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与现状相距甚远,学生受到高考升学压力和办学体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德育工作基本处于封闭,滞后状态,严重脱离生活与时代特征,学生进入社会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错位和变态。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高中学生缺乏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情感,导致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效益低下,结合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我们觉得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研究日益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向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此,学校德育建设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为国家、为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
(二)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学生意识发生了变化,由简单走向复杂;独生子女多,心理较脆弱,生活上养尊处优,易偏激;家庭社会的期望值高,社会压力大,学生心理负担重,学生思想贫乏,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不定;娱乐方式多,讯息渠道多元化,学生易误入歧途,学习压力大,每天只盯着课本,生活方式单调,思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面对如此种种现象,德育教育工作与评价机制必须要有科学的体系、规范的内容和鲜明的主题,以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 21
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培养目标,说明培养对象是完整的生命体,高中学校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的议题。
(四)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是对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和德育评价
体系改革的需要
当前及过去的德育模式不全面,对学生忽视了其主动性,内容上单一,不合实际,形式上只注重说教灌输,评价上局限于过去既定框框,这样的德育教育过程学生个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情感得到压抑,学生的生活被人为扭曲、异化,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健全发展,所以德育工作模式与评价体系急需改革。
(五)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是实施科研强校、质量兴校的战略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道德素养,大力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德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
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作为一所市示范性高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省绿色
学校,目前正朝着省示范性高中努力的学校,不仅要在教学质量与研究上领先,而且要在德育教育工作研究上领先,结合我校现有的德育工作经验,我们研究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新途经,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注入新的活力。
二、研究目标
课题内涵界定:行为规范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界定标准,研究坚持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对习惯养成及迁移与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的关系。
课题研究总体目标:
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学习各种社会资源,优化和创新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和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网络,转变认知型的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生活化、具体化、系列化,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构建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品德培养体系,积极创建高中学校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模式及保障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德育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学会做人,从热爱学校及周围环境做起,形成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培养学习兴趣做起,形成探索能力,从自尊自爱做起,达到自律慎独,自觉养成
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交往、和谐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探索、
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为他们的
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研究具体目标
1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与实验,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感素养,更新养成教育方
法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掌握先进的德育方法,端正教育
思想,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与实验着力加强合作教育、理解教育、情感教育、自信教育、自主
教育、尊重教育、责任感教育,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
教育,大力开展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管
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的
观念,树立起“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起“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关,树立起“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终
生幸福奠定基础”教育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学生行为规范养
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与
实验,构建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
展观要求,建立和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和习惯培养教育
网络,转化认知型。
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生活化、具体化、
系统化,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
和构建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体系,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
式及保障机制。
4 、通过对中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
实验,让受教育者了解掌握中学生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尊感、友谊感、
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激励人、教育人、塑造人、
规范人、指导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提高学
校德育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
设。
5 、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成因的研究,通过由各种环境对行为
习惯形成的影响分析及各项主题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助进
作用的探讨,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系统研究,探究学
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相结合物有效方法和途径。
力求取
得成功经验,不断扩大实验及辐射面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 、通过对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式与途径的探究,进一步丰
富德育内容及评价体系,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
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
从学生自身行为习惯出发,从人与人、人与
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出发,引导学生团结友善、和谐合作、
自主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
和优良品质,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基
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2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内容、途径、形式及社会道德与
个人品德转化。
3 、中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
4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科学系统。
5 、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
模式及评价体系。
6 、德育活动对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能力迁移。
7 、养成教育活动内容序列中各个主题对高尚品德形成的分
析。
8 、活动内容序列:
初一初二初三
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转变教育学会做人
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培养学习兴趣勤奋学习积极探索
自尊自爱团结友善自律慎独
四、研究假设
1 、依据中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在新课程标准
指导下,坚持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按年级分
时段设计活动主题,从小事做起,从培养兴趣着手,从身边实际出
发,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综能
素质,提升学生的品德。
2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对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开展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注重实效的工作,全面开展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既可以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又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 、品德是行为习惯的综合性体现,系统的活动主题有利于学
生各方面行为规范习惯的养成,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五、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探究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滞后的原因,探求养成教育及德育工作模式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内容与活动的更新,能力的
迁移和品质的形成,积极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工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实验及推广为国家和社
会输送
高素质人才。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专题活动调研法、行动调研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为主,着重于序列中的活动内容研究,辅之以文献分析法、观
察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理论综合法等。
具体操作规程:
第一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日常观察等方法,客观分析当前高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原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相
关问题。
第二步,采用观察法、问题研究法、理论综合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学习借鉴外校先进德育教育经验,结合本校活动主题目标,确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手段形式、机制和评价体系。
第三步,创新各种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我校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中的各阶段各主题通过调研法、行动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每次活动进行一次总结,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能力迁移,情操培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课题研究分工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划分了若干个子课题,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主要研究任务课题研究
重要成员
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和研究经费的筹集吕敬超
目前中学生行为习惯特征及形成原因吕智明
课题研究报告及撰写及子课题研究组织陈步锦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实验与研究闫丽莉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及保障机制的研究吕智明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主题与品德培养研究程建东
各主题活动实验与研究报告全体班主任
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评价模式研究与实验刘敬财
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迁移的实验与研究陈步锦
学生行为品质在序列活动中的体现马绍峰
序列主题活动与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许建爱
八、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 2008 年 2 月到 2010 年 12 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008年上期 3 月份 -8 月份)
1 、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2 、组织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
和主要参加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协调关系,争取各方面的
有力支持。
3 、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
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
训。
4
、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对养成教育活动序列分年级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现
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写出
分析调查报告。
5 、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
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2006 年 9 月 -2010 年 9 月)
1 、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分年级确定实验班级和参照班
级。
2 、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
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
况调查。
3 、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
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 、进一步充实和修改《祁县三中学生必读》,开办新一期家
长学校,撰写《家长必读》教材,开设“家校一线通”。
5 、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子课题研究绩效进行评估。
6 、举办校内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班级
和文明标兵。
7 、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
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着重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综
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阶段总结拓展阶段( 2010 年 9 月 -12 月)
1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整理资料、分析结论、总结实验
成果,编写《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活动成果汇编》
和《祁县三中德育教育工作活动序列成果汇编》。
2 、重点进行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建设,
推广德育工作优秀经验。
3 、学校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发挥市示范性农村
高中的示范作用,将研究成果向县内外其他中小学推广,不断扩大
辐射面积,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促进我县物
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4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审评价验收课题成
果。
为了确保本研究取得成效,课题小组要切实执照计划安排扎实开展活动。
在研究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办法提高研究水平。
各
阶段、各年级研究小组均应写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做好合理安排,
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阶段性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交课题组。
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监控和有效指导,给予
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
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九、预期成果形式
1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个案研究集。
2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与个人品质形成研究论文
集。
3 、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及方案论文集。
4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总结和实验报告。
5 、主题活动实验与研究论文集。
6 、中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读本。
7 、“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
报告。
十、组织与管理
(一)学校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吕敬超
副组长:吕智明
成员:程建东陈步锦武建青李晋文
(二)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吕智明
副组长:陈步锦
主要成员:全体班主任
(三)课题指导小组:聘请上级课题管理部门领导、专家组成
(四)经费预算及管理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自筹经费
经费主要用于培训德育工作者,课题研讨、经验交流、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资料费等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