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之“趣”及其文化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学之“趣”及其文化根源摘要: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趣”有多种含义,大致上说来有“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等等。
文中试对“诗趣”的含义的做一个大体的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文化根源稍作探讨。
关键词:趣;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文化根源
茶有茶趣,酒有酒趣。
“趣”,可谓是一个古老而又宽泛的话题。
中国古代诗学中同样也讲究“趣”。
明代袁宏道说:“诗以趣为主。
”
①他又说:“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号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
”②他将诗趣比喻成山色、水味、花光、女态,聊聊片语便把“诗趣”描绘的生动、入里。
清代黄周星说:“今人遇情境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
”③可见,诗人对于“趣”的看重。
其实,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趣”有多种含义,大致上说来有“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等等。
本文试对“诗趣”的含义的做一个大体的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文化根源稍作探讨。
“趣”乃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泛指人们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包括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趣尚、趣味以及对艺术美的认识、理解、要求等。
正是因为有了“趣”的存在,才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架起了桥梁,才能够使二者产生共识和共鸣,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审
美标准。
所以,“趣”直接影响着创作和欣赏。
这也难怪了大家对于“趣”的重视。
一、“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辨析
(一)兴趣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变》中这样描述“兴趣”:
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此,“趣”相当于司空图的“韵味”。
就作者而言,它表达的是诗人的真性情,蕴涵深沉,余味缭绕;而就读者而言,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感同身受、幽深隽永的美感。
只有作品的趣味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达到契合时,欣赏者方能产生美感,作出肯定的审美判断。
因此说此处“趣”与“韵”是同一概念,趣的理想境界即是韵的境界。
兴趣是人们对艺术作品最一般的审美要求,从而成为人们鉴赏艺术作品的标准。
(二)灵趣
清代冒寒山说“诗趣须灵”,阐释为:“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灵心妙舌,每出人意想之外,此之谓灵趣。
”
维维有一首小诗《旋转》,这样写道:“风静静的弹奏着,港湾里的那排小船。
”短短的两小句,却让我们看到了风,听到了风,甚至触摸到了风,诗人在和谐静谧之中,将灵机和智慧尽显在微妙
之处,将听觉、视觉和触觉就这样无声地传达给了读者,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灵趣之美。
(三)理趣
“理趣”是古代诗学的概念。
原指一般的道理旨趣,后来逐渐衍化为诗文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
“诗有理趣,是指诗人在诗里讲述道理,发表议论,应该同时使作品充满诗意情趣,富有艺术感染力。
有理趣的诗,不同于抽象地说理布道,而是寓道理于情趣之中,熔理和趣为一炉。
”④对于诗中“理趣”的理解不应该是“理”与“趣”简单的拼加,而应该是其自身内在的体系范畴,对应着“以理入诗,诗中有理”,呈现出一种哲学的韵味。
对此,钱钟书先生对于“理趣”的理解可以作为借鉴。
读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就可以看出,他对“理趣”的理解引入了认识论中的辩证对待关系,如:一般与特殊,繁与简,散与聚,博与约,例与概等,从而总结出“理趣”得以存在的哲学认识论依据:“普泛性的规律只有在具体事件和物象中方能得到体现,且只有在经过精心选择的典型意象和具象中才会体现得更加完美。
”⑤以先生对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及“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的分析为例:“鸟语花香秉天地浩然之气;而天地浩然之气,亦流露于鸟花香之中,此所谓例概也。
”⑥一句“例概”便把“以理入诗,诗中有理”形容的鞭辟入里、可见一斑。
(四)意趣
所谓意趣,则是指在意念上妙趣横生,情趣盎然,生动活泼,令人叫绝。
且看无名氏的《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满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古诗中描写思妇想念征夫的诗并不少见,但是这首诗可谓别具一格,写出了新意,传达出了不同的意趣。
诗的上半部分写少妇抱怨喜鹊报喜无凭,怨恨之中将其捉来,锁入笼中。
自古道:“灵雀报喜”。
然而,此诗却独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令人耳目一新。
下半部分以喜鹊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无辜,并表达出如若征夫能回,应将自己放出樊笼,腾身青云的愿望。
一怨一答,一诉一求,把本来无声的画面竟是描绘的如此生动,让人仿佛听到了妇人和鸟儿的对话,不禁拍手叫绝。
(五)真趣
南朝梁江淹在《杂体诗·效殷仲文》里写道:“晨游任所萃,悠悠蕴真趣。
”宋朝苏舜钦里《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提到:“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
”清代的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二中有:“霞村诗,意境幽恬,善发真趣。
”可见,“真趣”在诗人眼中的重要性。
“真趣”亦称“天趣”、“自然之趣”。
“真”即指天真自然,不加矫饰;“趣”具体到诗中则指诗能给人
以美感的生活情趣。
且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开头两句描写的是农村的自然景色:疏疏落落的篱笆,悠长蜿蜒的小路,暮春时节,花落尽而叶初长。
竟是一副静谧优美的田园画作。
诗的后两句则是描写儿童们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嬉戏的情景。
他们奔跑着、追逐着、打闹着。
在一静一动之间竟把儿童们活泼可爱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古代诗学之文化根源
综上可见,中国古代诗学中对于“趣”的讲究。
然而“趣”这一范畴的形成,也有它所赖以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
概括起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重要,它们影响了“趣”的基本内涵和风貌的形成。
(一)儒家游艺尚文的人生风范与“趣”。
林语堂曾说:“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
”⑦他认为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孔子的智慧》一书里他所描写的就是一个近人情、有趣味的孔子。
“事实上,在孔子的所言所行上有好多趣事呢。
孔子过的日子里那充实的欢乐,完全是合乎人性,合乎人情,完全充满艺术的高雅。
因为孔子具有深厚的感情,锐敏的感性,高度的优雅。
”⑧林语堂使用崇尚
人的个性的“五四”精神来理解孔子,是从文艺与人性及人的趣味方面来理解孔子。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体现了孔子在艺术和各种艺术性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和享受人生的趣味和精神的自由,所以他能够获得和享受人生的趣味。
(二)道家逍遥出尘的人格精神与“趣”
如果说儒家在艺文和人的雅化形式中培育了中国的风雅之趣,那么道家则在自然和人的自由天性中发展了中国的高情远趣。
庄子高张“逍遥游”,即一种“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尚“真”,称赞“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者也”。
“真”与“自然”也就是“朴素”,是“不刻意而高”,是“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是吹万不同“天籁”自鸣。
同时,老庄又通过“婴儿”、“童子”等肯定一种天真、清静幽雅的精神。
所有这些,直接影响了“天趣”、“稚趣”、“拙趣”、“远趣”、“逸趣”、甚至“奇趣”等一类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趣。
(三)文人有所痴迷的性情和清玩的习性与“趣”
道家庄学,通过竹林名士和魏晋玄风,把对高远清逸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在现实中优游适意、自足怀抱的享受人生结合起来。
从这里开始,产生出种种痴迷的兴趣,如读书、谈玄、服散、饮酒、好色、琴操,以及诗书棋画、登山临水等。
(四)古代及民间艺术的稚拙真率的魅力与“趣”
古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从另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美学趣味发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简练的手法、天真的稚趣、浑朴的气象和活跃的生命。
如在彩陶纹饰和其他装饰性造型符号上,“熟练地运用三角形、圆形去吸收、规范自然原型”。
⑨如在许多岩画上,以极简练的抽象表现人、物和场景。
广西花山岩画就主要以“屈臂上举、屈蹲双腿、扭动腰肢等”来表现人物,“笔墨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但又不失人物的基本形”。
⑩
民间文艺也以拙朴真率的盎然生趣给中国美学艺术带来滋养。
《红楼梦》二十七回写探春等对那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民间工艺品,如柳枝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枢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等,“喜欢的什么似的”,当做宝贝。
在文学上,民歌也常以其真率朴拙的情趣为诗坛增辉。
民歌的简洁天真、大胆及其活跃的生命,既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审美情趣的表现,同时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学趣味形成巨大的影响。
以上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的“趣”做了一个粗浅的论述,具体到诗而言,“趣”使诗有了灵性,让读者和作者之间有了共鸣。
就生活而言,“趣”则使我们波澜不惊、单调重复的日子有了生气,有了情趣。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 严羽,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注解
①《中国古代诗歌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735页。
②《叙陈正甫会心集》,《袁中郎全集》卷一。
③《历代怨诗趣怪诗鉴赏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21页。
④崔伦强,《中国古代论文中的“趣”》,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
⑤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7页。
⑥同上,第213页。
⑦《中国哲人的智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⑧同上,第19页。
⑨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293页。
⑩李福顺,《花山岩画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见《中国艺术》第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