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拔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拔高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如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则sin A等于()
A.B.C.D.
2.(5分)如图,在莲花山滑雪场滑雪,需从山脚下乘缆车上山,缆车索道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32°,缆车速度为每分钟50米,从山脚下A到达山顶B缆车需要16分钟,则山的高度BC为()
A.800•sin32°B.C.800•tan32°D.
3.(5分)如图,从点A看一山坡上的电线杆PQ,观测点P的仰角是45°,向前走6m到达B点,测得顶端点P和杆底端点Q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则该电线杆PQ的高度()
A.6+2B.6C.10﹣D.8
4.(5分)河堤的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1:,则AB的长是()
A.5B.5C.10D.10
5.(5分)在Rt△ABC中,∠BAC=90°,AC=3,AB=4,则∠DAC的余弦值为()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如图,Rt△ABC中,∠ACB=90°,CD⊥AB于D,若AC=4,BC=3,则∠DCB的正切值为.
7.(5分)如图,在△ABC中,tan A=,∠B=45°,AB=14,则BC的长为.
8.(5分)如图,一辆小车沿坡度为5:12的斜坡向上行驶13米,则小车上升的高度是米.
9.(5分)已知△ABC,O为AC中点,点P在AC上,若OP=1,sin∠A=,∠B=120°,BC=2,则AP=.
10.(5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C=8,
BC=6,那么∠ACD的正切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在距旗杆底部B点10米的A处,用高1.5米的测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CDE为52°,求旗杆BC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2°=0.79,cos52°=0.62,tan52°=1.28】
12.(10分)如图,在△ABC中,CD⊥AB,∠ACD=45°,∠DCB=60°,CD =40,求AB.
13.(10分)如图,师达中学教学楼的对面是一栋宿舍楼,小孙同学在教学楼的窗口C测得宿舍楼顶部D的仰角为18°,宿舍楼底部的俯角为20°,量得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的距离AB=30m,求宿舍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18°≈0.31,cos18°≈0.95,tan18°≈0.32,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14.(10分)如图,某校教学楼AB后方有一斜坡,已知斜坡CD的长为20米,
坡角α为60°,
(1)求斜坡CD的水平长度是多少?
(2)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α≤39°时才能避免滑坡危险,学校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决定对斜坡CD进行改造,在保持坡脚C不动的情况下,学校至少要把坡顶D向后水平移动多少米才能保证教学楼的安全?(参考数据:sin36°≈0.63,cos39°≈0.78,tan39°≈0.81,≈1.41,≈1.73,≈2.24,结果取整数.)
15.(10分)如图,某地质公园中有两座相邻小山.游客需从左侧小山山脚E处乘坐竖直观光电梯上行100米到达山顶C处,然后既可以沿水平观光桥步行到景点P处,也可以通过滑行索道到达景点Q处,在山顶C处观测坡底A的俯角为75°,观测Q处的俯角为30°,已知右侧小山的坡角为30°(图中的点C,E,A,B,P,Q均在同一平面内,点A,Q,P在同一直线上)(1)求∠CAP的度数及CP的长度;
(2)求P,Q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拔高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如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则sin A等于()
A.B.C.D.
【分析】如图,作CD⊥AB于D.在Rt△ADC中,求出CD,AC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作CD⊥AB于D.
∵BC=2,BD=CD=,AC==,
在Rt△ACD中,sin 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2.(5分)如图,在莲花山滑雪场滑雪,需从山脚下乘缆车上山,缆车索道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32°,缆车速度为每分钟50米,从山脚下A到达山顶B缆车需要16分钟,则山的高度BC为()
A.800•sin32°B.C.800•tan32°D.
【分析】作BC⊥AC,垂足为C,在Rt△ABC中,利用三角函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作BC⊥AC,垂足为C.
在Rt△ABC中,∠ACB=90°,
∠BAC=32°,AB=50×16=800(米),
sin∠BAC=,
∴BC=sin∠BAC•AB=800•sin3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找到直角三角形并熟悉三角函数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3.(5分)如图,从点A看一山坡上的电线杆PQ,观测点P的仰角是45°,向前走6m到达B点,测得顶端点P和杆底端点Q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则该电线杆PQ的高度()
A.6+2B.6C.10﹣D.8
【分析】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设PE=x米,在直角△APE和直角△BPE 中,根据三角函数利用x表示出AE和BE,根据AB=AE﹣BE即可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再在直角△BQ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QE的长,则PQ的长度即可求解.
【解答】解: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设PE=x米.
在直角△APE中,∠A=45°,
则AE=PE=x米;
∵∠PBE=60°
∴∠BPE=30°
在直角△BPE中,BE=PE=x米,
∵AB=AE﹣BE=6米,
则x﹣x=6,
解得:x=9+3.
则BE=(3+3)米.
在直角△BEQ中,QE=BE=(3+3)=(3+)米.
∴PQ=PE﹣QE=9+3﹣(3+)=6+2(米).
答:电线杆PQ的高度是6+2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仰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函数,正确求得PE的长度是关键.4.(5分)河堤的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1:,则AB的长是()
A.5B.5C.10D.10
【分析】直接利用坡比的定义得出A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迎水坡AB的坡比1:,
∴tan∠BAC===,
解得:AC=5(m),
则AB===10(m).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得出AC的长是解题关键.
5.(5分)在Rt△ABC中,∠BAC=90°,AC=3,AB=4,则∠DAC的余弦值为()
A.B.C.D.
【分析】由勾股定理得BC=5,由面积公式得AB•AC=AD•BC可求得AD=,继而根据余弦函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解答】解:∵AC=3,AB=4,
由勾股定理BC===5,
由面积公式得AB•AC=AD•BC,
∴AD==,
∴cos∠DA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余弦函数的定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如图,Rt△ABC中,∠ACB=90°,CD⊥AB于D,若AC=4,BC=3,则∠DCB的正切值为.
【分析】根据在Rt△ABC中,∠ACB=90°,CD⊥AB于D,可以得到∠B与∠ACD的关系,由AC=4,BC=3,可以求得∠A的正切值,从而可以得到∠DCB的正切值.
【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CD⊥AB于D,
∴∠CDA=90°,∠A+∠B=90°,
∴∠B+∠BCD=90°,
∴∠A=∠BCD,
∵在Rt△ABC中,∠ACB=90°,AC=4,BC=3,tan A=,
∴tan A=,
∴tan∠BCD=,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与所求角相等的角,然后根据相等的角的正切值相等,进行等量代换解答本题.
7.(5分)如图,在△ABC中,tan A=,∠B=45°,AB=14,则BC的长为6.
【分析】作CD⊥AB于D,如图,先在Rt△CDA中利用tan A的定义可计算.【解答】解:过点C作CD⊥AB于点D,如图,
∵在Rt△CDA中,tan A=,
设CD=3x,AD=4x,
∵在Rt△CDB中,∠B=45°
∴tan B==1,sin B=,
∵CD=3x.
∴BD=3x,BC=•3x=3x.
又∵AB=AD+BD=14,
∴4x+3x=14,解得x=2,
∴BC=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8.(5分)如图,一辆小车沿坡度为5:12的斜坡向上行驶13米,则小车上升的高度是5米.
【分析】由坡度定义可得位置升高的高度即为坡角所对的直角边.根据题意可得tan∠A=,AB=13米,可解出直角边BC,即得到小车上升的高度.
【解答】解:由题意得,BC:AC=5:12,
∴BC:AB=5:13,
∵AB=13m,
∴BC=5m,
答:小车上升的高度是5米.
【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此题的关键是熟悉且会灵活应用公式:tanα(坡度)=垂直高度÷水平宽度,综合利用了勾股定理.9.(5分)已知△ABC,O为AC中点,点P在AC上,若OP=1,sin∠A=,∠B=120°,BC=2,则AP=或.
【分析】作CD⊥AB的延长线于D,求得∠CBD=60°,解直角三角形求得DC =3,进而求得AC=9,即可求得AO=AC=,然后求得AP的长.
【解答】解:作CD⊥AB的延长线于D,
∵∠ABC=120°,
∴∠CBD=60°,
∵BC=2,
∴DC=BC•sin60°=2•=3,
∵sin A=,
∴AC=9,
∴AO=AC=,
∵OP=1,
∴AP=或.
故答案为: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0.(5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C=8,BC=6,那么∠ACD的正切值是.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A=90°,∠A+∠ACD=90°可得∠B=∠ACD,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列式求出∠B的正切值,即为tan∠ACD 的值.
【解答】解:∵CD是AB边上的高,
∴∠ADC=90°,
∴∠A+∠ACD=90°,
∵∠ACB=90°,
∴∠A+∠B=90°,
∴∠B=∠ACD,
∵BC=6,AC=8,
∴tan B===,
∴tan∠ACD的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CD 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在距旗杆底部B点10米的A处,用高1.5米的测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CDE为52°,求旗杆BC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2°=0.79,cos52°=0.62,tan52°=1.28】
【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ADE,解其可得DE的长,进而借助BC=EC+EB可解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过点D作DE⊥BC交BC于E,
在△CDE中,有CE=tan52°×DE=1.28×10≈12.8,
故BC=BE+CE=1.5+12.8≈14.3,
答:旗杆的高度为14.3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关键是本题
要求学生借助仰角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12.(10分)如图,在△ABC中,CD⊥AB,∠ACD=45°,∠DCB=60°,CD =40,求AB.
【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DB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在△ABC中,CD⊥AB,∠ACD=45°,∠DCB=60°,
∴∠CDA=∠CDB=90°,∠CAD=45°,∠B=30°,
∴CD=AD=40,BD=CD•tan60°=40,
∴AB=AD+BD=40+40,
即AB的长是40+40.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边之间的关系,由题目中的信息求出各边的长,然后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13.(10分)如图,师达中学教学楼的对面是一栋宿舍楼,小孙同学在教学楼的窗口C测得宿舍楼顶部D的仰角为18°,宿舍楼底部的俯角为20°,量得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的距离AB=30m,求宿舍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18°≈0.31,cos18°≈0.95,tan18°≈0.32,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分析】作CH⊥BD于H,如图,利用仰角和俯角定义得到∠DCH=18°,∠BCH=20°,利用正切定义,在Rt△DCH中计算出DH=30tan18°=9.6,在Rt△BCH中计算出BH=30tan20°=10.8,然后计算BH+DH即可得到宿舍楼的高BD.
【解答】解:作CH⊥BD于H,如图,
根据题意得∠DCH=18°,∠BCH=20°,
易得四边形ABHC为矩形,则CH=AB=30,
在Rt△DCH中,tan∠DCH=,
∴DH=30tan18°=30×0.32=9.6(m),
在Rt△BCH中,tan∠BCH=,
∴BH=30tan20°=30×0.36=10.8(m),
∴BD=10.8+9.6=20.4(m).
答:宿舍楼的高BD为20.4m.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
14.(10分)如图,某校教学楼AB后方有一斜坡,已知斜坡CD的长为20米,坡角α为60°,
(1)求斜坡CD的水平长度是多少?
(2)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α≤39°时才能避免滑坡危险,学校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决定对斜坡CD进行改造,在保持坡脚C不动的情况下,学校至少要把坡顶D向后水平移动多少米才能保证教学楼的安全?(参考数据:sin36°≈0.63,cos39°≈0.78,tan39°≈0.81,≈1.41,≈1.73,≈2.24,结果取整数.)
【分析】假设点D移到D′的位置时,恰好∠α=39°,过点D作DE⊥AC于点
E,作D′E′⊥AC于点E′,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DE、CE、CE′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点D移到D’的位置时,恰好∠α=39°,过点D作DE⊥AC 于点E,作D'E'⊥AC于点E’.
因为CD=12米,∠DCE=60°,
DE=CD•sin60°=12×=6米,CE=CD•cos60°=12×=6米.
因为DE⊥AC,D'E'⊥AC,DD'∥CE',
所以四边形DEE'D'是矩形,
所以DE=D′E′=6(米).因为∠D'CE'=39°,
所以(m),所以EE'=CE'﹣CE=12.8﹣6=6.8≈7(米).
答:学校至少要把坡顶D向后水平移动7米才能保证教学楼的安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0分)如图,某地质公园中有两座相邻小山.游客需从左侧小山山脚E处乘坐竖直观光电梯上行100米到达山顶C处,然后既可以沿水平观光桥步行到景点P处,也可以通过滑行索道到达景点Q处,在山顶C处观测坡底A的俯角为75°,观测Q处的俯角为30°,已知右侧小山的坡角为30°(图中的点C,E,A,B,P,Q均在同一平面内,点A,Q,P在同一直线上)(1)求∠CAP的度数及CP的长度;
(2)求P,Q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PC=∠P AB=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AP=180°﹣75°﹣30°=7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PC=AP,过P作PF⊥AB于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CQ=PQ,过Q作QH⊥PC于H,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PC∥AB,
∴∠APC=∠P AB=30°,
∴∠CAP=180°﹣75°﹣30°=75°,
∴∠CAP=∠PCA,
∴PC=AP,
过P作PF⊥AB于F,
则PF=CE=100,
∴P A=2PF=200米;
(2)∵∠PCQ=∠QPC=30°,
∴CQ=PQ,
过Q作QH⊥PC于H,
∴PH=PC=100,
∴PQ==米.
答:P,Q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米.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