子向小芹说:“快去捞饭!米烂了!”
却不料就叫金旺他爹听见,回去就传开了。
孙犁 与“荷花淀派”
孙犁(1913-- )赵树理、周立波和 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 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孙犁原名孙树勋。1944年在延安 发表小说《荷花淀》等小说诗歌文 学作品,受到广泛赞扬。小说诗歌 文学作品很多,主要有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三集)、小说与散文集 《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 前传》。
李季: 民歌体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
阮章竞
使新民歌进入新诗的“ 叙事诗家族”,并在进 一步加工、改造和提升 的基础上使之“经典化 ”的,是李季、阮章竞 分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王贵与李香香》和《 漳河水》
29
二、代表作品评析
王贵与李香香原是一对朴实的 农村青年,他们在劳动和生活 的接触中相爱了。没想到地主 崔二爷却对香香打起了坏主意 。他赶走了王贵,企图霸占香 香,但遭到后者的拒绝。后来 ,参加红军的王贵返回家乡, 斗倒了崔二爷,并与心上人李 香香重续情缘
1948年完成的《新儿女英雄传》等。
二、代表作品评析
• 小二黑结婚(节选)
• 描写根据地青年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 婚姻自主而同封建传统、恶霸势力做 斗争的故事。
• 作品塑造了农村中落后人物二诸葛、 三仙姑的形象。
• 二诸葛(小二黑的爹)善良、迂腐而又胆小怕事。满 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竭力反对儿子与小芹的结合。
《王贵与李香香》
山丹丹开花红姣姣, 香香人才长得好。
一对大眼水汪汪, 就像露水珠在草上躺。
二道糜子碾三遍, 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地头上沙柳绿蓁蓁, 王贵是个好后生。
身高五尺浑身都是劲, 庄稼地里顶两人。
玉米开花半中腰, 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
• 《王贵与李香香》是我国解放区文学创作中长篇叙 事诗的高峰,是现代新诗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它将鲜明的时代色彩、深厚的革命内涵和质朴的 民歌形式融为一体,为中国新诗的民歌化、民族化 、革命化和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文学知识描述
• 秧歌小精悍, 演出时又说又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富于表 现力,因此格外受到农民的欢迎。其中较为优秀 的有《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田编剧) 、《红布条》(苏一平编剧)、《栽树》(贺敬 之编剧)、《动员起来》(延安枣园文艺工作团 集体创作)、《张治国》(荒草、果刚创作)、 《烧炭英雄张德胜》(荒草编剧)、《牛永贵挂 彩》(周而复、苏一平编剧)。
“问题小说”和新评书体
• “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 的问题,感到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 该把它提出来”。
• “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 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 ——赵树理
•
柯蓝1944年发表的《洋铁桶的故事》、马烽和
西戎1945年写成的《吕梁英雄传》、孔厥和袁静
信天游
陕北民歌曲调的一类,一般是两句一段,长的每首可达 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 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由于交 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 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 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 歌自娱。 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 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 。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如“马里头挑马不一 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好”。代表曲目有《脚夫 调》《兰花花》《赶牲灵》《横山下来游击队》《见 面容易拉话难》等。
(三)人物形象
1、杨白劳是旧社会老一辈农民的形象。他忠厚、勤劳、 善良,但软弱。
2、喜儿是与她父亲有着不同性格的另一种农民形象。她 天真活泼,勤劳善良,有顽强的反抗和复仇精神。
(四)《白毛女》的艺术手法:是诗、歌、舞三者结 合的民族新歌剧。在创作上融合了多种艺术样式的 长处。
1.《白毛女》是富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新歌剧。
表现为: [1]结构连贯、完整,故事性强,大故事套小故事,
环环相扣。 [2]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方法,通过人物自身
的行动及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 [3]语言明快、简约、明白如话,富于幽默感。 [4]以晋东南农村为背景,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
。
第二节:解放区戏剧
• 解放区的戏剧品种很多 ,话剧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比较经典的剧目有 《流寇队长》、《同志 ,你走错了路》等,但 最能体现或代表解放区 戏剧创作特色的是秧歌 剧和新歌剧。
与鲁迅一样,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 苦,从农民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
赵树理作品的一个总的主题就是表现中国农民在 政治、经济上翻身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变——农民 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 长幼关系、婚烟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通 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
赵树理(1906—1970),山 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 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 声解放区文坛。建国后出版 短篇小说集《下乡集》、《 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 《三里湾》、长篇评书《灵 泉洞》(上)等。在他的影响 下,马烽等山西籍作家形成 了一个被列为“山药蛋派” 的作家群体。
赵树理小说艺术特色
第三节:解放区诗歌
• 在毛泽东延安《讲话》之后,真正走向了反映人 民大众的生活和感情的道路。许多诗人为了贴近 生活、贴近群众,在搜求整理民歌的基础上,不 断寻求新诗的发展契机,创造性地借鉴了陕北民 歌“信天游”和其他地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写出了一 批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其中,李季 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是解 放区诗歌的代表作。
二、代表作品评析
1943年,贺敬之、 丁毅执笔,马可、 张鲁作曲的民族新 歌剧《白毛女》诞 生
《白毛女》——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
(一块)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传说改编而成。鲁 艺师生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二)剧本摒除了原故事中的传奇色彩和迷信色彩,融进了阶级 斗争的思想内容。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 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 的罪恶,热情歌颂了共产党和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 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 放的必由之路。塑造了杨白劳、喜儿等农民形象。
本章小结
• 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的发表为标志, 解放区的文学运动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在前一阶段, 作家们已感受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历史要求并为此作 出了初步的努力,但还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和一定的 缺陷。后一阶段则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整风以后, 延安文艺界的思想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毛泽东由此树 立了自己在中国革命文论发展史上的权威话语地位。 根据地文艺既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具有突出的民间性 ,以不同于国统区文学的全新的主题、人物和全新的 风格(积极、健康、素朴、明快),为20世纪的中国 文学打开了新的一页。
“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 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 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 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上了霜。”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 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 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 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 种。” 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 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 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九章解 放区文学创作
第十九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次年的公开发表,是 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解放区文 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讲话》的主要内容
《讲话》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
• 三仙姑(小芹的娘)好逸恶劳,轻浮放荡,借装神弄 鬼来勾引男人,动辄撒泼耍赖。
《小二黑结婚》的开头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 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 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 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 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思想上,以新的生活和新的主题开创 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巨大变革,塑造了翻身农民 的新形象。 • 表现了民主思想与封建观念的冲突,描写了当时 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和生活中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 ,属于“乡村政治问题小说”。
艺术上,创造了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 乐见的民族形式――“新评书体”。
解放区文学中小说成就最大,反映解放区各方面生活。 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 农村题材以赵树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
马烽、西戎为代表。 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朗 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 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 表的“抒情型”。
孙犁的小说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 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与 生活。他的小说,也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 场景,渲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的色彩, 这形成了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
孙犁艺术上对鲁迅师承,以及曾受到普 希金、契诃夫、梅里美等外国作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在创作方法上虽以现实主义为 主,但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以他为 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 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50、60年 代形成了被称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
1、提出了文艺的服务方向,即“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
2、指出了如何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即“普及与提高的关 系”问题。
3、解决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作家和艺术家必须 深入工农兵生活。
4、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强调文艺从属于政 治,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第一节:解放区小说与赵树理小说
一、文学知识描述
三仙姑有个女孩叫小芹。一天,金旺他爹到三仙姑 那里问病,三仙姑坐在香案后唱,金旺他爹跪在香案 前听。小芹那年才九岁,晌午做捞饭,把米下进锅里 了,听见她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 做饭也忘了。一会,金旺他爹出去小便,三仙姑趁空 子向小芹说:“快去捞饭!米烂了!”
却不料就叫金旺他爹听见,回去就传开了。
孙犁 与“荷花淀派”
孙犁(1913-- )赵树理、周立波和 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 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孙犁原名孙树勋。1944年在延安 发表小说《荷花淀》等小说诗歌文 学作品,受到广泛赞扬。小说诗歌 文学作品很多,主要有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三集)、小说与散文集 《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 前传》。
李季: 民歌体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
阮章竞
使新民歌进入新诗的“ 叙事诗家族”,并在进 一步加工、改造和提升 的基础上使之“经典化 ”的,是李季、阮章竞 分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王贵与李香香》和《 漳河水》
29
二、代表作品评析
王贵与李香香原是一对朴实的 农村青年,他们在劳动和生活 的接触中相爱了。没想到地主 崔二爷却对香香打起了坏主意 。他赶走了王贵,企图霸占香 香,但遭到后者的拒绝。后来 ,参加红军的王贵返回家乡, 斗倒了崔二爷,并与心上人李 香香重续情缘
1948年完成的《新儿女英雄传》等。
二、代表作品评析
• 小二黑结婚(节选)
• 描写根据地青年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 婚姻自主而同封建传统、恶霸势力做 斗争的故事。
• 作品塑造了农村中落后人物二诸葛、 三仙姑的形象。
• 二诸葛(小二黑的爹)善良、迂腐而又胆小怕事。满 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竭力反对儿子与小芹的结合。
《王贵与李香香》
山丹丹开花红姣姣, 香香人才长得好。
一对大眼水汪汪, 就像露水珠在草上躺。
二道糜子碾三遍, 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地头上沙柳绿蓁蓁, 王贵是个好后生。
身高五尺浑身都是劲, 庄稼地里顶两人。
玉米开花半中腰, 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
• 《王贵与李香香》是我国解放区文学创作中长篇叙 事诗的高峰,是现代新诗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它将鲜明的时代色彩、深厚的革命内涵和质朴的 民歌形式融为一体,为中国新诗的民歌化、民族化 、革命化和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文学知识描述
• 秧歌小精悍, 演出时又说又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富于表 现力,因此格外受到农民的欢迎。其中较为优秀 的有《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田编剧) 、《红布条》(苏一平编剧)、《栽树》(贺敬 之编剧)、《动员起来》(延安枣园文艺工作团 集体创作)、《张治国》(荒草、果刚创作)、 《烧炭英雄张德胜》(荒草编剧)、《牛永贵挂 彩》(周而复、苏一平编剧)。
“问题小说”和新评书体
• “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 的问题,感到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 该把它提出来”。
• “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 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 ——赵树理
•
柯蓝1944年发表的《洋铁桶的故事》、马烽和
西戎1945年写成的《吕梁英雄传》、孔厥和袁静
信天游
陕北民歌曲调的一类,一般是两句一段,长的每首可达 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 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由于交 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 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 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 歌自娱。 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 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 。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如“马里头挑马不一 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好”。代表曲目有《脚夫 调》《兰花花》《赶牲灵》《横山下来游击队》《见 面容易拉话难》等。
(三)人物形象
1、杨白劳是旧社会老一辈农民的形象。他忠厚、勤劳、 善良,但软弱。
2、喜儿是与她父亲有着不同性格的另一种农民形象。她 天真活泼,勤劳善良,有顽强的反抗和复仇精神。
(四)《白毛女》的艺术手法:是诗、歌、舞三者结 合的民族新歌剧。在创作上融合了多种艺术样式的 长处。
1.《白毛女》是富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新歌剧。
表现为: [1]结构连贯、完整,故事性强,大故事套小故事,
环环相扣。 [2]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方法,通过人物自身
的行动及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 [3]语言明快、简约、明白如话,富于幽默感。 [4]以晋东南农村为背景,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
。
第二节:解放区戏剧
• 解放区的戏剧品种很多 ,话剧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比较经典的剧目有 《流寇队长》、《同志 ,你走错了路》等,但 最能体现或代表解放区 戏剧创作特色的是秧歌 剧和新歌剧。
与鲁迅一样,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 苦,从农民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
赵树理作品的一个总的主题就是表现中国农民在 政治、经济上翻身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变——农民 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 长幼关系、婚烟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通 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
赵树理(1906—1970),山 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 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 声解放区文坛。建国后出版 短篇小说集《下乡集》、《 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 《三里湾》、长篇评书《灵 泉洞》(上)等。在他的影响 下,马烽等山西籍作家形成 了一个被列为“山药蛋派” 的作家群体。
赵树理小说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