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周易》坤初六文言曰积善之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方周易》坤初六文言曰积善之家...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坤
【坤】初六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译】文言长久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会遗留下福泽;长久不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会遗留下祸患;官吏杀他的君主,儿子杀他父亲,这都不是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的计谋,这种情况的由来是逐步发展的,原因是察觉到了这些问题没有早日治理。
《易经》说“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表示结坚冰的季节到来了。
”这是在谈论顺理成章的道理。
此文言段落较长以下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积⑴善⑵之家,必有⑶余⑷庆⑸;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⑹。
【译文】长久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会遗留下福泽;长久不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会遗留下祸患。
注释: ⑴“积”长久。
《管子·四时》:“治积则昌,暴虐积则亡。
”
⑵“善”善行;善事。
《史记·吴王濞列传》:“盖闻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
⑶“有”yòu 通“又”《韩非子·五蠹》:“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
”
⑷“余”遗留。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
”
⑸“庆”福泽。
有幸的事。
《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
”注:“福也。
”
⑹“殃”祸患,灾难。
《礼记·礼运》:“众以为殃。
”
【原文】臣⑴弑⑵其⑶君⑷,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⑸之故⑹,
【译文】官吏杀他的君主,儿子杀他父亲,这都不是一个早晨或
一个晚上的计谋,
注释: ⑴“臣”君主时代的官吏。
《韩非子·难一》:“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
⑵“弑”杀。
《左传·宣公十八年》:“凡自内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
”
⑶“其”他的。
《孟子·滕文公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
”
⑷“君”君主。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⑸“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
形容时间短促。
《后汉书·孔融传》:“又袁术僭逆,非一朝一夕,日磾随从,周旋歷岁。
”
⑹“故”计谋。
巧伪。
《国语·晋语一》:“多为之故,以变其志。
”
【原文】其所⑴由来者⑵,渐⑶矣,由⑷辩⑸之⑹不⑺早辩⑻也。
【译文】这种情况的由来是逐步发展的,原因是察觉到了这些问题没有早日治理。
注释: ⑴“所”助词。
相当于“之”、“的”。
《史记》:“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
”
⑵“者”助词。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礼记·中庸》:“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
⑶“渐”逐步发展。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
⑷“由”原因。
《史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
⑸“辨”指察觉。
宋王安石《秦始皇》诗:“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⑹“之”代词。
指代事物。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⑺“不”无,没有。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
⑻“辨”治理。
《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沟池不拑。
”
【原文】《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⑴言⑵顺⑶也。
【译文】《易经》说“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这预示着结坚冰的季节即将到来。
”这是在谈论顺理成章的道理。
注释: ⑴“盖”句首语气词。
表示要发议论。
《史记·孝文本纪》:“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
⑵“言”谈论,议论。
《后汉书·冯衍传下》:“董仲舒言道德,见妒于公孙弘。
”
⑶“顺”顺理。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